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我吃了很多年,沒想到用它做的樂器,聲音竟如此美妙!

2021-03-05 海南日報

為了更好地傳播海南傳統文化

致敬匠人精神

《海南守藝人》專欄

本期推出系列原創短視頻

《懷古調椰音 續今朝傳承夢》

聚焦椰胡製作技藝傳承人王仕國

椰胡,形似板胡,音色渾厚,用以合奏或伴奏。曾流行於海南省、廣東省、福建省等地,每逢年過節、集會喜慶,當地的人們都要拉起椰胡與其它樂器合奏,為戲曲、舞蹈伴奏。

椰胡是中國傳統擦奏弦鳴樂器,音箱用多半個椰殼製作而成,前口蒙以桐木薄板為面板,在背部半圓形的椰殼上,開有由五個小音孔組成的金錢眼狀音窗,其發音渾厚,風味濃鬱。椰胡全長60釐米-70釐米。琴頭、琴杆多使用紅木或花梨木。琴頭有平頂、彎月形或雕刻以龍頭為飾;琴杆呈圓錐形或紡槌形,軸柄刻有直條瓣紋。



手工椰胡製作,第一道工序是將椰殼裡外打磨光滑,然後將面板孔、琴杆孔開好,再扣上合適的面板音箱。由於椰殼大小不一,用它做音箱,要求製作人所配的面板大小、厚度,琴碼高低、音孔的大小完美契合才可以。

「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鬥笠送紅軍」……在瓊海蓮塘村,王仕國老人正帶領著幾位民間藝人,演奏海南民歌《萬泉河水清又清》,他們使用的演奏樂器中,就有幾把王仕國老人親手製作的椰胡。

王仕國老人是家族中椰胡製作技藝的第四代傳人。2010年,他獲得了「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椰胡製作技藝傳承人」的稱號。

音質的好壞是決定一把椰胡品質高低的關鍵所在。製作一把椰胡大概需要五天,其中的調音就得花費兩天,製作人需要邊拉邊調試發音孔大小,一毫米一毫米的調試,直至音質完好。調音是一個高難度的技術活,不僅要求製作人有很好的樂感,手要巧,更要有敏銳的聽覺。王仕國就這樣聽了一輩子,年近85歲的他雖然視力在不斷下降,但聽覺的靈敏卻絲毫沒有衰減半分。

王堅,是王仕國老人所有子女中唯一一個留在家跟隨父親學手藝的人,他在父親的鼓動與帶領下,一直在堅持學習椰胡製作的方法。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份珍貴的傳統手工藝當做家族的接力棒,一代一代接下去,同時也為時代傳承一份傳統技藝,豐富中國的器樂文化。

一弦一柱思華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匠人精神與對椰胡製作技藝的不懈堅守書寫著這位老人充滿格調的一生,這跳動著的不息的節奏韻律也在感染著他身後的一代又一代人。他們正與我們,一起懷古調椰胡音,續今夕傳承夢。

