吳亦凡Auto-Tune是什麼梗 Auto-Tune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閩南網

  近日,吳亦凡Auto-Tune再惹爭議是怎麼回事?吳亦凡說的Auto-Tune是什麼意思?下面就和愛秀美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吳亦凡說的Auto-Tune是什麼意思

  還是要說說Auto-Tune這個話題。

  此前我在微博上,已經有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不管怎麼講,歌迷能夠在拋開意氣紛爭之後,真正從音樂的角度討論音樂的細節,總是好事。

  這一波的Auto-Tune話題,實際上是吳亦凡「帶」來的。因為吳亦凡喜歡在自己的作品裡,用Auto-Tune來修飾人聲,再者主要因為是人家紅,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所以自然有好事者,以Auto-Tune作為「黑點」帶起了節奏。

  這波的節奏,最終往往會形成對人、對物的兩個不同走向,並形成最終的結論。於人來講,很多人因此會認為吳亦凡如果沒有Auto-Tune就不會唱歌;於物來講,就是大部分人都會認為Auto-Tune是個壞東西。很可怕的偏見,很可怕的結論,很可怕的印象,很可怕的以訛傳訛。

還是先來說說Auto-Tune。

  Auto-Tune簡單來講,就是一個修音效果器,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音調、音高,甚至改變一個人聲音的形狀。看過警匪片裡綁匪打電話要求贖金時所用的變聲器,其實就是一種Auto-Tune在不正當行業裡的應用。

  如果說的精細一點,Auto-Tune可以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Auto-Tune,就只是單純的修音。不要覺得修音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當代流行音樂產業裡,99.9999999999%的歌手,在錄製錄音室作品裡,都會被錄音師進行後期的人聲修音處理。

  當然,這個意義的修音,往往更多是去除毛邊,讓聲音顯得更潤澤等等,無論是唱將派還是唱功很一般的偶像派,這種Auto-Tune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人聲顯得更完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都基本保留了歌手的原聲和真聲。不要說有歌手不需要Auto-Tune,這時代雖然也有一些歌手,幹聲就可以直接拿來用,但出於後期的完美要求,還是多多少少會進行一定的修飾。畢竟,沒人和完美過不去。就像素顏再美的人,出鏡多少會來點妝,是同樣的道理。

  也可以說,狹義的Auto-Tune,就是一種錄音和混音的某個技術環節。

  廣義的Auto-Tune,就是以各種形式對人聲「動手動腳」,其中就包括吳亦凡被黑的這種有一定變聲效果的Auto-Tune。

  在上周的《中國新說唱》裡,吳亦凡和戰隊成員那吾克熱、Blow Fever合作的作品《家人》,就依然用到了Auto-Tune。把這首作品裡的吳亦凡人聲,與他真實的人聲做對比,就明顯可以感覺到他的鼻音共鳴被放大了,而在低音聲部,甚至還表現出一種黑人嗓。毫無疑問,通過Auto-Tune的處理,吳亦凡的人聲動態變得更大了,也有了很立體的音場縱深。

  很顯然,吳亦凡之所以要用Auto-Tune,不是像八九十年代的偶像歌手那樣,只是因為在錄音室都出現音準和音色乾澀的問題,從而用Auto-Tune將其處理得更接近於正常歌手的狀態。吳亦凡所使用Auto-Tune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人聲形態,讓自己的人聲形態可以有各種高低起落的可能性,可以更磁性,也可以更科幻。

  再打個比喻,如果說吳亦凡真實的人聲是鋼琴,那麼Auto-Tune就是通過效果器的加入,讓原聲鍵盤變成了合成器。同理,Auto-Tune也就像是吉他手腳下的那些單塊效果器,可以通過原廠音效和自己的串聯,呈現失真、噪音牆、延時、蛙音等等的音效。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會問,為什麼電吉他一定要加效果器?為什麼要用電子管放大的方式,去人為給吉他弦製造那些失真的「噪音」。原本木吉他上清脆的琴弦共鳴聲,因為各種失真效果器的加入,不就是讓樂器變得不真實嗎?

