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約在冬季》,講述用文藝強行懷舊,為渣男洗白的故事

2021-01-18 愛豆情報局


是霍終究躲不過,看完胡歌主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後,在複習周的一個午後,還是看了霍建華、馬思純領銜主演的《大約在冬季》。


2015年,齊秦與饒雪漫有合作意向將歌曲《大約在冬季》改為電影。2017年,饒雪漫以這首歌為靈感創作了一部同名小說,電影才有了創作基礎。編劇饒雪漫表示自己就是齊秦的歌迷,而歌曲《大約在冬季》則是電影的靈感來源。她用了四年時間將歌曲IP改編成電影,期間她進行了反覆調整和修改。該片根據饒雪漫同名小說改編,衍生自的齊秦的歌曲IP。饒雪漫表示希望每一個觀眾都能看到曾經的自己,在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感受相同的感動、悲傷與成長。導演王維明想在片中表達,要真正勇敢地去面對曾經的對與錯,因為在當下的每一刻都是自己的真心。《大約在冬季》是齊秦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齊秦作詞、作曲,收錄於1987年2月18日發行的專輯《冬雨》中。齊秦與王祖賢因為合演電影《芳草碧連天》而結識,隨後二人開始相戀,然而齊秦和王祖賢為了各自的事業不得不分居兩地,兩個人見面的機會非常少,除了用電話聯絡感情之外,齊秦就用寫歌的方式表達對王祖賢的情意。

分隔兩地的戀人,思念之情給了齊秦創作靈感,於是齊秦僅用了15分鐘的時間,為王祖賢寫下了這首量身定做的歌曲《大約在冬季》。


這首歌曲是八十年代流行一時的臺式作品,雋永而深植人心的情歌,華語流行樂壇最經典的浪漫約會。


不僅委婉動聽而且流傳度廣泛,無論旋律、歌詞、還是創作背景,《大約在冬季》都是一首讓人動容的歌曲。


這首歌唱惜別深情,嘆相會無期,把戀人離別在即的那份依依難捨的複雜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歌中說不完的別離悽迷,唱不盡的真情之意,讓人為之感動



說完音樂,還是來聊聊電影

《大約在冬季》是由王維明執導,黃志明監製,饒雪漫編劇,馬思純、霍建華領銜主演,魏大勳、張瑤、林柏宏、文淇主演,齊秦特別出演的愛情電影。



該片講述的是北師大才女安然與臺灣男生齊嘯在1991年齊秦演唱會上邂逅相識相愛,這段熱烈的愛情卻屢屢因為誤會、變故和時代原因遺憾分離的故事。


該片於2019年11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安然一角是馬思純拍戲以來年齡跨度最大的角色。


饒雪漫覺得「齊嘯」這個角色非常適合霍建華,只有他才能把「齊嘯」這個角色演得更加飽滿。


而電影中也有不少專門為他設定的臺詞,比如「有些人見三百次都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夠了。



影片共拍攝七十多天,輾轉北京、天津、臺北、洛杉磯等多地,還在工體復刻了當年「狂飆」演唱會的場景。2019年4月19日,該片宣布殺青。



它的的創作觀念是背離的,其電影美術和故事都過於虛假,讓這部電影充滿了上個世紀電視劇的質感,無法有效對接今天觀眾的情感。


而且,為了展現一種懷舊感,電影設定的幾個橋段,比如後海漫步,小飯店吃滷煮,唱片店買CD,都因為一種濃濃的擺拍感讓人感到這部電影更像是一部加長版的廣告。


因此,所設定的青春愛情的失落也好,1990年代的懷舊氣氛也好,都可以說變成了電影空洞無聊的多角戀的背景板。


從某個角度來說,《大約在冬季》和曾經流行的瓊瑤電視劇是一個創作思路。前任男女朋友沒能結婚,情感讓後代來繼續的情節設定實在一種缺乏想像力的狗血劇情。


在給少年人看的快餐小說裡也許可以被接受,一旦這樣的故事被投放大銀幕,虛假也被放大,而也無法得到更成熟觀眾的認同。


劇情俗套,馬思純+霍建華+魏大勳的配置,竟然演了一個給渣男洗白的故事,還講了兩個多小時。對白煽情,


什麼「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一切命運都是最好的安排」等充滿年代感的雞湯對白,滿屏亂飛。為了賣情懷,硬要讓主角在齊秦演唱會相遇。


齊嘯(霍建華飾),一個讓女主角安然魂牽夢縈幾十年,結婚生子也依然忘不掉,中年離婚後還約人家在演唱會玩「手捧玫瑰」告白的臺灣攝影師。


因為喜歡齊秦,二人在一場演唱會相遇。安然錯把門票丟失,坐在門口手足無措。


齊嘯一句:「我朋友沒來,票送你」,為一段孽緣埋下了種子。當時,齊嘯已有女友,且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如果有人質疑,「只是送一張票,又怎麼了?


