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債券市場出現短期回調,不少投資者表示驚訝:債券基金為什麼也會虧損呢?
最近在和基民的交流中,發現大家對債券基金的誤解遠不止這一點,於是就把其他常見的誤區做一個梳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少走彎路。
01
誤區一:債券基金就是投資於債券的基金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證監會的定義。
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類別的分類標準表明,基金資產在80%以上投資於債券的的基金就是債券型基金。(來源於《中國公募基金證券監督管理辦法》)
但是由於投資範圍的不同,債券型基金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純債型基金,另一類是混合型債基。
純債基金,從名稱上也可以看出就是單純地投資於債券市場,不具有股權性質,因此風險也是債基中較低的。
但是對於混合型債基而言,還可以分為一級債基、二級債基和可轉債。
其中,可轉債基金主要投資於可轉債,在一定條件下允許將購買的債券轉換為公司股票,和股市的聯繫可以說非常緊密了,所以這類基金也是債基中風險較高的。
關於其他類型債基的投資範圍和風險特徵,整理了一張表格放在下方文字版中,感興趣的基民可以自行查閱~
從上面債券基金的具體分類也可以看出,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標的是多元化的,不僅僅局限於債券,可以滿足各類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02
誤區二:債券基金的收益不如股票型基金。
相較於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的風險相對較低,收益也更穩定。於是,很多投資者就堅定地認為:債券型基金的收益一定不如股票型基金。
但是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我們不妨從債券型基金指數和股票型基金指數近10年的走勢中去窺見一二。
近10年來,股票型基金指數漲幅達98.23%,超越了債券型基金指數的67.08%(數據區間:20100515-20200515)
統計區間:20100511-20200511
可是,具體來看,債券型基金指數更為穩健,整體是一條向上的曲線,而股票型基金指數則大起大落,甚至在有些時段,比如2011年8月到2014年12月和2018年下半年,債券型基金指數大部分時間都跑贏了股票型基金指數。
所以說,在特定時間段內,債券基金的業績也可能會跑贏股票型基金。
03
誤區三:債券基金適合定投
基金投資過程中,很多投資者堅持通過定投的方式長期持有。但是就債券基金投資來說,尤其是有些純債基金如果也採取同樣的定投方式,那麼最終可能就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這主要是由於基金定投更適合波動相對較大的投資品種。對於一些整體波動較大的基金產品來說,假如市場出現短期的震蕩下跌,那就能以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入更多份額,迅速拉低平均成本,等到市場反彈,就會畫出微笑曲線,獲得收益。
而債券型基金,尤其是一些風險較小的純債基金,本身淨值波動幅度就不大,幾乎不存在進場時點成本。
「所以如果有大筆資金,定投的效果可能還不如一次性投入。」
04
誤區四:債券基金只適合穩健型投資者
債券型基金相對穩健,確實適合整體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投資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高風險投資者不需要配置債券型基金。
一般來說,股債之間的關係多表現為兩種情況:
一是股市債市同漲同跌;
二是股債呈現蹺蹺板的關係。
我們以滬深300指數和中證全債指數為例,自2010年以來,第一種股債同漲同跌的情況雖然有,但多數還是呈現出蹺蹺板的關係,也就是股債一漲一跌,尤其是2015年之後這種關係更為明顯。
統計區間:20100101-20200515
因此,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即使是高風險的投資者,
「股債均衡配置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助於在中長期投資過程中分散市場風險。」
好了,以上就是南南總結的債券基金投資過程中的常見誤區,你平時投資過程中是否有經歷過呢?
(文章來源:南方基金)
(責任編輯:DF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