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黨建引領「村警工程」 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

2020-12-27 中國警察網

  雖然再有兩個月就要退休了,但譚坤梅工作起來仍然幹勁十足,講起駐村警務工作如數家珍:「轄區翠美村有陳姓居民2122人,徐姓315人,最少的是鍾姓,只有9人。」

  近日,記者在廣東省博羅縣公安局翠美村駐村警務室採訪時,這位有著25年黨齡、被村民親切稱為譚叔的59歲老民警感慨又自豪:他負責的翠美村地處城鄉接合部,長期治安形勢複雜。但自2019年初他擔任駐村民警後,不到兩年時間,轄區刑事治安警情下降60%,一躍成為全縣治安最好的村居之一。

  這得益於惠州公安機關推出的「一村(居)一警」工作機制。近年來,惠州公安機關以黨建引領「村警工程」,不斷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

  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今年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形勢緊迫。

  惠州市公安局黨委審時度勢、迅速行動。1月23日,全市萬餘名黨員民警、輔警高舉黨旗、聽從號召,投身一線,迅速充實到村警陣容中,第一時間守住全市各個村居路口、交通要道,晝夜拼搏在抗擊疫情「內防擴散、外防輸入」惠州保衛戰、社區阻擊戰的最前沿。這是自2019年初,惠州市公安機關推行「一村(居)一警」工作機制以來最大的一次實戰檢驗。

  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惠城區橋東街道東湖社區下轄9個小區,住戶有8981戶,總人口3萬餘人,但社區工作人員僅有8人。

  疫情發生伊始,東湖社區一街之隔的隔壁社區發現4例新冠肺炎病例,轄區疫情防控壓力面臨空前挑戰。作為駐村民警,廖豔霞清楚,東湖社區現有黨員232名,有著紮實的黨建基礎,具備「支部建在小區、小組建在網格上、黨員發展在樓棟裡」的網格化特點。她充分調動社區黨員先鋒模範力量,邀請黨員幹部加入信息採集,發動群眾參與鄰裡守望。

  「公安局防疫辦核查名單還沒下發,東湖駐村民警組成的社區三人小組已經完成上門核查工作。」橋東派出所所長曾德平介紹,居民一發現轄區有外地歸來的住戶,都會連夜通報給駐村民警。

  龍門是山區縣,警力較為緊張,王坪村駐村民警張祖通向科技要警力,在疫情防控期間,結合開展「一標三實」工作,進一步完善資料庫,並聯合網安部門開發預警小程序,加強對重點疫區人員的排查管控,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抗疫一線,駐村黨員民警發揮了突出作用,一名黨員就是一座戰鬥堡壘。惠陽分局淡水派出所所長黃文勇介紹,隨著疫情的持續,壩尾警務區轄區數千商戶強烈要求減租。駐村民警葉曉東及時向派出所和街道反映情況,啟動應急預案。經多方協調,達成相關協議,商戶情緒穩定下來。

  黨員在,民心定!警察在,秩序安!廣大駐村民警積極配合各級黨委政府,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主動充當防範新冠肺炎疫情的講解員、村居出入關口的檢查員、涉疫反詐防騙的指導員、交通消防安全的宣傳員、便民利民的服務員、涉疫糾紛的調解員,積極聯動群眾,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築牢了堅實防護牆。

  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全面提升

  惠州是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個農業大市。惠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高誠苗介紹,惠州公安機關基層基礎工作底子薄、基礎弱的狀況一度未得到根本改變,農村人口基數大、農村地區社區警務還比較薄弱的狀況未得到根本改變,「我們是基於這兩個判斷,適時作出在全市推行『一村(居)一警』的工作部署的。」

  周究偉是全市1281個村(居)的2254名警力的一員。2019年初,仲愷高新區分局黨員民警周究偉主動申請當駐村民警。近兩年來,他從最初只會辦案到現在成為會講客家話、會指揮交通、會做群眾工作的多能村警。

  惠州市公安局黨委一直堅持深入推進公安黨建築基工程,推行第一議題學習、支部書記上黨課、設立黨建活動室、實施黨組織頭雁工程等措施。他們鼓勵年輕黨員民警到一線鍛鍊,從制度安排和保障上,讓黨員民警成為基層主心骨,在強化基層治理中形成良性循環。

