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為天人,澳洲小哥用電吉他彈《野蜂飛舞》創999BPM記錄!

2021-01-09 國外MusicVideo精選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圖片來源:[1]

大家還記得多年以前風靡一時的《節奏大師》這款手遊嗎?好像這款遊戲剛發布就火遍了大街小巷。同學們下課廁所也不去就趕緊掏出手機瘋狂地解鎖一首又一首超難度歌曲。同事們上班時又趁著老闆不在打開遊戲拼命地刷出一個又一個SSS級的評價。坐在公交車上大家都在低著頭在屏幕上點來點去拼手速,回到家中打開手機又看到朋友圈裡好友炫耀自己的新紀錄。

節奏大師 圖片來源:[2]

只可惜,小編水平菜得摳腳。當初玩這遊戲難度選擇始終是四鍵二倍速,還總得B或者C的評價,偶爾會得個A的評價都興奮得直跺腳。不過雖然我技術沒多大提升,但當時卻聽了其中一些經典又好聽的歌曲。比如《貝多芬病毒》、《克羅埃西亞狂想曲》、《卡農》等。當然這幾首曲目我是一個都沒通關過。其中有一首叫《野蜂飛舞》的曲目,那一開始連珠炮一樣的方塊讓人眼花繚亂,怪異的調調更是搞得我心跳加速,跟不上節奏,恨不得再長出十隻手指來。

野蜂飛舞曲譜 圖片來源:[3]

說起《野蜂飛舞》,它英文名叫《Flight of the Bumble-bee》,當然它還有一個俄文名《Полет шмеля》(跟我一起讀「巴列特是咩倆」)。該曲是俄羅斯作曲家尼古拉·裡姆斯基·科薩科夫為他的歌劇《沙皇沙爾坦的故事》編寫的一首管弦樂曲。該曲創作於1899-1900年間。流傳至今也算是一首百年神曲了吧,哈哈!

尼古拉 圖片來源:[4]

在這部歌劇中講到魔法天鵝將Gvidon王子(即沙爾坦沙皇的兒子)變成了一隻大黃蜂,以便他可以偷偷飛去探望他的父親,而此時他的父親不知道他還活著。該曲目在歌劇中的出現相當偶然,尼古拉作曲的目的只是希望在配樂上展現出一種大黃蜂混亂且迅速變化的飛行模式。此外該曲中幾乎不間斷地大量運行十六分音符,在該曲原始的管弦樂版本中十六分音符的一部分被分配給各種樂器演奏。

Bumble-bee繪圖 圖片來源:[5]

但在本世紀以來,該樂曲中又加入了現代音樂的元素,如今已成為鋼琴、小提琴、吉他等獨奏樂器演奏水平的一個評判標準。比較有名的就是馬克西姆版的《野蜂飛舞》,他將古典風格曲目融入現代電子音樂的元素,使得該曲目被大眾所熟知。當然馬克西姆另一個很有名的歌曲《克羅埃西亞狂想曲》大家肯定聽過。

馬克西姆 圖片來源:[6]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位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電吉他手Tylor Sterling的吉他solo作品。他用電吉他獨奏《野蜂飛舞》,創下了999BPM的記錄(注:BPM即Beat Per Minute,每f分鐘的節拍數)。不過搞笑的是,據說這位小哥在錄製前,他的女友幫他在白板上寫下各個節拍數,而他忘記了檢查。結果錄製完視頻他才發現,他女友把999BPM寫成了999BMP。

Tylor Sterling 圖片來源:[7]

好啦,現在來點開MV來膜拜這超人手速吧!

Bumble-Bee繪圖 圖片來源:[8]

註:

圖片來源:

【1】:https://i.pinimg.com/736x/83/03/4b/83034b67f01bf35ec3f859f2c532f867--bumble-bee-tattoo-treble-clef-tattoo.jpg

【2】:App Screenshot

【3】:https://i.pinimg.com/736x/ad/16/b2/ad16b293ceedf77c0330ff84632eb691--bee-music-music-to.jpg

【4】: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b/Walentin_Alexandrowitsch_Serow_004.jpg/1200px-Walentin_Alexandrowitsch_Serow_004.jpg

【5】:https://i.pinimg.com/736x/d3/1b/85/d31b851c659e844145de830f582a56bd--get-a-tattoo-bug-tattoo.jpg

【6】:http://www.berussamusicart.com/wp-content/themes/_stylebook/timthumb.php?src=http%3A%2F%2Fwww.berussamusicart.com%2Fwp-content%2Fuploads%2F2015%2F10%2FMaksim-Mrvica-Tango-in-Ebony.jpeg&q=90&w=795&zc=1

【7】:https://scontent-sjc3-1.xx.fbcdn.net/v/t1.0-9/11224694_969297563128759_894950374958546454_n.jpg?_nc_cat=0&oh=3e82d888cf3f5190871c5812a7c56099&oe=5B69CF98

