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一起回顧他的勵志人生!

2021-02-06 高中生勵志網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3月14日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提起他,你可能會想到《時間簡史》,但你不能只想到他的《時間簡史》.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或許大多人都和小胡一樣,對於霍金的了解只是基於學校課本上的簡短介紹,但是我相信,對自然科學稍感興趣的同學,絕對會對他印象深刻。


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和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並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1965年,23歲時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


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這種病的殘酷之處在於它會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在你大腦清醒的情況下讓你逐漸失去力量,最後徹底癱瘓,你眼睜睜目睹則一切,卻無能為力。到最後,你甚至會失去說話的能力。


醫生斷言,他僅能活2年,但他卻以樂觀的心態對抗病魔逾50年,成為「運動神經元病」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人。


他曾說: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


患病之前的霍金


55年來他一直生活在死亡邊緣,當他得知自己身患絕症後仍然抓緊完成了自己在劍橋大學的博士學業,並且頑強地活了下來,結婚生子,從事科學研究,直至成為劍橋大學的教授和名滿世界的科學家。


在全身癱瘓,只能依賴計算機語音合成來說話,唯一能動的只有兩隻眼睛和三根手指的情況下,霍金仍在從事著最艱深的宇宙學探索,他用自己「先知」一般的大腦,對宇宙科學的大膽探索和預測,一次次刷新著人類的宇宙觀。


他被人們認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人類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他坐在輪椅上的形象已經成為劍橋大學和物理學的一張名片。


「宇宙之王」的稱號,當之無愧。



斯人已逝,但他留下的巨大成就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霍金的研究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他的主要貢獻有兩個:奇點定律(1970)與霍金輻射(1974)。


奇點定理:Roger Penrose(彭羅斯,似乎更牛) 一起開創性地運用拓撲學的方法,證明廣義相對論方程導致奇點解,間接地證明了大爆炸奇點的存在。


霍金輻射:受Bekenstein熵的啟發下,運用彎曲時空背景下的量子場論方法,證明黑洞像熱力學黑體一樣對外輻射。這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結合的第一個典範,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霍金的主要工作都作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洞研究大發展時期,他的早期工作對引力與黑洞領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其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裡,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裡,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但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正是起始於此。


霍金作為當代理論物理的代言人,對於在公眾面前宣傳理論物理作用是極大的,這一影響力應該無人能出其左右。


當然,霍金在學術界的名氣是與其貢獻相稱的。


其代表作《時間簡史》(1988),探索著宇宙的起源,憑藉豐富的想像,精妙的構思,字字珠璣,闡釋宇宙未來之變,神奇而美妙。


今天,他帶著許多秘密走了,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之所以被中國不少人喜愛,還因為霍金既玩得轉學術,又幽默感十足。


他說,"Life would be tragic if it weren't funny."(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


和其他物理學家不一樣,霍金一點都不高冷,非常樂於在社交媒體上和物理愛好者們互動,2016年霍金開通了微博,並且發出了第一條與中國網友的對話。



不過八小時,粉絲數漲到了一百萬以上,這條微博甚至被當成錦鯉轉發。




當時國內網友對此反應是「理論物理學家也這麼親民」,但國外的網友早就已經習慣了,因為霍金真的很會玩。


一個大寫的有趣的人。



比如Pink Floyd 2014年的專輯《無盡的河流》中,霍金和樂隊一起合作了一曲《滔滔不絕的霍金》,當然你現在去這首本來很小眾的歌曲下面,應該都是悼念霍金的評論了。


這也並不是霍金第一次唱歌。


在他的物理事業之外,霍金曾經參與過超過15個音樂團隊的表演和專輯製作。比如radiohead,比如百老匯歌劇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而且這時,72歲的霍金早已喪失說話能力。只能藉助貼在臉上的傳感器感應臉頰肌肉運動打字,再用電腦聲音合成器發出一種金屬般的電子音——這反而給音樂帶來了後現代的迷幻感。



