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你無法選擇遇見什麼,但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

2020-09-14 堯青讀書

《美麗人生》是義大利導演羅伯託·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描寫納粹集中營生活的戰爭題材電影。通常戰爭題材電影的基調都是悲傷的,但是這部影片卻巧妙地運用喜劇的方式呈現,全程洋溢著幸福感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影片自1997年誕生起,便收穫無數讚譽,共獲得70項國際大獎51項提名。豆瓣電影Top 250中名列前五,觀眾們更是打出了9.5分的超高分評價。


影片講述了:生性開朗樂觀、富有幽默感的猶太青年圭多,與美麗善良的女教師多拉相遇,一見鍾情的圭多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後,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長,擁有猶太血統的圭多和兒子約書亞被納粹抓入集中營,妻子多拉也毅然進入集中營。集中營裡的圭多,用樂觀幽默的心態,盡最大的努力去守護妻兒的故事。

01 圭多的樂觀幽默,奠定了整部影片溫情的基調

影片的前半部分,導演用詼諧戲謔的手法,描述了一段浪漫有趣的愛情故事。

生性樂觀開朗、富有幽默感的猶太青年圭多,在一次從鄉間開往城市的旅途中,偶然邂逅了美麗善良的女教師多拉,「早安!公主!」是圭多對多拉說的第一句話,也是影片中最經典浪漫的一句話。

圭多的夢想是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可惜書店營業的手續一波三折,遲遲無法辦理下來。但是,圭多並沒有灰心喪氣,他暫時在叔叔的酒店裡,開開心心地當起了一名侍應。聰明勤快的他,深受客人的喜歡和好評。

多拉是一名美麗的女教師,出生於上流社會的她,一切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條。遵守著上流社會的禮節和規矩,做著一份體面穩當的工作,即將與同住一個街區,同上一所學校的「青梅竹馬」未婚夫訂婚。可是,多拉骨子裡卻厭惡這樣規矩客套的生活,也不喜歡自己的未婚夫。

不久,圭多和多拉又在城市裡相遇了,浪漫幽默的圭多吸引著多拉的注意,打破了多拉一成不變的生活,給多拉帶來了無數的新鮮和驚喜,讓她找到了全新的自我。

圭多帶著多拉逃離一場虛假客套的應酬;在沒有傘的雨天,巧妙地把坐墊變成雨傘;用最真摯熱烈的語言向多拉表白心意;身騎駿馬出現在訂婚現場拯救多拉……

很快他們就墜入愛河,不顧世俗的羈絆,組建了一個美好的家庭,生下兒子約書亞。而圭多也夢想成真,擁有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


在這段浪漫的愛情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善良樂觀、風趣幽默的猶太青年圭多。值得一提的是,圭多的飾演者正是導演羅伯託·貝尼尼,他本身也是義大利國寶級喜劇演員,用自己生動精湛的演技,演活了這個角色。

圭多就像一顆散發著光芒的小行星,用他獨有的樂觀幽默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讓周圍人感到溫暖,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溫情基調。

02 面對黑暗,他選擇用美麗的謊言為孩子編織童話

如果故事就到這裡停止,那麼這部影片就是一部普通的愛情喜劇。而編劇兼導演羅伯託.貝尼尼巧妙地運用了更高超的講述方式,完美地詮釋了那句話:但凡偉大的喜劇,往往都有悲劇的內核。

不久之後,納粹的鐵蹄踏入這座城市。擁有猶太血統的圭多和五歲的兒子約書亞被抓上開往納粹集中營的火車。不是猶太血統的多拉也毅然決然地跟隨丈夫兒子上了這趟火車。車上的每個猶太人都清楚地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們再也回不到從前那種安寧無憂的生活了。

當小小的約書亞來到了集中營,看到逼仄如囚籠的床鋪、骯髒疲憊的人們、兇巴巴的德國士兵,他的內心感到恐懼不安。圭多為了保護約書亞純淨幼小的心靈,無奈地編織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他告訴兒子,我們只是在玩一個闖關遊戲,誰能率先攢夠1000分就能贏得這場比賽。

為了讓這個謊言更加可信,在納粹軍官前來下達命令時,不懂德語的圭多奮勇向前充當翻譯,繪聲繪色地將軍官的話變成了「遊戲規則」:

