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素:戲要唱給知音聽【絲路長城】

2021-03-01 國家大劇院

你心目中的她,可能是這樣,

這樣,

這樣,

還有可能是這樣,

或者這樣,

但你有沒有想到,這位卸下粉墨濃妝的梅派大青衣,也有可能是這樣,

其實,她在《絲路長城》中是這樣的!

國家大劇院國家京劇院聯合出品、製作的新編歷史京劇《絲路長城》,目前正在國家京劇院的人民劇場進行排練。但是,從早上9點到晚上7點,三班倒的緊張日程也阻擋不了我們可愛的「素素」賣萌的腳步……

我們先一起來聽聽戲裡的大青衣、戲外的女漢(Dou)子(Bi)對於這部戲的人物介紹與推介吧!


有沒有wifi也要看

關於梅,中國文人寫了太多美好的詩句,「梅派青衣」這四個字,緩緩念出來,可能就是一闋最美的中國詩。「一樹梅花一樹詩」,這門藝術有著最優雅隨和的外表,但細究起來,那花團錦簇滿目雍容的背後,散發的卻是如梅花一樣寒冷的幽香。

你聽他歌喉婉轉,你看他舞姿曼妙,但在那曼妙與婉轉中,仿佛總有點什麼讓你覺得是神秘又不可捉摸,就像那疏影橫斜間、冷風殘月裡,浮動著的一縷寒意、一點暗香。「梅花是我,我亦是梅花」。

今晚,為您節選《國家大劇院》雜誌關於梅派青衣李勝素的人物專訪。

海島冰輪初轉騰

「梅先生一輩子講究中正平和,在舞臺上、在現實中他太知道什麼是過猶不及。」 一位戲曲研究學者曾如是說。

「其實小時候我對梅派青衣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概念,剛進戲校,不分流派,統一都用梅派戲打基礎,就是因為梅派規矩,一招一式、一唱一念,都是中規中矩、沒有任何花哨的修飾。所以即便現在我也經常聽人說梅派的特點就是沒特點,但其實,梅派不是沒有特點,而是沒有毛病,它太完美了,從頭到尾都挑不出一點瑕疵:沒有亂七八糟的身段,沒有呼天搶地的哭號,甚至很多時候,演員往臺上一站,連叫好都不需要。我們只要人物,不求效果,所有的技巧都融匯在人物裡,所以你也說不出來它究竟哪好,一個水袖、一記雲手、一句唱腔,單獨拆分來看可能都平淡無奇,但組合在一起,就是無人能及。」李勝素說。

有時候,藝術的無奈在於並不能只是單純地展現美感,而是需要承載著太多與人性、與時代、與政治相關聯的元素,但梅派青衣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它始終能夠儘量避開與藝術審美無關的牽絆,靜靜地,默默地,把「美」作為最高的使命與尊嚴,不論對於藝術,還是人生。很長時間以來,我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沒有另外一種藝術形式,能夠像梅派青衣一樣,嬌嗔是美、羞澀是美、醉態是美、巧笑是美、眼淚是美……即便是在金殿之上一場咬牙切齒淋漓盡致的唾罵,居然也能表現得那樣美,那樣讓人心醉。 「我記得當時在學校的資料室,每個禮拜六會給學生放影像資料,我們就團團圍坐在一起看電視,看了梅先生的《洛神》、《生死恨》、《遊園驚夢》、《斷橋》等等,全是布滿劃痕的黑白電影,但就是通過那不甚清晰的老電影膠片,我對於『梅蘭芳』第一次有了印象和概念。」

「現在反過頭來看梅先生那些老電影,我反而能夠屏住呼吸地欣賞,梅先生是把一切都化了,沒有刻意的程式、不事雕琢的唱腔,他對人物的理解和對藝術的領悟,都已經臻入化境,換句話說,他怎麼演,都是戲中人,也都是梅蘭芳。」

「我覺得我比較幸運的是從小到大教我的老師都沒有特別嚴格特別死板地教學,都是根據每個學生身上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讓你在懵懂中,就知道梅派的精神是順其自然,是水到渠成。」

「我在河北戲校時有一位郭老師,她出身戲曲世家,母親是評劇藝術家郭硯芳,弟弟就是現在著名的戲劇導演郭小男,那時候我們都特別調皮,過了熄燈時間還不睡,一到夜裡,就聽見郭老師在外面喊我名字:『李勝素!快讓大家熄燈睡覺了!』然後我就推開窗子喊,老師,有一根針掉床上找不到啦,我們找到了就關燈!」

誰能料到,二十年後,調皮的小丫頭出落成了標準的梅派大青衣,主演了郭小男導演的京劇《大唐貴妃》,不知道舞臺上百媚千嬌的楊玉環會不會和郭大導提起那段少年往事,再一起忍俊不禁?