「Starmus」音樂節



他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扮演自己,和牛頓,愛因斯坦一起在宇宙飛船中打橋牌。



《Star Trek》


霍金還去《生活大爆炸》裡客串過,出演自己本人。



順便撩一撩謝耳朵。



在《辛普森一家》中為自己的角色配音。




另外,這位積極好動的癱瘓名人還多次參與各種演出和活動。


作為漸凍症患者,他不會忘記參與關心漸凍症的活動:冰桶挑戰。


只不過真正參與的其實是他的子女,他只需要在一邊靜靜地看著就好——別人坑爹,他專門坑兒子。



2007年霍金參與零引力公司提供的零引力飛行,親身體驗零引力感覺。他事後還歡快的表示,「好奇妙噢!零引力階段真炫,高引力階段沒事,我可以永續這樣。太空,我來了!」


體驗失重的霍金


比如,2007年霍金參與零引力公司提供的零引力飛行,親身體驗零引力感覺。他事後還歡快的表示,「好奇妙噢!零引力階段真炫,高引力階段沒事,我可以永續這樣。太空,我來了!」


作為影視、音樂、科技、微博紅人等多棲物種,霍金真的在用生命告訴你:他,才是人生贏家。


1942 年 1 月 8 日,史蒂芬·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好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伽利萊逝世 300 年忌日。

 

1959 年,霍金進入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就讀,也是他父親讀大學時的學院。

 

1962 年 10 月,霍金進入劍橋大學開始研究生生涯。

 

1963 年,在 21 歲時,史蒂芬·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只剩兩年可活。

 

1964 年 10 月,霍金與第一任妻子簡定終身。

 

1968 年,霍金與喬治·艾利斯證實宇宙大爆炸。

 

1973 年,霍金與艾利斯共同撰著的《時空的大尺度結構》出版,這是霍金的第一本著作。

 

1972-1973年間,霍金與傑姆斯‧巴丁、布蘭登‧卡特合作提出四條黑洞熱力學定律。

 

1974 年,霍金在牛津大學發表論文《黑洞爆炸》。

 

1974 年,霍金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年齡才32歲,是最年輕的院士之一。

 

 

1975 年,因為在相對論領域取得極重要研究成果,他與彭羅斯獲頒愛丁頓獎章。

 

1975 年,他榮獲庇護十一世金牌。

 

1976 年,霍金被授予麥克斯韋獎、海涅曼獎與休斯獎章。

 

1977 年,年僅 35 歲的霍金升任為劍橋大學引力物理學講座教授。

 


1978 年,霍金獲得愛因斯坦獎與牛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81年,霍金被授予弗蘭克林獎章。

 

1982 年,霍金獲頒英帝國司令勳章(CBE)。

 

為了籌措孩子教育與家庭生活所需的費用,霍金開始撰寫 《時間簡史》並於 1984 年完成首稿。

 

 

1985年,霍金在拜訪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時感染了嚴重的肺炎,必須使用維生系統。

 

1988 年,《時間簡史》首次出版。

 

1992 年,《時間簡史》中文版出版。

 

1995年春天,霍金與潔恩離婚,結束了 31 年的婚姻。

 

1995 年 4 月,霍金與第二任妻子伊蓮‧梅森結婚。

 


截止 2001 年,《時間簡史》賣出超過 100 萬本,被翻譯超過 35 種語言。

 

2001 年 11 月 6 日,《果殼中的宇宙》出版。

 

2005年,霍金開始使用臉頰肌肉的運動來控制他的通訊設備,每分鐘大約可以輸出一個字。

 


2006 年,霍金與第二任妻子伊蓮‧梅森離婚,結束了作為夫妻共同生活的 11 年。

 

2006年,霍金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

 

2007 年,霍金與女兒露希完成童書《喬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鑰匙》

 

2008 年,霍金親赴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接受豐塞卡獎。

 

2009 年,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頒予霍金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總統自由勳章。

 

2010 年 9 月 7 日,《大設計》首次出版。

 

2013 年,霍金獲頒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

 

2017 年,霍金多次警告人類不要接觸外星人,並隨時警惕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威脅。

 


2017 年,私人航空公司 Virgin Galactic 邀請他上太空漫遊,霍金當即表示答應,並期待技術的完善實行此次旅行。可惜,一直沒有成行。

 

1、時光機

霍金繼承認外星人的存在後,又發表一個驚人論述:他聲稱帶著人類飛入未來的時光機,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所需條件包括太空中的蟲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