這是一場刺激的遊戲,誰先集滿1000分,就能贏得一輛真坦克作為獎勵。你們要做的是一不能哭,二不能找媽媽,三不能吃點心,否則得分就會被扣光,失去比賽資格。



聽完父親的話,約書亞眼睛裡流露出驚喜的神採,做好了參加這場遊戲的準備。

集中營的日子非常難熬,每天大量繁重的體力勞動讓人疲憊得直不起腰來,絲毫不想多說一句話。可就是在這種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圭多也從不露出一分不悅。每當面對兒子時,總是興高採烈地宣布,我們今天又贏了多少分,迫不及待地想要參加明天的比賽。

集中營裡每天都有人因為疾病或者勞累過度而死亡。為了安撫同在一個集中營但卻無法相見的妻子,圭多冒著生命危險,趁著集中營廣播室沒人的時候,對妻子說:「早安!我的公主!」以此來向她報平安。還會借著自己做納粹軍官餐廳侍應的機會,用留聲機給妻子播放她最喜歡聽的歌劇。

毫無疑問,圭多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和丈夫!即使身處逆境,也不忘用自己堅實的臂膀,盡最大的全力為妻兒撐出一片天。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他依然選擇用幽默的方式來化解仇恨,帶給兒子約書亞和妻子多拉一束希望之光,讓他們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03 一位偉大的父親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多麼希望圭多一家就這樣樂觀幸運地活著,直到德軍戰敗的那一天,帶著他的妻兒回到曾經的家,永不分離。可是,他們等來了德軍戰敗的那一天,卻等不到圭多了。

德軍戰敗,集中營失去了往日的秩序,一片混亂。納粹急於殺人滅口,把猶太人趕上卡車,一車一車地拉著去屠殺。圭多讓兒子藏進廣場角落的一個鐵箱,叮囑他必須等到所有人都走了才能出來,這是遊戲的最後一關,過了這關他們就能贏得最終獎勵!

囑咐完兒子,圭多便焦急地尋找妻子多拉。很不幸的是,他的行蹤被一名納粹士兵發現了,納粹士兵拿槍抵著他,在經過廣場的時候,圭多故意如遊戲般大步走著,把臉朝向約書亞躲藏的那個鐵箱,對兒子做了一個鬼臉。納粹士兵將圭多押到牆角,幾聲槍響後,圭多倒下了。


很快,德軍戰敗,納粹從集中營撤離,劫後餘生的猶太人也離開了這裡,四周一片寂靜,只能夠聽見風捲起地上紙片的聲音。約書亞遵守父親的約定,從鐵箱裡走了出來。

過了不久,美國大兵開著坦克來到這裡,約書亞看著自己夢寐以求的坦克,他贏得了這場比賽,終於回到母親的懷抱。

成年後的約書亞回憶起這段往事,說道:「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這是父親賜我的恩典。」

這是一位偉大的父親送給兒子最珍貴的禮物,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呵護了孩子幼小純真的心靈。這是一位勇敢的父親給兒子上的最生動的一課,他告訴孩子無論什麼災難降臨,都要積極樂觀地活著,始終保持幽默感,過快樂的一生。

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在《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中寫過:人類最後的自由,是在已給定的環境下選擇態度的自由。環境可能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唯有改變自己的態度。

你無法選擇遇見什麼,但你可以選擇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你可以選擇把絕望變成希望,把不幸變成幸運,把醜陋變成美麗,把地獄變成天堂,竭盡全力創造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

