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迷《真田丸》:日本第一強兵的史詩

2021-02-08 電影世界雜誌
《真田丸》

編劇:三谷幸喜
導演:木村隆文、田中正、小林大、土井祥平
主演:堺雅人、大泉洋、長澤雅美、草刈正雄、內野聖陽、小日向文世、高淳子、木村佳乃、黑木華、遠藤憲一
播出平臺:NHK
首播日期:2016年1月10日

時隔一年,大河劇的題材再度回到了戰國時代。2016年大河劇《真田丸》中,號稱「日本第一強兵」的真田幸村(信繁)首度成為大河劇主角,劇集前半程描繪信繁之父昌幸帶領真田一族在戰國烽煙亂世中,以有限的實力,憑藉才智周旋於諸雄之間,艱難生存,其間甚至不乏反覆無常,背棄信義之手腕。信繁也在對父親敬畏交加的矛盾中不斷成長,尋找自己所信奉的義理。

名導演&編劇三谷幸喜執筆感召力驚人,堺雅人為飾演真田幸村執意放棄了《半澤直樹2》,配角陣容也搞起明星轟炸的策略,草刈正雄、大泉洋、長澤雅美、高淳子、黑木華、木村佳乃、松岡茉優和吉田羊組成真田一族;戰國諸勢力中也不乏內野聖陽、小日向文世、遠藤憲一、鈴木京香和竹內結子等大牌身影。劇集前半部頗有三谷的標籤風格,「畫風」全然不同於近年來大河劇或熱血或煽情的風格。三谷不時對戰國大人物進行幾近漫畫式的調侃,而大量笑料放在命運無常的戰國亂世之中,又常常透出一絲黑色幽默卻又不失熱血的底色。劇中昌幸在信濃豪族中的對頭室賀正武「閉嘴!黃口小兒」的臺詞更是一度成為流行語。然而隨著真田一族其後在時代浪潮中不得不面對一系列更加悲壯與無奈的戲劇性抉擇,可以想見,劇集風格將逐步加深其悲劇性,這在室賀正武之死的一幕中已經初露端倪。而信繁也將一步步認清自己的道路,懷揣揚家族之名於天下的雄心,迎接他最後也是最燦爛的戰役。

進入21世紀之後,大河劇仿佛進入了垂暮之年,收視率江河日下,連續五年下跌,2001年的《北條時宗》的收視率降至18.5%,與最高峰的《獨眼龍政宗》及《武田信玄》的接近40%相比,簡直是慘遭腰斬。為扭轉頹勢,2002年的《利家與松》開始,大河劇開始嘗試變革,該劇啟用人氣偶像反町隆史(飾織田信長)與松島菜菜子(飾阿松)夫婦共演,至於劇情上也距離史實甚遠,對主角前田利家個人的美化十分明顯,歷史上他側室成群,劇中就改成只有阿松一個妻子。

改走「偶像化」、「野史化」路線的《利家與松》的收視率回升至22%。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大河劇開播五十周年」的《平清盛》(2012年)的收視率簡直慘不忍睹,居然只有12%,2015年的《花燃》也好不到那裡去,以相同的收視率與《平清盛》一道忝陪末座。

真田信繁與豐臣秀吉(小日向文世飾)。三谷幸喜執筆的本劇有著強烈的喜劇色彩。


今年的《真田丸》重新回歸到正史路線。這從主角的名字就看得出來,編劇三谷幸喜表示:(真田)「幸村」之名不見於戰國文書,故而「信繁」之名將貫穿始終,而且「真田十勇士」之類虛構的人物也不會出現,這樣對歷史的負責態度對於老牌大河劇粉絲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而《真田丸》的第一集片頭就用 3D地圖第一次直觀地展示出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強大實力,而這個地圖得到了光榮(KOEI)公司的大力贊助——就是電子遊戲《信長之野望14》裡的3D地圖,這種直觀化的展示也增強了觀眾對於故事的代入感。

真田昌幸(右,草刈正雄飾演)與德川家康(內野聖陽飾)在劇中展開了激烈的智謀博弈。

這並不是三谷幸喜第一次擔任大河劇的編劇,2004年的《新選組》同樣由他執筆(《真田丸》主演堺雅人正是當年出演《新選組》「山南敬助」一角而受到關注的)。當年的《新選組》雖然收視率一般(17.4%),但劇情帶有大河劇中罕見的輕喜劇元素,這一特點在《真田丸》更是被發揮得淋漓盡致。第一集裡,面對織田氏的大兵壓境,武田家的重臣穴山梅雪慷慨宣誓:「孤乃御一門眾筆頭(家族頭領),孤在武田乃安」,說完投靠德川家康去也。另一位重臣真田昌幸(真田信繁之父)則說:「淺間山不噴發,武田家則安泰」,結果轉眼就給出了淺間山大噴發的鏡頭……至於第五集中德川家康在「本能寺之變」後令人忍俊不禁的逃亡,也可以說是徹底顛覆了大河劇中那個老奸巨猾的腹黑高手的形象。