那你可錯了!


日後,齊嘯回憶初次見安然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話:「這樣的女孩,一旦愛起來,該有多麼熱烈。


可見,齊嘯第一次見安然的時候,腦子裡就有了歪念頭。


自演唱會分別後,命運又讓二人再次相遇,關係迅速升溫。她陪他拍照,他送她回家。


她陪他看電影,他給她買心儀偶像的海報。他用一句「有些人見三百次也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足夠了」,讓她徹底淪陷。



不過,真正讓我生氣的,是影片竟然為渣男洗白

影片將齊嘯離開安然的原因,歸咎於時間、空間、環境,歸咎於他的「無可奈何」「無能為力」。



編劇為了讓他離開安然,甚至連「你弟弟欠債不還,我們讓他不好過」的狗血戲碼都用上了。


可這最終都是齊嘯的個人選擇啊。


一個四肢健全,頭腦清醒的男人,為何總在緊急關頭犯慫?


一段戀情裡,如果兩個人不能坦誠相待,這又算什麼戀愛?


一個男人的擔當和責任去了哪裡?



單獨說說女主角安然,以及她的飾演者馬思純。因為影片對女主角的塑造,依然是敗筆。這個敗筆無關人物性格,跟經歷相關。

安然(馬思純飾),北師大學生,畢業後輕鬆擁有鐵飯碗。工作幾年,覺得枯燥無味,辭職轉型秒變內地最火女主持。


編劇把她塑造的過於理想化,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顯然是一個只存在於青春小說中的女性。



