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再有兩個月就要退休了,但譚坤梅工作起來仍然幹勁十足,講起駐村警務工作如數家珍:「轄區翠美村有陳姓居民2122人,徐姓315人,最少的是鍾姓,只有9人。」
近日,記者在廣東省博羅縣公安局翠美村駐村警務室採訪時,這位有著25年黨齡、被村民親切稱為譚叔的59歲老民警感慨又自豪:他負責的翠美村地處城鄉接合部,長期治安形勢複雜。但自2019年初他擔任駐村民警後,不到兩年時間,轄區刑事治安警情下降60%,一躍成為全縣治安最好的村居之一。
這得益於惠州公安機關推出的「一村(居)一警」工作機制。近年來,惠州公安機關以黨建引領「村警工程」,不斷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
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今年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形勢緊迫。
惠州市公安局黨委審時度勢、迅速行動。1月23日,全市萬餘名黨員民警、輔警高舉黨旗、聽從號召,投身一線,迅速充實到村警陣容中,第一時間守住全市各個村居路口、交通要道,晝夜拼搏在抗擊疫情「內防擴散、外防輸入」惠州保衛戰、社區阻擊戰的最前沿。這是自2019年初,惠州市公安機關推行「一村(居)一警」工作機制以來最大的一次實戰檢驗。
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惠城區橋東街道東湖社區下轄9個小區,住戶有8981戶,總人口3萬餘人,但社區工作人員僅有8人。
疫情發生伊始,東湖社區一街之隔的隔壁社區發現4例新冠肺炎病例,轄區疫情防控壓力面臨空前挑戰。作為駐村民警,廖豔霞清楚,東湖社區現有黨員232名,有著紮實的黨建基礎,具備「支部建在小區、小組建在網格上、黨員發展在樓棟裡」的網格化特點。她充分調動社區黨員先鋒模範力量,邀請黨員幹部加入信息採集,發動群眾參與鄰裡守望。
「公安局防疫辦核查名單還沒下發,東湖駐村民警組成的社區三人小組已經完成上門核查工作。」橋東派出所所長曾德平介紹,居民一發現轄區有外地歸來的住戶,都會連夜通報給駐村民警。
龍門是山區縣,警力較為緊張,王坪村駐村民警張祖通向科技要警力,在疫情防控期間,結合開展「一標三實」工作,進一步完善資料庫,並聯合網安部門開發預警小程序,加強對重點疫區人員的排查管控,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抗疫一線,駐村黨員民警發揮了突出作用,一名黨員就是一座戰鬥堡壘。惠陽分局淡水派出所所長黃文勇介紹,隨著疫情的持續,壩尾警務區轄區數千商戶強烈要求減租。駐村民警葉曉東及時向派出所和街道反映情況,啟動應急預案。經多方協調,達成相關協議,商戶情緒穩定下來。
黨員在,民心定!警察在,秩序安!廣大駐村民警積極配合各級黨委政府,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主動充當防範新冠肺炎疫情的講解員、村居出入關口的檢查員、涉疫反詐防騙的指導員、交通消防安全的宣傳員、便民利民的服務員、涉疫糾紛的調解員,積極聯動群眾,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築牢了堅實防護牆。
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全面提升
惠州是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個農業大市。惠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高誠苗介紹,惠州公安機關基層基礎工作底子薄、基礎弱的狀況一度未得到根本改變,農村人口基數大、農村地區社區警務還比較薄弱的狀況未得到根本改變,「我們是基於這兩個判斷,適時作出在全市推行『一村(居)一警』的工作部署的。」
周究偉是全市1281個村(居)的2254名警力的一員。2019年初,仲愷高新區分局黨員民警周究偉主動申請當駐村民警。近兩年來,他從最初只會辦案到現在成為會講客家話、會指揮交通、會做群眾工作的多能村警。
惠州市公安局黨委一直堅持深入推進公安黨建築基工程,推行第一議題學習、支部書記上黨課、設立黨建活動室、實施黨組織頭雁工程等措施。他們鼓勵年輕黨員民警到一線鍛鍊,從制度安排和保障上,讓黨員民警成為基層主心骨,在強化基層治理中形成良性循環。
惠州公安機關以黨建引領「村警工程」,不斷開創社會治理新局面,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群眾滿意」的目標,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基礎服務實戰能力、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有力提升。截至今年8月底,刑事、治安、黃賭警情同比分別下降29.13%、34.43%、73.24%。
科技賦能,服務精準又貼心
「公安工作,歸根到底就是群眾工作。『一村(居)一警』能夠更加注重民意導向,推進群眾工作由多頭分散向精準發力轉變。」廖豔霞介紹。
為做好群眾工作,發揮黨員村警作用,廖豔霞把「一村一警」融入社區鄰居App,開發駐村居民警「葵花碼」,開通一鍵呼叫及網上調解室,成功打造了掌上警務室運行模式。
「駐村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信息採集,但對於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眾多的惠州來說,傳統的登門採集信息方式,讓租客、房東和駐村民警都不滿意。群眾需要什麼,公安機關就做什麼,黨員駐村民警走訪了解群眾需求後,決定開發智能信息採集系統。」惠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林翔介紹,依託全省智慧新警務建設,惠州公安機關以科技賦能助力,不斷提升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
2019年底,大亞灣區公安機關依託村警黨員先鋒隊,在全區推廣「灣區e網通」人臉智慧門禁建設,既滿足社區群眾多樣化服務需求,又降低公安機關的服務管理成本,促進了公安機關職能由管理前置向服務前置轉變。大亞灣區公安局「一村(居)一警」辦公室主任劉雪波介紹,如今,「灣區e網通」已發展成為當地最大的政務服務平臺,租客一掃碼就知全區出租屋情況,能點對點聯繫房東。
「『一村(居)一警』就是好,鄉村民情掌握了,打擊犯罪穩準快,社會治安變美妙,變美妙。」 「為讓鄉村能太平,實行一村有一警;及時解決村民事,讓民更有謝黨心。」這是惠東縣白花鎮退休教師張桂良為「一村(居)一警」寫的兩首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