如果說當年歸進梅門還有點誤打誤撞的因素,「那麼假如今天重新選擇,你會選擇什麼行當?」

「如果重新選擇,肯定還是梅派青衣。」

「為什麼?」

「因為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呀。」

你看,梅派青衣永遠說不出多鏗鏘的話語,「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所以我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定有些東西是註定的,而不是被選擇的。

甚至,她從不標榜自己有多熱衷這方舞臺,雖然每次她站在臺上,就沒有人能夠把目光挪開,有一年央視春節晚會,李勝素唱《大登殿》,一個脂光粉豔的王寶釧脆生生一開口,惹得攝影就給了一個又一個大大的特寫鏡頭,而當她唱出那句「多蒙你照看他一十八年」,恨不得整個舞臺之上都閃爍著硬硬的光芒。 臺上的梅派青衣真是美,而這美,於普通人而言,可能就是刻意是雕琢,於她而言,就是自然而然的流露與生活方式了。

戲要唱給知音聽

京劇經歷了兩百年的繁華與滄桑,一路唱過山野荒村,唱過皇宮內院,見證了太多的滄海桑田與離合悲歡,然而,不論是面對喧囂還是忍受孤寂,梅派青衣仿佛始終都在用一種「移步不換形」的姿態來面對時代賦予的難題,大而化之,舉重若輕。

「藝術其實是需要『與時俱進』的,這不是在喊口號,而是在保持大的審美不變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條件來融入新東西。比方梅先生的『醉酒』是『高拉低唱』,適合男旦較低的調門,如果原汁原味按照他的路子走,我唱得難受觀眾聽得也難受,於是就和姜鳳山老師商量,能不能按照女聲的調門來,這樣才會把自己最好的聲音發揮出來。小小調整一下,整體就會有大變樣。」

當年的梅蘭芳在國恨家仇面前選擇用無聲的靜默來抵抗壓迫,而如今李勝素這一代京劇演員顯然面對的不是亂世的責難,而是如何在一個紛亂複雜、並充滿各種誘惑的文化語境中為這門古老藝術捍衛尊嚴。

曾經,李勝素在「京劇研究生班」的畢業論文中寫道:「我所揪心的不是我自己,也不是編導,更不是領導,而是觀眾,是觀眾中有沒有有心人。所謂有心人就是能鑑賞的、能批評的這樣一個群體。而這個群體正在逐漸消失。一旦真的消失,流派就沒有了,京劇就沒法救了。」

其實,她的戲迷和粉絲有很多,微博上、貼吧裡、論壇中,永遠熱鬧無比,而每次走進她的後臺化妝間,都會滿滿當當擠滿了人,她常常得習慣在眾目睽睽之下化妝、貼片子,然後在喧囂的嘈雜中慢慢進入另外一個雲霞飄渺的世界。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梅香沁人心脾,但確也寂寞如雪,你看見它美豔的顏色,卻不知道懂它的人去向了何方,那滿腔的驕傲與孤獨,只能散落在一個個寂寞的角色裡,無人能訴。

「真正的藝術不能為了迎合大眾而刻意地放低身段,你唱一場大戲,可能遠不如唱一首歌來得容易,但我們沒法這樣去比,也不要去比,藝術本來就不是面向所有人的,每個人觀眾的層次不一樣,對戲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樣,戲要唱給知音聽,不見得要讓每個人都懂你。」

