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人生之戲,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缺一不可,且樣樣必精,方能站上最耀眼的舞臺;
唱人生之戲,在帷幕緩緩落下之時,也要將一切繁華拋開,繼續以平凡的面目面向生活,如此,方能使自己永遠發光、發熱。
本期投票截至3月25日。
投稿郵箱:dhbzuowen@126.com
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二(2)班 高嘉晨
唱人生之戲,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缺一不可,且樣樣必精,方能站上最耀眼的舞臺;唱人生之戲,在帷幕緩緩落下之時,也要將一切繁華拋開,繼續以平凡的面目面向生活,如此,方能使自己永遠發光、發熱。
唱人生之戲,若無長年的積澱,如何唱得出繁華?《周易》有語:「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若「身無一藝」又如何大顯身手?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少了小時候整夜整夜的臨摹,出身鄉村的小木匠如何成為一代畫壇宗師齊白石?沒有沒日沒夜的練習,梅蘭芳又如何成為戲曲傳奇大師?沒有重複了三十多次的跳海鏡頭,演員吳京又如何將《戰狼2》拍得動人心魄?若是「身無一器」,即使機會近在眼前,自己又拿什麼去「動」?多少人渴望進入中國的名校就讀,若學藝不精,怎能把握高考這個機會?多少人渴望遇見伯樂,卻忘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兌了水的酒即便在鬧市之中也無法讓人青睞。人無真功夫、實本領,就好比刀無刃、槍無尖,虛有其表,這樣,即使是幸運被一時重用,也僅僅是虛假的繁華,更別提持久恆存了。
唱人生之戲,若無前一場的落幕,何來再次的繁華?正所謂:門外的繁華不是我的繁華。名望、金錢、喝彩不過是石子落入水中掀起的波瀾。翟天臨被門外的繁華衝昏頭腦,走上鑽營取巧的道路,一拋往日的踏實刻苦,最終被拋入了道德的深淵。默默無聞陪伴丈夫守島幾十年的王仕花,在獲得「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的榮譽後,仍毅然堅守在環境惡劣的海島上,將表面的繁華深深埋藏在對祖國的大愛之下,用堅守與奉獻繼續鑄造自我的繁華。伴隨著自我繁華的,是內心的充實與精神的富足。
沒有前面艱難困苦的一萬步,就永遠沒有登上成功之塔的最後一步;沒有繁華的落幕,就永遠沒有下一次繁華帷幕的掀起。人生之戲,要慢慢來,好好唱。
淮陽一高高三(26)班 李新元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標誌。」
大哥有幸被抽調到扶貧組,經常忙得幾天看不到人影。這次周末回家終於看見了大哥,聊起了扶貧的事情。
他說道:「造成貧困的原因很多,有生病、殘疾,也不乏一些好逸惡勞的。」由於好奇,我問他:「你負責的幾戶人家是什麼樣子的?」大哥說:「剛走入一戶人家時,家裡除了幾件必需品,基本沒有多餘的東西。這家男的不是沒有勞作能力,而是缺少自強自立的信心和決心,多年來一直靠吃救濟款過日子。」經過大哥多次促膝長談,男子明白了自己貧困的原因,但是因為長期放鬆,不知道該怎麼做。大哥就給他找來專業人士,手把手教他學技能,漸漸地,這個男子找到了致富信心,也從中找到了工作的樂趣。幾個月後,這家人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大有改觀,摘掉了貧窮的帽子。
大哥又給我講另一家人的情況。這家女主人身有殘疾,男人體弱多病。多方打聽後,大哥為他們找來適合的工作——在毛衣上繡花。本來廠家每天都有工作量要求,大哥考慮到女主人的身體情況,積極協調,不給她限制件數。就這樣,她從一天繡兩件,漸漸熟能生巧一天接十來件外包活,忙不過來時,她老公就給她打下手。最近,大哥去看他們時,他們剛巧收到結算到手的工資。看見大哥後,他們一邊倒茶一邊感謝個不停,從他們臉上明顯能看出自食其力後的喜悅。
看到自己幫扶的群眾變化著,大哥倍感欣慰。他興奮地說:「能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也是一種幸福。」
常言道:扶貧先扶志,思想支配行動,認識影響效果。感受到大哥的喜悅及成就感,作為家人,我為他自豪。
點評:關注熱點話題,展現了一個扶貧工作者的耐心、負責。
鄭州市金水區緯五路一小六(9)班 熊語茉
月亮姐姐是個貪吃又愛美的姑娘。
每月月初,她都會對雲兒妹妹說:「你先幫我遮住人們的視線,我下凡去帶點兒好吃的回來。」雲兒經不住月亮的再三請求,便拉上霧兒,遮住了人們的視線。於是月亮匆匆到了人間,買了一大堆喜歡的食物,抱上了天空,並趕緊用天上的星星糖織成了一個大帘子,每天都躲在帘子後面,偷偷地品嘗她抱上天空的食物,有時她還會把帘子上的星星糖取下來一同吃掉。
漸漸地,帘子越來越短,星星糖越來越少,月亮姐姐也越來越胖,終於在15天後大帘子沒了,星星糖也沒了,就連好心的雲兒妹妹和霧兒妹妹也被月亮姐姐吃胖後那粗重的氣息給吹得又細又薄了,她那肥胖臃腫的身材也顯露在了人們眼前,月亮姐姐低頭一看,便著急了,她先去找了雲兒妹妹,可是雲兒妹妹已經被她吹得暈暈乎乎,連路都不知道如何走了。她又想到了用來織帘子的星星糖,可他們卻在天空的最東邊,於是月亮只好向著那邊跑去,經過15到16天的長跑,月亮終於跑到了天空的最東端,可她低頭一看,因為一路奔跑,渾身大汗淋漓,自己又變回了那個苗條的月牙兒了,而這樣的事情,每個月都在發生。
指導老師 劉豔榮
大河報小記者、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二(5)班 宋一諾
周末,我和媽媽去摘草莓。
我們沿著鄭開大道一直走,終於找到一個理想的地方。走進草莓園,哇,一排排整齊的草莓展現在我的眼前,一顆顆紅紅的草莓非常誘人!我摘了一顆放進嘴裡,一股甜甜的汁液進入嘴裡,甜到了心裡。我迫不及待地摘了起來,用指甲把草莓柄掐斷,然後輕輕地放進小桶裡。摘著摘著,我們的小桶慢慢變沉了,但是對我來說還是小菜一碟,一點兒也不覺得重。
在摘草莓的過程當中,我發現只要是又大又紅,就是最甜的,我覺得可能是它們吸收的養分比較充足吧。媽媽說,我也要像這些草莓一樣,吸收更多的知識營養,展現自己最美的姿態。
這個周末真是收穫頗豐啊!
大河報小記者、鄭州市金水區經三路小學二(1)班 張嘉彧
爺爺說,過完年就到春天了。可是天還這麼冷,小草和綠葉都還在冬眠,春天在哪兒呢?
沒想到開學以後,天漸漸暖和起來了。上個星期,下了一場春雨。有了陽光和雨露,我想小草和綠葉也該睡醒了吧。所以,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尋找春天。
來到綠博園,放眼望去,公園裡的柳樹長出了嫩綠的枝條,微風拂過,翩翩起舞;小草從地上悄悄地探出了頭,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一片片金黃色的迎春花在風中舞蹈,似乎在熱情地招呼著來往的行人。人們都脫下了厚厚的棉衣,在林間的小道上散步,在湖面上划船,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嬉戲,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我想起了那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原來,春天早就來了!
指導老師 金芳
編輯 樊雪婧
聯繫我們
熱線電話:0371-65795663 6579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