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鹹陽:「五個一」蹚出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新路徑

2020-12-23 陝西法制網

「近年來,我們堅持系統思維、整體推進,強化黨建引領,突出綜合治理,著力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實系統、做活治理,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積極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談到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陝西省鹹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崔勒宇自信滿滿,侃侃而談。

「一條規」轉型

打造街道硬軸心

「街道體制改革的確為我們撐了腰、鬆了綁,許多審批事項下沉到了街道。現在,個體工商戶辦理證照只需到網上提交申請,審核後就可在附近社區領取證照,比以前方便多了。」鹹陽市秦都區渭濱街道黨工委書記史航宇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秦都區吳家堡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群眾辦理證照。

不止渭濱街道,鹹陽市28個街道全部按照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實行扁平化管理,科學設置「六辦二站一中心」工作機構,將34項公共服務和相關審批事項下放街道,取消部分考核指標,探索街道和行業部門共駐共建、互評互促機制,在年終考評、人事調整等事項上彼此徵求意見,讓街道服務群眾底氣更足、腳板更硬。同時,該市積極為街道賦權擴能、減負增效,真正把街道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強黨的建設和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三公一建」上來,街道黨組織這個「軸心」區域統籌協調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鹹陽市打破屬地單位條塊設立黨組織的傳統格局,多維度健全組織體系,加強街道社區黨建與單位行業黨建互聯互動,在28個街道、251個社區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鼓勵轄區2875個單位及黨員走出自己的「大院」「圍牆」,融入城市黨建「大家庭」「大平臺」,參與區域化黨建工作,打造共駐共建共享黨建綜合體,充分釋放和放大黨建外溢效應,形成聚合態勢。

「一張網」管理

激活基層治理神經元

叮鈴鈴!晚上12點31分,李丹的電話鈴響了。「隔壁工地大半夜還在施工,都12點了,完全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我們一家被吵得實在無法休息,關鍵是家裡還有一位剛做完手術的老人,這樣吵下去,老人根本無法入睡,你快幫忙解決一下。」打電話的是渭城區望塬小區一名住戶,接到這通電話的是該小區的網格管理員李丹。「當時大半夜我也進不了工地,但事關群眾,我還是一口答應了,心想我把情況反映給上級網格,問題一定會儘快得到解決,最終結果也證實了我的想法。」李丹說道。

在鹹陽,像李丹這樣的網格管理員還有幾千名,他們像辛勤的蜜蜂一樣在平凡的崗位為城市和諧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渭城區城市管理網格分布圖。

鹹陽市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實網格黨建,通過「小網格」推動「大治理」,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步路」。該市積極構建「街道—社區—樓宇」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完善「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將全市251個社區劃分為2280個網格,設置1150個網格黨支部、4620個樓棟黨小組、6890個黨員中心戶,按照「1+N」模式配備網格管理員2850名,為群眾解決小區停車、住房就業、困難救助等問題,實現需求在網格發現、信息在網格採集、隱患在網格排查、矛盾在網格化解、服務在網格開展、問題在網格解決,形成「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問題就地解決」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一體化」治理

打造楓橋經驗鹹陽版

「太感謝你們了,自從你們來到小區,我感覺心情都好了許多,生活上的瑣事多虧了你們這些貼心人!」說這話的是獨居在教師公寓小區的80歲老人李翠蘭,而她口中的「貼心人」正是彬州市下派到該小區的樓棟長白群和她的志願者隊伍。

白群只是機關黨員到社區、小區報到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像她這樣的樓棟長全市還有很多,僅彬州就有266名,他們經常帶領志願者利用休息時間開展衛生清潔、文明勸導、矛盾調解、宣講宣傳等志願服務活動,幫助孤寡老人解決生活困難,讓群眾深切感受到組織無時無刻不在身邊。

彬州市城東社區樓棟長楊敏與志願者為群眾測量血壓。

鹹陽市開展「五鏈共治」訴源治理,以政治強引領,構建基層黨建鏈;以自治強活力,構建群眾興趣鏈;以法治強遵循,構建司法保障鏈;以德治強潤心,構建社會文明鏈;以智治強支撐,構建創新服務鏈,將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相統一,黨建鏈、興趣鏈、保障鏈、文明鏈、服務鏈相銜接,在縣市區設立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在街辦設立法律服務工作站,在社區(村)設立法官工作室,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網絡。

