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數以百萬計遊客參觀的長城也被世界稱為最驚人的奇觀,
它是全球公認展現中國實力和獨立性的象徵,
它比任何其他建築耗費更多時間、人力和材料,
是血汗和恐懼的結晶。
到底有什麼秘密讓長城屹立了超過2千年。
中外關於介紹長城的紀錄片有很多,長城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推薦的幾部關於長城的紀錄片。
央視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
12集史詩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為您講述中國長城誕生、興盛與衰落的故事,並試圖從中讀解古老12集史詩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為您講述中國長城誕生、興盛與衰落的故事,並試圖從中讀解古老中國如何成為今天的模樣。《長城:中國的故事》採用劇情紀錄片的方式,將電影化的視覺效果和表演技巧引入紀錄片創作中,使真實的歷史故事擁有最震撼的影像呈現。攝製組首次採用直升機對長城進行全景式空中航拍,歷時四季的延時攝影為您呈現不一樣的長城風光。視覺特效團隊將大量採用數字繪景重建跨度長達2000年的歷史場景,用三維技術重現歷代長城的原貌。還原一座真實的長城,探索一段聞所未聞的長城史。《長城:中國的故事》帶您穿越古今、讀懂中國
2集紀錄片《長城》(國際版)
紀錄片《長城》(國際版)在原12集紀錄片《長城:中國的故事》的基礎上,以歷史典故為基礎,以歷史人物為主角,從國際視角出發撰寫全新劇本,補充採訪中外長城學專家最新考古發現,用世界性的語言敘述中國故事,重現長城3000年歷史的象徵與古今寫照,以朝代為主線為我們講述了千年以來長城內外的故事。
探索頻道《你不知道的萬裡長城》
我們華人的「萬裡長城」,國際上為了抓住其中文涵義便稱它為「無盡的城牆」。
長城是巨大的軍事裝備,不像金字塔、羅馬競技場或泰姬陵,它不只是歷史,更是世界地理的一部分,本片從長城修築方面做了解讀,通過本片可以了解到,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裡長城之稱。
美國國家地理2集紀錄片《萬裡長城》
國家地理頻道最新特別紀錄片《萬裡長城》是一部兩集的紀錄片,講述了那些建造中國最大的防禦建築的人們的故事。本片使用了藝術級的電腦CGI特效,採訪了考古學家和科學家以及關於這個不朽奇蹟最近的一些發現,探索了長城當初的建造技術。
第一集 萬裡長城: 蒙古入侵
十六世紀的蒙古遊牧民族為了生存,必須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然而中國卻出價要取俺答汗的首級。後來俺答汗攻入北京,要求兩國貿易往來,中國當時雖然答應,後來卻又反悔,並且興建了世上最壯觀的「石龍」長城。明朝的長城綿延六千公裡,幾乎耗費一百年才完成。1644年,城外又有外敵入侵,當時的將軍為了不讓一介莽夫龍袍加身,便大開城門,迎接入侵的滿族,導致中國改朝換代。
第二集萬裡長城: 神龍盤踞
因為匈奴不斷騷擾相當於中國現在蒙古的地區,漢武帝在西元前133年發動攻擊,攻下河西走廊與絲路。為了保護新拓疆土,漢武帝決定興建長城,派兩百萬百姓到邊疆開始動工。考古學家發現的木簡上記載相關的朝廷命令、書信與指示,有些甚至可追溯到西元前一世紀。興建長城的工人不但要擔心匈奴掠劫,還要面對可怕的天候、貧乏的食物,因此越來越多村民投奔匈奴。漢武帝的軍隊在西元前99年節節敗退,漢朝的長城就此崩壞,如今似乎與天然景色融為一體。
英國紀錄片《鳥瞰長城》
2016年,長城守望者威廉·林賽徒步長城30周年之際,他和兩個兒子傑米和湯米共同開展了為期60天的長城遺址探索。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人從空中完整地拍攝到長城全景。他們從明長城的起點——坐落在渤海之濱的老龍頭向西出發,探索更加古老的趙長城,然後繼續向西幾百公裡,探索漢長城;之後飛往烏蘭巴託,探尋老地圖上標註的成吉思汗邊牆。整個行程長達15000公裡。用無人機拍攝偏遠地區的長城遺址,不但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從空中看長城也可以幫助觀察者更好地了解修築者的心思。
NHK 3集紀錄片《中國王朝英雄們的傳說 巨大遺產之謎》
由日本女星戶田惠梨香出鏡,通過長城、大運河和長安古城揭秘為什麼要建這些巨大的遺產?其真正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