  然而,正是因為有了電吉他和各種效果器的發展,為現代流行樂奠定了最重要的一種音色元素,也陪伴現代流行樂度過了大半個世紀。

  現在,只是又輪到了Auto-Tune而已。

  其實,在把矛盾點都對準吳亦凡之前,也可以放眼一下全球。早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Auto-Tune就已經成了歐美音樂製作行業的一道必備工序,而且因為音樂屬性的關係,尤其是在Hip-Hop和R&B領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

  像Jay-Z、Kanye West這些說唱界的大佬,就是其中的力行者。而這幾年紅遍全球的一些後晉歌手,像The Weeknd、Troye Sivan、Drake等等,更已經把Auto-Tune當成了自己音樂的一部分。

  比如Troye Sivan的最新專輯《Bloom》,這就是一張從頭到尾都在不斷Auto-Tune的專輯,但也正是因為有了技術合理的Auto-Tune,讓整張專輯的人聲顯得非常的夢幻,並且實現了各種人聲的新可能性。而通過人聲與Auto-Tune的配合,歌手還會以Auto-Tune的邏輯,去處理自己的延音、轉調。相比真聲的一些技巧,這些通過Auto-Tune完成的技巧,則要更圓潤也更充滿科技感。

  其實,只要你把眼光放到更高的格局來看,現在的Auto-Tune,就像當年的話筒一樣。在沒有話筒作為擴聲的時代,那些美聲歌手在舞臺上可都是真唱,那些技巧也都是硬技巧。而有了話筒之外,很多歌手就通過話筒的一些屬性,慢慢發展出一套因為話筒而生的演唱技巧,比如通過與話筒的距離控制,來實現一些延音等等。

  誠然,話筒的出現,確實讓歌手的很多唱功技巧,相比美聲時代弱化了,卻也豐富了更多的人聲類型,讓歌迷可以聽到各種形態的人聲。比如,如果沒有現代的錄音、擴音技術,你確定你在古典時代能夠聽到羅大佑的歌聲?

  而且,和Troye Sivan、The Weeknd這些歌手一樣,吳亦凡使用Auto-Tune也是有體系的。從《July》、《Juice》、《Deserve》、《Like That》、《天地》等歌曲一路走來,吳亦凡不僅在錄音室用Auto-Tune,在現場同樣也用Auto-Tune,後者不僅增加了音樂團隊和歌手在演出時的難度,也說明了Auto-Tune在吳亦凡的音樂世界裡,就是吉他手的效果器,甚至就是樂隊的成員之一。

  並且,吳亦凡這一系列的作品,在Auto-Tune技術上也是有辨識度的,並不是每首歌換不同的Auto-Tune,而是根據他的音色和作品,單獨打造的一套Auto-Tune音色體系。

  除了吳亦凡之外,其實現在這一波的EDM音樂人中,像鹿晗、張藝興、黃子韜、宮閣、蔡徐坤等等,都在人聲部分大量使用Auto-Tune。可以說Auto-Tune早就是Trap、Future Bass、Hip-Hop、Alternative R&B等音樂類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當代國際流行樂的一個組成部分。

  那麼總結下來,就是吳亦凡的Auto-Tune,是他樂隊的其中一個「成員」,以及Auto-Tune是當代流行樂追求完美的一種必要手段。拋開這兩點來抬槓的,基本可以肯定是槓精了。

