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25年:中國紅牛進化簡史

2020-12-28 中國企業家雜誌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國人眼中卻只有「一個紅牛」:小金罐、神奇之水、勇於挑戰的品牌基因。

20多年來,從0到1,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引領了國內功能飲料品類先河。暢銷全國的紅牛小金罐,更是在消費終端陳列端架上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消費者手中則是美好生活中一份踏踏實實的存在。

誰也不會想到,中國紅牛的出現,讓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僅僅用了20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從空白做到全球消費量第二,如今仍在蓬勃發展的快車道上奔騰行進。

勇敢是處於逆境的光芒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社會形態的轉型在大刀闊斧地急速前進,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在瞬息之間掀起各個領域變革。普遍個體存在著歷史使命感和家國情懷,洋溢著與大時代共進退的豪邁與壯闊。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一些具體事物的歷史,常因關鍵人物的出現而改變其發展軌跡,或與關鍵人物的結合而創造出非同尋常的歷史。中國紅牛的創建與發展就有著這樣的因緣際會。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祖籍海南的泰國天絲創始人許書標先生想獨自來大陸建廠,但因為對彼時中國市場和政策都不熟悉,最終折戟而返。直到遇到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先生,紅牛飲料才進入中國。

基於中國紅牛第一代創業者的默契,以及兩人對祖國發展的期許,嚴彬提出中國紅牛發展史上著名的一句話:「紅牛來到中國,就兩個字『回報』」!

1995年11月10日,嚴彬代表中國紅牛籤署四方「50年協議」,1995年12月25日中國紅牛在深圳註冊登記,之後便成立了多家省級辦事處,啟動了廣告和公關轟炸攻勢,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勇敢嘗試。

在嚴彬董事長帶領下,懷著必勝的信念和堅定的信心,中國紅牛在深圳廣為關注的核心地段樹立多個戶外大牌,在1996年春晚投入上億元廣告,召開品牌戰略研討會等等,告知國人「紅牛來到中國」。1996年3月,中國紅牛拿下春季糖酒會開幕式冠名權,舉辦「紅牛之夜」招待酒會,邀請當紅巨星和各界貴賓蒞臨,結識了不少全國有實力的客商。

這些舉措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紅牛」品牌在中國社會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但是早期的創業談何容易?!

紅牛在泰國是一種針對普通消費者的功能飲料,基於中國當時的消費環境和市場準入批文的來之不易,中國紅牛對紅牛飲料重新進行了定位,20多年堅持零售指導價格6元不變。彼時,中國紅牛144元一箱的價格相當於當時普通工薪階層一周的工資。這一堅持,就是20多年。

為配合全國招商活動,中國紅牛組織了「紅牛萬裡行」活動,三輛卡車從深圳出發,沿途在各省、市進行贈飲、路演和品牌宣傳。

1996年在春糖現場籤約的客戶在年底的業績基本都很慘澹,甚至交了白卷,有的客商拿了100箱都沒賣出去。大家抱怨說是紅牛飲料的價格出了問題。1996~1997年兩年,由於超前的廣告投入,中國紅牛處於巨虧狀態,引起創業股東對市場的懷疑,不再投入甚至退出了中國紅牛。

但嚴彬堅信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市場培育」的問題。他親自開著壓路機默默將不合格和過期產品全部銷毀,勇敢帶領第一代紅牛人開始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創業之路。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紅牛的成功不是偶然。產品如琴、品牌如聲、運營如指,三者緊密結合,在時代發展大潮中堅持不懈、勇於作為,才創造出中國紅牛不可複製的商業成功。

首先說產品。彼時,基於50年協議,中國紅牛邀請兩家國企入股,對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最終取得在國內合法生產的通行證功不可沒。在這個過程中,把國人健康、飲料安全放在第一位,嚴彬親自多次組織專家召開產品考察和技術論證會,調整了紅牛飲料的配方,最終由「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提出申請的「維生素功能飲料」配方和含量被批准,才使紅牛產品能夠在中國市場上合法生產和銷售。

其次,是對中文紅牛商標註冊的努力。嚴彬堅信,沒有一個好的中文商標,產品就不可能發展壯大,更不可能深入人心。為了保護紅牛在中國市場上的聲譽,嚴彬堅持果斷放棄「瑞德步」名稱,並派人與「鬥牛」商標所有人協調溝通,後者與紅牛商標圖案非常近似,最終使對方同意放棄對紅牛雙牛商標權利異議的主張,確立了紅牛雙牛獨特商標。多年之後再回望,這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招,為中國紅牛的發展掃平了障礙。

