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是義大利導演羅伯託·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描寫納粹集中營生活的戰爭題材電影。通常戰爭題材電影的基調都是悲傷的,但是這部影片卻巧妙地運用喜劇的方式呈現,全程洋溢著幸福感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影片自1997年誕生起,便收穫無數讚譽,共獲得70項國際大獎51項提名。豆瓣電影Top 250中名列前五,觀眾們更是打出了9.5分的超高分評價。
影片講述了:生性開朗樂觀、富有幽默感的猶太青年圭多,與美麗善良的女教師多拉相遇,一見鍾情的圭多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後,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長,擁有猶太血統的圭多和兒子約書亞被納粹抓入集中營,妻子多拉也毅然進入集中營。集中營裡的圭多,用樂觀幽默的心態,盡最大的努力去守護妻兒的故事。
影片的前半部分,導演用詼諧戲謔的手法,描述了一段浪漫有趣的愛情故事。
生性樂觀開朗、富有幽默感的猶太青年圭多,在一次從鄉間開往城市的旅途中,偶然邂逅了美麗善良的女教師多拉,「早安!公主!」是圭多對多拉說的第一句話,也是影片中最經典浪漫的一句話。
圭多的夢想是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可惜書店營業的手續一波三折,遲遲無法辦理下來。但是,圭多並沒有灰心喪氣,他暫時在叔叔的酒店裡,開開心心地當起了一名侍應。聰明勤快的他,深受客人的喜歡和好評。
多拉是一名美麗的女教師,出生於上流社會的她,一切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條。遵守著上流社會的禮節和規矩,做著一份體面穩當的工作,即將與同住一個街區,同上一所學校的「青梅竹馬」未婚夫訂婚。可是,多拉骨子裡卻厭惡這樣規矩客套的生活,也不喜歡自己的未婚夫。
不久,圭多和多拉又在城市裡相遇了,浪漫幽默的圭多吸引著多拉的注意,打破了多拉一成不變的生活,給多拉帶來了無數的新鮮和驚喜,讓她找到了全新的自我。
圭多帶著多拉逃離一場虛假客套的應酬;在沒有傘的雨天,巧妙地把坐墊變成雨傘;用最真摯熱烈的語言向多拉表白心意;身騎駿馬出現在訂婚現場拯救多拉……
很快他們就墜入愛河,不顧世俗的羈絆,組建了一個美好的家庭,生下兒子約書亞。而圭多也夢想成真,擁有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
在這段浪漫的愛情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善良樂觀、風趣幽默的猶太青年圭多。值得一提的是,圭多的飾演者正是導演羅伯託·貝尼尼,他本身也是義大利國寶級喜劇演員,用自己生動精湛的演技,演活了這個角色。
圭多就像一顆散發著光芒的小行星,用他獨有的樂觀幽默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讓周圍人感到溫暖,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溫情基調。
如果故事就到這裡停止,那麼這部影片就是一部普通的愛情喜劇。而編劇兼導演羅伯託.貝尼尼巧妙地運用了更高超的講述方式,完美地詮釋了那句話:但凡偉大的喜劇,往往都有悲劇的內核。
不久之後,納粹的鐵蹄踏入這座城市。擁有猶太血統的圭多和五歲的兒子約書亞被抓上開往納粹集中營的火車。不是猶太血統的多拉也毅然決然地跟隨丈夫兒子上了這趟火車。車上的每個猶太人都清楚地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們再也回不到從前那種安寧無憂的生活了。
當小小的約書亞來到了集中營,看到逼仄如囚籠的床鋪、骯髒疲憊的人們、兇巴巴的德國士兵,他的內心感到恐懼不安。圭多為了保護約書亞純淨幼小的心靈,無奈地編織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他告訴兒子,我們只是在玩一個闖關遊戲,誰能率先攢夠1000分就能贏得這場比賽。
為了讓這個謊言更加可信,在納粹軍官前來下達命令時,不懂德語的圭多奮勇向前充當翻譯,繪聲繪色地將軍官的話變成了「遊戲規則」:
這是一場刺激的遊戲,誰先集滿1000分,就能贏得一輛真坦克作為獎勵。你們要做的是一不能哭,二不能找媽媽,三不能吃點心,否則得分就會被扣光,失去比賽資格。
聽完父親的話,約書亞眼睛裡流露出驚喜的神採,做好了參加這場遊戲的準備。
集中營的日子非常難熬,每天大量繁重的體力勞動讓人疲憊得直不起腰來,絲毫不想多說一句話。可就是在這種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圭多也從不露出一分不悅。每當面對兒子時,總是興高採烈地宣布,我們今天又贏了多少分,迫不及待地想要參加明天的比賽。
集中營裡每天都有人因為疾病或者勞累過度而死亡。為了安撫同在一個集中營但卻無法相見的妻子,圭多冒著生命危險,趁著集中營廣播室沒人的時候,對妻子說:「早安!我的公主!」以此來向她報平安。還會借著自己做納粹軍官餐廳侍應的機會,用留聲機給妻子播放她最喜歡聽的歌劇。
毫無疑問,圭多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和丈夫!即使身處逆境,也不忘用自己堅實的臂膀,盡最大的全力為妻兒撐出一片天。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他依然選擇用幽默的方式來化解仇恨,帶給兒子約書亞和妻子多拉一束希望之光,讓他們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多麼希望圭多一家就這樣樂觀幸運地活著,直到德軍戰敗的那一天,帶著他的妻兒回到曾經的家,永不分離。可是,他們等來了德軍戰敗的那一天,卻等不到圭多了。
德軍戰敗,集中營失去了往日的秩序,一片混亂。納粹急於殺人滅口,把猶太人趕上卡車,一車一車地拉著去屠殺。圭多讓兒子藏進廣場角落的一個鐵箱,叮囑他必須等到所有人都走了才能出來,這是遊戲的最後一關,過了這關他們就能贏得最終獎勵!
囑咐完兒子,圭多便焦急地尋找妻子多拉。很不幸的是,他的行蹤被一名納粹士兵發現了,納粹士兵拿槍抵著他,在經過廣場的時候,圭多故意如遊戲般大步走著,把臉朝向約書亞躲藏的那個鐵箱,對兒子做了一個鬼臉。納粹士兵將圭多押到牆角,幾聲槍響後,圭多倒下了。
很快,德軍戰敗,納粹從集中營撤離,劫後餘生的猶太人也離開了這裡,四周一片寂靜,只能夠聽見風捲起地上紙片的聲音。約書亞遵守父親的約定,從鐵箱裡走了出來。
過了不久,美國大兵開著坦克來到這裡,約書亞看著自己夢寐以求的坦克,他贏得了這場比賽,終於回到母親的懷抱。
成年後的約書亞回憶起這段往事,說道:「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這是父親賜我的恩典。」
這是一位偉大的父親送給兒子最珍貴的禮物,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呵護了孩子幼小純真的心靈。這是一位勇敢的父親給兒子上的最生動的一課,他告訴孩子無論什麼災難降臨,都要積極樂觀地活著,始終保持幽默感,過快樂的一生。
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在《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中寫過:人類最後的自由,是在已給定的環境下選擇態度的自由。環境可能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唯有改變自己的態度。
你無法選擇遇見什麼,但你可以選擇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你可以選擇把絕望變成希望,把不幸變成幸運,把醜陋變成美麗,把地獄變成天堂,竭盡全力創造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