相關焦點

  • 《美麗人生》:看上去無法選擇的事情,永遠不要放棄選擇的權利
    1.圭多的選擇:我無法選擇開局,也無法改變結果,但我可以選擇面對一切的態度漫天的沙塵,一輛卡車疾馳而過,圭多和喬舒亞被帶到了集中營。那是一個非常擁擠,髒亂的環境,坐滿了表情木然的人。一張張沒有希望的臉,以及看不到一絲光亮的眼睛。
  • 《風雨哈佛路》:你無法選擇出身卻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正是因為有了那麼多叛逆、瘋狂、挨餓的經歷,讓她對家人更加珍重,如果你問,是什麼推動她不斷前進?那一定是,「愛」。朱光潛先生曾在《談文學》一書中提到,「最上乘的文章是自言自語」,對此我無比贊同。莉絲的作品讓我深深感受到一個人若心中有愛有信念,即使生活拋棄了你,你還能通過自己的選擇擺脫原生家庭的魔咒,過你想要的生活。
  • 張海燕 | 什麼,佔據了你的人生C位 ——《刀鋒》裡的選擇與命運
    C位這個詞,讓我突然心有所動,人的一生處在不斷的選擇與被選擇的過程中,你現在過的人生,是過去所有選擇與被選擇的結果;你未來的人生,是你現在的選擇與被選擇的結果。選擇,英文是choice,你選擇了讓什麼佔據你的人生C位,center位置上沉澱的主流,就決定了你將有什麼樣的生活。毛姆的《刀鋒》被稱為是富有哲思的深度著作,關乎終極價值,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偉大作品。
  • 《遇見你之前》:如果你愛的人選擇安樂死,你怎麼辦?
    最讓人崩潰的是你愛的人告訴你他想要放棄自己的那一刻和所有為人父母一樣,卡米拉一直不願意接受威爾的選擇,甚至是在得知丈夫史蒂芬同意了威爾的選擇並且為他聯繫了去瑞士安樂死的機構後和丈夫大吵了一架。史蒂芬認為這是孩子自己的選擇,他寧願幫助威爾安樂死也不願看著他一次又一次的冒險試圖自殺,他認為威爾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作為父母應該和他站在一起支持他關愛他。卡米拉失聲大喊:「他是我兒子。」史蒂芬同樣無奈的說:「他也是我兒子,我們都知道他承受著多大的痛苦。」
  • 心外無物:人生是自己選擇出來的,你相信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很多人看來,命運好像是不由控制的,實際上,命運的選擇權一直在於我們自己。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需要明白,你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出來的。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最重要是你需要通過持續的反思與復盤看到自己人生是如何選擇出來的。
  • 《怪你過分美麗》選擇與被選擇
    雖然在表現娛樂圈爾虞我詐這方面其實這部劇做得非常直白表淺,直白到恨不得貼著一張「你快來看看我揭露了行業內幕」的裝逼感,但對我而言,莫向晚整個人設立住了,我原諒了這個做作的劇本了。 這劇的宣傳從不往三位主要女角色的對比做文章,但編劇是真的很用心在鋪排林湘莫向晚阮麗華三位處在不同年齡段的女性的職業與人生困境。
  • 4分鐘短片揭露人生真相:出身無法選擇,但人生可以
    你也許無法想像窮,可以把人逼到什麼地步在別的家庭養著貓貓狗狗一家人圍坐在電視前歡聲笑語有的人卻一把年紀和孫子相依為命選擇嫉妒,還是珍惜身邊的人選擇放棄夢想,還是竭盡全力選擇抱怨現實,還是改變現實 選擇自怨自艾,還是腳踏實地選擇消沉,還是為自己再拼一把
  • 如果人生可以NG,你會怎麼選擇?
    在未來的漫長日子裡, 我們還會面對很多很多的選擇題, 這不是一份考卷,沒有標準答案, 也沒有所謂的百分百滿分的人生…… 但始終希望你能夠認真思索, 出自自己的本心,一直地一路向前!我們的人生沒有那麼多如果,更沒有可以真正重來的機會, 而正是我們沒有多少選擇的機會, 所以一旦做出了選擇就一定要努力咬牙堅持地走下去!
  •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怎樣才能不後悔?
    卻少有人遺憾追夢失敗了,愛人變老了,事情幹糟了,去的遠方不過如此……臨別之際,人們對於人生,往往有著相似的態度:做過了,無悔。沒做,才後悔。恰如那句話所言: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失敗」,是我「本可以」。一個 86 歲的老人說,他這一生,兒女雙全,衣食無憂,卻不快樂。因為,年輕時太懶,太恐懼,沒有孤注一擲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 《遇見你之前》:生存還是毀滅,每一種選擇都值得被尊重
    這讓天性樂觀的露無法接受,幾經掙扎之後,她決定竭盡所能在6個月內讓威爾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有趣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可能性的威爾,卻在露的身上看到了無數的可能。威爾開始不厭其煩的鼓勵、推動、鞭策露:大膽去活,逼自己突破,別得過且過。他邀請露一起看國外的優秀電影(露曾經因為拒絕字幕,只看英文片)。
