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魚頌】優雅的角鬥士——泰國鬥魚!

2021-02-16 地球記憶工作室


相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鬥魚」這個詞吧!當然不是很火的那個直播平臺,而是水族市場中一種常見的異常漂亮的小魚。 

它們的雄性成體,一旦見面就會打開魚鰭,撅起嘴巴,一邊誇示,一邊用嘴攻擊對方。雙方互相撕扯,直到一方落荒而逃,整個過程最長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有時在飼養過程中,它們會對玻璃中自己的倒影展開誇示行為,甚至發起猛烈的攻擊,因為它們具有如此好鬥且有趣的行為,於是得名為鬥魚。

我們在水族市場上,見到的那些顏色鮮豔異常,鰭條百變誇張的鬥魚其實都是一種,由於它們的原產地在泰國,所以它們也被稱作泰國鬥魚或者暹羅鬥魚 Betta splendens 。

泰國鬥魚隸屬攀鱸亞目成員(沒錯就是下雨天沒事到陸地上溜達的那種攀鱸),所以也具有非常發達的迷腮結構。簡單來說,就是水中沒有氧氣,也可以含上一口空氣,繼續開開心心地生活。所以只要水質不是那麼惡劣,一時半會它們不會翻肚兒領飯盒的。於是我們經常見到它們被裝在一個很小的容器中,沒有任何的維生設備(例如氣泵,過濾等),商家信誓旦旦的告訴你,這樣養就可以。但我要在這裡明確地告訴大家,小容器對於鬥魚短時間內可以維生。但如果超過一周的時間,它們一定會用翻肚皮來抗議哦!

常見的鬥魚售賣容器

 外號「過山鯽」的攀鱸,和泰國鬥魚一樣具有呼吸空氣的能力被馴化後的泰國鬥魚顏色美麗,形態漂亮,是泰國重要的水族出口品種。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泰國只出口雄魚,這樣繁殖的商業資源,就牢牢地留在了國內。曾經有一段時間出現了一些養殖場淘汰下來的母魚,相對於雄魚,它們體型更加小巧,鰭條更短,顏色更加暗淡,但是對於喜歡魚類繁殖的愛好者來說,已經足夠了。雌性泰國鬥魚,除鰭條短,顏色素外,還有大大的肚子泰國鬥魚的繁殖,也是很多愛好者所鍾愛的。它們的繁殖過程非常有趣,雄性在水面用嘴巴含入空氣,然後和口中的分泌物混合,形成一個不愛破裂的氣泡,漂浮在水面。之後,它反覆這個動作,形成一灘泡泡,這個就是它準備的育兒巢,吸引雌魚來產卵。雄魚會小心翼翼的把受精卵一個個用嘴含住,然後吐進泡泡堆裡。在幼魚孵化出能夠自由活動前,都是有雄性在下面守護,它們不僅驅趕附近對魚卵有歹心的傢伙,還時不時地加固自己的泡泡巢。 

正在泡泡巢下面交配的泰國鬥魚

泡泡巢中能夠看到白色的魚卵

說到泰國鬥魚的馴養經歷,其實也是蠻有意思的。泰國民眾在沒有電視電影購物商場的時代,和我們一樣也要在酒足飯飽後找點樂趣:鬥蛐蛐,鬥雞,鬥狗,凡是這些看上去有趣,還能作為賭局的東西都被人們所追捧。泰國人最早發現了魚也可以鬥,於是他們開始人工培育鬥魚,為的是培育出更有戰鬥力更加兇悍的品種。鬥魚的好鬥性直接和它們的顏色、鰭條產生關係,越鮮豔鰭條越大的魚就越有勝算,它們就更加的好鬥,這個就是泰國鬥魚馴化的第一階段。 