以上所有美圖拍攝者:慢哥

閱讀原文,進入《絲路長城》主題頁

相關焦點

  • 中國京劇第一美女李勝素最全劇照發布,驚豔了全世界!
    一段豫劇 唱入京劇門1967年,李勝素出生於河北省柏鄉縣一個農民家庭。父母都很喜歡戲曲,或許是受環境薰陶,李勝素自小便很喜歡唱歌,而且嗓音特別清亮。她10歲那年,縣豫劇團到村裡招生,李勝素以出眾的天賦被縣豫劇團錄取,從此開始戲曲生涯。1979年,應考河北省藝術學校。由於當時考的是京劇的小嗓假聲,這讓從未學過京劇的李勝素很是犯難。猶豫再三,她自作主張給考官們唱起了豫劇《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選段,居然意外贏得招考老師的青睞。從此,李勝素正式步入京劇殿堂。
  • 李勝素最全劇照!太美了,速速收藏!
    本篇整理出李勝素40年舞臺經歷中飾演過的所有角色劇照,看著這長長的美人譜,驚嘆於這樣一個柔弱的人兒竟有如此的力量,把數十位女子的人生演繹了千遍、萬遍……轉自:素梅心香李勝素戲迷官網美人譜·李勝素京劇《絲路長城》·飾柳娘
  • 李勝素:淡極始知花更豔
    很多喜歡戲的人,都曾被一部叫《霸王別姬》的電影打動過,劇中除了那濃墨重彩的戲夢人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還是舊時梨園行裡那嚴酷到變態的規矩,角兒站在臺上,炫目的燈光迎頭灑了一臉,轉身、亮相、定格……掌聲轟然響起。窩在角落裡的小豆子看傻了眼,舉著冰糖葫蘆,眼淚鼻涕糊了一臉,委屈又不甘地嚷嚷:「要成角兒,那得挨多少打啊!」
  • 李勝素:梅派大青衣的新境界
    正是在表面的平平淡淡中,李勝素在揣摩人物,把握格調,度量節奏,把「內功」練到了家。首先是有戲份兒,唱也罷念也罷、嗔也罷笑也罷、單出頭也罷群場戲也罷,還是頭路大青衣本色,壓得住臺,像是王府千金的身份;再有就是有韻味,沒有劍拔弩張的「三板斧」,也讓人聽了看了覺著過癮。
  • 李勝素-梅派花旦的新境界
    首先是有戲份兒,唱也罷念也罷、嗔也罷笑也罷、單出頭也罷群場戲也罷,還是頭路大青衣本色,壓得住臺,像是王府千金的身份;再有就是有韻味,沒有劍拔弩張的「三板斧」,也讓人聽了看了覺著過癮。   更令人稱道的是,李勝素演的格格和臺上的其他主演配合的十分默契,就像一組合作多年的黃金搭檔,誰也不擋不搶誰的戲,可每個人該出彩兒的地方還都挺打眼。
  • 于魁智、李勝素疫後再登「戲碼頭」,武漢戲迷冒雪來看名角演出
    12月13日晚,著名老生于魁智、梅派青衣李勝素搭檔亮相京韻大舞臺,唱響2020年的「戲碼頭·全國戲曲名家名團武漢行」。這已是兩位名家連續第三年來漢演出。2018年,于魁智、李勝素以及國家京劇院團隊來漢演出新編古裝京劇《帝女花》及「名家名段演唱會」;2019年,又來漢獻演《失空斬》《斷橋》《穆桂英掛帥》《龍鳳呈祥》等名段,引發戲迷狂歡。今年歲末,國家京劇院的兩位名角再度造訪武漢。當天晚上二人領銜折子戲專場,在《扈家莊》《李逵探母》的精彩演出後,于魁智、李勝素壓軸登場,《大登殿》正式亮相。
  • 李勝素為何不扛起梅派的大旗?
    把李勝素視為梅派後學者中之翹楚,應是當之無愧。就可塑性而言,同輩的京劇演員中達到她水準的屈指可數。從骨子老戲,到新編劇目,她都能駕輕就熟。    很多人都十分奇怪,無論是從資歷到影響力,李勝素都是堪稱第三代中的翹楚,在其師梅葆玖走後,理應扛起梅派的大旗,帶領一眾師姐妹及師弟,將梅派發揚光大。可是李勝素甚至比以前還低調了,這是為何呢?
  • 中國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和李勝素將空降2017《海外春晚》舞臺
    還先後創作排演了新編歷史劇《大唐貴妃》、《袁崇煥》、《風雨杏黃旗》、《絲路長城》、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新編近代歷史劇《走西口》、大型新編史詩京劇《赤壁》、新編現代京劇《知音》、《西安事變》等,形成自己嚴謹規範、清新流暢、自然灑脫的表演風格。
  • 李勝素,一直是溫柔的樣子!
    1987年,李勝素參加了中央電視臺首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的電視大獎賽,那時的她才21歲,通過表演一出《廉錦楓》而驚豔了四座,獲得了1987年首屆CCTV全國青京賽獲優秀表演獎。1996年,李勝素榮獲第十三屆戲劇梅花獎;2001年榮獲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榮譽獎,獲得過「傑出青年藝術家」稱號。
  • 李勝素演繹梅派經典《鳳還巢》
