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安心省心舒心 ——張灣區唱響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最美和聲」

2021-01-09 荊楚網

社區、物業、業主代表開展民主協商

村民開展協商民主議事

家和苑社區志願者聯合醫護人員開展助殘活動

特約記者趙尹通訊員鮑升濤王為

「退休幹部當起小區黨支部書記,單位『一把手』成了支部委員,私營業主當起樓棟長,音樂愛好者做起文體員,鄰家阿姨變身調解員……」置身於張灣區大街小巷,黨建引領隨處可見,社區服務時時可享。

去年以來,張灣區總結疫情防控先進經驗,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從組織運行、服務供給、民主協商、多方參與等多方面,推動基層黨建為城鄉治理聚力賦能,努力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群眾叫得應、離不開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一核多元,有呼必應,築牢基層「主心骨」

「今天是我們社區大黨委暨共駐共建第四季度聯席會議,目的是建立會商機制,推動職能部門資源和力量下沉……」去年11月20日,張灣區漢江路街辦陽光社區召開「大黨委」共駐共建聯席會議暨「3+N」書記和骨幹隊伍集中見面會。過去,一個社區十幾名幹部想理順幾萬人的事兒,常常力不從心。

「一人走百步不如百人走一步」。張灣區打破條塊分割組織壁壘,全面貫通「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動力主軸,成立4個街道黨工委,組建34個社區黨委,吸納84個駐區單位、200多名黨組織負責人進入社區大黨委兼職。每季度一次「大黨委」聯席會議,每月一次「三方聯動」會議,每周一次居民議事會議,實現大事共議、要事共決、難事共解、實事共辦,城市基層治理和社區建設從「獨角戲」變為「大合唱」。

黨員不好找,群眾心不齊,服務不到位,曾是基層治理的難點。張灣區把黨的基層組織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全覆蓋建立小區黨支部335個、樓棟黨小組1077個,配建小區黨支部陣地59個。率先成立物業行業黨工委,組建業委會246個,推選黨建指導員、樓棟「紅管家」48名,單建聯建「紅色物業」黨支部3個。去年疫情防控期間,黨的基層組織網絡體系發揮出超常作用,3000餘名無職黨員迅速集結成立105個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突擊隊123個,以社區大黨委為核心、小區黨支部和樓宇黨小組為骨幹,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員、志願者、小區物業、樓棟長、公益組織作用,築起社區防控「鋼鐵長城」。

相對於城區,鄉村治理一直是短板。去年,張灣區圍繞基層黨組織「治理能力強化提升行動」,全面探索建設片區黨委、產業支部等聯合黨組織,實施「頭雁」工程和「一村多名大學生」培養計劃,完成36個農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提檔升級,全覆蓋建立民主議事協商組織,指導制定村規民約。圍繞「七彩西溝、方灘畫廊」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示範區」創建,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和生態保護、鄉村治理、民生改善「同步過硬」,用紅色資源引領綠色發展,實現紅綠交融、綠富同興!

四治融合,守望相助,打通治理「大動脈」

「自從家門口建起『議事會』,咱們社區很多老問題有了解決辦法!」張灣區車城路街辦高家灣社區一處上世紀70年代建設的安置樓,亂搭亂建等問題始終困擾著居民。去年,社區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將「議事協商會」搬到居民家門口,黨員、群眾、執法單位面對面擺政策、講道理,拆違這個過去人人頭痛的難題有了解決利器。不久,小區違建順利拆除,收回的公共用地打造成綠地和居民活動場所。

群眾訴求多,社區力量弱,怎麼辦?張灣區積極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多方參與基層治理格局,建立完善「居民公約+小區業委會」等治理機制,探索建立村(居)民議事會制度,規範民主議事程序,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花果街辦放馬坪成立了居民理事會,支部書記、會長楊志金帶領12名無職黨員引導居民主動參與鄰裡糾紛調解、項目拆遷協調等社區事務;車城路街辦巖嶺社區半山尚小區黨支部招募熱心業主組成「小區志願管家」,協助物業辦開展服務,並定期開展文明樓棟評選活動;藍山郡小區通過議事會、會客廳等形式,對停車、養狗等公共事務進行民主協商,有效激發了業主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

基層治理有溫度,還要靠「德治」揚正氣、「智治」提效率。張灣區車城西路8號東鑫大廈由39名退休老黨員組建黨支部,他們主動發揮餘熱,定期組織居民開展聯歡會、百家宴等活動,引領形成守望相助之風,成為十堰家喻戶曉的「幸福大廈」。張灣區漢江路街辦探索信息化治理方式,開發智慧社區APP平臺,基層黨建、政務服務、物業管理、信息諮詢等實現掌上「一鍵通辦」,居民辦事不再跑冤枉路。

