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女攝影師們

2020-09-04 拍電影網Pmovie


前言


《乘風破浪的姐姐》可以說是近期最受關注的綜藝了。


打開選手名單,從一代人的女神寧靜、伊能靜、鍾麗緹,到中生代女演員張雨綺、黃聖依、萬茜、王麗坤,再到伴隨90後長大的張含韻、金莎、丁當、黃齡,這檔萬眾矚目的綜藝一反往常的偶像選秀節目以青春為賣點的做法,嘗試以更加包容的目光去發現不同年齡段女性的美。



從海清在First電影節上的發聲,到姚晨親自上陣監製才有戲可演,年齡這座壓在女人們頭上的大山,到了演藝圈中似乎顯得更加沉重,令人絲毫也喘不過氣來。


暫且不論《乘風破浪的姐姐》最終節目效果如何,突破「年齡」這個常年捆綁、束縛在女性身上的框架,這無疑是節目組期望把握住的一大初衷——這群活躍在舞臺上的、可愛的姐姐們,也成功引發了社會對於這一問題的探討。


除去努力突破年齡框架的女星們,燈光背後,電影行業中還有那麼一批身體力行突破職業框架的女性從業者。


我們無法忽視的一點是,如今的電影工業中,活躍著的女性的身影愈發多了起來——無論是一直以來都不乏女性的編劇和剪輯,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湧現的女導演,包括許多成功的場景設計、藝術指導也都為女性。然而在影視行業的各個行當之中,獨有一個位置可謂是享有最為堅實的壁壘,那就是女攝影師。


工作中的瑞德·穆拉諾(Reed Morano)


對於攝影的工作來說,除去足夠的藝術修養,「機械」與「身體」是兩個常伴左右的重要元素。在刻板印象之中,這兩者似乎都並非女性理應產生興趣的領域。然而有這樣一批女性攝影師,以極高的職業精神和出色的專業水準為支持,常年以來堅持在這個自己所熱愛的位置上,也因此收穫了行業的肯定。


此前,「電影攝影師」以深度文章的形式向大家介紹過娜塔莎·布雷爾(Natasha Braier)、艾倫·庫拉斯(Ellen Kuras)這樣一些傑出的女性攝影指導;現在,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女性攝影師專題,將十二位幫助打破這一領域性別壁壘的、值得尊敬的電影攝影師介紹給大家。


Agnès Godard

阿涅斯·戈達爾


阿涅斯·戈達爾是法國著名導演克萊爾·德尼的御用攝影師。


戈達爾原本是學習新聞出身,後轉向電影,於1980年從法國頂級電影學院La Femis畢業。她的第一個攝影作品,是文德斯為電視臺拍攝的一個叫作《666號房間》的50分鐘短片。在這次合作中,她結識了時任文德斯助手的克萊爾·德尼。

在80年代,阿涅斯·戈達爾為文德斯、格林納威和阿倫·雷乃等眾多導演擔任過攝影機操作員或跟焦員,同時也擔任了傳奇攝影師亨利·阿勒康(Henri Alekan,《美女與野獸》《羅馬假日》《柏林蒼穹下》)所導演短片的攝影師。

戈達爾與德尼


在克萊爾·德尼拍攝她的處女作《巧克力》之時,戈達爾即擔任了她的攝影機操作員。1991年,「法國電影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為自己的丈夫雅克·德米拍攝了紀錄片《南特的雅克·德米》,通過親密伴侶的角度,對雅克·德米的生平進行了一次全方位回顧。在這部充滿紀念意義的作品當中,擔任攝影的工作就有阿涅斯·戈達爾。


《軍中禁戀》


從90年代起,戈達爾逐漸成為德尼的御用攝影師,兩人合作了《難以入眠》《兄兄妹妹》《軍中禁戀》《日煩夜煩》等近10部經典作品。


Charlotte Bruus Christensen

夏洛特·布魯斯·克裡斯滕森



克裡斯滕森出生於丹麥,畢業於鼎鼎大名的NFTS(英國國立電影電視學院)。


回到丹麥後,克裡斯滕森與道格瑪95的發起人、丹麥名導託馬斯·溫特伯格(Thomas Vinterberg)合作了多部作品,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2012年的《狩獵》。


