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首因效應

2020-12-23 翔哥益讀

「首因效應」是社會心理學家阿希再1964年通過研究提出的。意思就是指第一次見某人或者做某事後,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然後通過第一印象對以後認識這些人或事物產生的影響或者作用。

心理學家——阿希

我們有時候會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去,接觸一些新鮮的人,通過一次交流之後,就會分辨這個人屬於哪種性格。這主要就是通過其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產生的判斷。反過來,別人也會通過我們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來判斷我們。所以,每當有正式場合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整理好著裝,注意好言談舉止,為的就是給人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給別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呢?這就涉及到人的本性說了,古有雲「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面相和善的,五官端正的人,我們通常給出的判斷是好的。而對於面相醜陋,兇神惡煞的人,我們往往給出的判斷是壞的,甚至產生恐懼感。作為人類的我們,每天都要與人交涉,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就是為了更好,更融洽的交流。好與壞的「第一印象」甚至會影響到工作或者前程。

三國亂世,大才子龐統準備效力於東吳,於是面見孫權。然而孫權見他長相醜陋,心中已經很不滿意,後來又發現龐統高傲自大、目中無人,遂將其拒於門外。龐統雖有奇才,但是給人的「第一印象」極差,因此讓孫權產判斷錯誤。而反觀諸葛亮,同樣是屈指可數奇才,卻讓劉備「三顧茅廬」。這就是「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也就是「首因效應」的作用。

