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沉沉
不知不覺,《乘風破浪姐姐》已經接近尾聲了。
兩個月前,節目剛播出時,網友最期待的,是看這30個女人「互撕」。
脫口秀演員龐博也在節目上說:「我們最想看的,是一個姐姐忽然薅住另一個姐姐的頭髮」。
的確,當我們談到女性之間的交往時,最直接的聯想,往往是嫉妒、爭鬥、心機、塑料姐妹花、閨蜜當小三等略帶負面色彩的詞語。
似乎這種「明爭暗鬥」的畫面,才符合我們對女性群體的想像和期待。但在《浪姐》這個節目裡,我們卻很容易看到女性之間那種聯合的力量,以及被她們之間的溫暖打動。例如最近張雨綺過生日,伊能靜給她寫小作文祝福,字裡行間全是柔情,著實感人。不久前在節目裡,張雨綺也為正備受輿論爭議的伊能靜說話——
「她讓我敬佩。」這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女人,居然成為了好姐妹,彼此支撐,作為觀眾,驚訝之餘更多是被溫暖到。從文字裡,我們能感受到,伊能靜對張雨綺發自內心的喜歡,也從她身上獲得了某種支持和保護;而張雨綺也似乎在伊能靜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今天,想借著姐姐們的親密互動,結合心理書《你笑起來真好看》來跟大家談談:女性之間的友誼——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價值。
在《你笑起來真好看:女性友誼的愛與傷》(The Pleasures and Perils of Girls'and Women's Friendship)一書中,作者闡述,女孩之間的友誼,意味著兩方面:女孩最早的友誼,是試圖重建女孩與她們母親之間曾有的那種無比和諧和親密的經驗。小女孩之間牽手,穿同樣的衣服,做同樣的動作等等,都是在驗證他們的親密,這實際上是在重建和延續與母親那種親密互動。另一方面,許多心理學家認為,
女性友誼是為「未來」與他人建立任何關係打下基礎的。
許多心理學家將閨蜜這種行為看作是為之後的愛情而練習,好像女孩之間的感情是未來戀愛的影子。他們執行友誼這種儀式時,不僅在
排練後續戀愛關係的重要內容。
那麼成熟時期的女性,在這份複雜的情感中,發展出了更深層的情感。
「親密的關係,作為一種預防性措施,一種對於免疫系統的支持,能夠降低疾病對人的威脅,無論是頭痛腦熱還是心臟疾病以及各種嚴重的身體失調等。」(中國婦女報,2008)
美國心理學家開瑞·米勒博士在調查報告中,鼓勵女性把同性友誼列入各項事情的首位。
她們說:同性朋友之間的情誼是生命中最快樂、最滿足的部分。這種情感關係也是最深刻的,為她們帶來一種無形的支持力,就像空氣般可靠。
我們的一位編輯曾在會議上分享過閨蜜帶給她的一次「情緒急救」。
今年春節,因為疫情的衝擊,所有人閉門在家,我們團隊在年三十悄悄恢復了線上工作:做心理援助。
而她同時還經歷著至親的死亡,那幾天她暫停了工作,尋求線上的心理諮詢,緩和了抑鬱情緒……但最終讓她感覺到徹底放鬆的,是一次跟女性好友的通話。在那通電話裡,兩人整整聊了三個小時,大多是關於此時此刻的感受,以及一些日常的八卦。她這樣形容那通電話:「聊完嘴巴像撐了一個衣架,不自覺地笑,當天晚上終於安心地睡了個好覺。好姐妹帶來的療愈,很難代替。」在跟好友通話時,多數時候都是她訴說,好友在傾聽——「嗯嗯你說」,「沒事,我在」,諸如此類的回應,給了她一種「我會包容你的一切」的安穩感覺。
女性朋友的凝視就是「一面鏡子」,她希望從中看到對她肯定和安全的鏡像。
女孩從小就是在與朋友的交流分享中確認自己行為和思考的合理性。
當女性向好友說出自己的獨特的秘密和體驗時,對方點頭激動地說出:
這樣的肯定,能讓女性覺得自己是正常的,沒有瘋;其次也減少了女性的自我指責和羞恥感。
男人總是來了又走,孩子只知道我在他們出生後的事情,只有阿莉莎,是我生命的記錄,我對她來說也是。——多蘿西
「我們已經20多年感情了,我說一個詞,她就能理解我經歷了什麼,不用過多解釋。」,同事劉星雨跟我提起她20年的好友時這麼說,「這是無論誰都不能代替的,即使是伴侶也無法做到」。
