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限薪令,從1.5億到5000萬?一部影片是怎樣獲利的

2020-08-26 胡亂一談君


這一下子就打破了網友們的認知,這也太太太多了吧,多就算了,還拍的這麼爛?


緊接著,一則關於投資電視劇受賄的舊聞又被搬了出來,涉及作品又恰好是周冬雨主演的《春風十裡,不如你》,更神奇的是周冬雨工作室還是出品人之一,然後事情就變得魔幻起來。


我先來給大家理一下這個投資受賄是是一個什麼情況,受賄人陶燕是浙江衛視總編室主任,她有意投資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所以就去找製作方A說明了情況。


但是A那裡已經融資已滿,不再需要錢了,而陶燕身份特殊,是藍臺的一把手,所以就又給她加了10%的股份,希望以後能得到她的關照。


陶燕沒這麼多的錢,於是又找到了另一家影視傳媒公司B說借1200萬來投資,B說我幫你以你的名義進行投資,收益全是你的,希望以後能多多關照。


陶燕表示同意,最後項目收益2320w,但B因經營不善,給不了那麼多,最終只給了陶燕488w,陶燕也收下了。


結果相當於B投資1200w收穫2320w,陶燕空手套白狼,從B手裡拿到了488w。


如果僅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的話,貌似拍影視劇還是挺賺錢的,那麼大家知道影視劇是怎樣賺錢的麼?


演員又是如何進行分成的?是否真的能夠單片拿到過億?


先說一部影視劇的製作成本。一般來講,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包括線上費用、線下費用、後期製作、其他開銷四部分。


線上成本就是參與電影主創人員的所有費用以及相關費用。其中包括了導演、編劇等的薪酬,劇本等IP的授權費用、以及主演的片酬。


線下成本相當於是對線上成本的一個互補,大致包括拍攝中的場務、水電、服道話、出行和生活成本等。有時候,群演、客串、龍套也會計算在內。


後期成本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後期製作,包括剪輯、配音等。注意,這項開支也是很大的,舉個例子,片中的插曲和bgm都是要授權的,涉及到了名家名曲也是一個很大開銷。


最後就是其他成本,這類就比較亂,簡單來說包括演員、工作人員的保險,影片製作保險等。有時也包括後期的宣發營銷費用。


一般來講,線上成本為總預計開銷的16%到26%,也就是演員的片酬佔總預計成本的26%以內,這麼來看,這部分開支是不是不算太多?


舉個例子,一部電影製作成本如果是1億的話,兩位主演來分,去掉線上成本中的其他開支,或許每人只能拿到幾百萬,是不是又刷新了大家的認知?


這也太太太少了吧。


所以實際情況下不可能這麼分,想要提高片酬比例就得壓縮其他各項開支,比如說服化道、各種特效、場地費等等。


這也就是爛片多的原因了,本來該花在特效和妝容上的錢全部用在了發工資上,結果也只能拉綠布和運用五毛特效了。


電視劇製作成本也類似,但會精確到每集身上,很多時候國產電視劇都是又臭又長,因為短劇真的不賺錢。


最近最火的電視劇應該就是《隱秘的角落》了,只有12集,有網友評論到,你知道我有多久沒看過這樣的國產劇了麼?


事實上,很多國產劇都在注水拍攝,本來一部優秀的ip或是劇本能承載的容量或許只有12集,但製作方為了獲利往往會刻意的拉長到四五十集,這樣就很容易搞爛。


和電影不同,電視劇是不能進影院的,這樣也就沒了票房收益,獲取收益的方式只能靠品牌贊助、平臺購買等方式實現。


也就是說,當平臺購買價格越高時,製作方就能夠利益最大化,當一集出售價格固定後,總的集數越高,總收益也就越大。


早期的時候,單集電視劇出售價格能達到千萬,其實這也是多平臺互相競爭的結果。因為每個平臺都想爭取獨家版權,以此來換取流量,然後就開始哄抬物價。


可以這麼理解,優愛騰平臺的虧損源於他們的作,演員片酬的高居不下,也是它們給抬上去的。


很快三家平臺就都發現了這一問題,決定不再單獨購買版權,而是三家聯合起來共進退。要買一起平攤,要價太高就誰也不買。


這樣來看,雖然短期內迫使一部影視劇的售價降低,但是千篇一律的內容顯然不符合各個平臺的發展和規劃,於是好日子很快就到頭了,恢復了往日的模樣。


但是他們想到了新的解決辦法,自製。


自製劇也是一條很成熟的產業鏈了,優愛騰三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書城以及自己的籤約作者,這樣原始IP就有了。