  惠州公安機關以黨建引領「村警工程」,不斷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群眾滿意」的目標,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基礎服務實戰能力、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有力提升。截至今年8月底,刑事、治安、黃賭警情同比分別下降29.13%、34.43%、73.24%。

  科技賦能,服務精準又貼心

  「公安工作,歸根到底就是群眾工作。『一村(居)一警』能夠更加注重民意導向,推進群眾工作由多頭分散向精準發力轉變。」廖豔霞介紹。

  為做好群眾工作,發揮黨員村警作用,廖豔霞把「一村一警」融入社區鄰居App,開發駐村居民警「葵花碼」,開通一鍵呼叫及網上調解室,成功打造了掌上警務室運行模式。

  「駐村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信息採集,但對於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眾多的惠州來說,傳統的登門採集信息方式,讓租客、房東和駐村民警都不滿意。群眾需要什麼,公安機關就做什麼,黨員駐村民警走訪了解群眾需求後,決定開發智能信息採集系統。」惠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林翔介紹,依託全省智慧新警務建設,惠州公安機關以科技賦能助力,不斷提升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

  2019年底,大亞灣區公安機關依託村警黨員先鋒隊,在全區推廣「灣區e網通」人臉智慧門禁建設,既滿足社區群眾多樣化服務需求,又降低公安機關的服務管理成本,促進了公安機關職能由管理前置向服務前置轉變。大亞灣區公安局「一村(居)一警」辦公室主任劉雪波介紹,如今,「灣區e網通」已發展成為當地最大的政務服務平臺,租客一掃碼就知全區出租屋情況,能點對點聯繫房東。

  「『一村(居)一警』就是好,鄉村民情掌握了,打擊犯罪穩準快,社會治安變美妙,變美妙。」 「為讓鄉村能太平,實行一村有一警;及時解決村民事,讓民更有謝黨心。」這是惠東縣白花鎮退休教師張桂良為「一村(居)一警」寫的兩首讚歌。

