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具「古風」的姓氏,最後一個姓不在百家姓中,本身就是幅畫
中國的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伏羲氏時期,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便已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誌,它是一種符號記錄了中化民族的形成。
由於漢字的特殊韻味,使得許多姓中都帶有一些「古風」,而一想到「古風」,人們腦海中最先想到的卻是「唯美」,筆者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具有古風的唯美姓氏,不知你是否身在其中。
沐
沐發清齋宿洞宮,桂花松韻滿巖風。漢代的東平太守名為沐寵,沐寵得名於端木姓氏,端木族氏為了避難將「端木」改為「端沐」,而最早記錄為「沐」姓的人正是沐寵。
此姓雖然相比於其它姓氏出現較晚,但不管從其字意還是漢字的組合,甚至是發音都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古風韻味。
奈
謾說投詩贈汨羅,今身且樂奈渠何。據說明朝初期有一位朝廷要員在京城做官,官居三品,此人剛正不阿,清正廉明,但在一次議事的時候得罪了宮中的小人,為奸人所陷害,這名官員便帶著家眷隱居起來,從此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同時也將姓改為了「奈」。
或許是這位官員是出於無奈,不過隱姓埋名也好,不必為世間過多的事所操心,即便身處蠻荒之地,只要心中有山水也不顯荒蕪。
澹臺
問我此姓何所得,未嘗識面有澹臺。澹臺源自於春秋時期,乃是孔子的弟子滅明的後代,滅明字子羽,居住在澹臺湖也有一說是澹臺山,便以此為姓,所以又叫澹臺滅明,其後人皆以澹臺為姓。
「澹」的意思是恬靜的樣子,亦指水波淡淡的樣子,可想而知子羽在見到澹臺湖時是怎樣的心境,或許正是因為澹臺湖的恬靜「淡然」,子羽才會愛惜以此為姓。
離
離恨恰似青草,更行更遠還生。百家姓中並沒有「離」這個姓,但它確實是姓氏之一,只是姓此姓之人相當稀少,據猜測這個姓是宋代之後才興起的一個姓氏,畢竟最早的《百家姓》成書於宋代。
「離」字不必再過多解釋,更不需要其它修飾的言語來形容,它在那本身就是一幅畫,或許每個人的腦海中的畫面不同,但總通向傷感彼岸,在古詩文中能夠找到有關「離」的詩句簡直是鋪天蓋地,人們總是在離別傷感之時,期盼這下一次的重逢,即便面臨的將是下一次的離別。
此篇就暫且說說這四個姓,不知其中有沒有你的,諸位要是有自己認為最具古風的姓,可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