海南日報新媒體部、海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聯合出品

總監製:陳成智 卿志軍 陶海生

總策劃:張杰 胡凱 李藺

監製指導:胡凱 張雷

創作人員:楊凱 盛順 王實章 周達延 吳文惠

值班主任:張杰

值班總監:張毅

責任編輯:曾中笑 張琬茜

今年第19號颱風「天鵝」生成!11月2日將進入南海海域

首批25套房52輛車,總估價近9000萬元!海南黃鴻發涉黑組織財產將拍賣

覺得內容好看

點個「贊」「在看」↓↓

相關焦點

  • 木材聲學特性:讓家具和樂器一樣,也發出美妙聲音
    古代樂器中的木魚、木梆、雲板、三弦、月琴、琵琶等,都是用木材製作的。就是現代樂器中的鋼琴、風琴、小提琴等,離開木材也無法成琴。木材由管狀細胞組成,具有很好的擴音共振特性。但不是所有的木材都適合製作樂器,只有共鳴性能較好的木材,才適合用在樂器上。
  • 椰子大家都了解吧,但是你吃過用椰子肉做的美食麼,還不快來學學
    如果一旦出現氣溫低於十五攝氏度的情況,椰子就會產量變少。如果一旦溫度低於十五攝氏度,花和果實就會掉落,樹葉泛黃。初此之外,椰子還非常喜歡水,大概年降雨量能到1500毫米以上的話,它的生長趨勢就會非常好,椰子的個頭會很大,產量也多。椰子有什麼營養價值呢,首先說說它的缺點,由於椰子的外皮非常的厚,所以,它能食用的部分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這並不會影響到它的營養價值。
  • 沒想到吧?山藥蘿蔔南瓜到他手裡全成樂器
    中新視頻截圖 「因為我會的這些樂器呢,可能大家都會,所以呢,沒有多少競爭力,再一個大家看的太多了,可能形成一個視覺疲勞,剛好在這個時候呢,我的師傅,教會了我用鋸子,就是一把普通的鋸子拉(出)音樂,我當時感覺非常神奇,而且我演出了以後效果非常好,也非常有市場,大家非常喜歡,從此呢我就萌生了探索這種新奇的樂器。」逸飛補充解釋。
  • 美妙的古希臘的樂器:裡拉琴
    中東阿拉伯帝國曾經是全世界學術和創意的中心,可能跟它處於歐亞大陸中間有關吧。也跟伊斯蘭裡的教義有關: 搞學術不但是被允許,而且是認識上帝的必修課,和義務。 但那時候已經是公元600年之後的事情了。 你就會想著,在那之前1000年的輝煌的古希臘文明裡,音樂又是什麼水平? 大家一想到奧林匹克運動,就會想到古希臘的裸體運動會,全是男運動員,而且真的一絲不掛的裸男運動會。
  • 名曲欣賞:風流樂器——薩克斯名曲《回家》,美妙絕倫,百聽不厭
    家是永不消竭的力量源泉,家是真情澎湃的情感海洋,家是人生最美的擁有,對家的那份忠愛與牽掛,總是那麼刻骨銘心……在超市裡,在公司裡,還有其它地方,很多的場所打烊時就放薩克斯名曲《回家》,讓人立刻想到自己溫馨的家,健步如飛。《回家》是一首肯尼基 亦歌亦詩、如泣如訴,令人迴腸盪氣、百聽不厭的薩克斯金曲。
  • 聲音玩具 最美妙的旅行,12年後繼續!
    這張專輯被大家戲稱為「有生之年」系列作品——十二年足夠使太多可能發生的或不可能發生的都發生了。北京舉辦奧運了。北京中籤冬運了。KFC的草莓聖代價格翻了一倍。很多樂隊也沒能挺過時間的詛咒,在光陰的流逝下消散各自奔天涯。然後呢?然後聲音玩具回來了。
  • 【漲知識·樂器】鋼片琴:來自天堂的聲音
    不過有件事主頁君藏著掖著沒說,專門留待這一期才講:莫扎特當時用到的鐘琴並不是演奏者手持琴棰敲擊發聲的,而是用鍵盤彈的,這種鐘琴叫鍵盤鐘琴(keyboard glockenspiel)。鍵盤鐘琴出現於1739年,莫扎特使用它是在1791年。19世紀的鍵盤鐘琴
  • 在國內賣到斷貨的冰淇淋「全家椰子灰」你們那裡有嗎?
    據說這家店是在北上廣深的全家便利店因為許多瘋狂愛灰粉,然後被一群排隊排到天荒地來的,死了都要吃的灰粉給捧起來的,講真的,沒有一點功底那是連門都進不去的,到底是何方妖怪啊厲害了。。。。該生產廠家宣稱黑色的物質並非色素、巧克力,而是用燒焦的椰子殼灰混合椰子片、椰汁以及奶油製成,吃完後嘴唇、舌頭和手指都會染成『朋克範』的灰黑色。
  • 解析:伽椰子
    當時也沒怎麼在意,畢竟這個時候我還不怎麼喜歡恐怖片。就在這幾天,心血來潮突然想到這個梗,我開始看起來。了解完劇情之後,我徹底陷進去了。伽椰子的父母結婚13年後,有了伽椰子。伽椰子的名字由父母取自朝鮮半島的演奏琴「伽倻琴」(圖為伽倻琴,之前看shd的時候聽過這樂器的聲音,蠻好聽的。)
  • 五一去三亞吃什麼?椰子雞火鍋,本地人超愛吃的火鍋
    眾所周知,椰子雞是海南的特產,但嗲嗲的椰子雞卻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聽上去就獨具一格的餐廳,終於在此次三亞之行一探究竟,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它竟然是一家「火鍋店」。都說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不能解決的,看到餐廳的推薦菜品時,我已經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味蕾。
  • 時隔17年,我又被「伽椰子」嚇到了
