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警用機器人,人們第一形象往往是「機械戰警墨菲」、「超能查派」這種科幻電影中的人形機器警察,甚至是日本動畫片中特車二科那些高大威猛的「機動警察英格拉姆」。
應該說,近年來隨著恐怖主義威脅的加劇,機器人在排爆、偵察、反恐、攻擊、消防等公共安全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軍用機器人需求基礎上研製的,裝備精良、火力強大,在防暴處突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美國時間 7 月 6 日傍晚,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第三大城市達拉斯發生一起嚴重的大規模槍擊事件。起因是達拉斯當晚有成百上千名群眾聚集在一起舉行一場以「黑人生命同樣重要」(Black Lives Matter)為主題,抗議美國警察在近期執法過程中濫殺無辜的遊行活動。
當地時間 20 點 45 分,遊行隊伍即將達到預定的結束地點甘迺迪紀念廣場時,25 歲的非洲裔美國人米卡·哈維爾·詹森手持自動步槍佔據了附近的一個制高點。詹森是一名美軍前預備役士兵,曾被派駐到阿富汗執勤。隨後,詹森使用一把 AR-15自動步槍以及其他武器,先後槍殺了5名執勤警察,擊傷7名群眾。
警察與嫌犯持續交火對抗長達數小時,將達拉斯市中心變成了只在電影裡見過的巷戰場景。面對瘋狂的悍匪,最後達拉斯市政府以及警方的高層領導決定採用機器人攜帶爆炸物品,遙控其前往嫌犯所在的位置。當機器人靠近詹森後,炸彈立即被引爆,將嫌犯炸死。
據 CNN 報導,達拉斯市長麥克·勞倫斯在事件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除了使用機器人,警察部隊別無他法,「任何其他的策略,都會將更多警員的生命置於危殆。」
這起事件成為了美國,也是全世界範圍內,警方首次主動採用機器人執法並擊斃嫌犯的案例。美國《Popular Science》專欄作家Kelsey Atherton表示,「製造機器人的全部價值就在於讓它們處理一些人類無法安全完成的任務。雖然警察們如此使用炸彈機器人非同尋常,但是昨晚發生的槍擊案必須如此處理。」
對於這次使用的機器人,大量信息顯示是 一種叫做MARCbot IV型的輪式拆彈機器人。MARCbot屬於軍用級別機器人平臺,根據型號的不同,基礎平臺的造價大約在 7000 到 10000 美元不等。上世紀末,為打擊美國日益猖獗的毒品犯罪,壓製毒販的火力,美國國會通過了「美軍1033 計劃」,允許警察部隊向美軍免費申請或購買剩餘的軍用武裝。
通過該計劃,達拉斯市警察局向美軍購買了若干臺MARCbot IV機器人,主要執行EOD(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爆炸物拆除)任務。去年,達拉斯當地曾經發生一起爆炸物事件,警方就使用拆彈機器人來處置一輛裝有炸彈的裝甲貨車。不過此次將拆彈機器人變成遙控炸彈車,確實說明美國警察處突思路比較開放。
其實,早在二戰中,德國就大量生產遙控爆破「巨人式」,它有三個改型(Sd.Kfz. 302/303a/303b),是一種遙控爆破用微型履帶工程車。該車長1.2米、寬0.61米、高0.3米,通常攜帶60–100千克炸藥,後期的303型採用汽油機,速度20千米/小時、行程12千米。德軍採用無線或有線遙控這些裝滿TNT的小履帶車,用於爆破雷場或反坦克作戰。
在現代戰爭中,炸彈機器人作戰也並不罕見。早在 2001 年美軍攻打阿富汗時,便已派出炸彈機器人打擊恐怖分子。 2007 年,美軍也曾派出少量炸彈機器人到伊拉克作測試。其中就包括這次的這款MARCbot機器人,它是首款在伊拉克殺敵的陸地機器人。
當時,一隊美軍士兵臨時給MARCbot機器人裝上了一枚威力巨大的「闊劍」定向殺傷地雷。他們懷疑有恐怖分子藏於某小巷之中,於是首先派出機器人探路,當發現有埋伏時直接用「闊劍」定向地雷將恐怖分子炸死。當然,這種方式擊殺恐怖分子,意味著價值昂貴的機器人報廢。不過事後美軍並沒有讓這些士兵賠償損失。
在達拉斯的這起事件中,MARCbot機器人並不具備「自動執行任務」的能力。它由人來控制,也不會自動駕駛,但在其器械臂上可以增加多種擴展組件。因此,警方在這臺機器人的擴展組件上安裝了一枚爆炸物,遙控其前往嫌犯詹森所在的位置,引爆了炸彈,擊斃了詹森。