  • 2019年初最勵志短片: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孩子的出身
    活在巨大的差距裡,很多人不得不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我們拼了命地努力,說不定也只能換來一個普通的人生。當朋友在歐洲十國遊的時候,你還在辦公室吃著泡麵加班。當同學在北上廣輕鬆拿下一套學區房的時候,你還在數著房貸交完後還剩下多少生活費。
  • 家庭不可以選擇,遇見是最好的,發現美更重要
    在影片中,有笑點,有淚點,也會讓我明白一些道理:1.家庭不可以選擇,我們卻可以改變對家人的態度。2.為人父母也有不完美的一面,我們往往忽視了孩子的需求。3.親子之間、夫妻之間,發現美更重要。1.家庭不可以選擇,我們卻可以改變對家人態度。
  • 拆解《被討厭的勇氣》1、你的不幸,是你自己選擇的
    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的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二、是你選擇憤怒,而不是憤怒讓你無法自拔。你是不是常常有,被憤怒控制,無法自拔的情況。比如孩子總是不寫作業,你無可奈何,火冒三丈,衝著孩子大喊:你再不寫作業,就別吃飯了,什麼時候寫完作業什麼時候吃飯。這時候如果你孩子的老師打來電話,你會迅速轉變態度,變得和藹起來,當電話中斷,你的憤怒又重新回來了。
  • 心理學:趨於愛上自己的選擇是人類本能,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態度
    也就是說,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喜歡上我們所選擇的東西,我們都會愛上自己的選擇。並且在愛上自己的選擇後我們對於事物的態度也會發生轉變。 愛上自己的選擇是我們的本能 心理學界關於這種認知失調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成年人身上,使得很多心理學家開始思考,究竟要積累多少的經驗才會做出這種認知失調行為。
  • 可以選擇的劇情,並非可以選擇的人生!
    然而很快的是現實和虛擬世界混合在了一起,開始造成混亂,他變得好像遊戲中的人物,試圖在關卡和不同的選擇中找出一條出路,影片充滿大量的暴力和奇幻元素,更讓觀眾們驚喜的是在網飛官網上,觀眾們可以和男主角互動,甚至為他做出選擇,而觀眾們的每次選擇都能將男主角的人生帶向完全不同的結局。
  • 別傻了,決定你人生的從來不是選擇
    生活在瑣碎中消耗,讓她害怕自己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只能向男友伸手要錢的庸婦。 「如果可以,真的好想,在知道答案以後再做選擇,然而這一切只是妄想,誰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張地寫下那唯一的選擇。「我們從來無法預知選擇,而即使知道了,我們也會發現根本不存在更好的選擇。
  • 你的選擇,決定你的人生!
    無論經歷什麼,都不要放棄,更不要相信這世界上最大的謊言:你不行!導讀:你的選擇決定你的人生,是這樣嗎?為什麼?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當你本科的專業選擇了醫學,那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你的職業大多數是與醫學相關,如果你本科修讀了法學專業,那麼在接下來的發展裡你也會經常性的與法律打交道,從事一些與法律相關的職業,這樣我們也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我們的每一步選擇其實都是決定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走向的。
  • 在你最美麗的時候,遇見了誰?
    男女之間的交往,充滿了猶疑忐忑的不確定,與欲言又止的矜持,一個小小的變數,就可以完全改變選擇的方向。在你最美麗的時候,你遇見了誰?在你深愛一個人的時候,誰又陪在你身邊?愛情到底給了你多少時間?去相遇與分離,去選擇與後悔?
  • 《82年生的金智英》過你自己選擇的人生,界定自己的人生的意義
    可以理解為因為很多韓國的片子很深刻的揭示了人性的醜惡和真實。也可以理解為我沒有能力駕馭這樣的真實很醜惡。而努力逃避生活中活生生的現實,尤其是那些和人性醜陋的聯繫在一起的現實。我可以選擇我喜歡看的東西和我喜歡關注的東西。我不必從那些陰暗的人性中去感受到我自己是如此的幸運。我不必去從他人的苦難中去感受自己受到命運的眷顧。從我不長的人生中,我用我的人生軌跡理解到了一個道理。
  • 《恩珠的房間》你對待房間的態度,就是你的人生態度。
    一切自己動手做,就省去了工匠費用,而且生活會有趣得多。房間布置得美麗,是享受生命改變心情的第一步。在我來說,它不再是鬥室了。當我發薪水的時候—如果我是你,我要給自己用極少的錢,去買一件美麗又實用的衣服。如果我覺得心情不夠開朗,我很可能去一家美髮店,花一百臺幣修剪一下終年不變的髮型,換一個樣子,給自己耳目一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