同時,張灣區以黨建為引領,通過國有資產劃撥、房地產開發商配建、駐地單位共享等模式,破解部分社區無辦公場地、無居民活動陣地等難題;以車城路街辦陽光藍山郡社區為代表的「三項清單」制度,實現服務資源與群眾需求無縫對接;以漢江路街辦陽光社區為代表的「三事分辦」制度,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漢江路街辦東風社區黨群藝術團、車城路街辦公園社區老年大學、花果街辦頭堰社區「愛心食堂」、紅衛街辦「紅衛紅」志願服務隊等200多個社會志願服務組織,合力參與社會治理和公益服務,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支撐保障,集約高效,激活更多「動力源」

「小區黨支部建得怎麼樣,能否發揮作用?小區還存在哪些亟需解決的困難問題?」去年11月24日,張灣區委副書記、區長周玲變身社區黨建專員,深入包聯社區19個小區走訪調研,為基層治理把脈開方。「一社區一專員、一小區一支部」,去年以來,張灣區集中向社區派遣縣級黨建專員37名,指導街道向社區派遣第一書記37名。統籌轄區公共醫療和法治資源,先後向社區派遣公共衛生健康專員1258名、法治專員37名,推動61家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2497名在職黨員幹部到社區報到,為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注入了強勁動力。

緊扣街道社區責權不對等、「小馬拉大車」、工作推進難度大等突出問題,張灣區在全市率先完成街道體制改革,科學設置「五辦三中心」,賦予街道人事考核權、徵得同意權等「五項權力」,調配下放編制154名,全面充實街道力量,破解街道「責任無限、權力有限」瓶頸難題,讓條塊關係更加順暢。考核聘用社區工作者477名、後備人員40名,落實社區書記「事業崗位、事業待遇」,出臺社區工作者隊伍專業化建設標準,讓基層工作崗位受人尊敬、令人嚮往。

張灣區先後出臺20多項加強城鄉基層治理的政策,新增2000多萬元將社區幹部工資報酬全部納入財政統籌,新設立500萬元基層治理專項基金,並建立村級配套黨建經費三年遞增機制。實施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領頭雁」培養工程,制定村(社區)集體經濟收益創收獎勵辦法,建立特殊榮譽津貼、職業津貼、任職年限補貼制度。聯合住建等部門,啟動30多個房地產項目社區配建用房移交工作,為社區爭取6700多平方米社區服務活動場所。投入800多萬元高標準建設村(社區)黨建綜合體16個,建成全市首家「支部書記學院」,並建設一批小區黨員群眾服務點、政治生活館、黨建特色園區、黨建文化帶等「紅色矩陣」,全面提升城鄉基層治理水平。

