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觀眾角度探討香港亞視本港臺衰敗的原因

2020-09-05 粵韻影音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廣東基本上都被無線翡翠臺(TVB)和亞洲電視本港臺霸佔了電視機屏幕,無論卡通,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是看這兩個臺。到了1996年開始。亞視本港臺就開始衰落,慢慢的被TVB遠遠的拋在後面。直得後來慢慢的淡出觀眾的視線。

本港臺前身是『麗的電視』。1982年,邱德根及其「遠東集團」收購「麗的」時,將其臺名改為「亞洲電視」,在這幾年間,出了很多的經典電視劇。《大內群英會》《大俠霍元甲》《陳真》《大地恩情》《武則天》也是亞視的出品。

在八十年代,廣東臺基本轉播都是亞視的電視劇。到後來才轉播無線的《誓不低頭》《流氓大亨》《義不容情》。80年代無線和本港臺可謂平分秋色。

1989年,林百欣收購亞視後,又將「黃金臺」、「鑽石臺」分別改為「本港臺」、「國際臺」,因為這樣稱呼就與「亞洲電視」這個臺名相襯託,更加體現出香港的實力。

在90年代的五年間,本港臺出了眾多讓人難以忘懷的電視劇和娛樂節目

經典劇集《天蠶變》令電視巨人無綫不得不變陣出擊

《今日睇真D》等節目。成為城中熱話,惹來仿效。

無線有港姐,亞視有亞洲小姐。利智、伍詠薇、葉玉卿、楊恭如、韓君婷、羅霖、黎燕珊、朱慧珊、陳煒等都是亞洲小姐出身。為本港臺娛樂圈發掘不少人才

亞視非常有震撼力的幾部電視劇:黃日華,曾華倩的《銀狐》。萬綺雯、尹天照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江華、鄧萃雯、萬綺雯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陳庭威 秦沛 的《勝者為王》九十年代熒幕的賭術風潮由此開啟。《殭屍道長》。《仙鶴神針》。陶大宇的《縱橫四海》,楊恭如的《雪花神劍》無一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之作。

甄子丹成名也是從亞視的《精武門》和《洪熙官》開始的。

90年代那時,感覺亞視是看電視劇,無線是看四大天王頒獎,做音樂的。因為當時無線能壓住亞視的電視劇沒幾部!亞視給我們這些七八零後留下太多的回憶了。亞視曾經買入播出的《蠟筆小新》、《男兒當入樽》等卡通片,那時候放學回家必看,星期六日必看,就算深夜時段才播,都要追著看!

2001年陳啟泰的《百萬富翁》更是火得一塌糊塗。令TVB三個月內收視處於挨打狀態,最後被逼製作同類型節目《一筆Out消》,由鄭裕玲披甲上陣迎戰。該節目影響力之大,令星爺也「蠢蠢欲動」,當年攜《少林足球》一眾演員參與該遊戲,並破天荒把十五條問題全部答中,贏得一百萬元獎金,撥捐慈善用途。陳啟泰也憑藉該節目打響名堂,名利雙收,成為「亞視一哥」,主持之後包括亞視臺慶、「亞洲小姐競選」等亞視王牌節目。

但隨著《百萬富翁》高潮的過後,亞視慢慢走下坡路了。後來基本沒什麼值得看的了,只有在《尋找他鄉的故事》挽回點聲譽,直到宣告結業!

作為多年的亞視迷,站在觀眾的角度去看本港臺衰落的原因。

第一。電視劇元素太單一。成名劇裡大多數是古裝劇,武打劇,清末民初為背景的故事內容。《精武門》,《大地恩情三部》《銀狐》《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等等,就算《再見豔陽天》《愛在有情天》背景也是一樣。《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太過超前,殭屍也可以穿越網絡。感覺讓人看不懂!看多了這類電視劇,都會感覺膩的。所以後來陶大宇的《縱橫四海》可以大熱,就說明了時代商業片的重要性了。

無線雖然那時電視劇默默無聞,但什麼類型的戲也有。最終遠遠拋離亞視

第二:亞視「星」不多!無線是造星工廠,梁朝偉,劉嘉玲,萬梓良,黎明,郭富城,羅嘉良,張曼玉,古天樂,張智霖,林峰,馬國明,等等眾多巨星參與拍戲,美女花旦更是從歷屆港姐中任用不少。無線是勁歌金曲頒獎的舞臺,亞視少了這一塊,只能長期用尹天照,江華,鄧萃雯,萬綺雯,陳庭威等角色。雖然後來加入甄子丹,何家勁等角色,但都是武術片,觀眾審美觀也累了。看無線俊男美女實力的演出還不是更符合眼球?