    除了和貞子合體變身成「貞椰子」以外,幾乎沒怎麼上過熱搜。《貞子大戰伽椰子》於是我帶著懷舊的心態,重溫了一遍伽椰子小姐當年的代表作。它通常存在於死者生前居住的房子裡,詛咒每一個來客,將死亡不斷蔓延。在東京近郊,就有這樣一間兇宅。那裡的主人,便是我們的伽椰子小姐。
  • 盤點從古至今哪種樂器音律最動聽,沒想到第一名竟是它!
    琴頸很寬,長,指板上有弦枕並裝有很多窄而稍向上凸起的金屬制的橫格,稱之為「品絲」,它把琴弦劃分為許多半音。第四名手風琴、手風琴是在全世界範圍的,最為廣泛普及的樂器之一。在當代,手風琴不僅在專業樂壇上,而且在大眾音樂文化生活中也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早在一九三一年,德國便在特洛辛根市建立了一所手風琴專業學校。到一九四八年學校進而改為州立手風琴學院。
  • 椰奶沒有奶,椰果不是肉,你的椰子吃對了嗎?
    比如老婆餅沒有老婆,耳光餛飩沒耳光,夫妻肺片沒夫妻,椰奶裡面沒有奶,椰果裡面沒有肉...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椰子,這個被別人誤解的水果。 除了住在南方的朋友,大多數人對椰子的第一印象,來源於「椰樹」這個品牌的椰子汁飲料。它硬核的外包裝,細膩的口感,實惠的價格深得百姓喜愛。讓我們這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一直誤認為椰子=椰子汁。
  • 聲音百科|樂器篇|曼陀鈴
    曼陀鈴(Mandolin)是彈撥樂器,起源於義大利,原名為義大利文「mandolino」,意為「杏仁」,由其外形得名。曼陀鈴大小與小提琴差不多,全長約40釐米。共有八根弦,兩兩成對分為四組。維瓦爾第、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編有不少曼陀鈴演奏用的古典樂曲。曼陀鈴是彈撥樂器,屬於魯特琴族。有四組復弦,指板上有銅品。音域較接近於小提琴。有使用撥片彈奏,屬於旋律樂器,它的振音彈法最能帶給聽眾特別深刻的印象。調音法和小提琴相同,採取五度音隔。常與吉他等低音樂器合奏,亦可獨奏。
  • 特雷門琴——世上唯一不用身體接觸就能發出美妙聲音的神奇樂器
    特雷門琴的歷史:特雷門琴是生產於1928年,由前蘇聯科學家Leon Theremin 教授發明並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樂器。 在40至50年代,它被廣泛應用於好萊塢電影配樂中;接著Beach Boys 在60年代採用於其流行曲中,使其更加大放異彩。
  • ​聆聽植物的聲音 | 中國民族樂器
    當然,植物自古也是音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僅僅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滿足,還可以將其做成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讓我們的耳朵也可以享受到聽覺盛宴,成為我們工作、學習,娛樂等最快樂的時刻之一。下面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些用植物製作的中國民族樂器吧。
  • 張振濤:彎曲的聲音——號角類樂器趣覽
    陝北鼓樂班所用長號,當地樂人稱「長尖」「尖吹」。兩米左右,細長,無按孔,吹單聲。儀式關節處,長嘯一聲。為使不變形,黃土高原上的民眾,將材料對準了黃銅。如今所見,大部分為銅製。當地「吹手」得意地說:「它是黃土高原上唯一有實力充當大嗓門的傳令官但自己選擇不充當大嗓門領導的傢伙」。貝螺聲音宏大,沉悶粗獷,徵戰狩獵,少不了它。
  • 吃零食就會發胖嗎?對不起,香脆椰子片做不到!
    椰香濃鬱,片片清脆,吃起來甜而不膩,口感更是像奶油一樣。快速咀嚼還會有著像吃薯片的感覺,脆爽中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滿嘴的熱帶氣息,好吃到停不下來!每個椰子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果實成熟、果肉飽滿,每一片椰肉都蘊含著豐富的椰子營養成分。2、傳統炭烤工藝自然好味道椰子片工藝簡單,傳承28年傳統炭烤工藝,相比於現代機械化烤箱,傳統炭烤的效果更純正,它保留了椰肉原有的椰香口感和甜度。
  • 椰子雞+咖啡,這真的沒在開玩笑
    ☕️☕️☕️椰子雞、姜撞奶、沙茶醬在主理人Vincent手裡都能和咖啡融合這樣的創意咖啡,聽了第一反應是「能喝嗎?」城中村裡,暖黃色調的pre coffee是日式庭院一樣的存在,出片分分鐘以為你在拍日劇。
  • 世界十大奇特樂器你知道幾個?我認識第二個
    ▲ 沒想到這10種奇特的樂器也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世界之大無其不有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一起看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