原標題:吳亦凡說的Auto-Tune是什麼意思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被Diss電鰻三年,吳亦凡終於回應「auto-tune」爭議!
    >這也算是某種裡程碑吧,今天我們先講吳亦凡Auto-tune的曲目《6》如果那時說唱算是新玩意並且能被大部分接受那auto-tune對於國內觀眾來說簡直是火星文明所以不懂Auto-tune的國內觀眾給吳亦凡扣上了電音百萬伏特的帽子
  • 吳亦凡推崇的auto tune真的無腦嗎?會不會毀掉HipHop音樂?
    這些年HipHop和R&B中常見的元素,討論和爭議最多的那就是auto tune了,最典型的就是吳亦凡在去年的《中國有嘻哈》節目開始到今年的《中國新說唱》就一直推崇auto tune,他本人幾乎在各種場合的表演中以及自己的專輯裡面都大量應用了auto tune。
  • 吳亦凡回應爭議 稱autotune更像「濾鏡
    吳亦凡回應有關autotune的誤解,稱其並非「美顏」而是更像「濾鏡」,是自己喜歡的一種質感。 吳亦凡在紀錄片《時代我》中回應質疑與有關autotune的誤解,稱其並非單純的電音。  吳亦凡稱:autotune更像一種「濾鏡」,我並沒有在給我的人聲加美顏,但其實我在加的是一種我喜歡的濾鏡、我喜歡的一種質感在裡面,我只是把它的色調改變了一下。網友表示要堅持自己所熱愛的,真誠對待每個作品就好。
  • 吳亦凡首次回應autotune爭議,破除兩大音樂誤區
    吳亦凡喜歡用autotune是眾所周知的,無論是歌曲製作還是現場演出,autotune都成為他作為歌手最顯著的音樂標籤。吳亦凡演出圖對於國內音樂來說,autotune算是個新鮮事物,它在西方流行音樂已經流行多年,80%的歌曲都會使用autotune,而在國內,它的風潮則由吳亦凡在17年帶起,當年的大熱綜藝《中國有嘻哈》的表演舞臺中,吳亦凡嘗試使用
  • 吳亦凡回應聲音爭議 稱autotune更像「濾鏡」
    吳亦凡網易娛樂7月27日報導 吳亦凡因在音樂作品以及現場表演中經常使用autotune修飾人聲,引來不少爭議。此次他在紀錄片中回應質疑以及外界對autotune的誤解,稱其並非單純的電音。吳亦凡回應爭議吳亦凡稱:autotune更像一種「濾鏡」,我並沒有在給我的人聲加「美顏」,但其實我在加的是一種我喜歡的濾鏡、我喜歡的一種質感在裡面,我只是把它的「色調」改變了一下。
  • 吳亦凡首次回應:autotune不是美顏,熱狗加入《說唱新時代》
    不可否認的是,吳亦凡對中文說唱的貢獻絕不僅僅是加了幾個電音。最近在採訪裡,吳亦凡面對「電音」做了解釋,並且向大眾科普了什麼叫autotune。先引用一下吳亦凡的原文,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autotune」。
  • 吳亦凡的autotune你了解嗎?
    《時間海》空靈溫柔,《PUPPET》激烈鋒利,兩首歌都表現了吳亦凡對於自我和世界的觀察。#吳亦凡puppet舞臺好炸#昨日也登上熱搜榜,大家紛紛參與這個話題,表達了對吳亦凡舞臺的認可和喜歡。,"電音""帶電",而這種特殊的音樂處理方式就是"Autotune"。
  • 聽完吳亦凡回應為什麼用Auto-tune,我忍不住笑出了聲…
    但讓三妹我意外的是,在最近的一檔紀錄片裡,吳亦凡竟然對著鏡頭談起了他對於「Auto-tune」的看法。大概是這個意思:「Auto-tune」對音樂本身是沒有改變的,它相當於一種「濾鏡",不像P圖軟體裡的「美顏」,一通大眼磨皮瘦臉的操作後,面目全非。
  • 電音autotune是否會害了嘻哈?
    不可否認中國新說唱對嘻哈的推廣起到很大的作用,吳亦凡也不可否認的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從第一季一直電到現在,今天我們不去討論吳亦凡的嘻哈水平,單單來討論這個電音對嘻哈到底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還是會把嘻哈帶入毀滅。
  • 《中國新說唱》導師CYPHER,樸宰範嘗試中文,吳亦凡繼續autotune
    歌詞是從rapper的大環境出發,諷刺了說唱沒火之前有人看不起它,火了之後又想來分大餅的現象,似乎有點diss芒果臺和B站今年搞出兩個說唱節目的意思。張靚穎張靚穎首次唱rap,這波福利對她的粉絲來講應該是驚喜,不過對這個節目的觀眾來說卻是在意料之中,如果連一段rap都唱不了還當什麼導師。
  • 吳亦凡被質疑?親自回應autotune爭議,表示只是濾鏡