《狩獵》


克裡斯滕森在工作現場


克裡斯滕森的另一部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2018年的話題性「高概念」恐怖片《寂靜之地》。


Caroline Champetier

卡洛琳·尚普蒂耶



這個名字對於許多人來說或許有些陌生,但提起與之相關聯的作品,沒有一個不是份量滿滿。


尚普蒂耶最為出名的作品應該是與卡拉克斯合作的《神聖車行》和《狂人梅德》(《東京!》)。然而早在八、九十年代,她就開始了與眾多法國「手冊派」導演的親密合作,包括雅克·裡維特的《北方的橋》,讓-馬裡·斯特勞布的《階級關係》,戈達爾的《悲哀於我》。


《神聖車行》


尚普蒂耶與雅克·杜瓦隆、香特爾·阿克曼、安德烈·泰希內、安妮·芳婷、澤維爾·布瓦等導演都有過合作,其中與布瓦拍攝的《人與神》使她橫掃了當年的法國凱撒獎和盧米埃爾獎,摘取了兩個最佳攝影的桂冠。


尚普蒂耶在《神聖車行》的片場


尚普蒂耶拍攝的作品可以說數不勝數,自1979年以來超過了100部。此外,她還於2009-2012年期間出任了法國電影攝影師協會(AFC)的主席。


Ellen Kuras

艾倫·庫拉斯


還記得那部驚為天人的《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嗎?艾倫·庫拉斯就是與導演米歇爾·貢德裡(Michel Gondry)一起製造出那番令人印象深刻的超現實景致的幕後功臣。然而鮮有人知,庫拉斯還於1996年作為攝影師拍攝了那部著名的激進女權主義者瓦萊麗·索拉納斯(Valerie Solanas)的傳記電影《我殺了安迪·沃霍爾》(I Shot Andy Warhol)。


《我殺了安迪·沃霍爾》


庫拉斯和導演斯派克·李也有過親密合作,拍攝了《山姆的夏天》《一部休伊·牛頓的故事》《迷惑》《單挑》等多部作品,同時也和薩姆·門德斯、吉姆·賈木許以及馬丁·斯科塞斯有過合作。1999年,庫拉斯加入了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ASC),成為其中的第五名女性會員。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作為攝影師的庫拉斯也活躍在獨立電影的舞臺上:她曾經史無前例地三獲聖丹斯電影節最佳故事片攝影獎(《奪魂》《天使墮落人間》和《個人速度》)。而其自己拍攝的紀錄片《背叛》得到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提名,並最終拿到了艾美獎。


Mandy Walker

曼迪·沃克



不僅僅是劉亦菲在中國引發的熱度,全球觀眾都翹首期盼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其實出自攝影師曼迪·沃克之手。

《花木蘭》


沃克出生在墨爾本,大學期間跟隨澳大利亞學者約翰·弗勞斯(John Flaus)學習電影學,之後在一些MV和紀錄片中擔任助理。


《澳洲亂世情》


《隱藏人物》


2008年,沃克拍攝了巴茲·魯赫曼(《紅磨坊》《了不起的蓋茨比》《羅密歐與朱麗葉》)導演、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澳洲亂世情》。之後,又拍攝了《隱藏人物》《遠山戀人》等影片。在《花木蘭》後,沃克又與巴茲·魯赫曼合作了未定名的貓王傳記片,目前影片正在製作當中。


Maryse Alberti

瑪麗斯·阿爾伯蒂



阿爾伯蒂的作品列表可謂是光彩熠熠:《摔角王》《洋蔥電影》《天鵝絨金礦》…《天鵝絨金礦》的成功也令她成為第一位登上《美國電影攝影師》(American Cinematographer)雜誌封面的女性。然而這位在美國電影界崛起的法國攝影師卻從來沒有在電影學院中消磨過一天時光。


《天鵝絨金礦》


《摔角王》


1973年,19歲的阿爾伯蒂打算到紐約看Jimi Hendrix的演唱會,但到達之際卻傳來Hendrix去世的消息。她沒有回到法國,而是在美國過了3年搭車旅行的生活,之後在紐約成為了一名交換工讀生(au pair)。