最後,在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中,讓大眾了解一個新產品並形成良好口碑,談何容易!更何況是一種國內消費者聞所未聞且最早還有爭議的飲料產品。為此,中國紅牛遵循市場規律,和包裝供應商等合作夥伴多次研發,僅包裝裝潢顏色就試驗了41次,拉環試驗了數十萬次,最終採用了更有質感和符合國人審美的小金罐。嚴彬還為此申請了外觀專利。

在運營方面,1997年7月1日,這是中國紅牛發展旅程中一個標誌性的日子。這一天,中國紅牛在北京懷柔的生產基地正式開業。嚴彬緊緊抓住北京市早期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的機遇,將北京作為突破口,百天建廠,中國紅牛北遷合併,為紅牛全國市場發展和擴張奠定了基礎。

在推廣方面,中國紅牛著名的廣告語「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的誕生也充滿了傳奇。面對早期市場困難,嚴彬決定改變「汽車要加油、我要喝紅牛」廣告語,他將所有高管團隊聚集在北京昌平的一個酒店裡,閉門頭腦風暴,並讓所有人用自己的方言大聲讀出來。最終,嚴彬決定啟用「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

中國紅牛早期就在大手筆、高起點讚助富有中國特色的各項體育賽事。中國功能飲料行業誕生之初就融入了體育營銷的基因,中國紅牛將之發揚光大。1996年紅牛舉辦中泰足球對抗賽;福建紅牛三人足球賽的經驗在全國成功推廣後,2003年11月25日,紅牛公司成為NBA在中國首個合作夥伴,並通過央視轉播和紅牛大篷車全國推廣深入人心。隨後中國紅牛涉足錢塘江國際衝浪賽、全國羽林爭霸、街舞國際公開賽、南山滑雪公開賽等特色運動,並通過一年數十萬次線下渠道活動和傳播,使得紅牛品牌逐步深入人心。

中國紅牛高管回憶,在創業初期,位於深圳電子大廈36層的中國紅牛總部總是很晚才熄燈。當時年輕人居多,大家忙忙碌碌,有人還在工位放置單人床,隨時準備熬夜加班。

為培育消費習慣,嚴彬提出「市場無盲點,逢店必進」的口號,即使只有兩罐紅牛,也要放在貨架最明顯的位置。他親自帶領大家擺地攤推銷紅牛,大冬天裡還在長安街沿線給計程車司機贈送紅牛。

從1996年的188名員工,發展為如今的12000人,中國紅牛經歷了幾次重要歷史變革,但不變的是幾個年代紅牛人的勇敢和堅持。依靠高品質的產品、超前廣告投入和活動培育,以及奮發圖強的精神,紅牛不僅站穩了腳跟,最終獲得持續10多年的飛速發展。

中國紅牛現象也被飲料行業廣泛學習。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沈篪認為,紅牛品牌在中國飲料行業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帶動了功能性飲料的大市場、大品牌、大發展,值得業內借鑑、學習、研究。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趙亞利指出,「華彬集團是中國紅牛的奠基人,為中國功能飲料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全行業的認可,得到同行的尊重。」

獨行快,眾行遠

中國紅牛,它是一個成功的商業品牌,更是改革、拓荒精神的體現。

中國紅牛懂得,「獨行快,眾行遠」。中國紅牛通過早期大量的投入和工作,不僅培養了自己忠實的粉絲,也為功能飲料行業進行了深刻的市場培育,為行業繁榮奠定了基礎。如今中國紅牛上萬名員工和合作夥伴組成一個根植中國和中國消費者的龐大體系,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企業精神不斷激發員工的創業、創新精神,通過幾個年代、約10萬紅牛人的奮鬥,沉澱了特殊的紅牛企業文化,始終保持不斷發展的活力。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以人、家、國三位一體倡導並同構華彬集團及中國紅牛現代企業文化價值體系。他積極參與政協工作,建言獻策,堅持不懈倡導「傳承嘉庚精神」、「家國情懷」;他積極投資健康產業,踐行國家精準扶貧、減貧政策;他持續促進人文交流,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環境;他最感恩的是「改革開放」這個令他得以施展抱負的好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挑戰並存,新發展格局下企業應該怎麼走?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產品如何創新?我每天都在思考。」嚴彬說。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中國紅牛現象」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形成過程,折射了國家經濟產業的發展和國人消費生活的健康發展。中國紅牛的品牌文化和精神的形成背後,是中國食業人工匠精神的堅持和奮鬥,是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和點讚。

目前,中國紅牛在積極通過承擔社會責任來踐行回饋社會的理念。堅持做有擔當、有作為品牌的同時,積極倡導健康生活習慣,傳播正能量,為中國飲料行業和國民品牌建設長遠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廣告)

