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時代拉著我們飛速向前,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相繼問世,其強大的功能,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許多便捷,似乎已經成為 「親密摯友」,與我們形影相隨。電子設備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勞碌奔波在職場的上班族,亦或是勤奮苦讀的學生黨,都離不開手機,「低頭族」現象越來越常見,而近視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根據《國民視覺健康報告》,2020年我國近視人口將達7億,患病率近50%。作為「家有至寶」的我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便是孩子的健康成長,面對如此高的近視率,我們不禁發問,
如果孩子近視了能否恢復視力?如果可以,應該怎樣去恢復?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也許我們在瀏覽網頁時,或是聽聞民間偏方,已經了解到很多治療近視的方法,可真相是——真性近視是無法通過普通藥物治療得以完全恢復的。
近視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正常的眼睛是怎樣工作的。心靈的窗戶——眼睛的構造,其實是非常精密的,其成像原理就類似於凸透鏡的成像原理,當物體的反射光通過晶狀體折射成像於視網膜上,這時候在視網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再由視覺神經感知傳給大腦,於是人們就看到了物體。在這個過程中,眼睛裡的晶狀體就相當於一個可變焦距的凸透鏡 ,視網膜充當接收影像的光屏這樣的角色。如圖所示:
對於正常的眼睛,當物體遠離眼睛時,晶狀體變薄,當物體靠近眼睛時,為了讓焦點落在視網膜上,就要通過睫狀肌收縮調整晶狀體,使晶狀體變厚。
而近視眼(遺傳因素除外)是由於晶狀體變厚,焦距變小,晶狀體折光率太強,最後導致成的像落在了視網膜前面,最終形成近視,便是我們所熟悉的假性近視。
如果眼睛長期看近處,導致焦點長時間落於視網膜後,為了視物清晰,眼軸會適應性變長,在眼球上的表現為眼球向後方凸出。當然睫狀肌僵硬導致無法調節是近視眼形成的原因之一。由於到目前為止,醫學技術上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縮短眼軸、恢復眼球的方法,因此,真性近視是無法恢復的。
如何有效防控近視?
既然真性近視是無法完全治癒的,那麼身為家長的我們,就要意識到及時防控近視的重要性,應該用什麼辦法來避免自家小孩患上近視眼呢?這裡給大家一點小建議:
1、保證營養充足:我們應該給孩子多吃胡蘿蔔,西紅柿和葡萄,紅棗等數新鮮的蔬菜水果,減少甜食的攝入,及時給孩子補充足夠的鈣磷及維生素C等。
2、堅持做眼保健操:長時間的低頭引起眼球充血,頸部肌肉緊張等不良症狀。我們應該督促孩子做眼保健操,預防近視。
3、控制用眼的時間:避免讓孩子在光線不適的環境中看書。在長時間看近處物體時就要閉眼休息一會兒或看遠處的景物,從而恢復睫狀肌狀態,緩解視力。
4.減少藍光輻射:許多電子產品屏幕中有高能藍光,藍光是一種穿透力很強的可見光,過長時間照射對人眼有害。正在發育中的青少年要儘量縮短看屏幕的時間,最好在屏幕上貼上防藍光膜進行防護。
5、改善近距用眼姿勢:近距離用眼姿勢是影響近視眼發生率的另一個因素。近距離用眼時,讓孩子身體應保持靜止狀態,坐姿端正,書本放在距眼睛30cm左右的地方。改正在乘車、躺在床上、或伏案歪頭閱讀等不良習慣,以免增加眼的調節負擔,增加眼外肌對眼球的壓力
6、多參加戶外體育鍛鍊:既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得到身體上的放鬆,有助於緩解眼疲勞。
7、定期檢查視力:定期檢查視力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發現有近視的話,立即驗光配戴眼鏡,一旦有近視的小朋友戴上眼鏡,切記不要脫脫戴戴,因為這樣反而會加深近視。
一雙炯炯有神而又清澈明亮的眼睛,讓人們領略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讀出人間的冷暖情懷。我們都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關心他們心靈的窗戶有沒有被關上。讓我們一起用心,呵護孩子們明淨純潔的雙眼,讓他們更加靈敏地洞察世間,探索未知,不斷進發。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資料
本文旨在分享護眼知識,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應德瑩
校對:劉濱福
想要了解更多專業護眼知識,記得點擊關注「好瞳目護眼中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