第三:缺少了難忘動人的歌曲做電視劇的主題曲。能讓觀眾記住的歌曲,除了80年代的那些,90年代也只有《仙鶴神針》《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我來自潮州》(其實都是改編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再見豔陽天》這幾首,所以觀眾記得的作品能從歌曲中想起的就幾部了。

再看看無線,每首是經典的佳作。能數出來的都一大堆。《人在邊緣》《人在黎明》《對不起我愛你》《如果這是情》《隨緣》《神鵰神話情話》《笑看風雲》。。。。。。無論主題曲,插曲,都是過目不忘的。也許無線的歌星太多了。

第四:不捨得買其他的片,不像無線,連臺灣的《倚天屠龍記》《包青天》《梅花三弄》也買來滿足觀眾的需求。亞視寧可自己演《包青天》也不買其他地方的電視劇。直到2000年才從內地買來《還珠格格》

呂良偉的展昭

呂良偉的展昭你看得順眼嗎?

《縱橫四海》後,電視劇收視率開始下滑了,人才也開始流失。拍了一部鄭則仕,鮑起靜的《肥貓正傳》雖然故事勵志感人,但看傻子看多了,人也跟著傻的。

因此,亞視的衰落排除其他原因,自己本身也是有問題的。大家同意我的觀點嗎!

少了亞視本港臺,香港電視圈無線一家獨大,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我們這些港劇迷也是時候對香港電視畫上句號了。當然,曾經輝煌時期留下這麼多的經典,要重溫,也夠我們看的!