該市組織2.9萬餘名機關黨員到社區、小區報到,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並選派1500餘名機關黨員幹部擔任居民小區樓棟長,讓他們不離單位、不轉關係、不領報酬,為群眾服務,把矛盾和糾紛預防化解在基層,實現小治理向大平安的根本轉變,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鹹陽版」。

此外,該市開展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探索「紅色物管」新模式,通過在小區物業上建立黨組織,引導物業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一站式」辦公

鑄造服務群眾聚能環

「我們社區自2012年成立以來,就長期租賃辦公用房,隨著承擔的服務項目越來越多,活動陣地也越來越跟不上需求。現在可好了,『一部三室三站一場』標準化,佔地1065平方米,足足兩層共1380平方米,條件好了,工作起來更有信心了。」渭城區文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曉健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比劉曉健更有感觸的是家住西延鐵路小區的老人李振亞,他來到新建成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領取老年證時,連連讚嘆:「咱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環境好,也很近,我走過來只花了十幾分鐘,以前起碼得半個小時哩!真還應了你們那句『15分鐘服務圈』。」

彬州市城關街道西街社區開元廣場黨群服務工作站工作人員為群眾解答社保政策。

放眼全市,為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千方百計給群眾提供更主動、更便捷、更貼心的服務,鹹陽市積極整合黨建、政務和社會服務等各種資源,建成高標準城市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49個,開展社區活動陣地「三年提升」活動,對全市162個社區活動陣地全面改擴建。廣大社區工作者依託黨群服務中心,採取錯時延時、坐班值班、預約上門等形式,為轄區企業、市場商圈、居民群眾提供全方位、便捷式服務。遍布城市基層的黨群服務中心(工作站)已經成為黨領導城市治理的堅強陣地和服務黨員群眾的溫馨家園。

「一家人」共享

勾繪黨建紅色地標

「我們在十字街頭、公園廣場等人群聚集地打造了141個『心心秦家』黨群服務工作站,它們是遍布秦都的各級黨組織的化身,讓人民群眾切身體會到黨組織就在我們身邊,真正實現了黨心民心、心心相印。」秦都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工委書記王立光談道。星羅棋布的「心心秦家」輻射著秦都區的每個角落,繪成一幅紅色地圖,連接著千家萬戶,像一個個神經元,向城市末梢輸送著能量和養分。

大學生在秦都區渭陽西路街道富安路社區「心心秦家」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鹹陽市在公園廣場、十字街頭等人群聚集地建設「心心秦家」「彬彬有禮」等黨群服務站352個,按照「7+X」服務模式,免費為群眾提供手機充電、快遞存取、應急雨傘、困難救助等服務,將黨建服務觸角延伸至城市治理末梢,讓來服務站的群眾真切感受到城市黨建的溫度,讓市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件素材由鹹陽市委組織部提供

