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簡介!關於李白的故事!

2021-03-01 歷史圖書館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本 名 李白

  別 稱 李十二

  字 號 李太白 青蓮居士,謫仙人

  所處時代 唐代中期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吉爾吉斯斯坦託克馬克/西域碎葉

  出生時間 701年2月8日

  去世時間 762年12月6日主要作品 《靜夜思》、《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

  主要成就 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

  榮譽稱號 詩仙,世界文化名人

  後 代 平陽,伯禽,頗黎

  詩 風 豪放飄逸,浪漫主義

  祖 籍 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

  去世地 安徽馬鞍山市當塗縣

  墓葬地 當塗青山西麓

  關於李白的故事(三則)!

  ①、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於是他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他一邊閒遊閒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裡拿著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神情專注,以至於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幹什麼,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麼呀?」

  「磨針。」老媽媽頭也沒抬,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真地磨著手裡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裡磨著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麼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說:「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小的針。」

  「什麼?」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脫口又問道:「這麼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恆心,天天堅持去做,什麼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想到這裡,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燒了。於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讀起來。

  ②、

  據說李白有一次上宰相府,自報家門道:「海上釣鰲客李白。」宰相笑問:「先生臨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鉤線?」李白說:「以明月為鉤,虹霓為線。」宰相又問:「用什麼做釣餌呢?」李白高聲道:「就用天下最無義氣的士大夫作釣餌。」宰相聞言不禁毛骨悚然。千百年後蘇東坡評價李白「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一翻氣壯山河、威懾群小的釣魚高論把李白的俠肝義膽、高情逸致表現得淋漓盡致。

  ③、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裡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

