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應」是社會心理學家阿希再1964年通過研究提出的。意思就是指第一次見某人或者做某事後,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然後通過第一印象對以後認識這些人或事物產生的影響或者作用。
心理學家——阿希
我們有時候會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去,接觸一些新鮮的人,通過一次交流之後,就會分辨這個人屬於哪種性格。這主要就是通過其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產生的判斷。反過來,別人也會通過我們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來判斷我們。所以,每當有正式場合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整理好著裝,注意好言談舉止,為的就是給人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給別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呢?這就涉及到人的本性說了,古有雲「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面相和善的,五官端正的人,我們通常給出的判斷是好的。而對於面相醜陋,兇神惡煞的人,我們往往給出的判斷是壞的,甚至產生恐懼感。作為人類的我們,每天都要與人交涉,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就是為了更好,更融洽的交流。好與壞的「第一印象」甚至會影響到工作或者前程。
三國亂世,大才子龐統準備效力於東吳,於是面見孫權。然而孫權見他長相醜陋,心中已經很不滿意,後來又發現龐統高傲自大、目中無人,遂將其拒於門外。龐統雖有奇才,但是給人的「第一印象」極差,因此讓孫權產判斷錯誤。而反觀諸葛亮,同樣是屈指可數奇才,卻讓劉備「三顧茅廬」。這就是「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也就是「首因效應」的作用。
鳳雛龐統的扮演者——杜旭東
因此,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尤其是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