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絢爛的鮮花之外
你是否注意過那些生機勃勃的小配角?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寫的正是苔蘚植物之美
上海植物園陰生植物展近日開幕
來自各地的18位苔蘚「演奏家」集體亮相
在上海地區可是第一次哦
園藝師們通過各種布置形式
譜寫出了一支支綠意款款的苔蘚舞曲
本次展覽至10月31日結束。
展覽亮點多多,一起來「賞綠」吧!
扭口蘚(星星蘚)
地錢蘚和扭口蘚組成的愛心小景
壁畫廳巖石生境景觀的苔蘚覆蓋效果
說起苔蘚,恐怕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句耳熟能詳的詩了!作為本次展覽的主要地被植物,大面積的大灰蘚為展廳內增添了無限綠意與生機,令這個多雨之秋天毫無蕭瑟之感。隨著地形連綿起伏,好似層巒疊起的青山,染綠了茂密蒼翠的森林!
觀賞地點:植物大樓1號與2號展廳
苔蘚「演奏家」們的第二個亮點便是那自然又不失精緻之意的苔蘚牆和苔蘚畫了。2號展廳入口處的三堵苔蘚牆和展廳後半段的苔蘚畫組合,帶給遊人全新的視覺體驗。作品以大灰蘚、白髮蘚為「首席演奏家」,配以玲瓏可愛的苦苣苔、清新淡雅的蕨類植物和色澤多變的秋海棠合奏了一曲美妙的詩意之作。蒼勁有力的枯木若隱若現,好似掌控全場的「指揮家」呢!
觀賞地點:植物大樓2號展廳
苔蘚微縮景觀是本次苔蘚三重奏的又一創新點。設計師們通過收集廢棄枯樹皮、枯木和碎石,結合扭口蘚、東亞萬年蘚、地錢、小石蘚、鼠尾蘚等苔蘚種類進行組景。有的好似幽深的樹洞,有的又像海上綠洲,更有修建成愛心形狀的可愛苔蘚,他們散布在展廳的各個角落裡,快去尋找它們吧!
觀賞地點:植物大都2號展廳
作為2017上海植物園秋季花展的壓軸大秀——陰生植物展於近日開幕。本次展覽以「蕨苔芳華苣美上植」為主題,通過「模擬自然、藝術自然、親近自然」三個篇章,展現了苔蘚、蕨類和苦苣苔陰生植物的自然生境及在園藝中,特別是在微景觀中的應用。此次展覽共展出苔蘚植物18種、蕨類植物40餘種和苦苣苔科植物150餘種(含品種),共計500餘株。
展示:感受植物藝術之美
主辦方創新性的以植物生命美學、趣味科普和參與式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展覽植物之美。應用顯微放大技術將植物的精微形態美感呈現;應用聲、光、電、感應等互動趣味方式讓觀者產生探索植物世界的興趣;而直接參與DIY活動,則讓人變身園藝達人,共同體驗構建植物裝置藝術的樂趣。
蕨類:感受植物進化之美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較為低等的一類,在整個植物界中位置介於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之間,形態桔構多樣,常被當作研究生物進化和植物系統發育理論的重要對象。蕨類植物大都喜生於溫暖陰溼的森林環境中,成為森林植被中草本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億萬年前與恐龍相依相伴,部分品種如桫欏被許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植物。因蕨類植物對生境要求較高,所以也可作為環境優劣的指示植物。本次展覽共展示近100株蕨類植物,植株小至幾釐米、大至2米多,盡顯植物進化之美。
苔痕:感受植物寂靜之美
苔蘚其實是一個大家族,已知的就有21000餘種。此次共展出地錢、檜葉白髮蘚、大灰蘚、薄壁卷柏蘚、大鳳尾蘚等苔蘚18種,可謂是上海地區苔蘚園藝展示的「首秀」。山石、枯木、白砂和苔蘚幻化成自然界中的山巒、海和綠洲。景致雖小,寓意濃厚。
苣苔:感受植物新寵之美
本次展覽不僅有來自上海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北京植物園、廣西植物研究所等專業機構的精品苦苣苔助力,還有參與同場競技的30餘件熱心花友的家中私藏,共計展出苦苣苔科植物150個種(含品種),是種類最豐富的一次。稀有的品種,嬌豔的花色,快來感受一下這些新寵的魅力吧!
溫馨提示
1. 本次展覽時間為10月16日至31日,植物大樓坐落於上海植物園中心區域,遊客可從植物園各大門入園。
2. 為保證植物的最佳展示狀態,主辦方會不定期對展出的植物種類進行調整。展覽期間將開設專題講座和專題活動,活動信息敬請關註上海植物園官網及官微,了解詳情。
3.近處「打擾」,不如遠處靜賞。上海植物園友情提示大家:群花雖美,但保持適當的距離會產生更多的美感。面對美麗的植物,愛之,惜之,爭做文明、可愛的觀眾!
文_icecake 西門 圖_上海植物園 編輯_張敏蕾 製作_張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