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國人眼中卻只有「一個紅牛」:小金罐、神奇之水、勇於挑戰的品牌基因。
20多年來,從0到1,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引領了國內功能飲料品類先河。暢銷全國的紅牛小金罐,更是在消費終端陳列端架上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消費者手中則是美好生活中一份踏踏實實的存在。
誰也不會想到,中國紅牛的出現,讓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僅僅用了20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從空白做到全球消費量第二,如今仍在蓬勃發展的快車道上奔騰行進。
勇敢是處於逆境的光芒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社會形態的轉型在大刀闊斧地急速前進,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在瞬息之間掀起各個領域變革。普遍個體存在著歷史使命感和家國情懷,洋溢著與大時代共進退的豪邁與壯闊。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一些具體事物的歷史,常因關鍵人物的出現而改變其發展軌跡,或與關鍵人物的結合而創造出非同尋常的歷史。中國紅牛的創建與發展就有著這樣的因緣際會。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祖籍海南的泰國天絲創始人許書標先生想獨自來大陸建廠,但因為對彼時中國市場和政策都不熟悉,最終折戟而返。直到遇到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先生,紅牛飲料才進入中國。
基於中國紅牛第一代創業者的默契,以及兩人對祖國發展的期許,嚴彬提出中國紅牛發展史上著名的一句話:「紅牛來到中國,就兩個字『回報』」!
1995年11月10日,嚴彬代表中國紅牛籤署四方「50年協議」,1995年12月25日中國紅牛在深圳註冊登記,之後便成立了多家省級辦事處,啟動了廣告和公關轟炸攻勢,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勇敢嘗試。
在嚴彬董事長帶領下,懷著必勝的信念和堅定的信心,中國紅牛在深圳廣為關注的核心地段樹立多個戶外大牌,在1996年春晚投入上億元廣告,召開品牌戰略研討會等等,告知國人「紅牛來到中國」。1996年3月,中國紅牛拿下春季糖酒會開幕式冠名權,舉辦「紅牛之夜」招待酒會,邀請當紅巨星和各界貴賓蒞臨,結識了不少全國有實力的客商。
這些舉措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紅牛」品牌在中國社會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但是早期的創業談何容易?!
紅牛在泰國是一種針對普通消費者的功能飲料,基於中國當時的消費環境和市場準入批文的來之不易,中國紅牛對紅牛飲料重新進行了定位,20多年堅持零售指導價格6元不變。彼時,中國紅牛144元一箱的價格相當於當時普通工薪階層一周的工資。這一堅持,就是20多年。
為配合全國招商活動,中國紅牛組織了「紅牛萬裡行」活動,三輛卡車從深圳出發,沿途在各省、市進行贈飲、路演和品牌宣傳。
1996年在春糖現場籤約的客戶在年底的業績基本都很慘澹,甚至交了白卷,有的客商拿了100箱都沒賣出去。大家抱怨說是紅牛飲料的價格出了問題。1996~1997年兩年,由於超前的廣告投入,中國紅牛處於巨虧狀態,引起創業股東對市場的懷疑,不再投入甚至退出了中國紅牛。
但嚴彬堅信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市場培育」的問題。他親自開著壓路機默默將不合格和過期產品全部銷毀,勇敢帶領第一代紅牛人開始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創業之路。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紅牛的成功不是偶然。產品如琴、品牌如聲、運營如指,三者緊密結合,在時代發展大潮中堅持不懈、勇於作為,才創造出中國紅牛不可複製的商業成功。
首先說產品。彼時,基於50年協議,中國紅牛邀請兩家國企入股,對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最終取得在國內合法生產的通行證功不可沒。在這個過程中,把國人健康、飲料安全放在第一位,嚴彬親自多次組織專家召開產品考察和技術論證會,調整了紅牛飲料的配方,最終由「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提出申請的「維生素功能飲料」配方和含量被批准,才使紅牛產品能夠在中國市場上合法生產和銷售。
其次,是對中文紅牛商標註冊的努力。嚴彬堅信,沒有一個好的中文商標,產品就不可能發展壯大,更不可能深入人心。為了保護紅牛在中國市場上的聲譽,嚴彬堅持果斷放棄「瑞德步」名稱,並派人與「鬥牛」商標所有人協調溝通,後者與紅牛商標圖案非常近似,最終使對方同意放棄對紅牛雙牛商標權利異議的主張,確立了紅牛雙牛獨特商標。多年之後再回望,這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招,為中國紅牛的發展掃平了障礙。