面貌一新的《真田丸》最終能否在收視率上打個漂亮的翻身仗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史實上的真田家與劇中的遭遇一樣悲催卻是確鑿無疑的。雖然在劇中,真田昌幸被一口一口尊稱為「安房守」,聽起來很唬人,但實際上真田家只是信濃諸多「國人眾」(地方豪族)之一。雖說其地盤不小——包括信濃的小縣郡的本領真田鄉及隔壁的北半個上野,但實際上,一直到現在,群馬縣(上野)北部都是欠發達的地區,更別說四百多年前的戰國時代了。天正年間的北上野,也就沼田和巖櫃算是倆比較像樣的城(或許也可以算是沼田城的支城名胡桃城),其他地方基本上就全是山了,連個砦都沒有。而上野北部山區連個像樣的地方豪族都沒有,所以來自信濃的真田家佔了兩個據點,看上去卻好似是佔了整個北上野。

按照日後江戶幕府年間的標準,石高(糧食產量,大名、武士封地或祿米的基準)在1萬石以上,承擔軍役250人就可以稱為大名,可想而知作為「國人眾」的真田家勢力是何其弱小。當時的真田家甚至連大名的資格都不具備,卻要在所依附的武田氏覆滅之後面對四面八方的有力大名,北面的上杉氏,東面的北條氏,南面的德川家,哪一個真要起了吞併之心,都不是真田氏的軍力所能硬扛的,夾縫中的生存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考驗著真田昌幸的處世智慧與手腕。為了在亂世中存續,真田昌幸不斷地改變姿態,轉換效忠對象,以致被日後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稱為「表裡比興之人」(表裡不一,為明哲保身反覆投靠)。

雖然真田信繁最終未能扭轉大阪之陣的戰局,但為自己贏得了「日本第一強兵」的讚許。

不過,真正使真田家聲名鵲起的是兩次上田城之戰。1583年,真田昌幸在上田盆地臨近千曲川的伊崎山築起新的居城,是為上田城。1585年,真田昌幸在此以2000兵力擊破德川家康的大將大久保忠鄰率領的7000大軍,真田軍以死亡四十人的輕微代價殺掉德川軍1千多人,其中大久保忠鄰三個兒子全部陣亡,戰死有名武士300多人。直到半個世紀後,大久保家族的人寫書還稱真田家為恐怖的一族。十五年之後,整個日本分裂為東軍西軍兩大陣營,真田昌幸再施手腕,自己與次子信繁加入西軍,長子信之則加入東軍。兄弟父子同室操戈固然無奈,卻也是保全真田家的唯一辦法——無論東西軍哪方獲勝,真田家都有人站在勝利者一邊。戰端一開,又是在上田城,真田昌幸以區區2500士卒,將德川秀忠率領的3.8萬大軍牢牢釘住,使之未能趕上決定日本命運的關原大戰。然而西軍在關原的失敗,使得上田城的奮戰成為無用功,戰後真田昌幸、真田信繁父子被流放到九度山,1611年7月,真田昌幸抱憾去世,享年 64歲。

因永樂通寶在東亞地區的廣泛使用,日本戰國時代以及安土桃山時代的多名武將將其繪於自己的軍旗之上。如織田信長、黑田孝高、仙石久秀等。

雖說兩次上田城之戰的勝利其實應該算在真田昌幸頭上,但在當時世人眼裡,真田信繁畢總歸是「兩次擊敗德川家」的名門之後。到1614年,一直處心積慮尋找消滅豐臣秀吉之子秀賴的德川家康終於覓得機會,把「國家安康」解釋成「將『家』、『康』斬斷」,用這種卑劣的文字獄藉口挑起大阪之戰,不甘坐以待斃的豐臣方廣招天下浪人,在九度山的真田信繁成功擺脫監視,懷著「有朝一日必取兩代將軍之首,揚真田之名於天下」的信念進入大阪,成為豐臣方眾人倚賴的柱石。

不過,信繁主張出城野戰的思路未被認可,最終豐臣方以「籠城」死守應對德川從全日本調集而來的三十萬大軍。而在大阪城「南三之丸」南面建造的防禦城堡「真田丸」則是信繁戰術上的得意之作——這座被稱作「真田丸」的扇形城砦位於大阪城南,三面挖掘了壕溝,樹立了雙重的柵欄,城中設置了箭塔、望和樓閣,每一點八米就開了六個槍眼,成為一座堅固的防禦工事。「真田丸」在1615年初的「大阪冬之陣」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使得前來進攻的德川軍損兵折將兩千多人,以豐臣方守城獲勝而結束的「真田丸」攻防戰也是「大阪冬之陣」中最激烈的戰鬥。