相關焦點

  • 十堰市張灣區:夯實基礎強堡壘 基層治理增活力
    今年來,十堰市張灣區堅持把治理能力提升作為基層黨建關鍵主題,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推動基層治理從簡單粗放向科學精準轉變,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整體效能,激活發展「紅色動能」。「標準+」引領,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動力,十堰市張灣區把標準化建設作為基層治理能力強化提升的有力抓手,先後出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實施意見》、《村(社區)黨組織治理能力強化提升工作方案》、《關於在全區分行業開展基層黨組織能力強化提升行動的通知》、《村(社區)黨建綜合體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等多個細化標準,確保治理能力提升有標準可依、有章可循。
  • 雲南玉溪:城市基層黨建 從「自彈自唱」到「最美和聲」
    原標題:雲南玉溪:城市基層黨建 從「自彈自唱」到「最美和聲」 唯有黨建,能夠突破束縛,凝聚各方力量。 然而在一些地方,城市基層黨建常常是黨務工作者參與,工作看起來開展得有聲有色,實際上卻是少數人「自彈自唱」,帶動群眾效應不明顯。 如何擺脫這種困境,從獨樂樂到眾樂樂,雲南省玉溪市打牢基礎,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做實做細,增強城市基層黨建活力。他們甚至還將城市基層黨建的模式應用到撫仙湖治理上,效果挺好!
  • 天心區開展小區基層黨建工作 引領基層治理
    星辰在線1月8日訊 (通訊員 陳婷) 小區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場所,也是城市治理體系的基石和神經末梢,寄託著人們對幸福家園的美好嚮往。近年來,天心區文源街道梅嶺社區全力做好小區基層黨建工作,打造黨建引領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條新形勢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子。
  • [市域治理] 博樂市:黨建引領聚合力 基層治理提效力
    群眾點單黨員服務、黨群服務驛站解憂、黨建聯盟共建共治……2020年以來,博樂市以深化城市基層黨建為契機,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活治理,積極探索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讓各族群眾充分享受到普惠、專業的社會服務。「我經營的百貨店從辦手續到進貨都得到了村裡黨員們的幫忙,解決了我家人手不足的困難。」
  • 半月談|讓紅色基因深植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武漢答卷
    讓紅色基因深植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武漢答卷半月談記者 吉梯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教訓,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要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 點燃「市北星火」,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2.0版
    如何通過黨建引領激發基層治理活力?如何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藍圖?「只有網格管理精準化,社會治理才能精細化,這一創新做法值得在全區進行推廣。」市北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進中心主任範瑞江說。提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我們首先可能想到的是社區那些「一地雞毛」的瑣碎事。但在市北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2.0版本中,人才、企業、青年、營商環境等都是黨建關注的範疇。
  • 加強黨建引領 提升治理成效(深度關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①)
    楊 群攝(人民視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區治理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組織向最基層延伸,健全基層黨組織工作體系,是城鄉社區治理的堅強保證。針對基層治理的突出問題,不少地方通過黨建引領,統籌凝聚各方力量,圍著基層想、圍著基層轉、圍著基層幹,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基層治理從過去的「單兵作戰」向「協同善治」轉變,街道社區黨組織加強基層治理的資源多了、力量足了,群眾生活中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及時得到了解決。
  • ...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成果交流會在下城...
    12月4日下午,全市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成果交流現場會在下城區舉行。中央第四巡視組巡視專員李進出席會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毛溪浩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政府副市長繆承潮主持。下城區委書記劉穎出席會議。
  • 區中青班到雲城學習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以小區業主黨支部為陣地,推進小區生態新格局,大力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加強全域環境升級改造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月19日下午,區委黨校副校長林創華攜白雲區第二十一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員一行到雲城街參觀學習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雲城街黨工委副書記陳麗萍陪同。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烏斯太鎮打造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特色品牌
    今年以來,按照「五化協同、大抓基層」工作部署,烏斯太鎮建立「定管評推」四項機制,著力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項目化」運作模式,有效提升了互聯互動融合黨建工作質效,為推動全鎮高質量發展夯實了組織基礎。
  • 龍巖市新羅區: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
    老舊小區支部「管」起來 回遷小區先建黨支部新羅: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東南網12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溫連光)基礎薄弱小區黨組織牽頭、黨員和小區群眾積極參與「管」起來,針對痛點、難點發力,提升治理水平;回遷小區黨支部建在回遷前,發揮核心引領作用
  • 黃金盛:堅持黨建引領,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4月3日,縣委書記黃金盛深入城南街道寶珍社區、朗池街道新生社區調研社區管理、社區服務及基層治理工作。黃金盛強調,基層治理是群眾安居樂業的的重要保障,街道、社區要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探索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群眾。 在城南街道保真社區、朗池街道新生社區,黃金盛實地察看、了解了社區的辦公條件,並圍繞基層治理的難點、面臨的困惑與社區幹部進行了深入交流。
  • 【基層治理黨旗紅84】宜賓市翠屏區、眉山市洪雅縣堅持黨建引領...
    【基層治理黨旗紅84】宜賓市翠屏區、眉山市洪雅縣堅持黨建引領,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 2020-11-10 18: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太倉瀏河鎮:「黨建+」鏈出基層治理新格局
    這一「最+」黨建帶動的全村黨群共治新格局,成為瀏河鎮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鮮明樣本。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關鍵在於抓住關鍵處、找準突破口。瀏河鎮將發力點選在了黨建上,以黨的建設為引領,謀劃基層治理創新。
  • 南通板橋社區:推進網格化黨建,提升引領社區治理新路徑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以來,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板橋社區緊緊圍繞「黨建+基層治理」主題主線,通過加強支部與網格融合,築牢區域黨建共建體系,搭建「四梁八柱」基層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力。網格員入戶宣傳「民法典」突出規範化,明確建設路徑。
  • 「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佳木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有效路徑
    圖集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汲取疫情防控經驗,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有效路徑,引領各方力量聯動共建、多元共治,推動資源、管理和服務重心全面下移,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科學化、精細化。佳木斯市向陽區建設街道黨工委召開黨建聯席會佳木斯市委就加強網格化管理推進市域基層社會治理印發《指導意見》,市委組織部配套出臺「一方案四意見」,分層分類提出建強網格黨組織、健全黨建考評等6個方面21項具體任務。
  • 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 譜寫區域化黨建「紅色奏鳴曲」
    紅網時刻記者 周昂 實習生 張子禾 通訊員 李雪 長沙報導社區,是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是推進社會治理創新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如何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依託區域化黨建,激活轄區黨員力量,摸清居民真實所需,盤點轄區各類資源,採取社區綜合治理新模式,實現服務供需高效精準對接。一力社區堅持問題導向,以社區基層黨組織為龍頭,採取共建、聯席、分類等方式整合資源,構建區域化黨建格局,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實現了資源在社區整合、服務在社區拓展、問題在社區解決、民心在社區凝聚。
  • 無錫市江溪街道黨建引領治理「千變」
    近年來,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工委緊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適應城鎮布局、經濟結構、黨員流向等新變化,堅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互聯互動、創新發展,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方面開展了一些有益探索。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機制的三大蛻變,著力提高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推動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 近年來,按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要求,新站區瑤海社區以提升組織...
    近年來,按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要求,新站區瑤海社區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以構築小區「紅色堡壘」、築牢小區「紅色陣地」、傳承小區「紅色基因」為抓手,探索出一條小區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