最後,在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中,讓大眾了解一個新產品並形成良好口碑,談何容易!更何況是一種國內消費者聞所未聞且最早還有爭議的飲料產品。為此,中國紅牛遵循市場規律,和包裝供應商等合作夥伴多次研發,僅包裝裝潢顏色就試驗了41次,拉環試驗了數十萬次,最終採用了更有質感和符合國人審美的小金罐。嚴彬還為此申請了外觀專利。
在運營方面,1997年7月1日,這是中國紅牛發展旅程中一個標誌性的日子。這一天,中國紅牛在北京懷柔的生產基地正式開業。嚴彬緊緊抓住北京市早期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的機遇,將北京作為突破口,百天建廠,中國紅牛北遷合併,為紅牛全國市場發展和擴張奠定了基礎。
在推廣方面,中國紅牛著名的廣告語「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的誕生也充滿了傳奇。面對早期市場困難,嚴彬決定改變「汽車要加油、我要喝紅牛」廣告語,他將所有高管團隊聚集在北京昌平的一個酒店裡,閉門頭腦風暴,並讓所有人用自己的方言大聲讀出來。最終,嚴彬決定啟用「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
中國紅牛早期就在大手筆、高起點讚助富有中國特色的各項體育賽事。中國功能飲料行業誕生之初就融入了體育營銷的基因,中國紅牛將之發揚光大。1996年紅牛舉辦中泰足球對抗賽;福建紅牛三人足球賽的經驗在全國成功推廣後,2003年11月25日,紅牛公司成為NBA在中國首個合作夥伴,並通過央視轉播和紅牛大篷車全國推廣深入人心。隨後中國紅牛涉足錢塘江國際衝浪賽、全國羽林爭霸、街舞國際公開賽、南山滑雪公開賽等特色運動,並通過一年數十萬次線下渠道活動和傳播,使得紅牛品牌逐步深入人心。
中國紅牛高管回憶,在創業初期,位於深圳電子大廈36層的中國紅牛總部總是很晚才熄燈。當時年輕人居多,大家忙忙碌碌,有人還在工位放置單人床,隨時準備熬夜加班。
為培育消費習慣,嚴彬提出「市場無盲點,逢店必進」的口號,即使只有兩罐紅牛,也要放在貨架最明顯的位置。他親自帶領大家擺地攤推銷紅牛,大冬天裡還在長安街沿線給計程車司機贈送紅牛。
從1996年的188名員工,發展為如今的12000人,中國紅牛經歷了幾次重要歷史變革,但不變的是幾個年代紅牛人的勇敢和堅持。依靠高品質的產品、超前廣告投入和活動培育,以及奮發圖強的精神,紅牛不僅站穩了腳跟,最終獲得持續10多年的飛速發展。
中國紅牛現象也被飲料行業廣泛學習。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沈篪認為,紅牛品牌在中國飲料行業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帶動了功能性飲料的大市場、大品牌、大發展,值得業內借鑑、學習、研究。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趙亞利指出,「華彬集團是中國紅牛的奠基人,為中國功能飲料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全行業的認可,得到同行的尊重。」
獨行快,眾行遠
中國紅牛,它是一個成功的商業品牌,更是改革、拓荒精神的體現。
中國紅牛懂得,「獨行快,眾行遠」。中國紅牛通過早期大量的投入和工作,不僅培養了自己忠實的粉絲,也為功能飲料行業進行了深刻的市場培育,為行業繁榮奠定了基礎。如今中國紅牛上萬名員工和合作夥伴組成一個根植中國和中國消費者的龐大體系,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企業精神不斷激發員工的創業、創新精神,通過幾個年代、約10萬紅牛人的奮鬥,沉澱了特殊的紅牛企業文化,始終保持不斷發展的活力。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以人、家、國三位一體倡導並同構華彬集團及中國紅牛現代企業文化價值體系。他積極參與政協工作,建言獻策,堅持不懈倡導「傳承嘉庚精神」、「家國情懷」;他積極投資健康產業,踐行國家精準扶貧、減貧政策;他持續促進人文交流,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環境;他最感恩的是「改革開放」這個令他得以施展抱負的好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挑戰並存,新發展格局下企業應該怎麼走?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產品如何創新?我每天都在思考。」嚴彬說。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中國紅牛現象」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形成過程,折射了國家經濟產業的發展和國人消費生活的健康發展。中國紅牛的品牌文化和精神的形成背後,是中國食業人工匠精神的堅持和奮鬥,是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和點讚。
目前,中國紅牛在積極通過承擔社會責任來踐行回饋社會的理念。堅持做有擔當、有作為品牌的同時,積極倡導健康生活習慣,傳播正能量,為中國飲料行業和國民品牌建設長遠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