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12個月,我們通常能看到12輪滿月,在這其中有兩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是中秋,另一便是今日——元宵佳節。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是農曆新一年開始後的第一輪滿月,在這一天親朋好友相聚,吃湯圓賞花燈邀明月,年味依舊濃鬱。在這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便是這一輪皎潔的滿月。
今天晚上除了元宵月之外,我們還能看到另一顆十分有名的恆星。它其實並不是特別明亮,但是它的名字大家應該大都知道,並且自帶王霸之氣。這顆恆星便是軒轅十四。軒轅即是華夏文明之祖黃帝,後來的他的子嗣將其形象升上天空,用一串容易辨認的明星去指代他。「軒轅」這一星官總共包含17顆星,除了軒轅本身的16顆星以代指黃帝之外,在軒轅十四正下方還有一顆暗星指代的是他的御女。
在現代,軒轅十四是獅子座的最亮星,又名獅子座α,它也是北半球春季夜空中最明亮的恆星之一。只不過軒轅十四的亮度在全天恆星中只排行21,可能有些朋友聽過「全天21亮星」的說法,這指的是除太陽以外視星等高於1.5等的恆星,總共21顆,而軒轅十四排行最末。儘管如此,春季星空中亮星不多,除了軒轅十四之外,大家較為熟知的也只有組成春季大三角的獅子座的五帝座一、牧夫座的大角星和室女座的角宿一。在如今獅子座的形象中,軒轅十四的位置在獅子的前腿位置,而獅子的前半身和頭部組成了一個反問號的形狀,軒轅星官其中的一部分也正是這幾顆星。春季夜空中獅子座的這一形狀也是極易辨識的形狀之一。下圖模擬了今晚9點的天空,軒轅十四的位置被特地標出,月亮就在其上方。
軒轅星官得名的重要原因在於它與黃道的相對位置。黃道是太陽運行的軌跡,在我國古代將黃道劃分為四象二十八宿,以便於記錄日月行星每日的運動情況。其實在上古時期,古人十分迷信五行思想,那時他們將天空劃為五象,對應五行、五方、五季和五帝,其中軒轅這裡自然就是五方之中,指代黃帝,對應的神獸是黃龍,季節則是季夏。現在的季夏一般是指農曆六月底夏季末尾的時候,但在古時它也可以指代單獨的一個季節。這樣一來中央黃龍和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組合成了天空中的五行排布。只是在後來,為了凸出「帝」,也就是現在的掌權者的位置,軒轅被併入了南方朱雀之中,而圍繞北極(北天極)增加了三垣以指代天上的皇都。現在的軒轅是「星宿」的組成之一,大家要注意這裡的星宿也是二十八宿之一,指代具體的幾顆星,而不是泛指的「星宿」。
下圖是軒轅星官中每顆星的相對位置示意及連線,以及今天晚上9點月球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月亮剛好就在軒轅星官之內,它所佔的連線的位置便是在第一張圖中出現在月球旁邊的星星軒轅十三。現在的軒轅星官大部分屬於獅子座,還有一小部分屬於天貓座,這個天貓座可是確有其名哦,真的不是在打廣告。
元宵之夜,我們可以看到一輪圓潤的明月,月亮還恰好來到「黃帝」的附近,除此以外大家還可以注意到,軒轅十四的位置非常靠近黃道,而實際上軒轅十四是唯一一顆幾乎位於黃道上的亮星,這大概就是古人將這裡命名為軒轅的主要理由之一。其實除了我國古代,上古時期埃及、阿拉伯等地區對軒轅十四這顆星的描述也是類似於帝王的詞語,這可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巧合。下圖是去除星座連線,只標註黃道走向的今夜星空的演示,時間依然是晚上9點。大家除了注意月亮、軒轅十四和黃道的方向和位置之外,還可以留意一下冬季星空中的其他亮星。
那麼關於元宵月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在這裡祝福大家團團圓圓,過好元宵佳節,如果天氣晴朗的話,出去看看這輪明月,心情一定會好很多吧。
圖源:星圖軟體虛擬天文館(Stellarium)
作者丨陳子鵬 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畢業,科普作者,譯者
審稿丨苟利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文章由騰訊「全民愛科學」團隊推出
轉載請註明來自科普中國
(更多精彩內容 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