相關焦點

  • 25年進化,揭秘中國紅牛成功的秘密
    25年來,從0到1,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開創了國內功能飲料品類先河,暢銷全國的紅牛小金罐,更是在消費終端陳列端架上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紅牛的出現,讓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僅僅用了20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從空白做到全球消費量第二,如今仍在蓬勃發展的快車道上奔騰行進。
  • 中國紅牛25年,反轉再反轉
    年銷售額超228億元,這張亮眼的成績單為中國紅牛即將結束的2020年運營畫上了完滿的句號,也是對這家功能飲料龍頭企業即將迎來的特殊節點送上的一份禮物。這份業績發布的次日,即2020年12月25日,是中國紅牛25歲的生日。
  • 堅持25年不漲價,紅牛憑什麼打敗可樂!
    1995年,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將紅牛帶到了中國市場。許書標怎麼創辦了紅牛,嚴彬又為什麼要把紅牛帶回中國,這明顯就是另一段複雜的歷史。想知道的同學下班以後來便利店單獨找我,我一對一告訴你。當時,許書標承諾給嚴彬50年的紅牛經營期限。即泰國紅牛通過商標許可的形式,授權中國紅牛作為唯一有權在中國生產、銷售紅牛產品的公司。問題是當時工商登記中外合資企業的政策規定最高年限是20年。
  • 中國紅牛2020年銷售額超228億
    12月25日,中國紅牛官方公眾號發布信息顯示,截至12月24日,2020年銷售額超過228億,同比增長約5億元,完成年初設定的銷售目標。2020年12月25日,是中國紅牛25歲生日。25年來,「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累計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中國紅牛25年堅持金罐裝潢不變,零售價不變,配方和口味不變,堪稱中國飲料行業奇蹟。
  • 中國紅牛敗訴
    來源:經濟觀察報關於「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爭議一事有了最新的進展,最高院就「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糾紛一案判決結果為駁回合資公司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年11月25日作出的一審判決。這意味著中國紅牛在紅牛系列商標權的權屬爭奪上失利。
  • 「中國紅牛」商標權爭奪落敗,三種「紅牛」傻傻分不清,哪個是真
    根據經濟日報的報導消息顯示,最高法做出終審判決,確認「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中國紅牛不享有商標所有者的合法權益。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紅牛敗訴了,紅牛的商標也要歸屬於他人。
  • 中國紅牛表示繼續申訴
    1月5日,天絲集團發布消息稱,最高人民法院於2020年12月21日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稱「中國紅牛」)與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集團」) 「紅牛系列商標」權屬糾紛一案,做出二審判決:駁回中國紅牛上訴,維持一審判決。中國紅牛方面回復《中國經濟周刊》稱,將審慎研判二審判決,並將通過一切可能之法律救濟途徑,包括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紅牛中國敗訴?超市貨架上的紅牛將被「泰國紅牛」取而代之?官方...
    2、 紅牛中國方面強調了「二審判決並未涉及紅牛中國在1995年11月 10日紅牛中國與泰國天絲等四方籤署的《協議書》(50年協議),該協議之爭議仍在其他法院另案審理中」。最高院的此次判決,對於50年合同的表述是「紅牛公司在二審中提交的1995年11月10日籤署的有效期為50年的協議書,本院並未採納,紅牛公司提出的與該協議有關的其他訴訟,與本案無關。」
  • 紅牛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爭奪戰的背後
    隱身的奧地利紅牛  在雙方進行拉鋸戰的過程中,逐漸出現紅牛飲料的另一利益方——奧地利紅牛的身影。它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出現在中國市場?它對中國紅牛意味著什麼?  公開資料顯示,1984年,奧地利人馬特希茨聯合許書標創建奧地利紅牛公司,分別持有49%的公司股份,餘下2%歸許書標長子許書恩(現任紅牛飲料集團董事長)。  「奧地利紅牛一直都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為了進入中國,奧地利紅牛做了長久不懈的努力。」奧地利紅牛官方曾在中國媒體上公開表示。
  • 紅牛正在用紅牛搞垮紅牛
    嚴彬決定在深圳設立紅牛中國,自己解決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問題;雙方籤訂了一份協議:在五十年經營期限內(注意這個),嚴彬負責生產銷售,而許書標通過向紅牛中國銷售原材料、提供工藝配方獲取利潤,確保50年內中國紅牛是大陸獨家。
  • 中國紅牛真挺不住了?
    25年前,嚴彬將紅牛飲料引進中國,開啟了中國功能性飲料時代,中國紅牛贏得高速發展。然而,伴隨著紅牛創始人許書標去世、泰國天絲權力轉移,紅牛系列商標爭端甚囂塵上。日前,最高院終審認定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於泰國天絲。