【8】:https://i.pinimg.com/736x/bf/d9/4a/bfd94a1bf928550ad1e8cfbda1a0591d--bumble-bee-tattoo-honey-bee-tattoo.jpg

【9】:https://i.pinimg.com/736x/16/f2/68/16f268ed95591df5bf23d1215c549a1a--painting-techniques-tangled.jpg

視頻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yM7ARJUI

Bumble-Bee 繪圖 圖片來源:[9]

相關焦點

  • 《野蜂飛舞》,我看過彈的,但是第一次聽唱的
    如果說起《野蜂飛舞》這個作品大家第一印象是 一個鋼琴作品從馬克西姆彈奏到八度炫技版
  • 看到他彈野蜂飛舞時的殘影,網友:我著迷了
    尤其是在青春環遊記中,郎朗彈了一首《野蜂飛舞》和《土耳其進行曲》的結合曲瞬間俘獲了很多的粉絲,網友們都被郎朗的手給迷住了,他的手真是好看極了。郎朗作為世界級別的鋼琴家,還為自己的雙手買了高達1億人民幣的保險。錄製綜藝的時候,細心的粉絲也會注意到有一些重物都是他的妻子吉娜幫助拿的,根本不讓郎朗上手,他的手是該有多好看多寶貴呀!
  • 吉他練手《野蜂飛舞》曲譜
    野蜂飛舞/馬克西姆
  • 三年級|《野蜂飛舞》
    三年級|《野蜂飛舞》
  • 《閱寶亭》——野蜂飛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點擊查看視頻:野蜂飛舞(一)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點擊查看視頻:野蜂飛舞(二)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點擊查看視頻:野蜂飛舞(三)《野蜂飛舞》講述了1937年抗戰爆發,女孩黃橙子跟隨父親的學校西遷,落腳在華西壩上的「抗戰五大學」校園裡。
  • 大連:《野蜂飛舞》見證馬克西姆「鋼琴聖手」
    馬克西姆成為「世界上彈鋼琴最快的人」。  本周五晚7時,「中音浪漫之夜――馬克西姆鋼琴獨奏音樂會」將在大連星海世博廣場舉行。屆時,大連的觀眾和「馬迷」將再睹這位來自克羅埃西亞的「鋼琴玩家」的才華橫溢。值得一提的是,孫永斌告訴記者,本次音樂會上,大家將有幸欣賞到最能表現馬克西姆將鋼琴「玩」到極致的曲目《野蜂飛舞》。記者了解到,馬克西姆之所以被稱為「鋼琴聖手」,是因為他彈琴之「快」,在彈奏《野蜂飛舞》的時候,馬克西姆一秒鐘能彈奏16個音符,被稱為「世界上彈鋼琴最快的人」。「我很小就開始練琴,一秒鐘彈16個音符我也沒覺著有多費勁,我想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多一點,我很幸運。」這是他的自述。
  • 印度男孩演奏《野蜂飛舞》,比王羽佳、馬克西姆還要快!
    《野蜂飛舞》原本是一首管弦樂作品,而後被改編成很多種樂器的獨奏或合奏形式的版本。在鋼琴領域,速度與技巧會在這首作品中釋放的淋漓盡致,因此它也向來受到演奏家們的追捧。而在前不久,印度神童的演奏讓所有在場觀眾都拍案叫絕!每秒鐘21次擊鍵看的人熱血沸騰!
  • 4歲萌娃演奏《野蜂飛舞》,超齡演出驚豔全場
    看著小弟弟呆萌的臉龐,真的很難想像耳中的旋律是他彈出來的
  • 合唱版《野蜂飛舞》,唱這麼準也是沒誰了!
    說起鋼琴圈兒的神曲,《野蜂飛舞》絕對穩坐第一把交椅。從「一秒擊鍵16次」的馬克西姆,到「無影手」王羽佳,各路高手在拼快拼準的過程中,洗劫著聽者的耳朵。這接近「四手聯彈」、快到起飛的超凡速度足以讓人目瞪口呆。
  • 震撼人心的《克羅埃西亞狂想曲》《野蜂飛舞》《出埃及記》曲譜
    但是他彈鋼琴前要冥想很長時間,然後坐在鋼琴前如行雲流水般敲擊琴鍵,直到這時,人們才能把對他的外觀印象拋諸腦後——鋼琴前的馬克西姆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演奏家。最令人驚奇的是,每當馬克西姆彈琴時,他總是「面無表情」。
  • 「演唱會」節奏部落《野蜂飛舞》獨享版
    阿卡貝拉版《野蜂飛舞》世界頂尖團體雲集 誰與爭「蜂」?自上篇文章集合了世界頂尖團體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視頻推出,讓眾多粉絲都眼前一亮。驚嘆原來如此高難度的作品,竟然可以用人聲的方式呈現,實數難得。莫斯科音樂學院室內合唱團、國王歌手合唱團、The Swingle Singers樂團等國外頂尖的樂團在《野蜂飛舞》版本中,各自有不俗的表現。節奏部落阿卡貝拉版《野蜂飛舞》改編獨特新穎又不失韻味。