2、時間縫隙

至於時光機的關鍵點,霍金強調就是所謂的「四度空間」,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蟲洞」。霍金強調,「蟲洞」就在我們四周,只是小到肉眼無法看見,它們存在於空間與時間的裂縫中。



3、回到過去

霍金指出,理論上時光隧道或「蟲洞」不只能帶著人類前往其他行星,如果蟲洞兩端位於同一位置,且以時間而非距離間隔,那麼宇宙飛船即可飛入,飛出後仍然接近地球,只是進入所謂「遙遠的過去」。因為在4度空間中,10分鐘也許是n小時。不過霍金警告,不要搭時光機回去看歷史。



4、飛去未來

霍金表示,如果科學家能夠建造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那麼宇宙飛船必然會因為不能違反光速是最大速限的法則,而導致艙內的時間變慢,那麼飛行一個星期就等於是地面上的100年,也就相當於飛進未來。



5、四度空間

即使是在太空中,萬物也都有時間的長度,在時間中漫遊,意味著穿越該「4度空間」。



6、外星人論

霍金在美國探索頻道2010年4月25日播出的紀錄片《跟隨史蒂芬·霍金進入宇宙》中說,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類不應主動尋找他們,應盡一切努力避免與他們接觸。



7、星際移民

霍金在2010年8月接受美國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再曝驚人言論,稱地球200年內會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



8、高維空間

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超弦理論的一種),宇宙是十一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在愛因斯坦那裡,宇宙只是四維的(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七維空間我們看不見。



1973年 《時空的大尺度結構》(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1988年 《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1993年 《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2001年 《果殼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2002年 《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5年 《時間簡史(普及版)》(及插圖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2005年 《上帝創造整數》(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2007年 《喬治的神秘宇宙鑰匙》(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喬治的宇宙尋寶之旅》(George's cosmic treasure hunt)《喬治與大爆炸》(George and the Big Bang) 《George and the Unbreakable Code》


2010年 《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2013年 《我的簡史》(My brief history)《時間簡史續編》《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時空本性》《未來的魅力》《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


01、當愛因斯坦說到「上帝不擲骰子」的時候,他錯了。鑑於黑洞給予我們的暗示,上帝不僅擲篩子,而且往往將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迷惑我們。


02、事實上,我們已經將科學的任務重新定義為,發現能使我們在由不確定性原理設定的界限內預言事件的定律。


03、熱力學第二定律,在任何閉合系統中無序度或熵總是隨時間而增加。換言之,是墨菲定律的一種形式:事情總是趨向于越變越糟。


04、宇宙便是完全自足的,而不受任何外在於它的東西影響。它既不被創生,也不被消滅。它就是存在。



05、一個質量足夠大,並且足夠緊緻的恆星可能具有如此強大的引力場,以至於連光線都不能逃逸。


任何從恆星表面發出的光,還沒到達非常遠的距離即被恆星的引力拉曳回來。這樣的物體就是我們現在稱做黑洞的東西,因為那是名副其實的:空間中的黑的空洞。


06、常識告訴我們,如果不進行外加幹涉,事物總是傾向於增加它的無序度。


07、在無限的宇宙中,有無數個「世界」在產生和消滅,不過作為無限的宇宙本身,卻是永恆存在的,生命不僅地球上有,在那些看不見的遙遠行星上也可能有。


08、我們可以回到過去,卻終究無法改變歷史。


09、時間的位置以及它們之間的距離對於在有軌電車上和鐵軌上的人來講是不同的,所以沒有理由以為一個人的立場比別人的更優越。


10、自從文明開始以來,人們即不甘心於將事件看做互不相關不可理解,他們渴望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


今天我們仍然亟想知道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人們求知的最深切的意願足以為我們從事的不斷探索提供充足理由,而我們的目標恰恰正是對於我們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出完整的描述。



11、在奇點處,所有的定律及可預見性皆失效。


12、在 20 世紀之前從未有人暗示過,宇宙是在膨脹或是在收縮,這有趣地反映了當時的思維風氣。一般認為,宇宙或是以一種不變的狀態已存在了無限長的時間,或以多多少少正如我們今天所看的樣子被創生於有限久的過去。


其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人們傾向於相信永恆的真理,也由於雖然人會生老病死,但宇宙必須是不朽的、不變的這種觀念才能給人以安慰。