  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麼會分成兩半呢?這裡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乾淨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裡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裡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髒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裡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後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說那裡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李白為什麼叫李白
    這不是李白!出裝出破軍泣血,速度靠極速之靴!這也不是李白。今天我們要說的李白,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是貴妃捧硯力士脫靴,是寫下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池月下逢的李太白。那李白為何叫李白呢?
  • 朱峰山:李白與李花
    #紀錄片中國#李白與李花文/朱峰山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大詩人。出生在唐西域碎葉城,後遷至四川江油縣青蓮鄉。年少時就博學廣覽,吟詩作賦。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氣勢磅礴,想像豐富,語言流暢,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被後人稱為一代「詩仙」。
  • 撒貝寧妻子李白慶祝龍鳳胎出生2個月,李白前任丈夫身份曝光
    撒貝寧在臺上是一個活潑機智的優秀主持人,深受觀眾們的喜愛,但關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他則是低調對待,幾乎不會秀恩愛,連老婆懷孕的消息都沒有公開過
  • 大唐李白
    《大唐李白》為四部曲,各卷分別名少年遊、鳳凰臺、將進酒、捉月歌。每卷25萬字左右,共煌煌百萬言。       說它不是小說,是因為作者太較真!作歷史小說,態度很重要,以魯迅《故事新編》最為可佩,看似荒誕無稽,實則一字一句皆有來歷,都能找到出處。
  • 大唐李白丨「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李白也寫了不少關於山水的詩,比如:《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李白與杜甫的感情很深厚,在洛陽他們是第一次見面,杜甫心中滿是崇拜李白,他曾評價李白的詩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們的第二次遇見是在齊州,此時,他們之間的情誼更深厚了。李白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他卻選擇錯了站隊。適逢安史之亂,當時永王李璘叛逆作亂,李白因「附逆作亂」罪入獄,被流放夜郎。
  • 盛世長歌:李白行腳記
    關於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些許。也有一些李白的故事或者傳記,記錄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從他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大唐王朝新時代的氣象。儘管關於李白的書已經很多。是不是還有必要重述李白故事呢?
  • 王開東:杜甫深愛李白,但李白……
    李白實際上過得並不愉快。玄宗想來也是,本來召李白進宮,無非點綴文採,但李白常喝得酩酊大醉,口無遮攔,這就有可能洩露禁中秘密。而且鋒芒畢露,自尊心強:「天子呼我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如此放浪形骸,天子豈能容你?最後李白請歸,玄宗賜金放還。李白相當於被玄宗炒了魷魚,但炒魷魚的是皇帝老兒。這個面子也大了去,而且還賜金放還。這更是了不起。
  • 哈金最新長篇《通天之路:李白傳》首部關於李白的英文傳記
    克服了這個障礙後,哈金的挑戰就在於「怎樣把李白的故事寫得完整生動,而且與眾不同。」從李白富於傳奇色彩的身世講起,哈金完整地串聯和重述了李白的人生故事:童年入蜀、青年出蜀,兩次婚姻,壯年幹謁,老年流放,客死他鄉……既寫出了天才成長過程中的浪漫與揮灑,又寫出李白一生的種種挫折與苦惱,尤其是在飽覽祖國名山盛景的同時,又在功名夢想與求仙情懷之間經歷著內心的徘徊與撕扯……敘述如金線串珠,將李白的不朽詩篇穿成一串璀璨的珠鏈,加上著者結合唐代歷史、李白名篇對其經歷與情感展開的推演想像
  • 從詩仙到俠客,《李白之天火燎原》挖掘教科書之外的李白江湖
    《李白之天火燎原》講述了受舉薦入長安參加中秋節大典的李白,意外捲入一樁流匪製造的疑案中,拯救長安百姓的故事。對於從小背誦李白詩歌長大的中國人來說,《李白之天火燎原》就像一場色香味俱全的視聽盛宴,為觀眾打開了一個「教科書」之外的李白世界,你會驚訝於以前不曾接觸過的視野,完全顛覆以往對於李白的任何想像。
  • 李白哪裡人 李白的祖籍
    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估計都背過他的詩,李白的文學成就與其一生的經歷可謂傳奇。在我國詩歌史上,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八個字來評價詩仙李白,應該還是比較公允的。詩仙李白在很多人看來是神一般的存在,那你們知道李白是哪裡人嗎?
  • 「詩仙」李白
    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評價:「李白之詩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詩德參天地,源於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  ;《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 李白的詩算無病呻吟嗎
    最近在逛知乎的時候,看到這麼一個話題,「李白的詩算無病呻吟嗎」。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就笑了,李白,是何許人也?是「詩仙」,是「天上謫仙人」,是粉絲一大把的被無數人仰慕的男人,他代表了一代精神品質,以他為首的盛唐詩人群,組成了一個叫「盛唐氣象」的東西!
  • 李白《月下獨酌》
    12.無情遊:月、影沒有知覺,不懂感情,李白與之結交,故稱「無情遊」。13.相期邈(miǎo)雲漢:約定在天上相見。期:約會。邈:遙遠。雲漢:銀河。這裡指遙天仙境。「邈雲漢」一作「碧巖畔」。李白月下獨酌,面對明月與影子,似乎在幻覺中形成了三人共飲的畫面。在這溫暖的春夜,李白邊飲邊歌舞,月與影也緊隨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飲酒的歡樂與憂愁。 從邏輯上講,物與人的內心世界並無多少關係。但從詩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也正是中國詩歌中的「興」之起源。
  • 《秋浦歌》李白:歌曲動寒川
    《秋浦歌》李白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四十二歲時入京,任翰林學士,但只一年多就離開長安,長期過著漂泊生活。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的美稱。他與杜甫並為唐代最著名的詩人,合稱「李杜」。
  • 李白《王右軍》
    如王維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代表;畫家吳道子曾學書於張旭,由此提高了畫藝;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杜甫觀公孫大娘舞劍》;特別是詩歌的成就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詩人們憑著對藝術的敏感也將其睿智引入了書法藝術,李白詩中關於書法的見解不僅是他們個人藝術觀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也體現了時代的審美祈尚。
  • 王者榮耀:大神說,關於李白的攻略,這一篇就夠了
    玩好李白,首先要了解李白的特點。要注意,第一次使用技能時會在地上留下殘影,這是李白的弱點所在,也是敵人守株待兔的地點,因為事實證明,80%的李白都會飛回起始位置,而且所有技能都已交出。2技能原地畫圈,圈內受傷,碰到圈壁會減速減護甲並額外再受到一次傷害。懂得虐殺李白的小夥伴都知道不輕易出圈碰壁,而李白需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誘導敵人出圈。或是威脅,或是誘捕,只要敵人碰到圈壁,基本已經成功一半。
  • 揭秘 小時候讀的李白和老婆婆「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是真的嗎?
    他,就是李白。對於李白,我們可謂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的詩歌,中小學生誰不會背幾首李白的詩歌呢?陌生的是他的生平,以及他詩歌背後的故事。比如,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李白小時候不認真讀書,逃學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老婆婆,老婆婆正在溪水旁磨一根鐵棒,李白好奇,就問老婆婆:「您磨這根鐵杵幹什麼?」老婆婆回答說:「要磨成針。」李白笑問:「這要磨到何時啊?」老婆婆回答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個故事一直被中國的家長和老師用來激勵小朋友踏實學習,踏實做事。
  • 《古朗月行》李白
    李白的《古朗月行》一共16句,現在我們讀到的內容是我國現行小學語文教材節選的詩作前四句。這四句詩的確表現了兒童時期對月亮的稚氣認識,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盛唐之音的頂峰當推李白。在中國古代詩人,李白的一個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無論人格還是詩作都最具赤子之心。詩人藉助豐富的想像和神話傳說,以強烈的抒情構成了瑰麗神奇而又含意深蘊的藝術境界。詩人先是寫出少兒時期對月亮的稚氣認識,繼而以兩個比喻生動的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呼」和「疑」兩個動詞 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後,詩人又寫月亮的升起。
  • 李白歌詞 李榮浩 李白歌詞完整版 李白LRC歌詞 + 歌曲在線聽
    大部分人要我學習去看 世俗的眼光我認真學習了世俗眼光 世俗到天亮一部外國電影沒聽懂一句話看完結局才是笑話 你看我多乖多聰明多麼聽話 多奸詐喝了幾大碗米酒再離開是為了模仿一出門不小心吐的那幅是誰的書畫你一天一口一個 親愛的對方多麼不流行的模樣 都應該練練書法再出門闖蕩才會有人熱情買帳要是能重來 我要選李白
  • 詩仙李白是怎麼死的
    文/歷史崔上一集歷史崔講了,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從出生到迎娶白富美,走上事業巔峰的故事,人生就像過山車,有幾個彎,過得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