但使真田信繁真正名揚天下的是不久後的「大阪夏之陣」,捲土重來的德川軍有十五萬之眾,而豐臣軍只有五萬,由于堅固的城牆(包括「真田丸」)在此前的和議中已經損壞,豐臣軍只得野戰以求勉強一戰。1615年5月7日,德川、豐臣兩軍一南一北,與大阪城南的天王寺——岡山口一帶展開決戰。真田信繁率領 3500名紅盔紅甲的騎兵,突破德川軍的層層阻擋,如烈焰一般撲向德川家康的本陣,迫使家康倉皇后撤,據說家康在窘迫之時甚至想到切腹。但老奸巨猾的家康在逃跑時下令放倒了帥旗,使得豐臣軍無法找到他的位置,終於使得真田信繁的衝擊功虧一簣。到下午4點左右,真田軍在數量佔絕對優勢的德川軍圍攻下全軍覆沒,真田信繁戰死,時年 48歲。雖然他最終未能扭轉大阪之陣的戰局,但為自己贏得了「日本第一強兵」的讚許,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如您喜歡本圖文請轉發朋友圈,感謝廣大讀者的支持。

推薦閱讀:

遲到的送別

真實與虛幻——渺生見滄海

伍迪·艾倫:我想銷毀我的大多數電影|最新訪談

【日劇】《小小食雜鋪》:去日留痕

2016年我刊定價仍為25元,全年300元,每月5日出版,國內郵發代碼:12-3。境外讀者請與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聯繫,國際訂閱代碼:M667。除郵局訂閱方式外,可以直接致電我社發行部訂閱。凡到我部訂閱,8折優惠,全年240元,平郵或快遞。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本刊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家族之船「真田丸」號的大河史詩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小池琪看日劇」!這是一個日劇迷寫給日劇迷的夢想日記。
  • 日劇《真田丸》獲自身最差收視
    另外日本臺和朝日臺幾部特別劇上榜,松本清張作品改編日劇兩部拿到相同收視率。  堺雅人主演的大河劇《真田丸》上周播出第十集《妙手》,更新自身最差收視16.2%。這一集中昌幸背叛北條與德川聯手,不料北條和德川突然又關係和睦了,信幸和信繁到德川的根據地浜松城,直接向家康提出要求為真田建城池,家康爽快地答應,同時又要把沼田領給北條,為守護真田家最重要的領土信繁又有了新使命。
  • 《戰國無雙真田丸》登場武將及劇情一覽
    導 讀 《戰國無雙:真田丸》講述了「日本第一兵」戰國武將真田幸村的壯烈生涯!戰國無雙系列首次嘗試長篇史詩!
  • 大河劇、真田丸、真田家 日本戰國
    《真田丸》講述了日本戰國末期最後的戰鬥大坂夏之陣而揚名的武將真田幸村(信繁)及其家族的生平往事。
  • 影評真田丸
    (圖片來源於網絡)大河劇主要以日本歷史為題材製作的規模龐大,演員眾多,集數漫長的歷史劇,一般來說,一年只有一部,並且從年初播到年末。《真田丸》這部由NHK出品,三古幸喜編劇的大河劇,主要講述了「天下第一兵」之稱的武將真田信繁(又名真田幸村)成長的故事,劇名也是真田信繁構築的堡壘的名字。
  • 戰國無雙真田丸
    名叫「真田丸」!話說一年一度的大河劇,劇情取材本來大都是戰國時代嘛,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的確如此,07年的《風林火山》,09年的《天地人》,11年的《江公主們的戰國》,14年的《軍師官兵衛》都是取材於戰國名人,但是那些劇怎麼能和今年的《真田丸》相比?無雙君問大家一句:「戰國無雙系列的第一主人公是誰?是誰?」
  • 真田幸村的生平故事——《戰國無雙:真田丸》
    該作是以真田幸村的一生為中心,展開波瀾壯闊的史詩冒險故事。【遊戲介紹】《戰國無雙:真田丸》是光榮(脫褲魔)於2016年11月23日發售的一款與NHK大河劇同名的無雙類遊戲。該作是以真田幸村的一生為中心,展開波瀾壯闊的史詩冒險故事。
  • 堺雅人產後復出扛大旗,大河劇《真田丸》成本季最佳爆笑喜劇
    作為日本NHK每年的慣例,又一部跨度長達一整年的大河劇《真田丸》在今年年初開播。
  •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浮沉記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的故事吧。《真田丸》中由堺雅人飾演真田幸村(信繁)狡詐如狐的老爸  真田幸村,本名為真田信繁,「信繁」二字源自甲斐名將武田信繁,關於「幸村」這一名號的來源已無據可考,後因日本暢銷書《難波戰記》用了這個名字而使得這個錯誤廣泛普及
