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與變,或,罪與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8aef5a0102wgft.html從對影片一開始三德祈禱院的引子不明不白,漫不經心地在頭腦中將印象模糊擱淺後,執拗於「救贖」概念的自己卻總覺得人物形象的一些些矛盾瑕疵的地方。那時,就長籲短嘆了下,覺得影片第一美妙在於一個烏託邦的設計,在於那樣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才發生的「消泯罪孽,自生罪孽」模式的永恆反覆。如此這般,借著對高而遠的理想化的時域探索,片子已然也是一部格調高雅的陽春白雪曲啊。
然而,還是禁不住好奇與誘惑,忙去豆瓣的問題談論版塊兒求索細節與整體的圓滿統一。再回頭快快慢慢掠過一遍,這一下,真的是遭棒子狠狠敲了腦袋了——我被女主腳弱不禁風的面容,悽悽慘慘的遭遇蒙蔽了看清真相的雙眼呢。好多細節並未回想透徹,就猴子掰玉米樣兒匆匆忙忙的往前跑著。再思主題,確實發覺自己的眼界狹隘窄小隻容得半寸方土罷了。關於「苔蘚」二字的意象與意蘊,第一次出現是在海國與檢察長發生矛盾,遭到對方怒斥時說的,其意味是要海國安安靜靜,不打擾自己,兩相安好。但這樣一種困境又何曾僅僅只是針對男主角一人,人的出境,或者說是人的困境,何其相似地如此大同小異——希望一切的苦痛折磨少些,再少些,最好是能風平浪靜,如此似乎是抵達內心如苔蘚一般安寧的最短路徑。再往上說,苔蘚也可以是一種隱秘的欲望的幻形【控制欲】或者隱忍的負重。冰冷刺骨的現實,頭破血流的殘體,渺茫微光的希望,遙遙無期的衝破,困境出離,總有一天還是要重整旗鼓,卷土再來,只是不願意他人腳下無端被才在,不接受命運的詛咒,更不允許不公正不平等僅僅的降臨獨獨於你。於是再懼再險,也要狠狠掙扎,再苦再難,也要搏命一番,在臥薪嘗膽裡化悲苦為動力,用盡力量背水一戰。用魯迅先生的話說來叫做「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那渺小隱晦的苔蘚可以是一種沉默,也可以是沉默中積攢的能量,爆發的力量,可以戳透冰層,攪動死水,成為新的「生命」生發的希望。[「苔蘚」生活,與「苔蘚」人格的角度]由是因此,片尾閃過女主角在領主城堡一樣的大屋邊眼神略過對海國的一絲不屑,嘴角又浮現出狡黠的一絲微笑的時候,海國眉頭微皺,抿緊嘴角,看著英智越發不認識,像看著一個同村長同樣可怕的惡魔。那時,我的思緒一動,以為是導演的疏忽,原來,我還單純得可憐。言歸正傳,苔蘚的靜與變,是生活的尷尬以及對尷尬不動聲色的宣戰。
已談靜與變,再說罪與罰。參加過越戰,自感罪孽深重的劉木刑痛下決心,信心革面,反省過錯,清修身心,注重精神(「【人的身體越來越重,思想就會越來越遲鈍,罪惡的想法就會有機可乘】」),成為一名無比虔誠,嚴守戒律的基督徒。他自渡渡人,引導協同大家一起覺醒,善良,原諒。在被賊子小人無端施以暴行(囚禁,割畫,刺扎)時,他安然淡然,精神持信,仿佛一切都是順遂造化,自然而然,是自己曾經的罪的果的必然。也正是由此,他的人格成為神一般的存在,成為精神的引領。他的救贖是環境的磨礪,是自我的修行鍛造。所有的罪的罰成為他心中的化解,是修行的皈依,是一種必須承擔的無量金山。當這些化為信念,成為生命中血脈相融的一部分時,所有的苦難不過是流雲飛雨,過往雲煙。想來,大師們所謂的直面真實,就是如此吧。而幾位贖罪者,蠻橫暴力,慾火中燒,不擇手段的千警官,冷血無情,見死不救,視他人生命如草芥【大火中的狂笑】的星魁,怒髮衝冠,衝動舉槍的萬石,從入村修行的伊始就動機不純著。前者意欲實現一種領導雄心的高高在上,後者則是聽信了前者口中的有利可圖。有心修行也只是表面現象,說說而已。背地裡依舊虎狼本性,偷食腥葷,我行我素,功德俱損。在真心向善的道路上拈輕怕重,偷工減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只是原地踏步罷了。不能潛心修行的,反而自欺欺人了,罪還是罪,本性外衣上上多了一層狡猾與虛偽。