然後大量的舉行各類選秀,吸收優質藝人,順道培養自家藝人,這樣演員也就有了。


一般情況下,新人出道的方式都是找一名頗具名望的資深演員搭戲,成了,就名正言順的出道。不成也能混個眼熟,但事實上,很多都是活成了我們所說的&34;。


確實是這樣,自家平臺,自家藝人,自然會受到流量的傾斜。


但這只是一種理想情況,培養一名優秀演員太難了,發掘一個優秀IP也太難了。


因為各種政策問題,很多內容現在都沒有辦法去寫,即使能寫,也難以原模原樣的拍出來,所以想要藉助一個大的IP還得去找一個老的作品。


比如說是鬼吹燈系列,已經十多年了,仍然是影視劇IP的搶手生意。


這樣就導致優質內容仍被外界控制,所以好劇還得照樣去買,好IP也得照樣買。名氣大的演員依舊要去請。


浙江、江蘇等八大衛視和優愛騰爭鋒的局面照樣進行著,最瘋狂的時候單集電視劇出售價格達到了上千萬,單部電視劇價格數億。


2016年,華策影視出品以《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為代表的五部電視劇累計售價17億。2017年,以《談判官》等為代表的5部作品累計售價接近25億。


面對演員越來越大的胃口,製作方也逐漸的承受不住,沒辦法,你要的太多了,繼而又開始了一輪新的抵制。


2018年,愛奇藝總裁還特意再次的提出了這一現象,倡導各平臺和衛視聯合起來,共同反對這種不良風氣。


同年,範冰冰陰陽合同事件被扒皮,政策在對策面前顯得特別無力。對此,有關部門也是雷厲風行的進行了一場改稅行動,並且對娛樂圈制定了一個新的限薪令。


強調投資超過500萬的網絡劇、超過100萬的網大都要進行詳細的信息備案。其內容包括節目播出平臺、實際投資、演員片酬等。


不僅僅是限制電視劇和電影的演員片酬分配,該條例還對綜藝節目的嘉賓加以限制。廣電規定,綜藝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製作成本的40%,主要嘉賓不得超過總嘉賓片酬的70%。


以往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綜藝節目嘉賓片酬高的都很離譜,之前有媒體爆料,《中餐廳》某嘉賓的片酬達到了5000萬每季,後限薪令實施,節目組進行了追回。


跑男中,很多明星的出場片酬也都維持在三五百萬每期到三五千萬每季之間,後限薪令實施,一些老人開始流失,不再參演。


即使是這樣,仍然還有對策。


知名影評人譚飛在一次採訪中透露,當下很多有號召力的明星都會要求製作方在作品中給自己&34;,比如說是&34;&34;等其他職位來進行獲取另一部分酬勞,以此來彌補片酬。