她進入電影行業,是從擔任色情電影的劇照師開始的。1982年,她為一部朋克元素的地下黑色電影「Vortex」擔任了攝影助理,那時她對電影攝影還一無所知。之後,她受到了該片攝影師Steven Fierberg的訓練,並進入了製片人Christine Vachon(《我殺了安迪·沃霍爾》《男孩別哭》《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第一歸正會》《卡羅爾》)的公司擔任攝影師。之後,她拍攝了託德·海因斯(Todd Haynes)的《毒藥》,在行業中獲得了一席之地。


工作中的阿爾伯蒂


除了傳統的劇情片以外,阿爾伯蒂對獨立電影和真實電影有著巨大的興趣。她拍攝了大量的16mm紀錄片,就連最愛的機器也是阿通(Aaton)的 16 mm攝影機。


Natasha Braier

娜塔莎·布雷爾



布雷爾出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由兩位精神分析學家組成的家庭。她隨父母搬到歐洲,並在NFTS獲得了電影攝影的碩士學位。

布雷爾最為出名的作品是與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合作的《霓虹惡魔》,這幾乎是一部完全以視覺為中心的影片。


《霓虹惡魔》


之後她還拍攝了另外兩部帶有明顯霓虹美學特徵影片——朱利安·摩爾主演的《葛洛麗亞·貝爾》和希亞·拉博夫主演並編劇的《寶貝男孩》。


在第34屆ASC獎評選中,娜塔莎·布雷爾憑藉電影《寶貝男孩》獲得了聚光燈獎的提名。


娜塔莎·布雷爾在片場


表面上看來,布雷爾算是作為一個新生力量在好萊塢異軍突起;但其實早在2009年,她就已經作為攝影指導拍攝了那部著名的秘魯影片《傷心的奶水》。該片獲得了當年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


Rachel Morrison

瑞秋·莫裡森


談起瑞秋·莫裡森,人們最常提起的莫過於兩點——第一,她是第一位被提名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女性(《泥土之界》);第二,她拍攝了《黑豹》。

《黑豹》


然而也許我們還能談論這一點:莫裡森也許是第一位在孕期堅持現場工作的攝影指導。莫裡森頂著8個月的身孕完成了《茜寶》的拍攝,據說在進入產房前的幾個小時她仍在工作。


瑞秋·莫裡森在《茜寶》的片場


莫裡森在紐約大學獲得了電影和攝影的雙學位,之後又從AFI的電影攝影碩士項目中畢業。在職業生涯的前期,她的工作是為一些網絡平臺拍攝電視電影以及電視劇,隨後又拍攝了幾部獨立電影,投身到了電影攝影的工作當中。2017年,莫裡森加入了ASC。


Rain Li

李曉雨


李曉雨13歲的時候離開中國來到倫敦,在做模特兼職時,她發現自己似乎對燈光更感興趣。接下來的兩年,她在一些廣告和MV中擔任電工和攝影助理,積累了一些經驗,直到被杜可風所發掘。之後,李曉雨拍攝了《巴黎我愛你》之中杜可風執導的短片,並與他合作拍攝了格斯·范·桑特的《迷幻公園》。兩人此後還合作了《華沙之夜》。


《迷幻公園》

2007年,李曉雨被《名利場》評為「年度十佳電影攝影師」。《好萊塢記者》也將她列為「最天才的新生代電影攝影師」之一。


工作中的李曉雨


Reed Morano

瑞德·穆拉諾


從紐約大學帝勢學院畢業以後,瑞德·穆拉諾成為了一名電影攝影師,陸續擔任了《殺死汝愛》《失魂姐弟》《奔騰年代》等電影及電視劇的攝影師。


《殺死汝愛》


2013年,穆拉諾作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員加入了ASC。


現如今,穆拉諾的工作重心逐漸嚮導演轉移。在電影《小鎮迷蹤》以及《此刻只有你共我》中,她同時擔任了導演和攝影的角色,並且憑藉《小鎮迷蹤》獲得了第31屆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攝影的提名。