  • 炫技「神曲」《野蜂飛舞》和普希金有關?一千多行的童話一波三折
    格林卡的《魯斯蘭與柳德米拉》,裡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野蜂飛舞》都取材於普希金的詩歌。資料圖 圖為普希金雕像 新華/TAKEFOTO1822年普希金在被沙皇流放到南俄基什尼奧夫時,聽到當地民間流傳的沙皇薩爾旦的故事,1824年普希金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又聽老奶娘阿琳娜·羅季奧諾夫娜講述了這個童話故事並記下故事梗概。
  • 【大黃蜂的飛行】裡姆斯基-科薩科夫《野蜂飛舞》
    他有弓射中了兀鷹,這時天鵝竟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公主,並向救他的青年表示要報恩。原來,她是中了魔法才變成天鵝的。王子表示希望能見到父王,公主前來相助。根據她的建議,王子化作一隻野蜂,隨一艘開往特摩塔拉康尼的輪船飛去了。
  • 作家黃蓓佳新作《野蜂飛舞》聚焦抗戰歷史
    新作《野蜂飛舞》聚焦抗戰歷史,作家黃蓓佳感言——  兒童文學應引領兒童的精神發展  繼《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五個八歲系列」等膾炙人口的兒童文學作品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的又一部長篇新作《野蜂飛舞》將於8月底和讀者見面。
  • 阿卡貝拉版《野蜂飛舞》世界頂尖團體雲集 誰與爭「蜂」?
    (馬克西姆)(王羽佳)說起這首作品讓大家可以耳熟能詳的當然是鋼琴的改編了,從「一秒擊鍵16次、愛穿無袖皮衣的顏值擔當」馬克西姆,到「柯蒂斯天才、彈奏八度炫技版《野蜂飛舞》時速度可達240拍的「無影手」王羽佳,各路高手在拼快拼準的過程中,洗劫著聽者的大腦。
  • 銅管五重奏《野蜂飛舞》,帶你認識銅管家族!
    說起《野蜂飛舞平常可能大家聽獨奏版本的野蜂飛舞比較多,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不一樣的版本,銅管五重奏版《野蜂飛舞》。 聽過他們的演奏,你是否感覺耳邊真的有大黃蜂在嗡嗡飛舞呢?而你是不是也覺得眼花繚亂,分不清楚他們的樂器到底叫什麼名字呢?接下來為大家帶來一個小短片,相信在看過之後,大家就能輕而易舉地記住銅管樂家族的每個成員了!
  • 《野蜂飛舞》(又名《大黃蜂的飛行》)終極演繹版
  • 黃蓓佳新作《野蜂飛舞》聚焦抗戰史:孩子們的成長需要歷史
    中國江蘇網訊 繼《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五個八歲系列」等膾炙人口的兒童文學作品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的又一部長篇新作《野蜂飛舞》將於8月底和讀者見面。《野蜂飛舞》以80多歲的「橙子奶奶」的回憶視角展開,掀開了民族歷史中那殘酷而又不乏溫情的一頁,故事最後,橙子的哥哥出徵報國,姐姐北上延安,沈天路則在抗戰勝利前夕將年輕的生命留在了駝峰戰線u2026u2026在處理這一沉重的歷史題材時,黃蓓佳的筆儘可能地輕盈、詩意而明媚,從中提煉出能夠引領當代兒童成長的精神力量,從而使這部《野蜂飛舞》成為一部「文明的堅守之書」。
  • 居民家驚現「野蜂飛舞」 專家解釋或為蜂王在築巢
    有首非常好聽的曲子叫《野蜂飛舞》,可如果野蜂在你家陽臺上飛舞徘徊,估計你就不會覺得那麼美了。居民:家裡來了一大群蜜蜂4月21日清晨,大通路一老小區內,張女士剛剛起床走到陽臺,就被嚇了一跳——大群蜜蜂正在上下飛舞,四周都是「嗡嗡」聲,就連玻璃窗上都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蜜蜂。
  • 朗朗用iPad演奏鋼琴曲《野蜂飛舞》
    在舊金山戴維斯交響樂廳,朗朗首次使用iPad演奏了一曲高難度的《野蜂飛舞》,贏得了現場觀眾的喝彩,同時也展示了iPad應用的多樣性。此外在美國還有一位名叫Rana June Sobhany的美女DJ,利用多款iPad應用,將iPad變成了一款DJ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