千刑老師發現諸人蠢蠢欲動的惡根,雖有懷疑,還懷著最後的善意,試探的問著萬石有什麼理想的生活,卻得了句「不要天天罪啊罪的 每次看到您都感覺自己是個罪人」的揶揄。眾人曾經收斂的惡性在焦慮中沸騰,忍耐之初又不堪涅槃重生中人格分裂般的苦痛,就這麼漫不經心,慢慢放鬆,隨隨意意了。可嘆的是,一片冰心的劉老師忽然感覺受了騙,從未想到自己苦苦教化的諸人如此不可教藥,反而讓本性變本加厲地張狂。那一刻,不只是對他們極度失望,還是對人性絕望。當舉起屠刀,準備親自向罪惡宣判之時,他還是,抱定最後一汪信念的吧,就像那失去所有,依然堅信上帝的約伯,就像那日光爆裂下倔強抗爭的三姓村人。抗爭不成,反被利用。聽到連自己的耕耘付出也為惡人們助紂為虐時,劉老師一下子虛脫了,一下子老了似的,他開始想念妻子了,他去尋找另一個世界的妻子了。追隨劉老師的女孩被壞人們佔有了,故事從光明裡走進夜幕,苔蘚悄然靜默地生長著。一念之間,善惡相連。或操或舍,功德存亡。這是人性的常態,如今我的冷漠裡,再不會做什麼長嘆了。
罪與罰,靜與變之間,欲望是個不安其份的掮客。沒有了欲望,生活一潭死水,混沌泥沙俱下;有了欲望,分別相形見絀,差異天上地下。陳說,犯了大過就不應當被原諒,闢之如馬加爵。我說人類都在渴望著原諒,除了像他這樣把鮮花留給自己,讓刀刃朝向對方的自欺著才會如此做想吧。抑鬱的日子裡研究過馬兄,我是越來越深深地理解著,那像是個「宿命的環境」,像上帝命運有意無意拋灑下的一段惡意,唯獨是這個不幸的兄弟中蠱躺槍。人是類多多少少有些理性的動物,有多少的人不希望自己光明偉大,千秋傳揚。最初的日子,晴天朗日,白雲悠悠,不都是懷著光明美好的未來希望,雄心壯志的拳拳理想。向前走一步,又走一步,失了手,滑了跤···走著走著···竟到了荒荒涼涼一個自己從未意想得到的地方。不讓希望在高懸的旗杆上獵獵飄揚,世界很快就會死寂,然後空慌,然後死寂,死寂,死寂下去···那時,我曾無比驚異著四顧迷茫,命運苦澀的橄欖枝,不經意的隨時隨地朝著你飛來的時候,先有你身旁的小花緊緊拉拉你的衣角,似乎是告了個警呢,你不信,你不信是吧···你終於相信了,希望在,絕境也在,陷入了,總得抗爭,就是現在。
這樣一個匪夷所思的世外荒村鮮有,但荒村裡幽暗角落裡紮根發芽的苔蘚,不到處都是嗎?
想想,像苔蘚一樣,(ˇˍˇ) ~這是罪惡,也是希望啊!
PS1:「操則守,舍則亡」,孟先生斬釘截鐵的教導曾指引了我多年,如今的處境在一種宿命樣兒的漩渦裡,一切的光明都難以燦爛。「命運、宿命」一類不知是哪些走投無路的失意者發明聊以自慰的字眼,那些普普遍遍的絕境,無路可逃,做盡了所有後的無能為力,那樣絕境,在渺小的人類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呀。它連同命運的酸甜苦辣,真像是個淘氣的孩子心血來潮捉弄你的惡作劇呀。
要好好玩嗎?是陪你玩兒嗎?還是像個賭徒樣兒孤注一擲呢
在那樣的絕境裡,真真的被你是註定了難以翻盤,那也莫慌莫亂,要打出一手精彩的牌,給你致命不致命的一擊,解解我心頭之恨呢!
PS2:好久不寫規規矩矩的文字,一句完完整整的話也開始磕磕絆絆,越來越不順溜。又是反覆斟酌著,還在細思半日呢。感覺是越來越浮誇了,可是,我是突然為之一振的,悽涼的荒地裡突然點綴了些漂亮花兒,怎麼著也都賞心悅目,這真的就是牽動我心頭的生長未來的希望呢。
哈,現在,我承認了,我就是附庸風雅,就是浮誇,就是開始「裝瘋賣傻」。
如果有一天能夠活得瘋瘋傻傻不像話,是不是本性的我就革命進步,進一步解放自由啦~\(≧▽≦)/~啦啦啦
PS3:未接觸過原版漫畫,單單就本部電影塑造的女豬腳的形象而言,結尾基調的反轉,似乎是有那麼點陰謀論的意思【不過,確實達到了發人深思,洞穿幻境的劇情片效果呢】。畢竟深處「絕」境中的女人,首先想到的會是生存,逃脫吧,是什麼時候,不知不覺自己的欲望也隱隱的惡意昭彰,原形顯現,大概更像是掙脫自由之後。這樣說來,內容情節省去的可是一大段,前後相搭,就像是一種誤導了。
這一點上,是我腦洞太大,還是對人性理解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