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漢中:積極構建「1+4」城市基層治理新體系

2020-12-23 身邊24小時

陝西省漢中市堅持民生無小事,將引領基層治理作為基層黨建重要任務,積極推廣黨建引領下的一個平臺承載、一張網絡連接、一支隊伍落實、一套機制保障的「1+4」基層社會治理新體系,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重謀劃、抓示範

上下聯動強推進

一是注重統籌謀劃。針對加強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實需要,漢中市委高度重視、提早調研,先後召開黨建領導小組會議常委(擴大)會、市委工作會、組織部長會、城市基層黨建推進會,認真研究部署,相繼出臺《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指導意見》,不斷完善「1+X」制度政策體系,著力推進系統和整體建設,為加強城市黨建提供思路指引和制度支撐。

「1+4」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體系。

二是堅持高位推動。該市始終把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通過蹲點座談、深入走訪、開門納諫,全面推行兼職委員制、黨建聯席會議、社區「雙報到」制度,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互聯互動。同時,該市先後制定《鎮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實施方案》《關於推進街道社區黨建與單位行業黨建互聯互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為基層治理保駕護航,確保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

三是強化示範引領。該市著眼破難題、創新路、強示範,抓實城市基層黨建示範縣區,初步形成漢臺區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新模式、南鄭區「庭院問政」政民互動、城固縣「四同四共」工作法、勉縣創設黨群服務中心等一批特色做法,特別是城固縣依託「1+X」協調聯動機制,強力推進行業系統黨建融入屬地,對外開放縣直機關單位停車位398個、公廁67座、6所城區中小學校體育場地,典型示範輻射作用不斷顯現,初步形成了獨具漢中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體系。

抓重點、破難點

構建體系解民憂

一個平臺載民意。漢中市立足承載一般審批服務和社會矛盾化解事項,推行「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理」,推動行政審批事項下沉街道150餘項、下沉城區社區100餘項;做優做強黨群服務中心,積極構建城區「15分鐘便民服務圈」、鎮辦社區「30分鐘便民服務圈」;標準化、實體化組建運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推動為民解難事常態化、制度化。

一張網絡接民心。該市以300戶或1000人左右為單元組建黨組織,打造「紅色網格」,配備網格員開展管理服務工作;充分融合數據資源,優化縣區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和為民服務網絡,健全智慧指揮調度機制,實現社會治理無縫對接、無阻服務;做實「網際網路+網格」,以「紅色網格」引領「多網合一」,推行「一網統管」,通過清單、定位和績效管理,讓微治理釋放大能量。

漢中市全力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一支隊伍順民情。該市借鑑「鎮辦吹哨,部門報到」模式,整合部門執法力量組建鎮辦統一調度的綜合執法隊伍,探索緊密型、鬆散型、流動型執法服務聯動機制,實現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多方融合黨員幹部、網格員、市場協管員、護林員、巡河員、社區專職工作者等服務力量,打造一崗多責、一專多能的柔性基層服務隊伍;大力拓展社會志願服務,提高社會組織參與度,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一套機制安民本。該市落實基層減負措施,優化鎮辦職責事項清單,推動職能部門向鎮辦下放職權;充分運用「三項機制」,探索推行「編制身份不變、人員按崗管理」和「工資走身份、獎補按業績」的管理新機制,全面激發基層改革創新和幹事創業動力;健全基層服務人員工資報酬、辦公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等正常增長機制,保障有錢辦事、有人幹事。

抓發展、促融合

統籌聚力求實效

一是深化街道改革。漢中市把準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方向,圍繞明責賦權擴能、優化街道機構設置、強化人員編制管理、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建立與街道功能定位、主要職責相適宜的考評體系等方面,印發《關於深化街道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推動街道聚焦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主責主業。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25個街道全部完成管理體制改革任務。

二是探索小區黨建。該市堅持和加強黨在小區的領導,對全市200戶以上、入住率50%以上的483個居民小區黨建工作情況進行摸底,並積極打造小區黨建示範點,著力構建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各類社會組織和全體業主共同參與的小區治理模式,受到了居民群眾的歡迎,也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肯定。截至目前,全市開展小區黨建小區188個,成立建制性黨支部30個、功能型黨組織158個,覆蓋群眾8.6萬餘戶。

綜合南樓小區黨支部召開聯席會,探索小區黨建新模式。

三是辦好惠民實事。該市聚焦聯動融合,全面推行兼職委員制、黨建聯席會議、社區「雙報到」等制度,積極構建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聚合新格局。全市293個社區吸收兼職委員1132人,1707個駐區單位黨組織和26854名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共建共治。此外,該市創新開展「6+1惠民微實事」活動,引導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切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3.4萬餘件,特別在疫情防控中,各鎮辦(社區)黨組織聞令而動、靠前指揮,設置黨員先鋒崗,劃分黨員責任區,組建黨員突擊隊,推行留觀人員「六包六送」,形成了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稿件素材由漢中市委組織部提供