■記者:郭文治 馬 源

作者/來源:中國城市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佳木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有效路徑
    圖集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汲取疫情防控經驗,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有效路徑,引領各方力量聯動共建、多元共治,推動資源、管理和服務重心全面下移,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佳木斯市向陽區建設街道黨工委召開黨建聯席會佳木斯市委就加強網格化管理推進市域基層社會治理印發《指導意見》,市委組織部配套出臺「一方案四意見」,分層分類提出建強網格黨組織、健全黨建考評等6個方面21項具體任務。
  • 南通板橋社區:推進網格化黨建,提升引領社區治理新路徑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以來,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板橋社區緊緊圍繞「黨建+基層治理」主題主線,通過加強支部與網格融合,築牢區域黨建共建體系,搭建「四梁八柱」基層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力。網格員入戶宣傳「民法典」突出規範化,明確建設路徑。
  • 烏斯太鎮打造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特色品牌
    社區有變化,居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今年以來,按照「五化協同、大抓基層」工作部署,烏斯太鎮建立「定管評推」四項機制,著力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項目化」運作模式,有效提升了互聯互動融合黨建工作質效,為推動全鎮高質量發展夯實了組織基礎。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貴陽以「五個一」為抓手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杆城市
    聚焦城市治理難點與痛點、聚焦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強化服務「不缺位」、保障「不缺失」、保護「不越位」、打擊「不手軟」;用「數治」推動社會治理由「各自為政」轉為「集成服務」…… 近年來,貴陽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平安建設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共建共治共享,著力構建「五個一」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杆城市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
  • ...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成果交流會在下城...
    12月4日下午,全市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成果交流現場會在下城區舉行。中央第四巡視組巡視專員李進出席會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毛溪浩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政府副市長繆承潮主持。下城區委書記劉穎出席會議。
  • 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建引領治理「千變」
    近年來,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工委緊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適應城鎮布局、經濟結構、黨員流向等新變化,堅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互聯互動、創新發展,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方面開展了一些有益探索。
  • 區中青班到雲城學習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以小區業主黨支部為陣地,推進小區生態新格局,大力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加強全域環境升級改造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月19日下午,區委黨校副校長林創華攜白雲區第二十一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員一行到雲城街參觀學習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雲城街黨工委副書記陳麗萍陪同。
  • 無錫市江溪街道黨建引領治理「千變」
    近年來,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工委緊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適應城鎮布局、經濟結構、黨員流向等新變化,堅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互聯互動、創新發展,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方面開展了一些有益探索。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機制的三大蛻變,著力提高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推動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 [市域治理] 博樂市:黨建引領聚合力 基層治理提效力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博樂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文明城市創建不易,而守牌更難。博樂市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在文明創建的道路上繼續前行。2020年12月22日至26日,記者走進博樂市,探訪這座文明城市的市域治理經驗。
  • 龍巖市新羅區: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裡」,是黨委和政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20世紀80年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工作生活期間曾倡導「遠親不如近鄰」的重要理念。近年來,新羅區牢記囑託,積極探索實踐近鄰黨建工作,把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夯實基層基礎,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
  • 黃金盛:堅持黨建引領,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黃金盛強調,基層治理是群眾安居樂業的的重要保障,街道、社區要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探索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群眾。 在城南街道保真社區、朗池街道新生社區,黃金盛實地察看、了解了社區的辦公條件,並圍繞基層治理的難點、面臨的困惑與社區幹部進行了深入交流。
  • 瓊海市:創新城市黨建載體 完善城市治理機制 - 中國城市報-人民網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啟動後,瓊海積極探索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新形勢新背景下,創新城市黨建工作載體,完善城市治理工作機制,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城市影響力、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升。  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  加強基層黨建頂層設計  作為一項創新性工作,城市基層黨建牽涉面廣、情況複雜,必須樹立系統建設、整體建設的大黨建理念。
  • 陝西漢中:積極構建「1+4」城市基層治理新體系
    陝西省漢中市堅持民生無小事,將引領基層治理作為基層黨建重要任務,積極推廣黨建引領下的一個平臺承載、一張網絡連接、一支隊伍落實、一套機制保障的「1+4」基層社會治理新體系,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 惠州:黨建引領「村警工程」 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
    但自2019年初他擔任駐村民警後,不到兩年時間,轄區刑事治安警情下降60%,一躍成為全縣治安最好的村居之一。  這得益於惠州公安機關推出的「一村(居)一警」工作機制。近年來,惠州公安機關以黨建引領「村警工程」,不斷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  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今年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形勢緊迫。
  • 黨建智能化「點睛」治理精細化
    建鄴區積極探索信息化網際網路時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五微共享社區」黨群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了黨建智能化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關鍵詞:科技支撐 智能化黨建 精細化治理 2009年5月25日,繼蘇州工業園之後,江蘇省與新加坡合作的又一重大項目——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項目在建鄴區江心洲正式奠基。
  • 點燃「市北星火」,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2.0版
    如何通過黨建引領激發基層治理活力?如何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藍圖?今天,《青島日報》頭版頭題重點報導市北區全要素創建「黨群e家」智慧平臺,建立「吹哨報到」閉環管理機制,形成「一核多元、一網統籌、一呼百應」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生態。
  • 青島市市南區「暖治理」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新探索
    隨著「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發布,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將迎來又一個新的起點。著眼於以「暖思維」促「暖作為」,市南區的「暖治理」品牌和平臺將實現再發展再拓新,繼續打造基層社會治理的靚麗市南名片。
  • 謀劃發展新路徑|朝陽區街道系統「年度三件事」 助力推進基層社會...
    今年,朝陽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從區級層面加強對24個街道改革創新工作的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深入落實「吹哨報到」機制,加強對改革政策、專業技術等方面的保障支持,形成上下協同推進任務落實的工作合力,街道改革創新任務取得較好成效。今天我們先來看一下,哪些街道在謀劃發展新路徑方面做得比較好呢?一起來揭曉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