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香港的兩家免費電視臺,為何TVB的收視總能碾壓亞視呢?

2020-09-15 大揸好我是渣渣輝

隨著2016年4月2日,香港亞視停止播放節目,這個擁有50多年的免費電視臺成為歷史。雖然後來亞視收費電視又重新登場,但是已經不是以前的亞洲電視了。

在香港,亞洲電視本港臺跟TVB翡翠臺之間的收視競爭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兩家電視臺為了增加收視,相互競爭,推出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高質量電視節目,也培養了大量影視明星。但一個肉眼可見的事實是,無論本港臺的節目質量多高,它想在收視率上超過翡翠臺,總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在這裡筆者試著分析一下。

首先,TVB幾乎沒有更換過老闆(直到邵逸夫爵士逝世),這讓TVB的運作相對而言更加穩定,公司的發展也更有規劃。而亞視在幾十年中多次更換過老闆,這種做法的結果是讓亞視的規劃跟發展方向朝令夕改,尤其是林伯欣之後,高層更迭頻繁,一會想發展這個,換個老闆以後又轉變思路,想要發展那個。這種不斷的轉變到最後把亞視給轉暈了轉沒了。

其次,TVB有更強大的造星功能。TVB有兩個王牌的新人發掘途徑:新秀歌唱比賽跟藝員訓練班。前者發掘潛力歌手,後者培養戲劇後背力量。梅豔芳、黎明、張學友、陳奕迅、楊千嬅等等香港樂壇的天王天后級別的歌手,都是參加TVB的新秀歌唱比賽出道。而TVB藝人訓練班更是神奇的存在,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梁朝偉、黃日華等華人影視巨星,都是從這個訓練班走出來的。相比而言,亞視雖然也有訓練班,但是整體的成才率還是遠遠不如TVB的,更可笑的是,亞視藝人訓練班培養出來的汪明荃、萬梓良、李思琪、江華等電視圈明星,後來都成為TVB對抗亞視的領軍人物。TVB擁有更多優秀的演員歌手,自然在收視方面有保障。

第三,如果說在電視劇跟演員方面亞視有時還能跟TVB掰掰手腕的話,那麼亞視在音樂節目上的匱乏則可以說是被TVB拋離了一光年。TVB擁有王牌音樂節目《勁歌金曲》。作為香港樂壇影響力最大的四個頒獎典禮之一,勁歌金曲這個節目平臺的存在,讓眾多當時的偶像歌手跟他們的經紀人只會選擇出現在TVB的節目之中,而不會冒著被TVB封殺的風險去亞視登臺。90年代初每年的TVB臺慶模仿日本的紅白歌唱大賽,梅豔芳、葉倩文、王菲、林憶蓮、周慧敏、鄭秀文等女歌手與四大天王為首的一眾男歌手鬥歌鬥藝,這簡直是華人樂壇的神仙陣容。試想一下,一邊是四大天王跟王菲等當紅歌星參與的TVB臺慶晚會,一邊是老歌手葉振棠領銜的亞視臺慶晚會,換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而很多偶像歌手因為與TVB關係良好,有時也會出演TVB的連續劇,這顯然又是吸引年輕人收視的保障。

第四,TVB的電視劇製作能力在後期已經遠超亞視。這裡說的能力,不是說製作高水平電視劇的能力,而是拍攝電視劇的速度。很多TVB的電視劇拍攝都是很趕時間的,演員超負荷拍攝。而TVB的藝人在數量上本身就比亞視多得多,因此保證了它的電視劇製作部門能生產出源源不斷的自產劇。相比之下亞視雖然曾經也拍出過不少經典的連續劇,但是到了後期,亞視的藝人部已經名存實亡,亞視自己不再拍攝電視劇,甚至最後撤銷藝人部,靠著外購劇苟延殘喘地跟TVB抗衡,這讓電視臺丟了靈魂,這種抗衡終究不能長久。

最後,是香港電視觀眾的收視習慣造成了對亞視的歧視性收視。無論亞視的節目水平如何,有大量香港電視觀眾養成習慣,只收看TVB的節目。收視不理想,廣告收入就低,廣告收入低,以後的節目製作經費又會受到影響,這種形成了惡性循環。近些年,從亞視過檔TVB的一幫藝人江美儀、陳煒、田蕊妮、萬綺雯、文頌嫻、陳展鵬等等,他們成了TVB的收視福星了,而當年他們在亞視的電視劇無論水平如何,收視卻總不理想,這跟他們的演技沒有關係,有關係的只是他們所在的平臺擺了。香港觀眾對亞視的這種歧視性收視,感覺是多年來積累的根深蒂固的習慣,這種習慣直到亞視倒閉也沒有改變。