■記者:郭文治 馬 源

【來源:中國城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黃金盛:堅持黨建引領,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4月3日,縣委書記黃金盛深入城南街道寶珍社區、朗池街道新生社區調研社區管理、社區服務及基層治理工作。黃金盛強調,基層治理是群眾安居樂業的的重要保障,街道、社區要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探索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群眾。 在城南街道保真社區、朗池街道新生社區,黃金盛實地察看、了解了社區的辦公條件,並圍繞基層治理的難點、面臨的困惑與社區幹部進行了深入交流。
  • 雲南騰衝:「到支部·在一起」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雲南省騰衝市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到支部·在一起」為主題,緊緊圍繞「區域、網格、融入、智慧、黨群」等黨建工程,抓實「四個一」,做到網格有支部、網格有黨員,讓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及延伸到城市網格和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末梢,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治理新格局。
  • 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
    一、中國共產黨創新社會治理理論的必要性  (一)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的必然選擇  為積極應對複雜國際形勢帶來的新挑戰,有效破解我國社會轉型期凸顯的各類複雜矛盾與衝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
  • 陝西鹹陽:「五個一」蹚出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我們堅持系統思維、整體推進,強化黨建引領,突出綜合治理,著力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實系統、做活治理,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積極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談到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陝西省鹹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崔勒宇自信滿滿,侃侃而談。
  • 「全周期管理」:探索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丁金宏委員(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主持人:光明日報記者王昊魁李苑王璡靳昊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 倉門:基層治理實現新突破
    本報記者 肖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以來,黨中央對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了方向目標。城中區倉門街街道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嚴格按照省、市、區安排部署,強化責任意識,深化履職擔當,落實改革發展任務目標,推動基層治理實現新突破。
  • 全國政協委員歐宗榮: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提升本報記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報導後疫情時期,如何更好提升基層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今年就帶來《關於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 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案》。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心,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基石。」
  • 陝西舉行「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創新社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今年4月來陝考察期間明確要求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 京口區創新城市基層治理方式
    本報訊 12日下午,京口區舉行「幸福京口,公益共享」——第二屆雙全社工技能大賽,來自全區各街道、園區的8名社工代表走上講臺,以PPT展示和演說的形式,一展京口社工新形象、新風採。  據京口區民政局分管副局長張麗君介紹,2017年以來,該區積極探索「全科+全能」的雙全社工培養體系,構建雙全社工考聘制度,嚴把雙全社工入口關。組織專家編寫了涵蓋人社、民政、衛健等7個部門65類社區公共服務事務的《雙全社工操作手冊》,開發運行了雙全社工考試平臺,舉辦了3期雙全社工培訓班,設置了通用、業務、提高和綜合4大類50項課程。
  • 加快構建新時代廣東監獄制度體系 推進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站在新時代,廣東監獄著眼於推進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握時與勢、破與立的宏觀視野,以制度梳理、制度建設、制度培訓、制度執行四條主線同時推進「制度落實年」活動,總結固化監獄工作經驗,補齊監獄制度短板,強化全員制度意識,提升制度執行能力,健全和完善符合廣東監獄實際的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監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我省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亮點掃描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視察期間,將目光聚焦在基層社會治理能力上。他強調,要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這個根基。提高社區治理效能,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要推動黨組織向基層延伸,把基層的工作做好,這樣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創新社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今年4月來陝考察期間明確要求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 青島市市南區「暖治理」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新探索
    隨著「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發布,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將迎來又一個新的起點。著眼於以「暖思維」促「暖作為」,市南區的「暖治理」品牌和平臺將實現再發展再拓新,繼續打造基層社會治理的靚麗市南名片。
  • ...南通通州用 「最強大腦」 構建基層治理「神經網絡」,南通網...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縣域治理水平全國第二 南通通州用 「最強大腦」 構建基層治理「神經網絡」 2021-01-07 11:15:45 來源: 通州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 中國內地的縣(市)區中,縣域治理水平最好的是哪一個?
  • 【平語新時代】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新時代維護人民健康的「大...
    【平語新時代】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新時代維護人民健康的「大處方」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鄭晨曦  2020-09-22 應發揮愛國衛生運動優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著力解決影響群眾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
  • 半月談|讓紅色基因深植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武漢答卷
    讓紅色基因深植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武漢答卷半月談記者 吉梯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教訓,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要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 【薦學】以數位化助力高效能基層治理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大數據識別、網上醫療和線上教學等新技術,推動基層社區成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在放管服改革中,基層政府部門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不見面審批」服務、「一次辦妥」等改革創新舉措,對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改善營商環境等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充分利用智能互聯技術為基層治理賦能,有助於夯實基層社會治理的根基,實現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惠民生等治理目標。對此,我們不妨從集成管理、智能應用、黨建引領等方面著手推進數位化高效能基層治理。
  • 泰安高新區北集坡街道深化網格治理體系 構建城市現代管理新架構
    隨著疫情等級的降低,北集坡街道黨工委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基調,突出黨建引領,致力「社企民生」,設立「紅色物業」、創建「紅色社區」,積極倡導和開展「有難同當,助力復工復產」活動。各社區(村、小區)堅持疫情防控、創建文明城市兩手抓、兩不誤,在泰安市第二次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迎檢工作中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 天長市廣陵街道:「三治並舉」構建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
    曙光社區依託城鄉協商機制,協調解決城郊自來水設施安裝到戶、天天玩公司居民小區毀綠種菜難剷除等難題;沃公社區發揮民情網格員作用,解決樓道夜燈安裝、玻璃破損及小區汙水管道清淤等問題;土城社區利用「黨群協商議事會」平臺,及時成立老舊小區業委會,為改造後的老舊無物業小區成功引入規範化「紅色物業」…… 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的首要目標
  • 全國政協委員歐宗榮:打造智慧社區,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倩)今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正榮集團董事局主席歐宗榮攜《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 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案》參會,建議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歐宗榮表示,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心,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基石。在這場全民抗疫鬥爭中,基層社區作為防控第一線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也折射出我國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仍存在不少短板亟待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科學化、信息化、機制化的任務依然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