13、現在我們知道,任何粒子都有會和它相湮滅的反粒子。(對於攜帶力的粒子,反粒子即為其自身)也可能存在由反粒子構成的整個反世界和反人。


然而,如果你遇到了反你,注意不要握手!否則,你們兩人都會在一個巨大的閃光中消失殆盡。


14、為何我們從未看到碎杯子集合起來,離開地面並跳回到桌子上,通常的解釋是這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所表述的在任何閉合系統中無序度或熵總是隨時間而增加。


換言之,它是穆菲定律的一種形式:事情總是趨向于越變越糟:桌面上一個完整的杯子是一個高度有序的狀態,而地板破碎的杯子是一個無序的狀態。人們很容易從早先桌子上的杯子變成後來地面上的碎杯子,而不是相反。


15、 我們看到的從很遠星系來的光是在幾百萬年之前發出的,在我們看到的最遠的物體的情況下,光是在 80 億年前發出的。這樣當我們看宇宙時,我們是在看它的過去。


16、宇宙中的物質是由正能量組成的。


17、宇宙中的所有結構都起源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允許的最小起伏。


18、因為理論總是被改變以解釋新的觀測,它們從未被適當地消化或簡化到常人能夠理解。你必須是一個專家,即便如此,你只能希望適當地掌握科學理論的一小部分。


此外,科學進步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在中學和大學所學的東西總是有些過時。只有很少人可以跟得上知識快速進步的前沿,但他們必須貢獻全部的時間,並且局限在一個很小的領域裡。其餘的人對正在做出的進展或其引發的激動,所知甚少。


19、在這些宇宙的大多數中,不具備複雜機體發展的適當條件;只有在和我們相像的少數宇宙中,智慧生命才得以發展並能存疑:「為何宇宙是我們看到的這種樣子?」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它不是這個樣子,我們就不會在這裡!




霍金的這條高考祝福微博獲得了數萬網友點讚,網友紛紛評論。這屆考生竟然得到這樣一位大神級人物的祝福,都激動得不行……有網友笑稱,「感覺像是得到了全宇宙的祝福」,還有網友調侃稱,終於學到了高考的英文正確表達方法。


霍金是世界歷史上不可缺少且獨一無二的大人物,他對宇宙的研究雖然多數人都沒有真正明白,但他始終嘗試不同的方式融入群眾,向世界展示各種各樣的自己——科學界嚴謹天才的霍金、公益界積極熱心的霍金、演藝界才華橫溢的霍金。


霍金的生平事跡是一本厚重卻有趣的教科書,疾病使他頑強卻也讓他逃避過,成就使他上進卻也讓他自負過,愛情使他堅定卻也讓他質疑過。歷史匆匆走過留下不朽的痕跡,回顧他過往的成就與人生,更令人期待霍金老爺將為這個世界留下怎樣的精彩與未知。


@. :最喜歡的一個科學家了!!! 願你在天堂安好


@吾同:我還想今年讓他在微博上給我們這屆高三送上祝福。 p.s.今天是愛因斯坦的生日


@失敗戀愛:曾一直認為他是不會離開的超人


@我可以取得勝利:霍金沒得過諾貝爾獎,不是霍金的遺憾,而是諾貝爾獎的遺憾


@餘魄:你僅用了兩個手指,卻演繹了我們這些健全之人演繹不了的傳奇人生


@易念:霍金去了星辰宇宙


@悅1207:啊!霍金啊!昨天上歷史課的時候老師還提到了霍金,一直都很敬佩他!走好!


@守望的天使:黑洞的秘密還沒發現,但是你卻先走了


@我要去廣外!:伽利略去世的日子,是霍金出生的那天,愛因斯坦生日的這天,霍金走了,這或許是一場天才的接力吧。再見了,天選之人。



@烊烊每天都要喜烊烊:霍金大大回歸他的星辰大海了,沒關係,您永遠都活在我的作文裡


如果這位偉人不能永遠留在大家的心裡,

那就永遠留在每個學生的作文裡吧!


學習娛樂,高中生勵志網微信公眾號,一個就夠了!


