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北京時間9月9日,秦淮數據(Chindata Group Holdings Limited)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了F-1初步招股書,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美國存託股票(ADS),代表公司的A類普通股,發行的美國存託股票的數量以及發行價格有待後續確認。秦淮數據尋求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股票代碼為「CD」。秦淮數據IPO擬募資1億美元,主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花旗集團,副承銷商為瑞銀、復興資本。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在秦淮數據披露的F-1初步招股書中發現,雖然公司2019年的營收同比增長了逾700%,但是在2020年上半年,公司絕大部分收入僅來自兩個客戶,分別為字節跳動和關聯方網宿科技(300017,股吧)。對此,秦淮數據也在招股書中作出了風險提示。
2019年淨虧損同比擴大
招股書稱,秦淮數據本次IPO在扣除相關費用後,將用於開發和建設新的數據中心項目、潛在投資或收購具有戰略價值的資產等用途。招股書顯示,秦淮數據是亞太新興市場領先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市場。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秦淮數據在亞太新興市場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市場中排名第一,在829兆瓦的總市場規模中佔有21.5%的市場份額。
Frost&Sullivan表示,秦淮數據是唯一一家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開展業務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在中國運營有六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在馬來西亞有一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截至本初步招股書披露之日,秦淮數據在中國有五個數據中心正在建設當中,在印度有一個數據中心正在建設中,分別位於北京、上海、深圳、孟買等城市及其周邊地區。截至2020年6月30日,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佔秦淮數據現有196兆瓦容量的92%。
招股書援引Uptime Institute的數據稱,秦淮數據2019年每兆瓦數據中心容量建設成本為360萬美元,約為全球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20兆瓦或更大的數據中心容量建設成本在700萬~800萬美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秦淮數據在中國運營有6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全球的數據中心容量達到196兆瓦。秦淮數據預計到2021年底,公司數據中心的總容量將至少達到495兆瓦。
2019年,秦淮數據的總收入同比增長766%至8.53億元,2018年同期為9850萬元;2020年上半年,秦淮數據總收入8.1億元,2019年同期為2.215億元;2019年,秦淮數據錄得淨虧損1.697億元,2018年同期淨虧損為1.382億元,同比擴大;2020年上半年,秦淮數據錄得淨虧損5940萬元,2019年同期淨虧損為9490萬元,同比收窄。
最大機構股東為貝恩資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秦淮數據在招股書中明確提到:「公司的收入高度依賴於個別主要客戶,任何此類或任何其他重要客戶的流失或無法支付款項,都可能對公司的業務、運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具體來看,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來自字節跳動的收入分別佔了當期秦淮數據總收入的68.2%和81.6%。此外,來自公司關聯方網宿科技的收入也分別佔了當期秦淮數據總收入的11.1%和7.1%。除了字節跳動和網宿科技,沒有任何其他客戶佔到了秦淮數據上述兩個報告期總收入的10%以上。也就是說,2020年上半年,秦淮數據有88.7%的收入來自字節跳動和網宿科技。
秦淮數據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章節中明確提到:「作為一家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預計我們的收入將繼續高度依賴於個別的客戶,這些客戶佔我們合同承諾的容量的很大比例。此外,對於我們的幾個數據中心,個別的客戶佔據了我們合同的容量的絕大部分。如果我們的一個或多個重要客戶未能向我們付款或不履行他們的合同,我們的收入和運營結果將受到實質性和不利的影響。例如,公司與網宿科技的某些協議將於2021年到期,我們可能無法以對我們有利的條款續籤,或者根本無法續籤。」
招股書顯示,IPO之前,秦淮數據創始人、CEO居靜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清華大學MBA,為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持股6.19%。除了居靜外,秦淮數據的其他所有高管持股合計0.44%。秦淮數據最大的機構股東為貝恩資本——2019年5月28日,貝恩資本戰略投資5.7億美元入股秦淮數據。IPO前,貝恩資本持有秦淮數據57.17%股份。此外,Boloria Investments Holding B.V.持股10.43%、Zeta Cayman Limited持股8.94%、Datalake Limited持股8.28%。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