用文藝情懷強行懷舊,為絕世渣男洗白,這波操作我無力吐槽。我承認電影的布景很復古,仿佛讓人回到以往的時光,但同時我是真的無法接受無病呻吟式的劇情。


歌曲,《大約在冬季》是傾訴齊秦對王祖賢的「放不下,忘不掉。


電影,《大約在冬季》是粉飾渣男如何讓痴女「剪不斷,理還亂」。


如果說,當年這首歌能紅,是因為它「精、氣、神」兼具。


那麼,電影只剩下「氣」了。

相關焦點

  • 《大約在冬季》誕生了華語影史上又一個絕世渣男
    這部烙有「饒雪漫編劇」字樣的電影,難道還不錯?畢竟她之前執筆劇本的電影,評分都不高。《大約在冬季》兩個多小時的時長,貌似也在傳達,片方對影片還是挺有自信的。我也趕緊去看了一場。但是,接下來的發言,可能要得罪人了。
  • 《大約在冬季》評分5.3,歌曲改編電影深陷魔咒?
    遙想當年,《梔子花開》時,《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唱起那首《同桌的你》,在經歷了《為你寫詩》的《愛之初體驗》後,《後來的我們》開始回首往事,才發現《一生有你》,我只《在乎你》。近幾年來,經典歌曲IP改編電影屢見不鮮,但成者寥寥。這些「歌改影」,真的拍得不如唱得好?《大約在冬季》問題出在哪?熟悉齊秦的人都知道這首《大約在冬季》背後的故事。
  • 《大約在冬季》:講述愛情,高於愛情
    這麼說並不僅僅因為當下的季節與電影裡的故事恰好契合,也並不因為這個季節剛剛好細品電影與同名歌曲一起勾起一代人的舊情懷。還因為,這樣一部觀後讓人五味雜陳的愛情電影,讓觀眾在故事裡學會告白的勇氣,也能得到告別的釋然心態。它講述一場跨越三十年的愛情,而讓觀眾看到的與學到的,遠遠高於愛情。看《大約在冬季》哪裡最舒服?眼睛。
  • 電影《大約在冬季》發布群星版MV
    齊秦的金曲《大約在冬季》唱盡了愛而不得的細膩情感,更象徵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從同名小說到電影,都是在這首歌動人氛圍的感想中創作出來的。 11月15日電影《大約在冬季》即將上映,這首膾炙人口承載一代人美好回憶的歌曲終於成為今年大熒幕上的動人故事,該電影由王維明執導,饒雪漫編劇,馬思純、霍建華、魏大勳、張瑤、林柏宏、文淇主演;侯佩岑、齊秦特別出演。
  • 大約在冬季大結局是什麼意思?大約在冬季有彩蛋嗎?
    近日,電影《大約在冬季》公布了一組定檔海報和預告,宣布電影定檔11月15日,這部電影是由馬思純、霍建華領銜主演。魏大勳、張瑤、林柏宏、文淇主演,侯佩岑、齊秦特別出演的一部電影。  大約在冬季定檔什麼時候電影《大約在冬季》改編自饒雪漫的小說,王維明執導,官宣定檔11月15日登陸院線,講述北師大才女安然與攝影師齊嘯因一場演唱會相識並熱戀的愛情故事。
  • 專訪《大約在冬季》導演王維明:文藝轉型商業,「我在意的是打動人心」
    《大約在冬季》。 由王維明執導,齊秦任總策劃,霍建華、馬思純主演,改編自饒雪漫小說的電影《大約在冬季》今日在全國公映。衍生自齊秦同名經典歌曲,電影講述了北師大女孩安然和來自臺北的攝影師齊嘯之間跨越30年時光的愛情故事。 以經典歌曲作為創作靈感的電影,《大約在冬季》不是第一部,那麼和其它電影相比,它又有怎樣的特點?
  • 大約在冬季:渣男最終是得不到愛情的
    hello大家好我是花了45塊坐在電影院裡看完了這部電影的夏木。經過了一天的沉澱我決定講講這部電影了。相信在座的80後90後00後和10後以及還沒出生的20後一定聽說過齊秦,也一定聽過齊秦唱的《大約在冬季》,或許還有可能聽過郭大爺的《大腰在冬季》。1987年,齊秦發行了一張名叫《冬雨》的專輯,裡面的《大約在冬季》蟬聯中文金曲龍虎榜七周冠軍,後來又接連獲得金曲獎。
  • 《大約在冬季》對青春刻板化塑造,如同陳舊的瓊瑤式電影
    「輕輕地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這句歌詞一出現,有點年紀的人都會哼唱起這首齊秦的《大約在冬季》。以此為名的電影《大約在冬季》是剛剛上映的一部愛情電影,本片根據饒雪漫的同名小說改編,一度成為本周末單日票房冠軍。
  • 《大約在冬季》:電影+流行歌曲=大型災難現場
    11月15日,電影《大約在冬季》在院線上映,藉由一首充滿情懷的經典老歌為題,講述了一段充滿年代感的愛情故事,海峽兩岸、女文青與攝影師、糾葛不清的三角關係。11月17日,大象新聞記者在河南鄭州採訪了觀看過電影的觀眾,「尬」、「無聊」「男女主三觀不正」是觀眾普遍的聲音,可以說在這個冬季,《大約在冬季》毫無懸念地撲街了。「全程尿點」「狗血又矯情」《大約在冬季》口碑穩穩地撲街
  • 《大約在冬季》大約在冬季影評
    他以極具穿透力的嗓音連唱幾十首歌,為現場觀眾締造了一場非凡的視聽盛宴。最後《大約在冬季》萬人合唱,場面感人,為演唱會劃上了圓滿的句號。有趣的是,這首歌成為了電影《大約在冬季》的主要線索,引領著男女主角從相識到相愛,而兩人的離別錯過也跟歌詞暗合。那個演唱會現場正是《大約在冬季》的第一場重頭戲,男主齊嘯送給女主安然一張演唱會門票,兩人共同見證了那個時代的傳奇,並由此奠定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