相關焦點

  • 亞視不輸TVB的十部電視劇,曾經都風靡一時,甄子丹兩部上榜
    提到港劇,你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tvb三色臺。
  • 港劇史上一次重要的滑鐵盧,TVB亞視因競播《包青天》兩敗俱傷
    可誰曾想,這麼一部大火的片子,竟然在香港引發了一場激烈的收視爭奪。亞視(ATV)曾是香港首家電視臺,往大裡說,是全球首家華語電視臺;無線(TVB)的成立要比亞視晚幾年,但是它卻是香港首家免費的電視臺,憑藉此優勢,TVB一度成長為世界第一大華語商營電視臺,隨後亞視也宣布免費,並由麗的改成了亞視,兩家電視臺對立的局面形成。
  • 港劇史上一次嚴重的滑鐵盧,TVB亞視因競播《包青天》兩敗俱傷
    可誰曾想,這麼一部大火的片子,竟然在香港引發了一場激烈的收視爭奪。亞視(ATV)曾是香港首家電視臺,往大裡說,是全球首家華語電視臺;無線(TVB)的成立要比亞視晚幾年,但是它卻是香港首家免費的電視臺,憑藉此優勢,TVB一度成長為世界第一大華語商營電視臺,隨後亞視也宣布免費,並由麗的改成了亞視,兩家電視臺對立的局面形成。
  • 港劇爭霸的那些年,亞視也有輝煌戰績,也有擊敗TVB的高光時刻
    ,今天我們以亞視為視角,聊一聊港劇輝煌時期的兩家電視臺(亞視ATV和無線TVB),以及它們間對收視的激烈爭奪的故事,如果能拍出一部電視劇,估計也會相當精彩。TVB擁有著後發優勢,不僅提供了免費節目(TVB是香港首家免費電視臺),許多節目還是彩色畫面,這令亞視很多觀眾流失到了TVB。當然麗的也在進步著,新大廈的落成,擁有先進的設備,而麗的的訓練班,也培養出了萬梓良、黃淑儀、盧大偉等香港電視圈第一批優秀藝人。不過起初麗的並沒有意識到TVB潛在的巨大威脅,直到1971年,才開始彩色化。
  • 亞視倒閉迎大結局?曾經它也紅得發紫吶……
    正如香港浸會大學的卓伯棠博士所言「亞視最後的局面,一定是看誰是大股東。亞視的權力爭奪一日不結束,老闆整天你打我我打你,下面的人無所適從,這個臺怎麼能辦得好?」尷尬6:藝人紛紛離巢所剩無幾近年眾多藝人離開或「被離開」亞洲電視。
  • 「亞視停播」吾好再懷念TVB啦,請懷念亞視!
    於1957年5月正式啟播,多年經歷種種風雨,曾經帶領潮流,經典劇集《天蠶變》令電視巨人無綫不得不變陣出擊,8、90代又相繼推出《龍門陣》、《今日睇真D》等節目,成為城中熱話,惹來仿效。但自90年代末期起多個內地、臺灣商人輪流入主,亞視發展漸漸與「零收視」、「無限重播」甚至「欠薪」等劃上等號。
  • 業界香港亞洲電視(ATV)正式結業?曾經的輝煌一去不復返……
    2015年4月1日,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宣布,行政會議決定,將不向亞洲電視續發免費電視牌照。亞視的免費電視服務牌照到2016年4月1日為止,目前只有不到兩個月時間。現在,又傳亞視倒閉,南都君覺得,這難道不是一種以「謠傳結業」的方式挽留隨時可能逝去的關於ATV的集體回憶嗎?香港的免費電視廣播服務有兩家,一家是內地觀眾比較熟悉、由娛樂大亨邵逸夫爵士創辦的TVB(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另一家就是亞視。如今的亞視影響力雖然無法與TVB比擬,但其實它也有過輝煌的歲月。
  • 這世上再無亞視!原來它真正關門時,心裡還會一陣失落
    香港特區政府去年4月宣布,亞視的免費電視牌照不獲續期,其免費電視頻譜在今年4月1日到期,使亞視成為香港首家不獲續牌的電視臺。1日上午,亞視位於大埔的總部大門前,除聚集大批媒體外,也有市民前往拍照留念。已取得免費電視牌照的電訊盈科旗下的ViuTV,將接收亞視數碼頻譜,並於4月6日正式開臺。亞洲電視是香港兩家免費電視臺之一,其前身為麗的映聲和麗的電視,於1957年正式啟播,成為香港首家電視臺。
  • 無線vs亞視:1980年的《大地恩情》間接讓鄭少秋的這部劇「腰斬」
    (無線)和亞洲電視(亞視),這兩大免費電視臺基本佔據了整個香港電視的市場份額。其中亞洲電視是香港第一家電視臺,亞視也是經過麗的映聲、麗的電視改名而來,歷史非常的悠久。關於亞視的電視劇有太多的經典,包括《天蠶變》、《大地恩情》、《大俠霍元甲》、《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等等
  • 香港電視臺TVB與亞視的鬥爭!TVB是如何獨霸香港電視?
    兩個大臺為了宣傳,經常帶領參選美女出埠,遠赴異國拍攝花絮,兩臺的選美舞臺也是用盡一切高科技手段,極盡豪華之能事,在選美嘉賓,評判,司儀上同樣是明爭暗鬥,無線在亞姐決賽之夜特意炮製大型歌舞晚會對著幹,亞視則在港姐決賽之夜利用第三度劇場的優勢大放優質節目,兩臺你方唱罷我登場,令觀眾目不暇接。
  • TVB還在,而陪伴我們整個少年時光的亞視,只能追憶了
