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式軍服的領章帽徽
電影《芳華》熱映時,人們或專注於影片的情節,或喟嘆於人物的命運,同時也被電影裡軍人身穿的65式軍服吸引,對於許多中年人來說,那熟悉的樣式和鮮明的色彩,讓他們感到無比親切,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代。
65式軍服是建國後我軍配發的第二代軍服,樣式簡潔樸素,沒有任何軍銜和資歷勳章標識,除1971年前配發過毛主席像章和語錄章外,再無任何榮譽性裝飾。官兵軍服面料相同,指揮員和戰鬥員在軍服上的區別只在於前者軍服上有四個兜而後者是兩個兜,充分體現了官兵一致的建軍思想。軍服呈草綠色,軍帽上有一顆紅色的五角星,軍服的領子上佩戴一副紅色的四邊形領章,正應了當年樣板戲中的一句唱詞:「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鮮紅的帽徽和領章著重渲染和強調了中國軍隊的革命色彩。
65式軍服是一款世界上罕見的極簡主義軍服,裝備我軍前後超過二十年,具有極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也對許多第三世界國家軍服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地影響。
65式軍服看似簡單,卻展現了建國十七年的巨大建設成果。65式軍服的領章後面印有士兵的姓名以及單位和血型,一旦遭受傷亡即可據此進行搶救和識別,這種功能在中國軍隊歷史上是第一次實現,反映了我軍正規化建設的巨大進步。
早期配發的毛主席像章和語錄章
以往中國軍服的面料都是棉布和呢絨,易脫色,易起鄒,不耐磨損,不易清洗。65式軍服首次採用了「的確良」混紡「三合一」面料,輕便挺括,耐磨損易清洗,這些特性給行軍打仗的軍隊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這也是中國軍隊歷史上第一次裝備化纖面料軍服。從中也能看到,我國化纖工業從零起步,在短短十七年後已經發展到可以為當時的六百萬軍隊全面提供軍服面料的規模。
在七十年代,軍人地位十分崇高,反映珍寶島之戰的宣傳畫中,那位頭纏繃帶,手持四零火箭筒,雙目怒視前方的戰士形象是人們膜拜的偶像,那時人人都以擁有一身65式軍服為榮,想盡辦法就為搞到一套軍版的65軍服,為此,社會上還掀起過一股搶奪軍帽的風潮。那時的軍迷們挖空心思地收羅各種軍用物品,軍用飯盒、水壺、 綁腿什麼的都會搞來收藏,但最想得到的寶貝無疑是一頂帶有紅五星的軍帽,因為市售的軍帽是沒有帽徽的,只有正真的軍品才能佩戴紅五星。擁有這樣一頂軍帽會收穫無數羨慕的眼神,是非常值得驕傲的。
65式軍服看起來色彩單一樣式肥大,單兵穿著時顯得比較土,但神奇的是,當士兵們集結成隊列時,它就顯示出了非凡的整體效果。隊伍就像一大片綠色的森林,人人頭上紅星閃耀,鮮紅的領章熠熠生輝,呈現出排山倒海的壓迫感和一種難以言狀的氣勢。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時,深深地被解放軍儀仗隊的強大氣場所折服,而他們身著的正是65式軍服。尼克森說:「他們軍服筆挺,身材高大,像一群矗立的石像,是我所見過的儀仗隊中最出色的一支!」
就在我軍裝備65式軍服的同一年,大洋對岸的美軍也設計定型了堪稱美軍史上最經典的軍服M65。如果說當年65式軍服是解放軍的標誌,那M65就是美軍的LOGO。M65最大的特點就是設計簡潔,沒有任何配飾,穿著方便、堅固耐用,而這些特點又正是65式軍服的特點。兩支互為對手的偉大軍隊在同一年誕生了各自最經典的軍服,又同以「65」命名,還因為相同的特點大受歡迎,這實在是一個讓人感嘆的巧合。
M65在全球擁有大量粉絲,從高居廟堂的國家元首,到亡命天涯的恐怖分子都是它的擁躉,恐怖大亨賓拉登就是常年一身M65。
中國觀眾第一次看見M65是在日本電視劇《血疑》中,當時人們只覺得三浦友和身上穿的那件外套實在太帥了,可是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一件美軍軍服。
生活在各類服裝爭奇鬥豔的今天的人們,無法體會這件衣服給當年那代人帶來的震撼。那時穿著色調單一、樣式簡陋衣服的人們,簡直不敢相信世上還有這麼帥氣的衣服。
幾年後,史泰龍主演的《第一滴血》在中國上映,有些前衛人士才知道這件衣服叫M65,當時許多人就夢想擁有這樣一件衣服,可那時只能搞到山寨版,直到九十年代後,人們才能在國內買到ALPHA公司生產的軍版M65。
M65的面料非常堅固,既防刮又防雨,還特別保暖,那四個大兜什麼都能往裡裝,穿上它,出門不用帶包,使用功能極強。
M65由於設計簡潔實用、造型洗鍊灑脫而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喜愛,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通勞動者都喜歡穿著,M65也因此在二十個國家持續生產了四十多年。
如今M65的意義早已超出了軍裝範疇,它的成功對民用服裝設計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在的眾多秋冬男裝上,多少都帶有M65的痕跡。M65已經像牛仔褲一樣被全世界接受,成了一種服裝文化現象。
M65在電影裡的出鏡率也很高,幾乎所有影星都穿過M65。高倉健在《千裡走單騎》中身穿一套黑色M65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在這件風衣的加持下,顯得成熟滄桑、帥氣逼人。
雖然我軍65式軍服與美軍M65風衣都以設計簡潔實用、沒有任何裝飾著稱,並因此受到部隊和普通民眾的喜愛和好評,但兩者畢竟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正體現了那個年代中美兩國科技實力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
M65雖然簡潔,但絕不簡陋,除了強大的使用功能外,在美學效果上也有著精心考慮。這件軍服從總體造型和裁剪線條都凸顯了雄性的陽剛,凡是心理正常的男性都會認同這種設計。而在細節上又體現了細緻的人性化關懷,比如摺疊在衣領裡的防風冒,意在保護手指的可以收放的馬蹄袖設計等等。其面料是當時的高科技化學產品尼龍和滌綸,既能防刮又能防雨。反觀65式軍服,在其設計和生產的年代,我國國力還比較貧弱,化學工業還無法為部隊提供尼龍和滌綸面料,M65上多處使用的魔術貼,國內還不能生產。為了節省軍費簡化生產工藝,65式軍服只能專注於使用功能,還不能像M65那樣在人性化細節上多做考量。至於美學觀念,那時完全是政治化的,不可能像美軍那樣去做專業美學設計。在《芳華》中編導為了使解放軍的形象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讓戰鬥中的每個士兵都背上了雙肩包。其實在65系列被服中,這種背包並沒有大規模配發,馮小剛和嚴歌苓都是那個年代的文藝兵,不可能不知道這種情況,這麼拍,只是為了彌補65式軍服在單兵穿著時,形象上顯得比較土氣的缺陷。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如今,我國軍工無論為官兵裝備什麼樣的軍服都不在話下。事實上,我軍軍服也的確變得越來精緻了,軍銜和資歷體系越來越完善,軍服的面料和功能也越來越高科技化,從質量和功能兩方面衡量,我軍軍服已經不亞於任何一支西方強國軍隊,但有些軍迷總覺得,如今解放軍的軍服上還缺了些什麼,卻又說不出來。如果說鮮紅的帽徽領章和青翠的草綠色軍服點綴了那一代軍人的芳華,那又該用什么元素來彰顯新一代軍人的風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