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是信用社會,信用是交往或交易的基礎,誠信是良好營商環境的必備條件之一。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2014年10月,天眼查順勢而生,並在2019年4月完成央行企業徵信備案,成為本領域第一個獲此資質的企業,被譽為「普惠型淺度盡調工具」。
技術創新,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天眼查堅守「讓每個人公平地看清這個世界」的理念,通過「查公司」和「開公司」兩大業務線產品的技術創新,實現社會信用體系和經濟大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
在獨有核心技術——「構建真實商業世界的數字雙胞胎」的基礎上,天眼查可精準分析企業背後的股權結構,向上「穿透」股東,向下「穿透」子公司;除此之外,可支持實時檢測「公司」「老闆」或周邊關聯動態風險,並提供預警提醒,實現從洞察風險到預警風險的全方位把控。
這種「普惠型淺度盡調」模式,相對於傳統的商業盡調,極大地節約了調查時間和人力成本,豐富來源維度,使參與商業交易過程的個體、機構都能及時獲知信息,有效解決金融機構與中小微企業由於信息不對稱形成的融資難問題。
截至目前,天眼查「查公司」業務收錄了2.2億家社會實體信息(含企業、事業單位、基金會、學校、律所等),300多種維度信息,全量實時更新。
天眼查「開公司」業務——「天眼企服」讓企業可以在「不出門、不接觸」的情況下完成工商代辦、財稅代辦、商標註冊、法律諮詢等業務,實現「足不出戶,照辦業務」,讓中小微企業主開公司省心、省力、省錢。
大數據「查公司」,構建中小微企業「誠信新基建」
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關鍵在於破解中小微企業與商業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由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交易成本。天眼查「查公司」藉助大數據,可以全面地展示風險信息,構建完備的風控模型,高效率地協助金融機構尋找到優秀的中小微企業標的,實現精準施策。
例如,某國有銀行通過使用天眼查產品,對中小微企業進行了數據信息挖掘與分析,降低了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歧視,幫助中小微企業提升融資的成功機率,從而實現精準施策。同時,天眼查為該國有銀行的首發上市、併購重組、投資銀行等多條業務線提供專業級查詢與檢索功能,實現人工難以完成的海量查詢、深度挖掘,規避了風險,提供人工不可替代的價值。
天眼查「查公司」產品的推廣使用,低成本、高效率地優化了營商環境中信息獲取成本高、投資不便利等問題,降低了商業社會中的法律、債務風險等,有效減少了由於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商業風險。讓信用不再依賴於企業公德和「良心」,而是靠真實的數據來體現,這種公平的方式將有助於打造全新的商業環境,為優化營商「軟環境」提供了技術「硬支撐」,為「誠信新基建」提供新動能。
平臺篩選優質代理,助力中小微企業「雙循環」
中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疫情大考期間,天眼查積極求變,在鄭州鄭東新區實施的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下,用「雲籤約」的方式,在鄭州完成了戰略部署——落戶鄭東新區龍子湖智慧島,設立天眼查中原總部,加速發展企業服務平臺業務。同時,天眼查還與中小微企業共克時艱,在疫情期間,面向全國中小微企業發放1億元補貼,可用於天眼查平臺上的所有企業服務。
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在整個經濟社會中抗風險能力薄弱,許多企業主在一定程度上不了解公司註冊、經營的流程,轉而選擇代理機構來進行代辦。目前代理機構魚龍混雜,企業主選擇時依然面臨風險,例如,工商代辦不專業或將導致企業被列為「經營異常」,財稅代辦不專業或將導致稅務記錄留下汙點,商標註冊等智慧財產權服務不專業或將導致自創品牌被山寨而無法維權等等……此類問題關乎企業長遠發展的服務「安全」,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重大命題。
為此,「天眼企服」平臺在全國篩選出100餘家具備專業代理服務資質、信譽良好的優質機構,成為天眼企服平臺的服務商,覆蓋全國500多個市縣。中小微企業主可以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與「天眼企服」團隊專人諮詢溝通,從提需求到服務提交均可在線完成,隨時發起業務進度查詢,流程清晰透明。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隨著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日趨完善,「雙循環」的藍圖已經繪就,天眼查將以「誠信新基建,助力雙循環」為時代使命,高標準要求自己,為中國經濟添磚加瓦。(作者:天眼查董事長柳超博士)
註:本文為企業供稿,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本網站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