    80元票價不參與活動)識別二維碼直接購票*本場演出1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有哪出戲可以充分感受生旦淨醜四種行當的魅力?」他們給我說戲,告訴我許多竅門,在同臺演出時,隨時指點,使我得益匪淺,程雪娥就是在這種基礎上創造出來的。「那是陳老夫子(德霖)的二夫人,李六先生(壽峰)的大夫人,李七先生(壽山)的醜小姐,郭先生(春山)的醜公子,姜六爺(妙香)的俊公子,我扮俊小姐。你看到的只有我和姜六爺,其餘的都故世了,那幾位老先生坐科時,多半先學崑曲,所以既準確,又有身份。
  • ...控股(00471-HK):絲路控股向中國長城採購兩顆高功率L波段廣播衛星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中播控股(00471-HK)公布,通過集團聯營公司絲路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長城工業集團籤訂框架合同,採購兩顆高功率L波段廣播衛星,建設一個覆蓋中國、亞洲、中東、非洲、歐洲「一帶一路」的「新基建」衛星項目,運營車聯網娛樂和信息服務
  • 京劇《帝女花》首演丨李勝素、于魁智二十載默契搭檔再現「任白」傳奇
    :        演出間隙,于魁智、李勝素拜會了香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粵劇《帝女花》的首演者白雪仙女士。而于魁智、李勝素每年演出任務超百場,創作一個新劇目在時間與精力上都承受著巨大壓力。       劇本、唱腔、服裝等每個環節、每個細節都要求完美的二位藝術家,經過反覆推敲打磨,不說幕後工作的耗時耗力,單單落地排練的時間就是整整三個月,許多時候甚至一天三班不休息。李勝素曾笑言:那段時間,連夜裡做夢都是《帝女花》。可見,主創們對這齣戲的用心之誠、精益求精。
  • 【每日經典推薦】電影《大進軍》戲劇《絲路長城》歌曲《紅旗飄飄》請您欣賞並積極參與APP互動
    【每日經典推薦】電影《大進軍》戲劇《絲路長城》歌曲《紅旗飄飄》請您欣賞並積極參與APP互動  電影《大進軍》劇情簡介震撼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後,1949年4月1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與南京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開始談判,但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致使談判破裂。
  • 國家一級演員李勝素:成名後,從未忘記家中的農民父母
    深知她的愛好,哪裡有戲,父親就會騎著自行車帶著她,聽完戲之後,兩人再原路返回。而李勝素也非常有天賦,回到家中,就開始有模有樣的,練習了起來。通常都會在飯後,給大家來一段,她學得還惟妙惟肖的,經常是家裡的樂子。
  • 于魁智、李勝素昨晚精彩演繹京劇版《帝女花》!
    該劇由于魁智、李勝素兩位名家領銜主演,分飾周世顯、長平公主。王越飾清帝,馬翔飛飾崇禎帝,戴忠宇飾周瑞蘭,胡濱飾周鍾,劉魁魁飾周寶倫,陳國森飾明大太監。由梅派名旦李勝素老師扮演的長平公主婉麗動人卻柔中帶剛,心有柔情,亦有大義。于魁智老師多扮老生,此番儒生扮相「暫別」髯口,塑造出的世顯公子,俊秀飄逸,令人眼前一亮。而劇中其他角色亦各個形象鮮明,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于魁智、李勝素率國家京劇院一團重磅亮相梅溪湖~
    如果說當今京劇界也有最炙手可熱的組合,那麼這個組合必定由京劇名家于魁智和李勝素
  • 新編歷史京劇《帝女花》將亮相蘭州 京劇名家李勝素、于魁智領銜主演
    戲迷反映,演出中,「樹盟」傾心定情,「香劫」哀婉分離,「庵遇」摯情相認,「寫表」執手同心,「上表」智謀激辯,「香夭」壯美殉情——李勝素、于魁智兩位藝術家以內斂遊刃、珠聯璧合的演繹塑造了長平公主與周世顯的全新京劇形象,抒寫了朝代更替之際共鐫長情
  • 世界看長城
    長城是巨大的軍事裝備,不像金字塔、羅馬競技場或泰姬陵,它不只是歷史,更是世界地理的一部分,本片從長城修築方面做了解讀,通過本片可以了解到,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 朱琳和李勝素,兩人雖至中老年,但仍然是絕代佳人!
    中國向來是一個盛產美女的國度,年輕的美人有很多,但是到了中年仍然被稱為絕代佳人的,就要數女兒國國王的扮演者朱琳和京劇的領軍人物李勝素了!我們再說一說李勝素有人說之所以喜歡京劇,就是因為喜歡李勝素。足以看出李勝素身上的那種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