    1991年,這部由陳庭威主演的《勝者為王》,讓亞視在與tvb的收視PK中賺足了面子,也讓剛跳槽到亞視的陳庭威成為了九零年代atv的第一位一哥。印象裡亞視的武俠片真的很少,這可能也跟武俠大頭金庸小說全被tvb承包了有關。所以《雪花神劍》就顯得比較珍貴吧,也是經常能看到電視臺有重播。這部片美女很多....陳煒最美。
  • 港劇史上一次重要的滑鐵盧,TVB亞視因競播《包青天》兩敗俱傷
    可誰曾想,這麼一部大火的電影,果然在香港激勵了一場猛烈的收視爭取。TVB和亞視這對老敵手,恆久以來便在角逐中配合前進亞視(ATV)曾是香港首家電視臺,往大裡說,是環球首家華語電視臺;無線(TVB)的建立要比亞視晚幾年,不過它卻是香港首家不收費的電視臺,依附此上風,TVB一度發展為天下第一大華語商營電視臺,隨後亞視也揭露不收費,並由麗的改為了亞視,兩家電視臺作對的地勢造成。
  • 那些年亞視創造的經典
    香港有兩家免費電視臺,一家TVB(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一家ATV(亞洲電視),不少觀眾都對這兩家電視臺出品的電視劇耳熟能詳
  • 當你們集體回憶TVB的時候,真正撩撥我的是這幾個亞視靚女
    「香港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個世紀,在內地地方臺沒有崛起之前,無線和亞視大概是是華人觀眾中最具代表性的電視臺品牌,其中又尤其是TVB和亞視各自的自製劇、節目,可謂幾代人的精神食糧。TVB版《天龍八部》眾人都說tvb,卻很少有人記得曾與它肩並肩的亞視。
  • 與亞視、TVB齊名的佳藝電視,為啥會倒閉?這個原因很重要!
    提到香港電視,人們會想到香港無線、亞視,很少人記得佳藝電視。其實,佳藝電視名氣大的很,與亞視、香港無線形成三國鼎立的局勢,收視率非常高。但是,佳藝電視卻提前倒閉,這是為什麼呢?根據資料記載,香港佳藝電視臺在1975年9月7日開播,是香港的第三家免費商營廣播電臺,前兩家是香港無線、亞視。那時的亞視還不叫亞視,而是叫做麗的。這家電視臺的主要股東是何佐芝。那麼,何佐芝是誰呢?
  • 很多香港女演員最早並非在TVB而是在ATV,你叫得出幾個名字呢?
    都在忙些什麼呢?大家知道嗎?其實現在你們看到的很多香港女演員最早並非在TVB拍戲而是在亞視,「亞視幫」,意思即是參加由亞洲電視本港臺(ATV,簡稱亞視)舉辦的亞洲小姐選舉獲得名次,籤約亞視,後來都曾籤約TVB或者近年籤約TVB的亞視女藝人,被香港媒體稱為「亞視幫」。江美儀(Elena Kong),1971年出生於中國香港,香港影視女演員。
  • 香港電視臺的老大哥巨輪沉沒,小弟活了三年,二哥還在苦苦支撐
    在大約十年前,身邊還是有很多朋友喜歡香港電視劇的,朋友之間一起玩耍,聊天總能聊幾句,或者街上聽到一首粵語歌,都會想起它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後來不知怎麼了,很少有人提起了,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長大了,都開始忙了,少年時喜歡的東西不再專注了,其實我還是知道的,也就是去年末,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下文都稱TVB)副主席兼董事方逸華女士逝世,隱隱感覺到TVB確實垂垂老矣,日落西山了
  • 說說你們有多久沒看TVB了?香港電視真的沒落了嗎?
    希望多些製作精良,劇情豐滿創新的電視劇,說不定能打敗韓劇作者:我住精神病院啊 時間:2015-08-18 01:10:24新捧的小花不怎麼行,不是臉硬傷就是演技硬傷作者:雙頭鹿 時間:2015-08-18 03:11:33就是狼和羊的故事唄,TVB以為亞視垮了沒人敢和自己競爭就一家獨大
  • 香港電視臺TVB是如何創立和崛起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業開始趨向冷落蕭條,年逾古稀的邵逸夫眼見自己苦心經營的電影王國日漸頹萎,卻並不採取挽回措施,反而將主要精力轉到發展無線電視事業上。香港電視和香港電影一樣,同樣是龍爭虎鬥,無線與亞視的熒幕之爭持續幾十年,殘酷的激烈過程正是一部香港電視的發展史。
  • 16部ATV(亞視)經典電視劇
    大概也就是從八十年代開始,內地開始大量引進香港電視劇,大大填補了百姓精神需求貧乏的空缺。小編可以說但凡那個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是由來自香港的電視劇伴隨著長大的。而香港電視劇確切來說它其實來自兩大電視臺,分別是香港TVB(無線電視)和香港ATV(亞洲電視),熟悉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兩家電視臺鬥得非常激烈,可以說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