《使女的故事》


2017年,瑞德·穆拉諾憑藉Hulu熱門劇集《使女的故事》獲得了第69屆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導演,即是一名出色的女性電影攝影師,也是一名成功的女性導演。


餘靜萍



餘靜萍是華語電影中為數不多的女性攝影師。她是平面攝影出身,曾為林熙蕾、周渝民、王力宏等拍攝寫真,也為周杰倫、陳奕迅、謝霆鋒、王力宏、劉若英、蔡依林等拍攝MV。

《七月與安生》


在《七月與安生》中,餘靜萍和包軒鳴共同擔任攝影指導,餘靜萍從女性視角出發,把七月和安生從親密到疏離,最終成為彼此的情感變化表現得柔和細膩。之後,餘靜萍又與曾國祥合作了《少年的你》。這兩部作品均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的提名。


餘靜萍在《少年的你》片場


鄧璐



在電影界,女性電影攝影師本身就是作為稀缺動物般的存在,更別提斯坦尼康攝影師了。而鄧璐的出現,打破了人們長久以來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出生於電影世家的鄧璐,可以說是在劇組長大的,17歲便正式進入劇組,做過服裝師、劇照師,後來轉行成為攝影助理、攝影師,最終她挑戰起了斯坦尼康,成為「中國第一位斯坦尼康女攝影師」。



鄧璐在國內電影和廣告攝影圈都頗有名氣,更是中超賽場上的第一位女性斯坦尼康攝影師。與著名電影攝影師李屏賓合作過《相愛相親》《後來的我們》與《大約在冬季》等電影,也是金馬獎最佳影片《大象席地而坐》的斯坦尼康攝影師。


《大象席地而坐》


寫在最後


攝影指導(Director of Photography)是影視製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為導演重要的右手,這個職位需要創造力、藝術性、豐富的技術知識和團隊管理能力。


攝影指導需要將導演的想法轉化為呈現在銀幕上的影像,是電影製作中最艱巨的工作之一。成為攝影指導的先決條件似乎一直以男性作為標準;但是女性細膩獨特的視覺天賦,可以為故事內容提供不一樣的視覺呈現。


令人欣喜的是,近幾年的影視行業逐漸接受這一概念,開始了解並認可攝影中的女性力量。


工作中的曼迪·沃克


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ASC)於1919年成立於好萊塢,是電影行業中第一個專門致力於促進和尊重專業成就的組織,迄今為止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成為許多電影攝影師追求攝影藝術的最高理想。然而直到1980年,ASC才邀請了第一位女性攝影師加入。截止2019年,ASC成員中只有4%是女性。


瑞秋·莫裡森(Rachel Morrison)在接受《愛爾蘭時報》採訪時說:「我很期待將來的某天,我們女性DP可以僅僅被稱作DP。就像老師就是老師,醫生就是醫生,律師就是律師。我想如果女性電影攝影師能夠佔到攝影師數量的2%到4%,我們就不會顯得那麼像是瀕危物種了。希望那個時候大家會開始稱我們為DP」。


工作中的麗娜·揚(Rina Yang),她曾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擔任第二攝製組DP


作為影視工作者,我們需要認識並接受電影攝影中女性的獨特力量。此外,希望我們的行業領導者可以伸出援助之手,以幫助提高行業內對女性攝影師的認可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攝影技術類小金人落在女性攝影師的手中。