泰國的鬥魚大賽和獎盃

為什麼說還要分階段,是因為我們見到的泰國鬥魚其實是經歷了第二階段的馴化,這個馴化發生在歐美。一些世界頂級水族玩家,在泰國鬥魚的馴化第一階段上,開始了第二步的嘗試:即從形態上進行培育,這個階段基本上產生了我們見到的泰國鬥魚的特點,超大的開鰭角度,超長的鰭條,和密集的鰭條分支,使整魚看起來就像花朵一般。這樣的鬥魚雖然還保留著非常強的好鬥性,但是它們的觀賞性已經超過了爭鬥魚的價值。至此泰國鬥魚從爭鬥魚搖身一變,成為了水族展示大賽的新寵兒。 

最後我們不得不說的是泰國鬥魚在分類上的地位,雖然名字中有個鬥魚,但是它們實際屬於絲足鱸科中的搏魚屬,也被翻譯為:五彩搏魚 Betta splendens,我國北方產的圓尾鬥魚 Macropodus ocellatus 和南方產的叉尾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 才是真正鬥魚屬的成員。當然名字其實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它怎麼能這麼好看呢?

泰國鬥魚(五彩搏魚)的原生種形態

我國北方常見的圓尾鬥魚

我國南方常見的叉尾鬥魚

總而言之,這些具有高顏值且有意思行為的魚類,目前很容易得到。但還是要「老話長談」,如果我們在市場購買了它們,一定不要只圖新鮮。因為,它們也同樣是生命,同樣需要我們細心、耐心的照顧!

「地球記憶工作室」創建於2014年7月。秉承「延續地球記憶,保護自然環境」的理念,與國內多家博物館、學校及企業廣泛開展自然博物教育。著重培養青少年對自然的興趣,啟迪科學智慧。工作室常年系統收集各類標本萬餘件;以及幾萬幅動植物生態圖片服務於典藏研究及教學活動。

