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業開始趨向冷落蕭條,年逾古稀的邵逸夫眼見自己苦心經營的電影王國日漸頹萎,卻並不採取挽回措施,反而將主要精力轉到發展無線電視事業上。香港電視和香港電影一樣,同樣是龍爭虎鬥,無線與亞視的熒幕之爭持續幾十年,殘酷的激烈過程正是一部香港電視的發展史。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隨著電視在香港的大規模普及,新興的電視行業煥發出勃勃商機,精明的邵逸夫開始進軍電視業。1965年,香港政府公開招標拍賣無線電視運營牌照,邵逸夫聯合幾個股東組建了香港電視集團,並打敗了其餘五家財團,拍的無線電視廣播經營權,經過兩年的籌備,香港首家無線電視臺於1967年11月9日成立,這便是TVB。
TVB是香港的第二家電視臺,它開播時麗的電視(即亞視前身)已經開播十年之久,從1957年開始的麗的之前從沒有競爭對手,但隨著TVB的成立,這種局面便變打破。TVB採用無線信號傳播,不用安裝線纜,也無需向用戶收取月租費,在內容上,TVB則以本地新聞為主,同時引入大量英美知識性節目,採用粵語配音播放,這使得TVB大受歡迎。
1971年,麗的當家花旦汪明荃被邵逸夫挖到無線,成為七十年代無線首席女演員,面對無線的攻勢,麗的管理層不願坐以待斃,為挽救收視率,一方面增設綜藝節目,以大獎吸引觀眾眼球,另一方面創立藝員訓練班,培養藝人,甚至帶頭推出了選美節目,但在TVB的免費模式面前,始終無法撼動TVB的領先地位。1973年,為了避免TVB壟斷電視業,香港政府決定增加兩家無線電視臺,推動行業競爭,同年12月,麗的趁機取得無線牌照,欲跟TVB一決雌雄。無奈的是,麗的出招太晚,無線已經控制了市場,同時租用了邵氏影城部分場地,起用了影城的攝影設施和各種藝員,節目辦得多姿多彩,麗的一時難以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