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社會熱點特!別!多!除了王寶強的離婚糾紛與奧運這兩大「爆款」話題以外,很多人也被地鐵工作人員辱罵乘客這條新聞刷屏。但是很顯然,這段視頻並沒有將事情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只展示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這部分內容足以掀起千層浪,因為涉及到了地域歧視問題。
如果拋開「歧視外地人」這個敏感話題,用平常心來看待這件事情,你會發現這名乘客並不無辜,甚至就是自己找罵。
感受過北京早高峰地鐵的人,一定會感謝地鐵裡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他們影響了大多數通情達理的乘客,引導大家有秩序地乘車。但對於那些藐視規則,任性妄為的人來說,「先下後上!讓出通道來!在候車線兩側排隊!」這樣的話,根本就不起作用。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有一位男士,偏要站在黃線處排隊,他把通道一堵,後邊兒的乘客根本就走不過去,地鐵工作人員勸他往前多走幾步,到人少的候車處排隊,他還嗆聲,我就站這兒怎麼了?堵著誰了你告訴我!(被堵的乘客默默擦汗,你是瞎嗎……)
還有公交車上,一個大媽非要在前門下車,司機讓她去後門,她死活都不願意(可能覺得沒面兒吧),還強詞奪理道,誰說的前門兒不能下了,我就下了,怎麼了?
這些人裡既有北京人,也有外地人,倒是有一個共通點,他們的想法都一樣,規則算個屁,我怎麼做全憑我自己高興,你還能拿我怎麼著?只要是在法律之外需要用道德來約束的東西,我就可以不遵守,因為,除了口頭上被譴責以外,你還真不能拿他怎麼樣。
四惠站的這位地鐵工作人員,因為乘客的無理取鬧,影響到了列車的正常運行,並且在多次勸說無果的情況下,開了「地圖炮」洩憤。正巧,這段視頻就被傳到了網上,引起了社會輿論。
她委屈嗎?好像是挺委屈的,因為視頻斷章取義,刻意製造出了某種輿論,把她推到了風口浪尖。她冤嗎?好像又不冤,這句話確實是她說的,作為地鐵服務人員,她代表了北京的形象,不當的言論也確實激發了北京土著與外地人之間的矛盾。
我們為什麼那麼喜歡開「地圖炮」,甚至把他當成了一個殺手鐧,一「炮」在手,天下我有?
隨便感受幾張「地圖炮」
「地圖炮」就是貼標籤。比如「東北人豪爽,可是大男子主義」、「上海人精緻,又很精明」、「四川妹子很潑辣,男人都是耙耳朵」、「河南騙子多」、「溫州人會做生意」。
「地圖炮」再開的遠一點兒,還有「英國男人都是禿頂」、「美國人都很開放」、「俄羅斯無論男女戰鬥力都很強」等等,總之,有世界的地方,就有「地圖炮」。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抓「關鍵詞」,考試複習抓「重點」,那些一般性的描述完全不用記,記一下特點就可以了。所以,考名詞解釋的時候,很多人喜歡羅列關鍵詞,而不是娓娓道來地寫一段完整的話。
喜歡給別人「貼標籤」的人,恰恰暴露了他們並不了解對方。
一堆陌生人坐在一塊兒,怎麼才能最快地了解彼此?問家鄉、問民族、問星座。北京電影學院面試的時候,都會問你是什麼星座,所以北京電影學院,又被稱作「北京星座學院」。
你經常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問你家鄉是哪兒的呀,你給出答案以後,對方說,哦!我最喜歡那兒的人了!或者,哎呀!我最煩那兒的人,我覺得他們都怎麼怎麼樣。那個喜歡你的人,很可能只是因為他的女友恰好和你來自同一個地方,而那個不喜歡你的人,很可能只是因為他的前女友和你是一個地兒的。沒錯,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幾年前,那個還很火的相親節目「非誠勿擾」裡,有一個男的一上來就說,我不想找上海的女生做女朋友,來自上海的女嘉賓可以滅燈了。Excuse me? 上海的女嘉賓都還沒有嫌棄你好嗎。
我承認之所以能把人劃分為一個又一個的群體,證明這個人與這個群體之間一定存在某種共通點。
在社會上,每個人都屬於一個,或者多個群體,沒有孤零零的人,總會有一個「身份」來形容你,你可能會具備這個群體中的一個,或者多個特點。可是就像世界上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英國,又被稱為「腐國」,但並不是每個英國男人都「搞基」。美國人雖然開放,但也有守貞的處女。並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壞蛋,也有像黃渤這樣的好老公,男人有錢不一定都變壞。
我特別討厭網上的一些帖子,比如「這些舉動說明這個男人喜歡你」「如果你的女朋友有這些表現,說明她不愛你了」或者「他沒你想的那麼愛你」,然後羅列出一系列的「證據」。
許多人就在下面回,都中了,準備回去分手……
舉一個例子,據說看一個人回覆你信息的速度,就能看出他有多喜歡你。所以,秒回,自然就是非常非常喜歡,每天都抱著手機不鬆手,就等著你找他。但也有可能是他正抱著手機和別人聊騷,碰巧看你發了,就第一時間給你回了。而那個要十多二十分鐘才給你回信息的人,也許是在百忙之中,抽空看手機給你回,怕你擔心。
當一個群體逐漸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族群的時候,外來的闖入者很容易擾亂這種穩定性,被孤立,或者被再次融合。
因此,一部分人對外來者抱有的是排斥的心態,覺得他們是規則的破壞者,接納,就意味著改變。絕大多數的人是尋求安穩的平庸大眾,這一點無可厚非。但世界是永恆變化的,你以為的不變,其實是在蓄積能量,等待著一次大變而已。
歧視將會永遠存在,每一個在群體內的人,看外邊兒的人都像妖魔鬼怪一樣,不可理喻。我們接受不了沙特的女運動員穿長衣長褲,包著頭巾比賽,沙特也覺得運動會只能由男性參加。
但從好的角度來看,這說明我們的世界還沒有走向大同,還有那麼多我們看不慣的事情存在,問題就在於,我們有沒有足夠包容的心去接受這個精彩紛呈的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具象北京 (ID:xitieer)
商務合作請聯繫QQ3419160689
推薦閱讀
點擊文字
▼
媒體人之殤
用衛生巾捍衛的領地
這座城市的繁華與你無關
金牌?顏值?奧運會你看的是什麼?
裡約奧運來了!有多少人在懷念2008!
沒吃過廁所裡洗的菜的人,廚藝一定很不錯
長按二維碼,別眨眼睛
有態度,馬上關注
喜歡就點讚,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