相關焦點

  • 泰國鬥魚品種科普
    一、馬尾鬥魚【英文縮寫VT】飼養難度:☆☆☆  顧名思義尾巴像馬匹的尾巴,最常見的觀賞型鬥魚,是泰國重要的經濟出口項目,為保正壟斷地位甚至一度限制馬尾母魚出口。二、半月鬥魚【HM】飼養難度:☆☆☆☆   鬥魚中的人氣品種,由扇尾改良而來,也可以看成尾巴打開後達180度扇尾(超過180度則為超半月OHM)美麗而脆弱的魚,需要主人精心飼養,否則很容易變成掃把尾,因其尾長導致末梢循環差,需要經常鍛鍊,並保持良好的水質和多元化的營養。
  • 泰國鬥魚 飼養、品種、改良、常見病
    泰國鬥魚,英文名為Siemese Fighting Fish,又名五彩搏魚、暹羅鬥魚、彩雀魚等。攀鱸科,原產地泰國、馬來半島,身長可達8釐米。
  • 泰國「國魚」終於確定!竟然是它……
    泰國「鬥魚」已被認定為泰國國魚。泰國政府宣布,內閣審議決定將暹羅鬥魚定為泰國國魚。已確認暹羅鬥魚(打架魚)為國魚。政府在聲明中表示,國家特徵評定委員會的多位專家學者,闡述「暹羅鬥魚」在泰國養殖時間已久,指出其歷史和文化意義,是泰國的「水下寶石」,提案終獲內閣審議通過。
  • 泰國鬥魚產地及種類
    請大家多多關注豆豆妹兒新開張的泰國鬥魚世界。泰國鬥魚也叫暹羅鬥魚,它主產於東南亞的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等地區。泰國鬥魚產地分布圖其中又以泰國和印尼產地最為出名,而泰國將鬥魚作為觀賞魚進行了上百年的飼養改良,因此也統稱泰國鬥魚。原生鬥魚生活在熱帶地區的湖沼、稻田等水流緩慢水域,個體小,沒有絢麗繽紛的色彩。
  • 泰國鬥魚的風水學應用!
    4 泰國鬥魚簡介  泰國鬥魚體形和習性:魚體長可達8釐米。泰國鬥魚喜歡生活在22~24度的水中,但不能低於20度。對水的雖酸鹼性、硬度不苛求。喜食孑孓。泰國鬥魚以好鬥聞名,兩雄相遇必定來場決鬥,相鬥時張大腮蓋,抖動諸鰭。因此在飼養中,不能把2尾以上的成年雄魚放養1缸,但他們不與其他的熱帶魚相鬥。雌鬥魚之間也不鬥。可以和養一缸。產地:亞洲的泰國。一般成魚體長8-10公分。  適合水溫:20-25℃水質要求:總硬度(gH):6-8dGH,酸鹼度(pH):6.5-7.5。 泰國鬥魚是一種早已被熟知的觀賞魚,是最商品化的熱帶魚之一。
  • 觀賞魚的入門品種,泰國鬥魚的日常飼養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相信有很多人初接觸觀賞魚,除了小金魚以外,估計便是泰國鬥魚了。
  • 泰國鬥魚最全飼養教程
    泰國鬥魚來自於泰國,相比國內本土的鬥魚更加美麗,且魚鰭也更加寬闊和舒展,而泰國鬥魚最大的優點就是容易飼養。但是和所有觀賞熱帶魚一樣,飼養泰國鬥魚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Simon為大家整理了泰國鬥魚飼養完全攻略,能幫助你從對泰國鬥魚小白成為一個泰國鬥魚大師。
  • 泰國鬥魚的分類|圖鑑
    泰國之鬥(www.betta5.com)回復以下「關鍵詞」獲取攻略回復"繁殖":泰國鬥魚繁殖教程-超詳細-高清視頻回復"泰仔":看泰仔教大家繁殖-對魚回復"蝦卵":泰國佬教孵化豐年蝦-有點糙,但卻有泰國特色回復"分離":豐年蝦孵化與蝦卵分離方法_超清回復"基因":鬥魚繁殖品系顏色基因遺傳初探——給準備繁殖鬥魚的魚友回復"換水":泰國鬥魚飼養之換水簡述回復"燒尾":泰國鬥魚燒尾症狀與治療方法回復"幹針":泰國鬥魚|獅王幹針-病症與治療方法回復"花地":廣州花地灣
  • 泰國原生鬥魚飼養心得
    一直著迷泰國原生鬥魚,這回終於在兩位朋友的熱心幫助下完成了我的心願,下面就來說說我養原生鬥魚的一點心得,希望能給同樣喜歡原鬥並打算飼養的朋友一點點參考。泰國的四大原生鬥魚有Betta splendens Regan, 1910 野生種泰國鬥魚,Betta imbellis Ladiges, 1975 和平鬥魚也叫英貝利斯鬥魚,Betta smaragdina Ladiges, 1972 史馬格汀娜鬥魚,Betta aff. smaragdina 「Mahachai」 (學名未定) 我們習慣稱它為馬哈採原鬥,此魚是接近史馬格汀娜鬥魚的品種。
  • 「桌面精靈」——泰國鬥魚
    暹羅鬥魚,也叫泰國鬥魚,是近幾年非常熱門的觀賞熱帶魚之一。泰國鬥魚的主流品種有將軍,半月,獅王,馬尾等,壽命一般2-3年。