愛奇藝CEO龔宇表示,現在已經比幾年前好太多了,演員的單部作品片酬已經能控制在5000萬以下了,以前最高的時候是1.5億。


所有演員片酬都是這麼高麼?顯然不是,任何行業都有頭部。


《隱秘的角落》中,朱永平的飾演者張頌文的演技被網友們嘖嘖稱讚,節目播出後,很多人去張頌文的微博下留言說您的演技在北京值一套房。


講道理來說,張頌文的確是一個演技派,按照以上我們對演員片酬的認識來看,即使他達不到千萬的頂流,單部劇百萬不為過吧?辛苦幾年房子總是會有的吧。


可事實是或許張頌文過的還不如一個社畜。


張頌文老師在採訪中表示,自己入行已經超過二十年,其中有十年以上的年收入是不足2萬的,別說是買房了,租房都得選擇在郊區。


但張頌文老師分的很清楚他表示,自己是一個演員,收入在行業中有99.5%的人和自己都相差無幾,只能去做一個分母。而那0.5%者為藝人,與自己無關。


確實是這樣,現在的情況基本上都是找老戲骨來給流量小生作為配角,限薪令後,片酬壓縮,又把大頭都給了流量小生,結果到了這些老戲骨身上的或許只有一個零頭。

相關焦點

  • 限薪令」下,張若昀拒絕接戲,楊爍罷演,楊冪降片酬
    自從2017年9月份「限薪令」出臺以後,很多一些影視公司、明星藝人依舊無視「限薪令」的存在,不斷索取天價片酬,動輒幾千萬上億的片酬,吸引著每一個明星。近段時間「張若昀涉1.4億違約糾紛」,就已經牽扯到「限薪令」,好在張若昀並沒有被天價片酬所吸引。
  • 紫微 ||「限薪令」「限古令」後,又出「限集令」!
    這也是「限薪令」「限古令」之後,又一次以行政手段幹預影視市場運轉的政策命令,之前已有苗頭。兩個月前,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到廣電總局電視劇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調研。
  • 限薪令之後,廣電總局再對天價片酬整改,一部戲8千萬將不復存在
    這張表上,當紅演員片酬明碼標價,一部戲低於報價人家根本就不接。甚至有人一部戲能拿上億片酬,這你敢信?比如當紅女星Angelababy,曾在一部戲中拿到8000萬的天價片酬,而她本人卻直言「我就值這個價」。
  • 忽略「限薪令」
    這是2017年著名的「限薪令」。經過不斷的調整和修改,直到2020年4月17日,最新的提案仍在公布。然而,在被禁止的情況下中,仍有一些明星甚至無視「限薪令」,拿下1.5億塊報酬?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很多網友認為這只是天價工資,1.5億元。
  • 限薪令終於發威了,明星片酬紛紛直降
    限薪令終於發威了,孫儷的片酬從8000萬降到了2000萬,趙又廷的片酬也從1億降到了3000萬,這終究是好的開始。很多明星說應該,因為他們拍戲特別辛苦,高片酬是他們應該得到的,說到辛苦,醫生,教師,農民工那個行業不辛苦?對於明星拍一部戲動不動片酬幾千萬來說,農民工才是最辛苦的,他們一天到晚幹著最累最髒的活拿著最低的工資,要苦幾十輩子才能掙到明星一部戲的片酬,演員只不過是一種工作而已。
  • 「限薪令」還在繼續,廣電總局再發聲:嚴格控制演員、嘉賓片酬
    那麼,明星們一部戲到底能拿多少片酬呢?從之前網上流傳的明星片酬來看,一線演員一部電視劇的收入都在幾千萬左右。如果是當紅流量,價碼就更高了,甚至有人一部戲可以拿到一億的天價片酬。在這種情況下,廣電總局終於發布了「限薪令」,用實打實的跪地來約束演藝圈這種亂象。「限薪令」明確規定全體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男女主演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 限薪令真的能夠限制演員的天價片酬嗎?
    2016年時,某演狗血網劇而走紅的年輕演員,出名第一年就和經紀公司因分成不均,對簿公堂,公開顯示其年收入稅前3700萬,稅後1800萬。而在2017年時,某年年登上福布斯名人榜的億萬富姐,號稱一年收入3個億,總資產30個多億,拍六天戲就淨收3000萬。
  • 限薪令的5千萬和孫儷降薪到1千6百萬之差
    國家民眾都對演員動輒成千萬的薪酬深惡痛絕,孫儷原來一集的片酬比現在高的多,但現在的一部電視劇所得的酬勞比我們一輩子掙的多的多,我們覺得限薪令怎麼不出最高5百萬,乃至50萬,而不得高於5千萬還是太高,想來往後電視劇不會太長,因為有限薪令,但我們換位思考一下,人不在其位,很難從對方的高度
  • 廣電頒布「限薪令」,部分演員竟「罷演」抗議?網友「怒了」!
    隨著廣電總局一聲令下,對於娛樂圈依然存在的高薪可謂是重拳出擊,那就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34;。限薪令明確規定,電視劇所有演員的報酬總額不得超過總製作成本的40%,單個演員單集報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單集報酬(含稅)不超過5000萬元,綜藝藝人每集報酬不超過80萬元。這一政策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 影視圈又曝天價片酬,難道廣電總局的《限薪令》成了擺設?
