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公司(ID:shangjiezz)報導
文/ 馬 冬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打,可樂沒了……王老吉和加多寶打,和其正沒了……滴滴和快滴打,神州沒了……美團和餓了麼打,百度外賣沒了……這次天眼查和企查查打,啟信寶:我好慌……
「幫」對手申請商標
爭了誰的春,哪個芳在妒?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這句話是企查查查喊出來的,此時它的拳頭攥了又攥,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敗類,今天我要為行業清理門戶」。
另一邊,天眼查直面硬剛,直言這是賊喊捉賊,自家門庭還沒打掃乾淨呢,就亂潑髒水。
兩家的恩怨像極了當年華山一派的劍宗與氣宗之鬥,細究之下,本是一脈,但就是誰也放不過誰。去年天眼查起訴企查查,今年企查查起訴天眼查,一個拿刀,一個拿劍,勢成水火。
起先,吃瓜群眾們一直以為是「賊喊捉賊」,這裡面就一個賊,到最後必然有一家能成華山正統,但商業的世界裡,「賊喊捉賊」也有可能是兩個賊,也有可能都不是賊,都是千年的狐狸,一起玩了一把聊齋。
天眼查和企查查都於2014年註冊,企查查稍早了半年,兩家公司從誕生之日起,就一路開撕,營銷推廣方面撕,法院打官司撕……
2019年7月,天眼查把企查查的運營商告了,認為企查查用了天眼查的廣告語「查公司、查老闆、查關係」進行宣傳,要求賠償經濟損失約520萬元。這個數字,現在看來,還挺浪漫的。
很多人認為天眼查放不過企查查,是嫉妒心在作祟,嫉妒企查查的市場規模更大,市場拓展能力更強,但這只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更為本質的原因是天眼查的商標保護意識更強一分,所以它的底氣可能更足一點。
2016年,天眼查就申請了7件企查查商標,這一年無疑是天眼查申請註冊商標的巔峰,其中有一些不尋常的商標引人注意:多件商標裡,是「幫」競爭對手企查查申請的。
比如,天眼查申請了8個類別的「QICHACHA.COM」商標,而且均註冊成功。
2016年4月25日,眼見操作成功,天眼查直接在7個類別申請了「企查查」商標。可見天眼查除了在自身商標的保護上下了功夫,還十分關心競爭對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情況。
有意思的是,企查查在2016年10月9日才想起來商標註冊的事兒,但是此時商標已經被競爭對手搶註,申請均被駁回。
企查查可能也沒想到對手會來這一手,無奈只能對天眼查申請的系列商標提出無效宣告,很遺憾,結果均未能獲得官方的支持。
直到今天,天眼查申請的「QICHACHA.COM」商標都還是有效狀態。但是作為企業的主商標,被握在競爭對手的手裡,相信查也沒覺好睡。
目前,能查到的是,天眼查名下的「QICHACHA.COM」系列商標已經全部轉讓,尚不清楚是交給其他公司接手,還是被企查查買了過去,企查查方也沒有正面回復。
雙方關於廣告語構成不正當競爭的官司還在打,但是單註冊商標方面,天眼查祭出手上的企查查商標就夠對方喝一壺的。這個操作,你品,你細品。日後,這一塊是否還有戰鬥,目前不好說。
其實這件事,企查查這邊完全是吃虧的,產品在市場和用戶中已有較高的知名度了,成果被搶不說,還攤上這一堆破事。
這場往事裡,有兩點教訓:第一,廣告語也可以註冊商標;第二,市場未動,商標先行!
商標之戰,天眼查勝利。
誰是賊?
此次雙方互搏中,所圍繞的爭議點如抄襲宣傳文案、視頻創意,「蹭」國家權威部門的熱度等,都是宣傳戰的再升級。
起訴與反訴,也無非是兩家平臺導演的輿論戲碼,至於彼此之間「誰才是賊」,得經過市場的檢驗。
新的爭鬥裡,企查查的訴求,訴訟結果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企查查狀告天眼查的不正當行為,始終是圍繞「虛假宣傳」展開的。
企查查一方向《商界》記者表示,天眼查以「公器私用」的方式誤導公眾,為自己累積了巨大的競爭優勢,牟取了高額的非法利潤,並非法攫取了企查查等同行業競爭者的用戶資源、交易機會和市場份額。
之所以在這個節點發起訴訟,主要是企查查越來越體會到,整個市場和公眾已經被天眼查錯誤的企業背景宣傳深深誤導,所以到了一個不得不採取法律行動來矯正行業不良風氣的時候。從給企查查帶來的經濟損失來看,企查查認為十分巨大,難以估量,因此請求法院給予《反不正當競爭法》中500萬的上限處罰。
對於天眼查是否有虛假宣傳,能查到的是,有一次行政處罰,就是變相使用國家機關名義。
但同樣的,企查查自身也有一份行政處罰,是違反廣告法。
天眼查被罰10萬,企查查被罰8萬。都被罰過,2萬之差,兩家好像都有過被罰史與被訴史:
2020年4月17日,中國石化集團銷售實業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近日,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等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將「中國石化集團銷售實業有限公司」登記為「中海國龍集團有限公司」唯一股東的信息不實,將依法追求相關責任方的責任。2020年4月21日,360金融(http://QFIN.US)方面稱,由於天眼查從21日開始持續發布《周鴻禕卸任360金融董事長 其助理洪兆接任》以及《360金融高層變更:周鴻禕卸任360金服董事長 吳海生、金明義新增為董事》等系列報導文章,該類系列報導文章與事實嚴重不符。上市主體(360金融)所有信息以招股書為準,天眼查信息不準,已準備起訴。2019年5月5日,企查查通過站內消息、「雷達監控」服務的監控日報以及郵件等方式向其訂閱用戶推送了螞蟻金服旗下螞蟻微貸開始清算的消息。隨著後續的影響不斷擴大,螞蟻金服因此和企查查對簿公堂。……
這一局,雙方勝負未定。
500萬不重要,拿回尊嚴才重要
拋開上述插曲,值得思考的一點是,企查查訴求索賠500萬。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七條的相關內容來看,在無法確定實際損失的時候,最高可以賠償500萬元。
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一是企查查無法準確定損;二是最高只能索賠500萬。
不難看出,500萬是企查查的一種態度,然而,天眼查說要反訴。那麼,可以大膽猜測,反訴訴求金額會不會同樣是500萬?