  • 《大約在冬季》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太感人
    由霍建華和馬思純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大約在冬季》目前還在熱映中,上映8天票房破1.48億,算是最近票房比較好的一部作品。
  • 《大約在冬季》:歌曲跨界電影,角色轉換失敗
    而《大約在冬季》這部電影其實也特別有意思,之所以變成電影,一開始也是齊秦想拍,並且製作了電影大綱。饒雪漫根據電影大綱撰寫了小說《大約在冬季》,而後又擔任編劇,正式開拍。這部電影中齊秦擔任了特別出演,影片中有著許許多多的「齊秦元素」。
  • 《大約在冬季》矯情的愛情故事
    我們為什麼要看愛情電影?大概是想集中體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觸及的愛情的理想化部分吧。譬如很多小女生愛看《親愛的,熱愛的》,便是因為她們嚮往李現那種二話不說就寵溺的霸道總裁。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另一半往往霸道有餘但寵溺欠奉,而且,絕非總裁。基於這個理論,《大約在冬季》的選擇便有些「迷」——到底有哪個女性會喜歡看一部同性被反覆拋棄而渣男卻被洗白成受害者的戲呢?
  • 《大約在冬季》:大叔VS女學生,渣男與痴女,砂紙與火柴頭
    《大約在冬季》是由霍建華、馬思純主演的愛情電影,電影所展現的愛情極其富有年代感。九十年代,煥然一新的開始。一個經過歲月又成熟的男人齊嘯(霍建華 飾),一個還未踏出校園清純的女學生安然(馬思純 飾)。,去找尋長輩之間的愛情故事。
  • 《大約在冬季》:用電影演繹齊秦歌裡的遺憾
    澎湃新聞記者 薛松 圖《大約在冬季》講述了1991年齊秦的演唱會上,北師大才女安然(馬思純 飾)與臺北攝影師齊嘯(霍建華 飾)因緣相識後,發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青春、離別、遺憾、重逢。作為一部純粹的愛情電影,《大約在冬季》將重點聚焦在跨越30年的愛情與堅守之上,頗能引發共鳴。
  •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獨家對話饒雪漫:電影《大約在冬季》結局溫暖
    根據饒雪漫同名小說改編,由馬思純、霍建華主演,魏大勳、張瑤、林柏宏、文淇、侯佩岑、齊秦等出演的電影《大約在冬季》將於11月15日全國公映。11月2日,影片主創來到濟南,與部分高校的同學一起分享互動觀影后的真切感受。路演現場的同學積極性極為高漲,齊聲吶喊出「很喜歡!」
  • 電影大約在冬季有彩蛋嗎 大約在冬季結局什麼意思
    《大約在冬季》這首經典老歌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近日他的同名電影也即將登陸院線,那麼《大約在冬季》電影什麼時候上映呢?《大約在冬季》電影主要講的什麼?大約在冬季電影什麼時候上映電影《大約在冬季》將於11月15日上映。
  • 齊秦的歌《大約在冬季》拍成電影,獻給超級戳心的戀人
    《大約在冬季》這是一部以歌曲命名的電影,相信大家對這首歌很熟悉。這是首歌是一代人的記憶,相信這部影片也能夠將人拉回那個青春爛漫的年紀,回憶青春,回憶青春裡出現過的那個他/她。《大約在冬季》電影由王維明執導,黃志明監製,饒雪漫編劇,馬思純、霍建華領銜主演講述了成都女孩安然和臺北男孩齊嘯從90年代到現在的愛情糾葛,電影有兩條線索,副線以安然女兒的青春愛情去對比母親的情感故事。電影裡面其實我覺得齊瀟就是個渣男,安然對齊嘯的愛太深,甚至看不到身邊的人。對於愛的人可能無論如何都放不下吧。對於默默守候的于楓,是心疼的,是啊!等待一個人真的是太漫長了!
  • 《大約在冬季》:28年洗白出軌,是侯佩岑不美,還是魏大勳不帥
    1962年,華納為《唐璜》配上了管弦樂,讓原本「寂靜無聲」的電影第一次發出來了悠揚的旋律。觀眾難以接受,卓別林、雷內·克萊爾、普多夫金等無聲時代的大佬更是組團譴責,認為「形象和音響的『對位法』不過是獨立於形象之外的因素。」
  • 《大約在冬季》歌曲故事
    冬天的腳步越走越遠,每到了這個季節,總會想起《大約在冬季》以及這首歌背後的故事……1986年,齊秦因與王祖賢合作拍攝電影《芳草碧連天》而相識。不過兩人的初識過程並不算愉快,身高172cm的王祖賢覺得齊秦的個頭和她差不多,不適合一起搭戲;而齊秦則認為19歲的王祖賢個性太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