    廣電總局的《限薪令》頒布之初,有一個楊姓和一個王姓的演員,自認為是影視圈大拿,在拍電視劇的時候,竟然不把《限薪令》當回事,牛皮哄哄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向劇組索要千萬元的出場費,如果不答覆就罷演。嘿,二貨,太把自己當盤菜了,覺得離開了自己導演就「撞牆」,劇本就要「黃」,別螳臂擋車——自不量力了。用「拳頭」捶一捶自己的良心,你們得到的巨款和你們的付出成正比嗎?!
  • 限薪令的三令五申,遭青年作家質疑,楊爍、周冬雨、王千源成典型
    明星之間的片酬差距不斷拉大的情況下,廣電總局出臺「限薪令」來限制明星片酬,三令五申的情況下遭到青年作家質疑,網友評論更是一邊倒。電視劇《異鄉人》的停機告知書中顯示,限薪令頒布後楊爍拒絕按照規定來降低片酬,仍舊要求劇方按照規定好的8750萬支付,雙方未能達成一致,導致電視劇停機。
  • 廣電限薪令,為何明星高片酬依然難降?
    廣電限薪令,為何明星高片酬依然難降?而對於明星的高片酬,近期廣電早在幾年前也下發「限薪令」,每部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但對於明星高片酬如同高房價一樣,比起之前,一個女星的片酬一集80萬降到30萬,對她來說,收入大降,但對普通民眾來說,依然是「望塵莫及」的,這樣的降薪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不過是原有的巨大利益割那麼一小刀而已,而對於大眾來說,依然還是「望薪興嘆」。
  • 「限薪令」後,廣電總局再發聲:嚴控演員、嘉賓片酬
    今年2月份,廣電總局發布「限薪令」整頓娛樂圈演員收入過高的問題,其中明確規定全體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成本的40%,主演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限薪令」後,演員天價片酬問題有所緩解,但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 老戲劇家王千源無視限薪令要元?對真相來說是這樣的
    東京電影節影王和老劇作家王千源的新劇在線爆料說對方不顧限薪令為高片酬王千源接觸該劇當初和我們約定的工資是6180萬元該劇將於美國開演由於限薪令於引入電影總片酬不應超過5000萬因此人們擔心過高的片酬會影響審查制度
  • 演員限薪令再度升級,楊爍不滿片酬導致停拍,演員片酬問題成焦點
    單單是通過這一部劇,周冬雨就已經拿到了上億的收入,這簡直是我們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賺到的收入。 廣電曾規定演員片酬不可以超過五千萬。現在太多的當紅演員,片酬收入早就已經超出了這樣的範圍。
  • 「限薪令」之後,廣電總局再對演員片酬動手,天價片酬將徹底消失
    他們往往一部戲就動輒幾千萬乃至上億的片酬,堪稱天價,演員們這樣的收入引起了很多老百姓的不滿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楊穎拍《孤芳不自賞》時拿8000萬的片酬了。在那部戲中,楊穎的戲份大多是替身和摳圖特效完成,自己根本就沒有演多少。然而,就是這樣的演戲態度,她卻能拿走8000萬片酬,著實讓人想不通。
  • 限薪令下,1億800萬天價片酬的周冬雨,拍的卻是大爛片?
    2019年,羅晉和周冬雨合作了一部46集的電視連續劇《幕後之王》。而這部劇的收視似乎頗為慘澹,在豆瓣上評分也僅為可憐的5.9分。不禁讓人猜測,在限薪令下,為何還有明星能拿到過億片酬?因為事實上,坐擁1億粉絲的她,似乎還真的不愁沒劇拍?
  • 周冬雨片酬引爭議,無視限薪令,是市場行情還是合理薪資?
    有網友紛紛斥責某些藝人憑藉自身熱度,無視限薪令瘋狂要價,給觀眾樹立了不好的價值觀。也有網友持相反觀點,認為有演技的藝人就應該拿到高薪,資方如果不願花錢,可以請三線演員,但如果為了省錢,捨棄的可能是票房和收視率。
  • 8000萬片酬降至百萬,楊穎陷入窘境,「限薪令」效果十分顯著
    楊穎給出了回答,「我就值這個價啊,我覺得上天給了我這個樣貌,我就會得到一些東西,也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我不知道別人拿1億的不說,為什麼卻要我背鍋?我演技也還可以啊。」不怕虎狼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8000萬的顏值這件事成了關於楊穎的笑柄,也為《孤芳不自賞》的失敗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因為「限薪令」罷演的楊爍:再次登陸新劇於芒果臺,還願意看嗎?
    說到最近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娛樂圈的「限薪令」;關於娛樂圈的薪酬,也是很多人願意加入娛樂圈的原因,一旦進入娛樂圈,意味著很多的可能性;一個演員或者明星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很多年就算只夠養活自己,這只是前期;在今後的發展中加入爆火之後,不用火很多年;那怕就火一部作品,火個一年那麼他的收入將是很多人輩子都賺取不到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