策劃、文字:Isa

翻譯:Isa、月亮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女攝影師們
    暫且不論《乘風破浪的姐姐》最終節目效果如何,突破「年齡」這個常年捆綁、束縛在女性身上的框架,這無疑是節目組期望把握住的一大初衷——這群活躍在舞臺上的、可愛的姐姐們,也成功引發了社會對於這一問題的探討。
  • 乘風破浪的女攝影師在鄭州
    聊天的動「你覺得獨立攝影師是什麼樣的?」一坐下來,她就先向有趣君拋了一個問題。嗯?採訪者和被採訪者是不是反了。北京學習攝影的經歷就像樹幹上逐漸長出的一根枝杈,當時來說,並沒有給她的人生帶來什麼改變。她用「面目模糊的中年人」形容自己兩年全職帶娃的樣子。
  • 難怪芒果臺女明星表演險走光,看到攝影師工作時的表情,瞬間懂了
    一說到芒果臺,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首先想到打光、主持能力等等,因為只要一遇到重大的晚會,這幾項就會上熱搜,當然毫無疑問都是好事,正當網友都在為打光而狂喜的時候,攝影師運鏡卻上了熱搜。當時晚會上《乘風破浪的姐姐》出場時,攝影師的運鏡就出了問題,為了捕捉到姐姐們的真實腿長,鏡頭也是被壓到了最下面,即使舞蹈演員是在舞臺中間表演,
  • 乘風破浪的企業家們
    我就是帶著光環的土星 接下來,帶你們進入我的世界 一起談商業這個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註定成為爆款,霸佔熱搜。30位姐姐們在舞臺上光芒四射,爭奇鬥豔,圈粉無數,豪言「重新定義女團」。在商業也有一群女企業家們,她們或白手起家,或繼承家業,或如杜鵑可以當大佬背後的女人,臨危受命力挽狂瀾,一路乘風破浪,手握無數「實績」。
  • 芒果818晚會攝影師拍攝角度猥瑣遭炮轟,女明星被拍裙底引熱議
    網友們比較發現姐姐們上臺表演的時候,攝影師基本都是超低視角的仰拍,角度從下往上,而姐姐們為了表演效果都穿著超短褲超短裙,這種角度的拍攝,很多人都被走光,可以說這樣的拍攝極不尊重女性也有網友有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現在是娛樂至上的時代,娛樂明星都各種手段來博取大眾的眼球,尤其女明星們,穿衣打扮更是清涼,還有網友戲言「你不走光觀眾就得走光」,他們認為穿著清涼的女明星們明知有走光的風險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如叫乘風破浪的娘們
    乘風破浪的30位姐姐中,年齡最大的就是伊能靜,52歲。其次是50歲的鐘麗緹。寧靜在姐姐中的年紀只能排在第三,48歲。但在30位姐姐中,名望最高,氣場最強大的只有寧靜,她終於C位出道,成為姐姐當中的第一名。在獲獎感言時,她的話卻猶如針一般的扎耳朵!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興風作浪的姐夫們來打榜了哈
    《乘風破浪的姐姐》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現在已是火到無人不知。姐姐們的成名史、感情史、隕落史成吃瓜群眾們熱議的話題。30位姐姐中不少已經為人妻,為人母,姐姐們參賽姐夫打榜,但是這些姐姐們的姐夫們你們認識嗎?姐夫們,前姐夫們都來露個臉哈。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對於姐姐們來說,只要風浪起,就能乘風破浪,slay全場。」最近,似乎全中國「30+」女明星,都在「乘風破浪」。· 劉敏濤《紅色高跟鞋》八個箱子黃聖依、不敢叫醒張雨綺、紅色高跟劉敏濤……中國的明星姐姐們,不是正在「乘風破浪」,就是在被呼喚去「乘風破浪」的路上。
  • 現象級綜藝,女明星們是不是都在追《乘風破浪的姐姐》
    《乘風破浪的姐姐》,真的是芒果臺今年最爆的綜藝節目,也算是現象級綜藝了。收視率高,討論度高,堪稱全民綜藝了,甚至很多明星們也都在追著。倪萍倪萍老師也在看姐姐們,並且在線pick萬茜姐姐。還有很多網友們留言,說是希望倪萍老師可以做決賽的主持人。梁詠琪梁詠琪Gigi,也公開表示在追姐姐。
  • 乘風破浪,展翅翱翔——那些優秀的女桌遊設計師們
    其實如今各行各業的優秀女設計師不在少數,世界上也幾乎沒有什麼工作會被性別所限制。桌遊行業中已經有很多閃耀的女設計師,以女性的視角去解讀和創作桌遊,為所熱愛的事業發光發熱。她們就像一群乘風破浪的「姐姐」,她們的努力也應該被更多人所看見。