按照道理MARCbot機器人的機械臂還可以攜帶槍枝進行精確射擊,但達拉斯警察們沒有這麼做。一方面使用機器人開槍存在難以擊斃嫌犯,而使其更瘋狂報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能詹森所處的位置使警方無法使用槍枝等直射火力將其擊斃。因此採用機器人炸彈將其炸死。
這起事件中,美國警察部門使用軍用級機器人和炸彈,在一個非戰場的公共地點炸死了一名平民嫌犯,也引起了國內輿論的異議。說好說壞的都有,但這起案件卻將為以後警察部門繼續使用機器人或其他遙控武器來剿殺罪犯開啟了先例。
說完了打擊罪犯,再說說犯罪防範。近期,美國矽谷大街上出現了一種酷似星球大戰電影中R2D2智慧機器人的新型機器人警察,這是Knightscope公司研製的K5型自動巡控機器人。警察有「警之於前,察之於後」的雙重含義,事前犯罪預防和事後偵查破案同樣重要,甚至事前防範所耗費的人力財力遠遠超過偵查破案,而前期預防工作也能夠對後期的破案帶來有力的支撐。
在警力相對緊缺的現實情況下,是否能夠運用機器人技術將部分街面警員替換出來,充實到其他需求部門呢?這是完全可行的,現代城市中日趨完善的視頻監控網絡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起到了相同的作用。但視頻監控系統始終存在盲區,主要用於事後調查取證,對犯罪事前預防作用不大。警車上閃爍的警燈對扒竊、搶劫等現行違法犯罪人員永遠具有強大的心理震懾力。
為此,總部位於矽谷山景城的Knightscope公司開發研製了K5型警用機器人,主要用於輔助警方執行街面巡邏、信息採集、犯罪預防等任務。K5型警用機器人並沒有採用華而不實的人形結構,而是呈圓錐型結構,底盤採用輪式推進,具有良好的穩定性,遠遠看去和《星球大戰》電影中著名的R2D2智慧機器人非常相似。
當然,有人說更像是電視劇《神秘博士》中恐怖的外星生命體戴立克(Dalek)。
K5機器人項目於2013年開始,隨後推出的樣機身高5英尺(約1.5米),全重300磅(136千克),全身匯集了多重傳感器、物聯網、大數據、WIFI、Google3D地圖、Google無人駕駛等先進技術,圓潤光滑的外表讓其看起來非常具有親和力,使人忍不住想擁抱她。
樣機傳感器位於頭部一個透明有機玻璃罩中,下部為兩小兩大呈菱形布局的四輪推進機構,小輪為方向輪,大輪為負重輪。K5巡航速度5英裡/時(約8千米/小時),最大速度為3倍巡航速度,可達15英裡/時(約24千米/小時)。
2014年底,K5項目推出量產機型,外形有了很大改觀,取消了透明有機玻璃罩結構,錐形頂部密封,正面有一向上彎起的弧形皺眉前臉,看上去少了些許可愛呆萌,多了一份機械獨有的嚴肅凌厲,對震懾犯罪更有幫助,而堅固的外殼也可防止人為破壞。
前臉下是分布機體四周的4個高清視頻探頭,可360°採集周圍視頻信息,並具有車牌拍照和識別功能,集成了成熟的人臉識別功能,並通過WIFI加密技術連接警方資料庫(矽谷山景城是美國首個全城免費WIFI覆蓋城市),可對行人進行識別,查找其中的被通緝在逃人員等,及時通知警方進行抓捕。
高清探頭四周是4組條狀頻閃燈,可根據需求發出藍、紅、白、綠等顏色的光芒。下方是環繞四周的熱成像、紅外線、雷射雷達(探測和測距)探頭,可使K5在行駛途中自動規避障礙,還能夠進行夜間執勤取證,實現24小時不間斷工作。此外,機體兩側還有2組揚聲器,用於播放告警聲音、警笛等,未來還可能開發智能語音系統。
根據Knightscope公司預測,一臺K5日常運行費用為6.25美元/小時,規模性投放形成網格化巡邏體制後,可降低社區50%的犯罪發生概率。相較於達拉斯事件中警察遙控操作的MARCbot炸彈機器人,K5機器人更加具有智能化和自主性。但正因為如此,美國警方對使用K5有一定的擔心,主要是智慧機器人對社會面信息無差別自動監控和採集,可能極大地威脅到公民的隱私權,使人們生活在機器人嚴控狀態下。
但應該看到,隨著大型城市人口的進一步膨脹,警情增長與有限警力日漸疲態這一普遍狀態形成了鮮明對比,而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也可能使警務工作成本更加昂貴。因此,未來使用警用機器人執勤將是各國政府和警方迫不得已,但又必然的選擇。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將K5機器人的智能化與MARCbot機器人的武裝化結合在一起,是不是會出現《終結者》電影中的恐怖場景呢?(上圖為《終結者》電影中美軍開發的T1-7機器人)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