  • 泰國展示級鬥魚品鑑
    泰國鬥魚之野望引言:泰國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年均氣溫24-30度,空氣潮溼 悶熱,降水充足適合熱帶魚類的棲息和生長
  • 泰國鬥魚的品種
    馬尾鬥魚英文縮寫VT,作為最常見的鬥魚,往往價格最為低廉,同時被人認為就是泰國鬥魚中最下等的魚,但是要知道,好的馬尾飄逸的足夠讓人尖叫。獅王鬥魚英文縮寫CT,獅王因其尾骨上針的數目還能分為兩針,四針,Y針等,值得注意的是養殖獅王鬥魚要求的水質與其他幾種泰鬥不同,要求弱鹼性水,所以很多魚友都用農夫山泉養獅王,效果不錯。
  • 泰國鬥魚在他的鏡頭下變成優雅的水中舞者,美得令人窒息!
    48歲的泰國攝影師Visarute Angkatavanich拍攝了一種美麗的水上藝術,用不同的方式來描繪暹羅鬥魚。
  • 「欖仁葉」功能介紹以及使用方法|泰國鬥魚
    裸缸中的泰國鬥魚使用後可以不必天天換水,狀態依然很好,同時養水缸也置放幾張,可以避免PH震蕩。大葉欖仁樹生長於龍魚、七彩生活的河邊,葉子使用後水色略微呈茶色,非常接近野生魚的原生水域顏色,較好的模擬了原生地水質,能夠使魚的體色豔麗而不出現體色黯淡的情況。在港、臺及東南亞廣泛用於飼養短鯛,七彩,鬥魚,龍魚,南美中大型魚等多年,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降酸天然物品。
  • 新手向-泰國鬥魚品種大全
    還記得剛入鬥魚坑時,興衝衝跑到微信來搜索比較全面的文章,結果搜了個寂寞,很大部分是百度都有的,所以為了公眾號的作業,也為豐富一些介紹泰國鬥魚品種的文章,那就寫個不太負責的全面總結吧先說說鬥魚吧,百度能搜到的我就不贅述了,鬥魚無非就是愛鬥的魚,鬥鬥看到別的魚,也包括它們自己,它們就會展開尾巴,炸開鰓蓋,以警示對方你不要過來啊啊啊啊啊!!
  • 泰國鬥魚生態缸怎麼換水換底沙|泰國之鬥
    關於使用熱水器內的水,做到一些調查發現:將軍鬥魚,獅王鬥魚,半月鬥魚最好不易使用熱水器內的水,很容易得燒尾病。4、使用後若出現大量水泡,需及時觀察稍微放一下。氣泡不能掛在魚身體上,用網撈連續2—3次差不多即可。5、換水時溫度稍高於平時泰國鬥魚溫度1~2°三、泰國鬥魚換水不當出現問題怎麼辦?
  • 鬥魚:盤點驚豔全球的十大泰國鬥魚,最後一種一半天使,一半惡魔
    談起鬥魚,就不得不談到泰國鬥魚。魚友們,有多少人飼養過泰國鬥魚這種美麗又彪悍的觀賞魚。
  • 泰國鬥魚怎麼養?希望這資料能幫你更了解鬥魚,養好並不難
    ,它的鰭尾可以佔到身體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大,相信大家都能猜到本期要講述的就是泰國鬥魚了。我們先來講述一下泰國鬥魚是因為什麼的機緣巧合而火遍全球的,原本泰國鬥魚只是生存在東南亞國家中的稻田和沼澤地中,它們生存的環境和我們國家的原生鬥魚國鬥的生存環境差不多,最當初泰國鬥魚這種這種小生物的存在並未引起人們的過多注意,直到當地的人民發現了它們好鬥的特性,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開始捕撈水田中的鬥魚來做為他們賭博的工具,據資料記載,19世紀的時候就有人專門繁殖鬥魚用於賭博,而這種人工繁殖的方式可以說是最早的改良了
  • 戰狗鬥魚家族,區別於泰國鬥魚的原鬥魅力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在鬥魚屬下有著七十多種鬥魚,我們最熟悉的泰國鬥魚只是其中的一種,且是由人工改良選育出來的展示鬥魚,除了泰國鬥魚外,國產鬥魚,也就是國鬥也有著一批狂熱的發燒友,除此之外,來自東南亞地區的戰狗鬥魚同樣有著不小的人氣。
  • 泰國鬥魚風靡昆明 價格一漲再漲年銷售額達六百萬
    因為健壯的體質、婀娜的泳姿、絢麗的花色,讓這種來自泰國的小魚迅速風靡。目前,泰國鬥魚在昆明年銷售額達600萬元。據了解,昆明市場上的鬥魚部分從山東、廣東、北京進貨,「將軍鬥魚」、「馬尾鬥魚」等高檔品種則多從泰國進口。一位昆明魚友說,原產地鬥魚觀賞性和鬥性兼備,更符合觀賞魚愛好者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