  • 浩哥推薦歷史劇005——《真田丸》
    第一次推薦日本歷史劇就說到大河劇,我們的起點很高。《真田丸》是2016年的日本大河劇。收視率創了近幾年來大河劇的新高。
  • 《真田丸》
    想熟悉日本古代史,最簡便的方法是打遊戲戰國無雙什麼的,或者看大河劇。日本NHK每年出品一部五十集左右長度的大河劇,是雷打不動的傳統。有點像影視化的歷史教科書。《真田丸》是2016年度大戲,主角是有「日本第一兵」之稱的真田幸村。編劇是以喜劇兼群戲擅長的三谷幸喜。
  • 認識日本戰國名將:「日本第一強兵」真田幸村 影武者戰法
    以真田幸村、真田左衛門佐之名聞名於世。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真田幸隆之孫,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之之弟。關原合戰與父親同在西軍,戰後被流放於紀伊九度山,逃脫後,投奔到大坂城。因其在大坂之戰以寡擊眾的英勇表現,被江戶幕府和諸國大名記錄下來, 後來以這些史料為腳本的小說將真田幸村以及虛構人物真田十勇士描繪成與德川家康大軍對抗的武將,而聞名於現世。
  • 影評 | 《真田丸》:一切只為真田家
    大河劇所拍攝的故事,皆取材於日本歷史。很多人會對「大河劇」的名字有疑問,因為既然是日本人,似乎理應用「大和民族」之「大和」。但事實上,「大河」之名源自於文學史上的「大河小說」。它發端於法國——第一部「大河小說」被認為是《約翰·克裡斯多夫》,「通過寫一個人物或者一個家族的經歷,來反映出其所處時代的變遷,所謂時代的滾滾洪流,因此命名為大河小說。」
  • 殺出重圍的日本歷史劇!大河劇「真田丸」簡介
    這部劇在16年可是日本收視一霸。所以小編今天便來和大家來談談這部在16年受到萬眾矚目的電視劇真田丸。        首先先科普一下,日本將他們有關於本國歷史的改編電視劇叫做大河劇,由於這些電視劇多改編自歷史小說,而歷史小說中有專門將連續性的長篇敘事小說叫做大河小說。因此這些劇目也被日本人稱作大河劇。
  • 真田丸?信長之野望?
    小狼個人相當期待的一款遊戲《信長之野望 創造 戰國立志傳》,光榮會在大河劇「真田丸」使用「信長之野望」一樣的3D技術引擎,這讓人想說是不是會在劇中看到
  • 說一說「日和喜劇」《真田丸》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樣的:堺雅人恩,四十多歲的大叔了,要演15歲的小孩,看來不惡意賣點萌是不行了。於是我們看到了這一部風格獨特的大河劇《真田丸》。 賣萌的堺雅人這部《真田丸》從一出生就承載了不一樣的使命,首先,主角是有「日本戰國第一兵」之稱的真田幸村(信繁),相當於日本的趙雲,然後是現在人氣火爆的雅人叔主演,還有我最喜歡的日本女演員長澤雅美,再加上是三谷幸喜的編劇
  • 《戰國無雙 真田丸》評測:Z55前的系列最佳!
    2016年,對於日本著名歷史人物「真田幸村」來說,是相當意義非凡的一年。在同一年內,日本先後分別推出了NHK大河劇《真田丸》、遊戲《戰國basara:真田幸村傳》和《戰國無雙:真田丸》等以真田幸村為主角的作品。
  • 《真田丸》:堅守歷史陣地的大河劇
    日本放送協會電視臺(以下簡稱NHK)在開播90周年之際製作了第54部大河劇《真田丸》,接檔去年收視陷入低谷的《花燃》,身負拯救大河劇的重任,以不俗的收視和口碑堅守住了歷史陣地
  • 講武堂: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浮沉記
    自當年的「織田信長小傳」後,一直想再寫點日本戰國故事,今次就趁著大河劇《真田丸》及遊戲的大熱,來講講這個「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的故事吧。
  • 《真田丸》:難以定義的一部大河劇
    NHK大河劇《真田丸》以最終回14%的收視率結束,雖比之去年的《花燃》並無明顯優勢,但整個播出過程還算平緩穩定,無論是劇本故事還是演員表演都是水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