    近日,吳亦凡接受了一家媒體的採訪,在採訪中親自回應了外界對於他使用Autotune的爭議。吳亦凡近幾年的音樂作品和個人風格一直圍繞著中國風展開,中國風也成為了吳亦凡的代名詞。
  • 用了Autotune,你唱歌就會好聽了麼?
    提到Autotune,也許有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是如果提到吳亦凡喜歡使用Autotune來詮釋作品風格,我想前段時間關於吳亦凡的風波還是有人清楚的。那麼Autotune是何方神聖呢?
  • 採訪中吳亦凡再次回應Autotune:只是種聲音上的「濾鏡」技術
    說到吳亦凡,一定會讓人想到Autotune,對於吳亦凡喜歡使用Autotune來詮釋作品風格的行為一直受到許多爭議。對於Autotune在近期的每天採訪中,吳亦凡再次做出回應。吳亦凡回應到,Autotune並不會去修改自己唱歌的聲音以及質量,能把它比喻成一種濾鏡。
  • 如何判斷「Auto-Tune是濾鏡而不是美顏」這一命題的真偽?
    通過吳亦凡在紀錄片《時代我》中的回應,Auto-Tune再一次進入了中國觀眾視線的,對辨別力較弱的大眾而言,這項實際早已深入音樂市場的技術,依然像未經備案的食品添加劑或蒙蔽耳朵的作弊戲法
  • 中國新說唱:劉柏辛微博diss吳亦凡,選手對吳亦凡的崇拜名存實亡
    《編號89757》講的是機器人愛上女主人的故事,所以這首歌採用了auto tune的形式,像機器人發出的聲音,與主題還是很貼合的,為作品增添了機械感和未來感。不過劉柏辛寫的歌詞跟跟《編號89757》傳達的愛情故事基本沒什麼聯繫,整體上表演沒問題,但是歌詞本身還是不如原版。不過更令大家關注的不是節目本身,而是在節目外劉柏辛發的一條微博。
  • 驚喜rapper,不是選手而是導師吳亦凡
    上周我們迎來了《中國新說唱》第五期的導師公演,相信觀眾對四位導師的公演舞臺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吳亦凡的表演,「電」的一眾選手頭皮發麻,更是讓GAI直呼「我也想做auto-tune」!17年的夏天,中國有嘻哈大爆,電視裡隨處可見吳亦凡的經典名句「你有freestyle嗎」,節目的爆火,讓吳亦凡重回流量巔峰卻也不得不背負巨大爭議。公演舞臺的一首《6》,讓大眾對auto-tune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6》的現場呈現不盡如人意,讓尚未接觸過它的觀眾與選手都一臉懵,黑評也鋪天蓋地的襲來,隨處可見「車禍現場、修音、假唱、不配當導師」等等言論,即使現在回看節目,依舊可以看到彈幕並不友好。
  • AR發歌diss吳亦凡,扒光皇帝的新衣到底有多少的梗?
    而這首歌除了文字遊戲玩的溜以外,所有的歌詞全特麼都是梗,氣skr人不償命那種。(截止到發文時間,次歌曲已經獲得了6W+的評論)不如,一起來扒一下這首歌到底有多少的梗。▌啥意思??就是改版了我凡的歌是吧??張開腿,bitch?ex m???歌詞很大膽。不過跟我凡沒啥關係吧???
  • 《新說唱》吳亦凡霸氣回應diss,背後另有深意,節目組太作了
    ,選到的隊員都大多是善用auto-tune的,連廠牌都取名叫「X發電站」。,又碰巧李佳隆這次也掛了auto-tune,所以威爾的這個punchline才能有特別炸的效果,最後這一局威爾贏了李佳隆。,但據現場觀眾透露,其實吳亦凡一開始是不打算回應的,是導演車澈硬cue了他好幾次,他才不得不站出來說點什麼。
  • 我們都愛玩Auto-Tune
    想著Travis Scott也是玩Auto-Tune玩的很精彩的新生代說唱歌手,又回想起去年《中國有嘻哈》上吳亦凡使用的Auto-Tune和節目組稍顯潦草的科普。樂評人三石一聲曾說:「用Auto-tune現場演出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飆車』。稍有一點點差池,音準的問題就會被無限放大」。而為了使聲音經過Auto-Tune之後變得更加完美,很多歌手也會下意識的改變自己的發聲習慣。
  • AKA十萬伏特吳亦凡,多點平心靜氣,他的電流你就懂了
    《中國新說唱》預告片經典再現,吳亦凡又來了一波意想不到的騷操作,他在節目中大呼「我吳亦凡,AKA十萬伏特,中國發電站,你玩autotune非我其誰?」這波自黑真是讓人既心酸又欣慰,感慨萬千,吳亦凡長大了。根據這次的爆料,吳亦凡說出這番話的目的是為了爭奪選手李佳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