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騰訊宣布正式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表示從此在香港坐地鐵可以用微信支付,無論是香港本地人亦或是內地前往香港的遊客都便捷了不少!
既然騰訊已經有如此大動作,那與此一直相愛相殺的支付寶自然不能落後。
隨後,支付寶也正式宣布,香港港鐵正式接入支付寶和支付寶香港錢包了。
不管是香港本地人還是內地的遊客,都可以使用支付寶來進行都買港鐵票。
內地遊客則可以使用支付寶App來進行購票,並且自動按匯率轉為港幣進行付款!
香港本地人需要使用支付寶香港錢包來進行購票!
要知道去年中國行動支付已經達到了9億美元,已經是美國的90倍!
在內地已經全面普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的今天,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香港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呢?
一:香港人普遍更加注重隱私
香港專家就曾經表示過,其實香港並非在支付科技方面比較落後,只是香港人更加注重隱私,行動支付涉及許多個人信息的輸入,很多市民對帳戶和信息安全存在很重顧慮。
二:支付環境相差太遠
對於香港整個城市而言,消費習慣的不同也是微信和支付寶遲遲未在香港正式入駐的主要原因。
在香港,小額消費支付市場大多由八達通完成,而大額消費市場則有信用卡市場主導。而更多的時候,香港人更喜歡使用現金!
三:微信和支付寶不是香港人必備的APP
在內地,微信和支付寶幾乎是每個人手機裡必備的APP,但對於香港而言,微信是用來聊天的,而在香港主流的聊天工具依然是Whatsapp。
支付寶則是淘寶購物的工具而已。蘋果公司推出的Apple pay可以連接信用卡等,對於香港市民而言更加方便。
四、香港版功能與內地相差甚遠
內地版的微信和支付寶對於很多人來說,簡直是解決生活一切所需。看電影,交電費,還貸款,轉帳等涵蓋了諸多功能。
可是香港版的支付寶暫時只能進行線上支付,而微信支付HK除了線上支付,也只是多了P2P轉帳業務。
五、本土競爭對手強大
對於非現金支付來說,香港市民更加熱衷的一種支付方式便是——八達通卡。
八達通卡在香港推出10年,幾乎可以用在香港各式日常生活場景裡:便利店、超市、巴士、輪渡、醫院、學校等,都可以用八達通消費。
據悉八達通每日的交易數超過1300萬!不得不說,對於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來說,這是一個強大的對手。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支付寶&微信進軍香港史:
2016
8.25 香港金融局辦法儲值工具牌照,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支付雙雙上榜
2017
8月 微信支付與香港部分信用卡對接,在900多家門店上線
9月 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有限公司旗居臣氏集團與支付寶展開全面合作——屈臣氏、豐澤、百佳超市等600多家門店支持支付寶支付
9.26 支付寶宣布推出面對香港市場的港幣版電子錢包「支付寶HK」
10.23 支付寶與香港街市集團達成協議,在九龍東區推行支付寶付款
10.30 支付寶對接香港市區與新界計程車,香港計程車開始使用支付寶支付
10.31 微信支付正式在香港開通二維碼支付,接入商戶POS機以及Quickpay付碼款
11.24 微信支付宣布與香港港鐵正式達成協議,香港地鐵將支持微信支付
11.25 支付寶與香港地鐵正式達成協議,香港地鐵將支持支付寶支付
12月微信支付即將上線微信支付小程序,除了大型商戶,小商鋪、個人、報攤、茶餐廳、超市、計程車等都將能方便時用行動支付
香港高度發展,卻又面臨發展瓶頸;本地化特徵過於明顯,又非常國際化。未來的發展何去何從,一起拭目以待。
編輯:劉踢踢
來源:IT之家、億邦動力網、36氫、鳳凰財經、歐界傳媒、行動支付網、驅動中國網絡整合
關注發現香港微信公眾號(exploreHK)
發現更多精彩!
發現香港
探索香港的旅遊景點、時尚購物、特色美食、古蹟名勝、道地文化、自然風情、名人軼事, ... , 發現真實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