鳳雛龐統的扮演者——杜旭東

因此,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尤其是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相關焦點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門檻效應
    這時,你可以試試心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的心理效應,別人有可能會在毫不知覺的情況下答應我們的要求。這個能讓我們得寸進尺的好方法就是利用「門檻效應」。其實門檻效應就是放大或縮小給對方的要求,給對方設置一個心理能接受的門檻。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月暈效應
    如果你有這種反應,其實一點也不奇怪,這是心理學上的「月暈效應」在起作用。人們在認識一個陌生時,通常會因為對這個人的某個品質、特點印象深刻,從而掩飾了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特點的印象。而這種強烈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亮形成的光暈一樣,向四周擴散,從而掩蓋了其他品質或特點。所以,人們給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優雅的而形象的名字——月暈效應。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巴納姆效應
    其實,這些只是套路,當你知道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後,你或許會改變你原來的想法。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遊戲,閱讀下面一段話:你有時候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候則很內向、謹慎、沉默。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時候懷疑自己所作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
  •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
    三個有趣的團隊「定律」:雁群理論,螞蟻效應,反木桶定律!身為管理者,帶團隊時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定律」,否則團隊很難成事。科學家通過研究得出,在人字形雁陣中,大雁的飛行距離比起單飛時要高出71%;另外,在人字形尖端的領頭大雁需要承受極大的空氣阻力,遠超於單飛之時,因此,領頭的大雁每隔幾分鐘就要換一次,以此確保雁群能長時間飛行,而不會感到太疲累;到了晚間休息的時候,大雁們則輪流負責放哨,讓大家都有一個安全的休息時間。這種密切合作的團隊模式,對於雁群的生存和健康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正是大雁會結成人字形雁陣的原因。
  • 什麼是首因效應?什麼是暈輪效應?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一見鍾情會涉及到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首因效應」,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曾經講過,在1957年,他用實驗證明了這樣一個首因效應。指的是當我們初次接觸到另外一個人的時候,這些信息會迅速形成對這個人的印象,這些印象會影響到我們以後在行為中對這個人的判斷和評估。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首先讓我們看看墨菲定律是什麼。我們所謂的墨菲定律實際上是很偶然的。這是墨菲和一些同事進行實驗時得出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只有一個小環節出了錯,並且該實驗完全失敗,因此墨菲得出結論,只要一件事出錯的可能性大於零,那麼它一定會出錯。今天,這四個最重要的規則和效應能否解決你當前的一些困惑?
  • 社交心理學:首因效應,人們更加關注一!
    而社交心理學是我們掌握社交主動權的有力幫手,懂得社交心理學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都說第一印象很重要,其實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第一印象是指陌生人之間首次接觸的感覺,它決定著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大致形象。初印象在之後的很長時間裡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以至於決定著兩人之間的相互關係。第一印象用心理學知識解釋才顯得更加明了。
  • 心理學:「首因效應」是騙子們慣用的偽裝手段
    心理學中的「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生活中的騙子們就特別會利用第一印象效應。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通過獲得對方的性別、年齡、長相、表情、姿態、身材、 衣著打扮等,可以判斷對方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徵。並且這種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觀性傾向,會直接影響到以後的一系列行為。
  • 28個心理學效應,產品人的提升法則
    筆者從數百個心理學效應中仔細篩選了產品設計中常用到的28個心理學效應,並且根據自己的經驗介紹了這些效應在產品中的一小部分應用場景。希望這些心理學理論能夠對大家走向「理解人性」的偉大產品經理有所幫助。產品經理必懂的28個心理學效應1. 暈輪效應定義:在生活中,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即「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
  • 《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4個法則和效應,人生路上有方向不迷茫
    平時我們常說墨菲定律,今天無意中翻起了《墨菲定律》這本書,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作者李原還寫到了很多定律和法則,清晰地解釋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是一本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枕邊書。簡單來說說其中最重要的5個法則和效應,這些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
  • 了解這7個心理學效應,看透你的愛情
    網絡 | 來源彼岸 | 主播你知道嗎,心理學效應除了應用在生活中,也能應用在戀愛裡。今天的壹心理3分鐘心理學就跟大家分享戀愛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聽完,或許你對「戀愛這件小事」會有點啟發~a.吊橋效應——心動不一定是真愛當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一起走過吊橋,因為提心弔膽地在吊橋上走,而引起的心跳加速,會讓人誤以為是遇見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產生的反應。這就是有名的「吊橋效應」。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學習園地〗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一個很有意義的心理學現象。
  • 8個愛情中的心理學效應
    今天跟大家分享8個與愛情相關的有趣的心理學知識,相信這些你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聽說過。只是你不知道他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名字罷了。今天就給大家列出來,看看是否感同身受。1、 戀愛中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戀愛中的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當你願意為自己多付出,不斷完善自己,你的個人魅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個人吸引力;而當你一味討好對方,則會讓對方恃寵而驕,你在投入過程中不斷「貶值」,對方卻在投入過程中不斷「增值」。
  • 教招備考-解析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非常有趣,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類考試的考點之一。下面老師就為大家梳理並解析一些咱們考試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一、理論解析(一)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交往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尤為重要。我們在面試時會精心打扮自己,以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這就符合首因效應的原理。
  • 最常見的十八個定律和效應,看看你有沒有遇到
    首因效應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啟示:無論面試,見客戶,都要想要自己需要呈現給別人的第一印象,這可能會給你接下來的工作帶來很大的收益。蘑菇定律感嘆入社會的人常感到不被重視,需要打雜跑腿,或者面對批評指責。有人將之與蘑菇的生長相比擬,認為大多數人都有一段 蘑菇 的經歷,尤其是當一切都剛剛開始的時候。啟示:當幾天 蘑菇,能消除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顯示。
  • 心理學:贏得人心的4大定律,不懂的人,往往沒出息!
    心理學專家指出:贏得人心的4大定律,不懂的人,往往沒出息! 定律一、首因效應 心理學家:掌握首因效應,讓別人一眼就「喜歡」上你
  • 這些心理學運用到管理學定律
    1:奧格爾維定律:善用比我們自己更優秀的人  2:光環效應:全面正確地認識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讓員工選擇自己喜歡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長規律  5:貝爾效應: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脫穎而出的機會  6:酒與汙水定律:及時清除爛蘋果  7:首因效應:避免憑印象用人
  • 30個心理學效應,讓你換一種心態看世界!
    心理學家將其稱為「醞釀效應」。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就是醞釀效應的經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一個難題束手無策,不知從何入手,這時思維就進入了「醞釀階段」。直到有一天,當我們拋開面前的問題去做其他的事情時,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卻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忍不住發出類似阿基米德的驚嘆,這時,「醞釀效應」就綻開了「思維之花」,結出了「答案之果」。
  • 有哪些令人叫絕的心理學效應?
    其實心理學效應絕就絕在,當你遇到一件事情或者出現某種心態,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反覆問為什麼都找不到答案的時候,看到相應的心理學效應會覺得:天啊,原來是這樣!它為每一種行為都給出了解釋,讓人們在理解自己的同時,也能理解他人的心理,並通過這些效應規避風險,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