相關焦點

  • 【再見,本港臺!再見,亞視!】
    1957年5月29日正式開業是香港第一間電視臺亦是全球第一間華語電視臺如今覆蓋香港、澳門、廣東及北美近一億觀眾的亞視卻在幾天前,臨時清盤人宣布遣散全體員工3月4日開始,亞視停播。曾經陪伴我們成長的亞視竟真的破產了媒體一直亞視亞視的播報而我更願意叫它本港臺90年代,正好是港劇風行的時候那時候還不知道湖南臺叫芒果臺也不知道江蘇臺、浙江臺會這麼火只知道吃完飯後,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上耐心地等待著亂七八糟的廣告播完再津津有味的看著每晚必追的港劇片
  • 再見,亞視!再見,本港臺!
    、澳門、廣東及北美近一億觀眾的亞視卻在昨晚,臨時清盤人宣布遣散全體員工今日開始,亞視停播。如今港劇的沒落,不禁讓人傷懷畢竟,那年代的經典無法複製90年代的本港臺,是全面鼎盛時代甚至無線與之相比還稍遜一籌人們天天看著最愛的亞視經典
  • 香港鳳凰衛視香港臺&亞視本港臺ATV並機在線高畫質電視直播
    &亞視本港臺ATV電視直播        長期以來香港和廣東粵語觀眾由於語言和可供選擇的粵語頻道多等原因對鳳凰衛視的捧場不多。並且鳳凰衛視以國語方式報導國際資訊的風格對於香港、澳門和廣東觀眾著力民生娛樂戲劇等口味來說,比較脫離。
  • 再見,本港臺!再見,亞視!
    從此再無本港臺,再無亞視…. 對於很多澄海人來講,TVB和亞視承載了很多的回憶… 亞視本港臺和TVB翡翠臺一樣,留下很多美好和經典…本港臺還有很多綜藝節目,同樣這代澄海人所喜歡《百萬富翁》「歡迎來到百萬富翁,我系陳啟泰」
  • 亞洲電視本港臺
    亞洲電視本港臺(aTV11,英語:aTV Home),香港民間俗稱「亞視臺」或「亞洲臺」。
  • 謝謝你,陪伴我們成長的本港臺
    在港服務逾半個多世紀的電視臺——香港亞洲電視有限公司(亞視),其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1日正式屆滿。
  • 香港亞視本港臺下周一起停播「十二點半新聞」
    香港亞洲電視(亞視)發言人15日回應中新社查詢時證實,下周一(18日)起停播每天中午的《十二點半新聞》,直至日後有足夠人手資源才復播。  亞視發言人表示,亞視是在綜合考慮新聞部人手後作出決定,亞視新聞部高級副總裁劉瀾昌及陳興昌均知悉新聞部情況,感激員工付出。亞視希望亞視投資者及股東積極溝通,望新股權轉讓儘快落實。  從亞視公布的節目表來看,亞視下周一起開始,取消原本中午12點半的《十二點半新聞》、《經濟快訊》和《天氣報告》。
  • 別了,亞洲電視本港臺
    就在前不久,我才剛翻煲完亞視史上最為經典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三部曲,沒想到轉眼間就要跟這個電視臺作最後的道別。在此我放上《殭屍》第二部的主題曲,也在文末加一些亞視原創劇的彩蛋福利,希望能跟大家一起慢慢重溫,而非簡單羅列,來看看亞洲電視曾經帶給過我們什麼回憶。無論我們以後能否再有約會。
  • 亞視停播|「亞洲電視本港臺」這句臺詞永遠成為了回憶?
    亞洲電視(亞視)59年電視廣播歲月正式成為歷史,4月1日重播最後一個節目亞姐特輯《Miss Asia 25th瑰麗巡迴》法國站時,節目未播完,晚上11時59分突然停播熄機。「亞洲電視本港臺」這句廣告詞永遠成為了記憶……4月1號凌晨11點59分,亞視正式停播。
  • 亞視正式停播,「本港臺」滿滿都是回憶,這些經典港劇永遠忘不了!
    進入三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本以為會有好消息相伴,萬萬沒想到!
  • 本港臺 謝謝你陪我長大,再見
    香港亞視(ATV)會停播嗎?
  • 陪伴汕頭人幾十年的本港臺(亞視)真的要停播了!!
    今日早上有網友打開電視看亞視,發現仍在播一些舊劇集,但當年那個可以和TVB翡翠臺抗衡的亞視本港臺早已不見了。從小也在看亞視的小編,現在也感到有點兒心酸。我們在這裡看過很多經典劇集,你還記得幾個?先來個經典回顧視頻
  • 曾經香港的兩家免費電視臺,為何TVB的收視總能碾壓亞視呢?
    隨著2016年4月2日,香港亞視停止播放節目,這個擁有50多年的免費電視臺成為歷史。雖然後來亞視收費電視又重新登場,但是已經不是以前的亞洲電視了。在香港,亞洲電視本港臺跟TVB翡翠臺之間的收視競爭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兩家電視臺為了增加收視,相互競爭,推出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高質量電視節目,也培養了大量影視明星。
  • 亞視ATV執粒嘅真正原因!!
    五十九年歷史的亞洲電視,免費電視牌照今日凌晨到期,臨近零時前仍重播昔日節目,訊號突然終斷,電視畫面變成藍色,最後更黑色一片;亞視「告別」觀眾後,香港電臺三十一臺頻道的宣傳畫面隨即出現。亞視「熄機」,香港電臺三十一臺頻道的宣傳畫面隨即出現。昨晚十時半亞視播出最後一節晚間新聞,兩位女主播讀完新聞後,齊聲說「後會有期」。
  • 本港臺正式停播!這些熟悉的面孔,滿滿都是我們逝去的青蔥回憶啊!
    據香港媒體報導,亞視臨時清盤人德勤3月3日晚上召開記者會,宣布由於未能與亞洲電視的投資者中國文化傳媒,就繼續營運亞視達成共識,決定3月4日遣散亞視全體員工,因而導致亞視停播。臨時清盤人強調,不想見到這情況,但過去數月已向亞視員工解釋,公司無糧出對員工亦是損失。如今是從財務上考慮,而非感情上去營運,以保障債權人利益,確保資產不再流失及不再有新債。
  • 香港亞洲電視A1臺在線電視直播
    旗下亞洲電視本港臺(aTV11,英語:aTV Home),香港民間俗稱「亞視臺」或「亞洲臺」。      1989年,林百欣收購亞視後,又將「黃金臺」、「鑽石臺」分別改為「本港臺」、「國際臺」。
  • 本港臺不存在,要刪除嗎?大地恩情、霍元甲…你還記得這些陪你長大的亞視劇集嗎
    此外,該劇是香港歷史上第一部被內地引進的電視劇集,1983年首次在廣東電視臺播出,之後在全國各地電視臺輪番播放,引起一陣收視狂潮,盛況空前,成為一代電視觀眾的集體回憶。《精武門》是1995年香港亞洲電視本港臺與衛星電視中文臺首次聯合製作的劇集,全劇共30集。
  • 亞視正式停播!謹以此文祭奠那些曾經的電視記憶
    文章認為,亞視會走向末路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在過去十幾年亞視紛爭不斷之時,港府一直袖手旁觀,從未主動介入協調,即使員工被長期拖欠薪金,港府也置若罔聞。文章也認為,正是港府對電視臺亂象的坐視不理,造成香港電視行業逐漸成為壟斷行業,兩間免費電視臺,一間坐享其成,一間不思進取,逐漸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導致電視節目質量逐年下降。
  • 本港臺正式停播!那些年,陪伴我們的經典電視劇...
    4月2日零時起,有59年歷史的香港亞視(本港臺)正式停播 !那些年本港臺的經典電視劇你還記得幾部?亞視最後一部能讓觀眾記住嘅電視劇但係已經係十年前嘅作品了十分有王晶嘅風格其實王晶認真拍戲劇情什麼的還係可以跑贏其他人幾條街
  • 亞視今晚正式死亡!
    來到亞視在大氣電波壽終的最後一刻,真系有一絲不舍!亞視本港臺方面,將會在4月1日晚上10時50分重播《Miss Asia 25th 法國瑰麗巡迴》,緊接其後11點10分播放《Miss Asia 25th 葡萄牙瑰麗巡迴》。事先聲明,此並非最新一屆亞視競選,而是重播三年前多位歷屆亞姐,重遊昔日拍攝外景的地方,細說參選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