「雖然說目前企查查和天眼查再現口水戰,但事件的背後,一方面是流量之爭,另一方面,更多的嫌疑是為搶曝光,蹭流量,蹭熱度。」有業內人士分析稱。
目前業界公認的企查行業是三足鼎立的狀態,分別是企查查、天眼查和啟信寶,但似乎每次能打起口水戰和上升到司法程序的,都是企查查和天眼查,這是為什麼呢?
「這主要是因為兩家企業的定位和聚焦的客戶太雷同,再加上兩家企業都是屬於同一賽道的企業,早晚都會有終極一戰。」業內觀察人士分析說,在產品無限趨同的情況下,同一賽道下天眼查和企查查只能通過過度的曝光和吸引眼球獲客,這種情況下,雙方的「貼身肉搏」和「互撕」不可避免。
上述行業人士還表示,兩家企業都是定位企業查詢類,屬於同一賽道,而獲得信息的途徑也基本雷同,都是靠爬蟲數據獲取各個企業海量的相關公開數據,再通過語義理解、知識圖譜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挖掘出關聯關係,滿足用戶的需要。
「特別是在客戶方面,兩家企業高度重合,多數都是聚焦C端,因為C端客戶要求不高,行業壁壘也不高,只要踏實地做好數據搬運工,就能靠量來盈利,這就無疑讓兩家企業為了獲得同一個客戶而產生矛盾。」最明顯的是近些年,兩家為了獲得更多的業務,基本同時都上線了新聞推送業務,無疑證明目標群體重合度比較高。
而在企查查針對天眼查的公告中,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企查查在公告中表示,「以搶奪用戶資源、交易機會及市場份額。」
「天企」大戰背後——隱秘的角落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是,當《商界》記者用企查查工具去檢索「天眼查」,然後用天眼查工具去檢索「企查查」,最後發現,彼此的查詢結果披露,均非常嚴謹,沒有任何敵意,而且都是第三方的客觀內容。一絲絲主觀的評價都沒有。
兩家的爭鬥,孰是孰非,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熱鬧的背後,還有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點,有相關資料收集整理得出:
工商信息查詢工具這個行業(或者說相關業務),數據來源有多個渠道構成,工商信息相關數據,官方渠道,都是主要來源。雖然其他渠道,比如爬蟲來的數據準確度和實時性會高一些(部分數據維度),但要靠關係和錢才能得到。
企查查、天眼查、啟信寶三家是會「互爬」補充自己數據的,其他一些沒這三家大的同行也會「爬」這三家的數據作為補充,甚至有個別是直接「爬」其中某一家的數據,然後自己賣。天眼查「爬」企查查的時候被企查查「投毒」過,投毒的數據還給天眼查入庫了。
另外,各大廠(百度、騰訊、阿里、頭條等)和三大查詢工具都有通過其他方式獲取新註冊企業信息的操作,新公司法人剛收到公司註冊通過的簡訊,本來只是想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結果搞得風風火火。沒過幾分鐘就能收到各大廠打來的推銷電話,並且能在三大查詢工具上查到。
與此同時,官方所有公開渠道均無法查詢到這個新註冊的企業,要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的時候才能查到。可見,這個行業裡,存在一些灰色地帶。
企查查比天眼查誕生的更早,天眼查有沒有抄企查查很難界定。從團隊構成看,天眼查的創始團隊有著海歸、高學歷、高職級之類的光環,加上公司在北京,資源相對企查查會更豐富。
企查查的創始團隊是純做技術出身(不像天眼查的創始團隊那樣基本偏管理類),公司在蘇州相對而言,資源上就差了一些。由於天眼查和企查查創始人風格不同,最後也導致企業文化不同,比如天眼查重營銷,企查查重技術。
企查查主要toB,近兩年才著手toC方向,而天眼查應該是一開始就打算通吃,畢竟本身資源足夠豐富,toB沒啥問題,而toC方面在營銷上顯然投了很多錢,比如鋪天蓋地的各種廣告。
還能注意到的是,天眼查和企查查兩邊,針對這次事件的相關微博都有刷量的痕跡,轉發列表裡都能看到很多「用戶xxxxx」的小號和間歇性一排帶V的帳號,不清楚是自己給自己刷了還是給對方刷了。
……
最後,這場鬥爭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看過了諸多商業世界裡的掐架故事,也可以大膽的對結局做個假想:
要麼,這場官司,即決高下,也分生死;
要麼,左右互博,都是自己人,成功運營一波,最後相親相愛皆大歡喜;
要麼,「天企」二老打架,老三啟信寶「黃雀在後」;
這事,你,怎麼看?
部分數據素材來源:
鰲頭財經 :「白嫖」還是為利益?企查查、天眼查互撕升級:索賠500萬遭反訴
知乎答主:loco 《怎麼看企查查起訴天眼查不正當競爭並索賠 500 萬元,理由是「誤導公眾,搶奪用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