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希望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請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小字:行營釣具→再點擊:關注。
喜歡這消息,請點擊右上角→點擊:分享到朋友圈→點擊:發送。
此法經某釣友數十次實戰總結,並不斷改進而得,半年來每窩必獲,百發百中。現將其推薦給大家。
選材:
紅皮白心薯——需成熟且未腐敗(保證其澱粉、糖分含量)。
製作:
A.窩料。將紅薯洗淨後整條(不削皮不切塊)下鍋煮(蒸)熟——注意是熟透!撈出讓其自然冷卻。到釣點用小刀切塊打窩(切成麻將大小、拇指頭大小各一半)。每天至少打窩一次,每次至少3斤。打窩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連續打窩至少三天。
B.釣餌。煮法可同上。如切成條、塊(約2CM厚)在電飯鍋中與米飯一起蒸熟效果更好——持鉤性好且有米飯香。施釣時先切成稜長約1.5CM六面體,掛好鉤(鉤體全部沒入)之後,削去所有稜角,成球體——這個細節很重要,可有效減少小雜魚啃食!
裝備:
竿:磯竿、海竿、自動竿為佳。
線:1.5—3.0為宜。個人建議一線通(不分主、子線)。
鉤:伊勢尼5—9號為宜(單鉤)。
墜:宜輕不宜重——輕拋輕入不驚魚。
漂:釣底釣鈍,能準確傳達魚訊便可,要求不高。個人偏愛七星漂。
釣點選擇:
據經驗來說,水庫釣鯉,選位,是最重要的一環。該釣友曾在一釣點連續三天爆護而左右離我約五十米的兩釣者一星期均未開張,餌料、釣法基本一樣!可見選位的重要。
關於釣鯉魚的一般選位,網上很多,大家可以去搜搜看。這裡只說幾點自己養窩法選位的心得。
1.不選老窩。常有人釣的點不選!為什麼?有鯉也不多,小雜魚極多!
2.選坎選坡。坎——這裡指岸邊,岸邊為陡峭壁(釣者落腳處豎直距水面1M以上)。坡——指水底地形以有坡度為佳。但坡度以在45度以內為最佳。
3.選靜僻。釣點要安靜、偏僻。
再補充幾點細節:
1.不管是窩料還是釣餌,都要到現場才切成——保持薯香。
2.首次打窩布形——正對布一直徑1.5M圓形,再朝圓形正前、左前、右前各拋成一放射狀餌線。後幾次可只打窩於圓形部位。每天最好按時下窩。
3.施釣時輕拋輕入,保持安靜。不在窩裡遛魚、取魚。
4.保持窩的純潔性。不用其他餌料(特別是粉狀餌)在打窩、施釣。
【溫馨提示】倡導休閒生活方式,踐行休閒人生理念,恪守品牌歷史使命,成就興趣事業夢想。——行營釣具 領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