相關焦點

  • 區中青班到雲城學習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以小區業主黨支部為陣地,推進小區生態新格局,大力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加強全域環境升級改造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月19日下午,區委黨校副校長林創華攜白雲區第二十一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員一行到雲城街參觀學習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雲城街黨工委副書記陳麗萍陪同。
  • 烏斯太鎮打造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特色品牌
    烏斯太鎮打造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特色品牌創新建立「定管評推」項目化管理機制「這裡的環境比以前好多了,總能看到有人在打掃衛生,街面非常乾淨,小孩放學在附近玩兒,家長很放心。」近日,一位烏斯太鎮居民對社區的工作讚不絕口。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
  • 黨建智能化「點睛」治理精細化
    建鄴區積極探索信息化網際網路時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五微共享社區」黨群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了黨建智能化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關鍵詞:科技支撐 智能化黨建 精細化治理 2009年5月25日,繼蘇州工業園之後,江蘇省與新加坡合作的又一重大項目——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項目在建鄴區江心洲正式奠基。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點燃「市北星火」,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2.0版
    市北區將「黨建」作為解決問題的出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實現老城區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要讓黨建這個『動力主軸』轉起來,激發整合產業人才信息等資源優勢,實現換道超車。」如何讓黨建工作化「虛」為「實」?「只有網格管理精準化,社會治理才能精細化,這一創新做法值得在全區進行推廣。」市北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進中心主任範瑞江說。
  • 無錫市江溪街道黨建引領治理「千變」
    近年來,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工委緊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適應城鎮布局、經濟結構、黨員流向等新變化,堅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互聯互動、創新發展,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方面開展了一些有益探索。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機制的三大蛻變,著力提高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推動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 「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佳木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有效路徑
    圖集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汲取疫情防控經驗,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有效路徑,引領各方力量聯動共建、多元共治,推動資源、管理和服務重心全面下移,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佳木斯市向陽區建設街道黨工委召開黨建聯席會佳木斯市委就加強網格化管理推進市域基層社會治理印發《指導意見》,市委組織部配套出臺「一方案四意見」,分層分類提出建強網格黨組織、健全黨建考評等6個方面21項具體任務。
  • 大木廠鎮「五抓工作法」開創信訪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來大木廠鎮積極完善工作機制,持續提升依法辦理信訪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信訪工作以「減存量、遏增量、防變量、保穩定」為重點,以「五抓工作法」確保全鎮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開創信訪工作新局面。2020年,全鎮信訪總量下降56.5%,全年無赴省進京訪人員。
  • 蔡奇調研昌平區,要求努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立足當前,著眼「十四五」,樹牢新發展理念,集聚創新發展動能,壓實生態保護責任,激發基層治理活力,努力開創昌平發展新局面。叮囑保護好文物天通苑體育館是回天地區織補的重要體育設施。蔡奇察看場館運行,了解回天地區文體健身設施建設情況。「感謝『回天有我』行動給我們帶來的大變化。」一位居民說。
  • ...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成果交流會在下城...
    12月4日下午,全市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成果交流現場會在下城區舉行。中央第四巡視組巡視專員李進出席會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毛溪浩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政府副市長繆承潮主持。下城區委書記劉穎出席會議。
  • 陝西鹹陽:「五個一」蹚出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我們堅持系統思維、整體推進,強化黨建引領,突出綜合治理,著力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實系統、做活治理,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城市社會治理水平和服務群眾效能,積極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談到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陝西省鹹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崔勒宇自信滿滿,侃侃而談。
  • 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建引領治理「千變」
    近年來,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工委緊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適應城鎮布局、經濟結構、黨員流向等新變化,堅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互聯互動、創新發展,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方面開展了一些有益探索。
  • ...生活安心省心舒心 ——張灣區唱響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最美和聲」
    去年以來,張灣區總結疫情防控先進經驗,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從組織運行、服務供給、民主協商、多方參與等多方面,推動基層黨建為城鄉治理聚力賦能,努力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群眾叫得應、離不開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 [市域治理] 博樂市:黨建引領聚合力 基層治理提效力
    博樂市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在文明創建的道路上繼續前行。2020年12月22日至26日,記者走進博樂市,探訪這座文明城市的市域治理經驗。群眾點單黨員服務、黨群服務驛站解憂、黨建聯盟共建共治……2020年以來,博樂市以深化城市基層黨建為契機,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活治理,積極探索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讓各族群眾充分享受到普惠、專業的社會服務。「我經營的百貨店從辦手續到進貨都得到了村裡黨員們的幫忙,解決了我家人手不足的困難。」
  • 黃金盛:堅持黨建引領,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4月3日,縣委書記黃金盛深入城南街道寶珍社區、朗池街道新生社區調研社區管理、社區服務及基層治理工作。黃金盛強調,基層治理是群眾安居樂業的的重要保障,街道、社區要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探索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群眾。 在城南街道保真社區、朗池街道新生社區,黃金盛實地察看、了解了社區的辦公條件,並圍繞基層治理的難點、面臨的困惑與社區幹部進行了深入交流。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破解「小馬拉大車」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而社區作為社會治理最基本單位,可謂是「末梢中的末梢」。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加快演變,社區普遍面臨老舊小區多、轄區單位多、流動人口多「三多」複雜局面,呈現出居民管理難、安全監管難、糾紛協調難「三難」問題。要想「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社區亟需構建起區域黨建聯動新格局,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強化黨建引領,夯實組織基礎。
  • 新知行|黨建引領 龍翔街道老舊小區治理有妙招
    為加強小區物業管理,龍翔街道響應五華區委、區政府制定的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服務民生的工作方案,迅速開展工作,結合轄區老舊小區治理實際,大膽闖、大膽試,積極謀劃制定「紅色引擎」工作方案,著力打造「黨組織引領、企業履行責任、黨員帶頭示範、服務質量一流、群眾接受認可」的紅色物業管理新品牌。
  • 緊扣「三保一優一強」 奮力開創高質量平安常熟新局面
    緊扣「三保一優一強」 奮力開創高質量平安常熟新局面 2020-04-10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倉瀏河鎮:「黨建+」鏈出基層治理新格局
    這一「最+」黨建帶動的全村黨群共治新格局,成為瀏河鎮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鮮明樣本。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關鍵在於抓住關鍵處、找準突破口。瀏河鎮將發力點選在了黨建上,以黨的建設為引領,謀劃基層治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