  • 165位挑戰世俗的女攝影師
    這些生活在十九二十世紀的女攝影師們衝破了傳統的觀念束縛,高舉女性主義的大旗。在雄心勃勃進行影展的同時,這個展覽也向我們講訴了攝影史傻姑娘不為人知的人物故事,並引出一個問題:今後是否還會舉辦一次「男性攝影專題展」來作為回應?這個名為「誰害怕女攝影師」(Qui a peur des femmes photographes ?)的展覽,呈現了眾多偉大的女性攝影師的作品。
  • 乘風破浪的女企業家——專訪乾道李麗
    「北清智庫·乘風破浪的企業家姐姐」活動,是由北清智庫商學院原創打造,以向廣大校友、向社會展示當代女性企業家風採,弘揚女企業家奮力拼搏、勇於創新的精神的目的,表彰她們為社會經濟和發展建功立業所作出的貢獻意義。在激勵廣大女企業家校友展現新時代女性風採的同時,也向成長中的年輕女性樹立榜樣形象,塑造自強向上的價值觀,鼓勵女性追求夢想,突破自我,無懼年齡,成熟綻放!
  • 乘風破浪(gu)姐(nai)姐(nai) 們 VS 乘風破浪的叔叔們
    最近女票 背著我衝了3塊錢會員,目的就是追這個好像很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忍不住也看了看,我的天,30多名娛樂大咖(好像有的也不什麼大咖),用我朋友的說法就是,30位乘風破浪的姑奶奶們 ,各懷鬼胎,各顯其能....
  • 姐姐們乘風破浪,徵途是哪兒?
    《乘風破浪的姐姐》能與同類成團綜藝《青春有你2》、《創造101》在熱度上拉開差距的最大原因在於,他們深知觀眾們的關注點永遠是具備優先級的。除了節目製作上的「套路」,姐姐們的出現,也滿足了女性觀眾對女明星面對年齡增長會作何表現的好奇心理。
  • 索菲·卡爾:《因為》 | 女攝影師
    索菲·卡爾:《因為》 | 女攝影師 2019-09-18 0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其實是哪一種媽媽?
    那是初出茅廬的女生們不曾有的辛酸,也是一種職場上經歷沉浮的從容。在第一期公演前,她在後臺打電話後落淚,被攝影師捕捉到。她說52歲才開始追夢太難了,之前過了好幾年主婦的日子,想給孩子看看自己很厲害的一面。然而,四歲的小米粒在電話那頭一直哭著找媽媽,即使在節目中作為老大姐的伊能靜,還是扛不住這情緒壓力,不禁流下了辛酸淚。
  • 《乘風破浪的姐姐》穿短裙熱舞!攝影機從下面拍 網罵:AV視角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女團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正在熱播,參與節目的女星們人氣暴漲,18日受邀參加湖南衛視晚會演出,吸引大批觀眾在電視前守候。不過,節目播出後,許多觀眾注意到女星表演時,攝影機不斷切換低鏡位拍攝,對著女藝人的腿、底褲狂拍,讓觀看的人感到相當不舒服,在網絡上掀起一陣批評聲浪。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會做出中國優質女組合嗎?
    這幾年,不斷的有女組合成立,又不斷的有女組合解散,選秀變成了一種消費,都是喊著選出中國最特別女組合的口號做了選秀節目THE 9愛奇藝播出的《青春有你2》成立了女組合乘風破浪的姐姐芒果臺也湊熱鬧,出了《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三個女人一臺戲,何況是三十個女人,其中年齡最大的伊能靜
  • 乘風破浪的女妖精們
    讓我從今天迅雷不及掩耳開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講起。節目第一期就是「姐姐金句大賞」,一個賽一個「生猛」。
  • 原來你們是這樣「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要說最近什麼節目最火,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30個30+女明星不懼年齡,為大家展示高難度歌舞秀~乘風破浪、披荊斬棘、所向披靡!過百萬~圖片來源於網絡​當然,網友真正想看的是:姐姐們的撕X大戰~但是連續4期之後,小編表示:這哪有撕X明明是姐姐們的茶話會現場嘛~看著姐姐們不間斷的為品牌投資方(假惺惺的打廣告,我是真的一點都不想快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