相關焦點

  • 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人類為什麼這麼崇敬他?
    就在剛剛,傳來了一個噩耗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目前,他的家人已經確認了這一沉痛的消息那個曾在21歲就被醫生宣告「死亡」的男子努力活到了76歲卻在今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從此世界上再也沒人跟我們這些凡人
  • 愛因斯坦誕辰日,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出生之日是伽利略誕辰300年!向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致敬!
    就在剛剛,霍金的家人發表聲明: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在霍金的孩子們 Lucy, Robert 和Tim的聲明中表示:「我們對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深感悲痛。7news:《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逝世,享年76歲,他回他的宇宙了!
    76歲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22歲時他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漸凍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被醫生斷定只能活3-5年的他,卻禁錮在輪椅上達50年之久,藉助電腦語音合成器與世界交流,因而在普通民眾心中更增一層傳奇色彩,被譽為「輪椅上的愛因斯坦」。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最後一條微博回復了王俊凱
    英國當地時間3月14日凌晨3時46分,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這一消息已經得到霍金家人確認。在1976年的一次英國皇家宴會中,英國王子查爾斯就不幸中招,霍金軋過他的腳趾之後,還高興地開著輪椅在地上轉了一圈……在自己的自傳裡,霍金也曾寫過: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有軋過柴契爾夫人的腳趾。
  • 霍金逝世 享年76歲!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他預言:2600年地球或變成「火球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
    據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家人已經確認這一消息。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他最後一次專門給中國人做的演講是這樣的……
    這是一條來自英國媒體的一則不幸消息:享譽世界的現代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有些巧合,用最深奧的物理學無法解釋:76年前的1月8日(1942年),霍金誕生——而在這一天,正是文藝復興時期物理學家伽利略去世300年的紀念日(1642年);而在139年前的今天,正是20世紀最偉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誕辰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在1976年的一次英國皇家宴會中,英國王子查爾斯就不幸中招,霍金軋過他的腳趾之後,還高興地開著輪椅在地上轉了一圈……在自己的自傳裡,霍金也曾寫過: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有軋過柴契爾夫人的腳趾。
  • 霍金因病去世 享年76歲 網友:世間再無霍金 時間永留簡史!
    就在剛剛,《衛報》、BBC、天空新聞等多家外媒均發布消息,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終年76歲。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網友:他屬於星辰宇宙
    據中國新聞網14日轉引外媒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家人已經確認這一消息。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據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1942年1月8日,正好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霍金就在這一天呱呱墜地了。霍金的爸爸和媽媽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的,一個主修醫學,一個主修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孩子,千萬不要小看他他可是霍金,是個偉人。」小時候媽媽是這麼跟我說的,那時我還讀不懂他的理論,不知道黑洞是什麼以為黑洞就是宇宙中一個黑色巨大的未知的洞而已更不知道三維空間今天,是全人類都感到惋惜的一天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去世:我想重溫一遍他和簡的愛情
    北京時間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英國去世,享年76歲。在霍金兒女發布的聲明中,他們這樣寫道:「我們十分悲痛,今天我們深愛的父親去世了。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科學成果和遺產將會長存。」他的勇氣和堅持以及他的天才與幽默鼓舞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最後一條微博回復了王俊凱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深信人類要離開地球的霍金,先離開了——享年76歲
    根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的報導,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到底厲害在哪?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作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霍金的這些經典語錄你聽過嗎?「愛因斯坦錯了,他說『上帝不玩色子』。
  • 霍金去世,生前曾客串《生活大爆炸》等多部影視劇
    據BBC消息,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家人已經確認該消息。霍金21歲患上肌肉萎縮硬化症後癱瘓,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但他沒有放棄物理研究,著有《時間簡史》。2016年霍金開通微博,2017年他最後一次更新是回答王俊凱的提問。
  • 和孩子一起,用3部紀錄片+2部電影,了解霍金和他的浩瀚宇宙
    媽咪HOME  東莞唯一的官方媒體親子平臺據英國媒體今天報導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最後一條中文微博回復了王俊凱...
    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3月14日)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然而,醫生的預測並不準確,霍金繼續進行他的科研工作,結了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霍金,這位科學界最璀璨的明星,他的洞察力塑造了現代宇宙學,他以病殘之軀取得的卓越成就讓全世界肅然起敬。周三凌晨,他的家人發表聲明,證實他在劍橋的家中死亡,享年76歲。霍金的孩子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感到萬分悲痛。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精神遺產將在很多年內繼續影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