一個終生的好友,就像你的生命記錄者,你們記錄彼此的重要事件和品行喜好。
每一段新的友誼,都提供了一個新的愛的機會,許多女孩們都希望有一個可以無條件付出的閨蜜,彌補她們從母親那裡錯失的長期渴望的愛,並為此慶祝。
在浪姐節目裡,萬茜作為團隊中的leader,幾乎所有隊友對她的評價都是——她很會照顧人。
她對金晨說了一句「我給你帶湯過來喝」,讓金晨脫口而出——「你好像媽媽啊。」
隨後金晨、黃齡和萬茜三人用親暱的肢體動作擁抱成一團,繼而是整個萬茜組疊起了羅漢。
她們那種細膩和照顧者的特性,也能夠在互動中,讓對方體會到母親的溫暖;
在書中,作者強調:
「友誼是女孩和女性「學習人際關係的快樂與痛苦」的場所」。
女性友誼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差勁,但也不僅僅只有上文所說的美好的一面。
女性之間存在的微妙的部分,也包含了具備破壞性的一面,例如嫉妒、背叛、拋棄、競爭。
但正如作者所強調的,這些友誼中存在的痛苦,是所有人際關係裡最真實的一部分,是女性們需要經歷和從中學習的。
當我們能直面這些複雜,友誼不是變得脆弱,而是更加堅固;
作為個人,我們也從這樣的關係中汲取了力量,為以後面對日益複雜的世界積攢經驗。例如浪姐第一次公演時,鄭希怡和藍盈瑩都要c那一段的歌詞,兩人互不退讓,最後用剪刀石頭布決定,鄭希怡贏得了那段歌詞。
成熟的女性,不是不存在競爭,而是能更好地面對競爭——
年輕時候的同性友誼,大多會受困於「嫉妒情緒」之中。
很多中年受訪者提及同性友誼時,都說到了一個詞:
解脫。(p353)
「現在我可以開始和她們交談,而不去想她們會認為自己更優秀。」
說起來是有些黑暗,但現在明白了,是自己不夠自信,什麼都要比。可隨著成長才明白,正因為閨蜜的不同,她在某個方面跟你不一樣,比你強,你才覺得這個人有趣,你們的關係才有了驚喜。
老友曾在一次電話傾訴中對我說,當她聽到我有很好的發展、我交了很棒的朋友時,她的反應不是羨慕,而是由衷地開心——「你有那麼棒的支持和發展空間,意味著我和你這段關係,也會變得更有力量。」
曾幾何時,我們會害怕最親近的閨蜜,會突然超越你,碾壓你,讓你感到自卑。
但進入更加成熟的人生階段,我們理解了人生的起起伏伏,認識到人各自有自己的局限和不完美之後,便能夠對「優秀」和「對比」中解脫出來。
你不再害怕展露自己的不完美,也對對方的不完美多了包容和接納。
經常聽到一句話叫「我希望你好,但我不希望你比我好」,這句話也很想女性之間的微妙的情感——比較。
但是,在「你比我好」和「我比你好」之間,存在第三條路,叫——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生,也不存在絕對的標準能夠去衡量你過得好不好,有的只是不同的選擇。
到這裡,本文進入尾聲,我們談論女性友誼的意義,其實是想讓女性認識到兩件事:
第一,成長過程中,或許我們在同性友誼裡感受到傷害,但可能也遺忘了她們對我們的重要性。
這些重要性包括了姐妹給我們的「支持」,還包含了我們從姐妹關係中的「破壞」學習到的去面對世界的能力。
第二,當我們能發自內心地欣賞女性,我們也能夠更好地欣賞自己。
就如同《乘風破浪的姐姐》給了女性一個空間,去體會到一種叫「女人真美好」的感覺。
我們在欣賞她們的同時,也增加了自我認同和自我接納。當我們能從容地欣賞到另一個同性的美的時候,我們也能更從容地應對身邊各類複雜的關係。
我們在留言區備酒等著聽你的友誼故事
作者:陳沉沉 / 助攻:芥末醬
本文首發【看見心理】。迷茫了,就來看見心理。這裡是由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創立的心理平臺,提供專業心理內容與服務。
什麼樣的人更有心機?男人、年輕人、缺愛的人
沒有一個猛男,是一隻小貓咪治不了的
男女在什麼情況下會性慾旺盛?| 嚴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