  • 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再起爭端 中國紅牛稱將提起侵犯名譽權訴訟
    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中國紅牛」)與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泰國天絲」)紅牛商標權屬爭議尚未塵埃落定,雙方近期又起爭端。11月16日,紅牛中國官網上發布聲明稱「近日,人民法院就中國紅牛五十年內在中國境內享有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作出認定。」在該聲明中,中國紅牛還強調「人民法院就中國紅牛五十年內在中國境內享有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作出認定」 肯定了中國紅牛的合法權益,對侵犯中國紅牛獨家經營權的行為給予了明確的打擊。
  • 中國紅牛2020銷售額超228億,表示繼續穩就業做貢獻
    12月25日,中國紅牛官宣稱,截至12月24日,2020年銷售額超過228億,同比增長約5億元,完成年初設定的銷售目標。中國紅牛表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12月25日,是中國紅牛25歲生日。25年來,「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累計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中國紅牛25年堅持金罐裝潢不變,零售價不變,配方和口味不變,堪稱中國飲料行業奇蹟。
  • 紅牛商標終審被判歸泰國天絲 紅牛中國或申請再審
    2018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初審((2018)京民初166號)時駁回了紅牛中國的相關請求後,紅牛中國不服並向最高法提起上訴。2020年4月,最高法對此立案,並依法組成了合議庭公開審理。最終,最高法在終審中駁回了紅牛中國的上訴請求,認定紅牛系列商標歸泰國天絲所有的事實。
  • 紅牛,「殺死」紅牛
    在中國紅牛的不懈努力下,2006年3月,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關於禁止旅客攜帶泰國「紅牛」飲料入境的公告》。也許真的是否極泰來,在嚴彬和中國紅牛長達數年的努力下,中國消費者,開始逐漸接受了「功能性飲料」的概念。中國紅牛,終於「紅了」。貨車司機、工人、寫字樓、驢友圈……越來越多的人在熬夜或是體力不濟的時候,都會想到那句「困了累了喝紅牛」。
  • 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是什麼關係?不是一家企業,但淵源更深!
    紅牛在中國到了1993年,許書標想要將紅牛引入中國,再次踏入海南成立工廠,因為國內沒有咖啡因飲料的品類而並不能銷售。兩年後許書標結交了嚴彬,嚴彬也是經過摸爬滾打坐擁自己商業帝國的一個傳奇人物。就在嚴彬結交了許書標之後,兩人開始了合作,其中許書標的天絲公司提供商標和原材料獲得利潤,而嚴彬的華彬公司華彬主導生產和經營,對中國市場結果自負盈虧。
  • 泰國紅牛強制清算中國紅牛被駁回,天絲醫藥:被清算是必然結局
    紅牛商標一案再起波瀾。1月5日,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駁回(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申請對中國紅牛清算一案的訴請。針對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合資經營期限,中國國際貿易經濟仲裁委員會在其作出的仲裁裁決書中已經明確認定,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經營期限為二十年,且已於2018年9月29日屆滿。英特生物的股東資格確認案已於2019年5月29日由第二國際商事法庭(CICC)公開開庭審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進行清算也將是必然的結局。上述案件主要圍繞著中國紅牛的經營期限。
  • 紅牛系列商標終審被判歸泰國天絲 紅牛中國或申請再審
    2018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初審((2018)京民初166號)時駁回了紅牛中國的相關請求後,紅牛中國不服並向最高法提起上訴。2020年4月,最高法對此立案,並依法組成了合議庭公開審理。  最終,最高法在終審中駁回了紅牛中國的上訴請求,認定紅牛系列商標歸泰國天絲所有的事實。
  • 紅牛是中國還是泰國的|天絲集團|馬特希茨|紅牛|華彬集團|泰國_財經
    近日 記者從紅牛中國官網上看到一則公告,文稱:「近日,人民法院就中國紅牛五十年內在中國境內享有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作出認定。」但該公告比較籠統,缺乏具體信息,甚至未指出是哪一家法院以何種形式對華彬集團的權利進行了認定。
  • 中國「紅牛」,離消失還剩多久?
    彼時,據許書標傳記中所稱,紅牛每天能為其帶去1100萬泰銖(折合36萬美元)的收入,許書標榮登泰國首富。1993年,年近七旬的許書標看中中國市場,想將紅牛帶回故鄉,首選地正是自己的出生地海南,但最終因為中國商品分類目錄中沒有功能性飲料等一系列政策原因,紅牛當年沒能通過政府審批,無法投產。自營失敗,許書標只能另尋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