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的少女時代》在臺灣大火,沒有趕上第一輪放映,我和幾個同學約好,在某個傍晚,跨越了半個臺北市,去二輪戲院看這部電影。二輪戲院票價便宜,用看一部剛上映新片的價格,就能看兩三部電影,而看電影的觀眾,也不再只有信義區那些打扮得光鮮亮麗的年輕人。
開場才五分鐘,我身邊的同學就開始流眼淚了,看完電影她告訴我,因為劉德華貼紙也是她的青春回憶。電影放到後半部分,坐在我們前排的、年約四十的阿桑也開始抹眼淚,這似乎比電影本身更加動人。每個人都是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
好像我們的高中三年都過得太快,快得來不及遇見徐太宇
看完電影不久,輾轉得知我的高中同學結婚的消息,突然很多回憶也浮現在腦海裡。聽說這位同學結婚了,另一個同班女生在他婚禮的照片下點讚。突然很感慨,當年這個男生默默喜歡這個女生三年,是全班都知道的「秘密」。男生們有時會那這件事來揶揄他,他都笑笑,不反駁。
那時候,蘇打綠還沒有紅遍大江南北,那個女生喜歡蘇打綠,男生就買了所有蘇打綠的專輯來聽,當然也為她做了很多其他事。當時全班的女生都很欣賞這個男生,因為他的性格很好,什麼事都不計較,也很樂意教其他同學做物理題。我還記得有次,那個男生向我介紹起蘇打綠某張專輯的歌,眼睛有光,我猜這就叫「愛屋及烏」吧。
那時我和這女生關係不錯,有一天我們幾個問她:「這個男生那麼好,你為什麼不喜歡他呢?」她說,「世界上的好人那麼多,難道我每個都要喜歡嗎?」當時我們都覺得很有道理。那時我們都還小,對感情的世界還是一片懵懂無知。我只記得,女生說完這句話,綠燈亮了,我們幾個就一起過馬路。這條馬路走了三年,有時候結伴,有時候獨行,後來我們都在六月參加高考。
學校屋頂上的花還是一年一年開得熱烈
考進大學那年聽聞他們短暫在一起過又分開了。暑假結束,我們都各自上了不同的大學,再後來有人繼續念書,有人工作了。高中畢業時,還沒有微信,大家都用人人網,後來人人網沒落了,很多同學就這樣失去了聯絡。我和那個男生再無聯絡。在極其偶然的同學會上,我已經記不得他們有沒有同時出現過,似乎沒有。同學會上有些曾經是情侶的男女同學一起出現,表面都風平浪靜,友好地寒暄,我不知道他們的心裡是否也一樣平靜,還是仍然有遺憾或者不舍。
小時候,我們都會鄭重其事地對好朋友說,以後我要去參加妳的婚禮,這似乎是鑑定友情的一種方式。只是很多說過這句話的人,後來散落在茫茫人海裡,連「再見」都來不及說。
一轉眼,我們已經抵達小時候說的那個「以後」,和高中時代的好朋友聊天時,我們也會說,當年他多喜歡她呀。可能高中時代我們這樣普通的少女也幻想過,如果有一個人也能這樣默默為我們付出,而我們剛好也喜歡他,那該多好。這樣單純、認真的感情,在人生的路上總是過期不候。
同在一間教室的回憶,有些淡了,有些還清晰
我不知道他現在還聽不聽蘇打綠的歌,我看到他在婚禮的照片上,笑得很開心,我也在馬路上偶遇過她和她現在的男友。多好啊,長大以後,他們都各自幸福。
後來我簡單地寫了這個故事,放到網上,獲得了前所未有多的「贊」。有同學留言說:「年輕的時候,我們都不懂得珍惜。可能那時候我們都很傻,但我喜歡那時候的我們。」也有同學留了一句張愛玲在《半生緣》裡寫的話:「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問過那個男生值不值得,我猜他比誰都懂得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不會計較得失,所以長大後的他收穫新的幸福。再後來,故事的女主角也看到了,她留言說「無意中看到,覺得很感動。」
翻新的校園我們都快認不得了,回憶好像也少了棲身的地點
像《我的少女時代》裡那樣,林真心和徐太宇因為機緣巧合相識,又因為種種原因錯過,最後才重逢,可生活不會像這樣喜劇收場,大團圓結局。人生不總是這樣嗎,總要面對一些離別,經歷一點遺憾和苦澀,我們才一點點成長起來,對感情和人生又懂得多一些。
我這個局外人,旁觀了這個故事的起承轉合,除了感嘆少女時代一去不返,也為他們送上很深很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