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3名患者聯名寫信感謝白衣天使

2020-12-23 瀟湘晨報

「醫生及護士對病人非常和藹可親,無微不至的照顧,幫我們打水、領餐、問寒問暖,我們在此非常感謝!」4月21日,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疼痛科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謝信,在該科住院的同一病房3名患者聯名寫了一封信,感謝疼痛科全體醫護人員對他們的精心治療和優質護理,感嘆一場疫情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

家住唐家墩的劉芳(化名)是這封感謝信的執筆人,今年64歲,是疼痛科8004室13床的患者。4月初開始,劉芳在家全身長滿了帶狀皰疹,奇癢無比,疼痛難耐,在家拖了一個星期才到市六醫院疼痛科就診入院。治療期間,科主任董航根據劉芳的病情對症精心治療,護士長白怡帶領著一群年輕的護士們,在身體和精神方面關懷備至,讓她印象特別深刻,倍感溫暖。

「我姑娘不在身邊,這些小護士們就跟我親姑娘一樣,每天幫我擦藥、做理療。」劉芳說道,剛來的時候全身前胸後背長滿了黃豆大小的紅疹子,又癢又疼,年輕的護士們每天輪流幫她擦藥、做理療。劉芳說,每次擦藥的時候護士們怕把她弄疼,總是小心翼翼地輕輕幫她上藥,讓她感覺不到一點疼痛。在劉芳老伴回家不能及時陪護的時候,醫護人員主動輪流陪護,幫她打水、熱飯、上廁所……擔心晚上有蚊子,護士們立馬找來蚊香。「一有什麼需要她們連忙就笑眯眯地過來,噓寒問暖,不厭其煩。」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劉芳十分感動。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劉芳的症狀一天天好轉。為了表達感謝之情,她曾嘗試各種感謝方式,但都遭到婉拒。「不管送什麼她們都不要!」劉芳說,從牛奶、水果,到幾百元現金,幾個小護士就像商量好了一樣,不管給誰,護士們不約而同地都拒絕了她。實在沒有辦法,劉芳便想著發動同病房的病友一起聯名寫一封感謝信送給醫護人員。

「我支持聯名感謝信!醫生護士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確實像親人一般!」住在劉芳隔壁的11床王婆婆聽到她的提議後,連稱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當即同意。王婆婆說,經歷疫情之後,醫護人員在他們心中都是英雄。

4月18日,經病房三人統一商量,決定讓劉芳執筆,代表大家草擬感謝信。「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句句都是自己的真心話。」劉芳說,寫完後她在病房裡大聲朗讀了一遍,另外兩名病友聽後,一致通過,紛紛在信的最後籤上自己的名字,準備出院時送給醫護人員。

「回家之後記得穿棉質的衣服,千萬不要到處亂抓。」21日是劉芳出院的日子,這天一早,疼痛科護士易歡一邊幫劉芳擦著藥,一邊耐心地叮囑她出院回家後的注意事項。聽著易歡語重心長的話語,想到這是最後一次幫她擦藥,劉芳的眼睛溼潤了,心中對這些朝夕相處的護士們仍有不舍。

擦完藥,劉芳把三天前寫好的感謝信親手交到護士長白怡手中,並對她說道:「你們讓我們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你們個個都是好樣的!」

面對劉芳的稱讚感謝,白怡護士長表示,看到病人順利康復出院,是她們最高興的事情。以後,她們也會一如既往地這樣做下去,以飽含真心、愛心、細心、耐心的診療技術和優質服務,換取患者的健康和快樂。

【來源:漢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天使的微笑》直面醫患關係 聚焦白衣天使
    以醫院為背景的電視劇《天使的微笑》,近些年,醫患關係很緊張,有的醫生收紅包、一些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矛盾逐漸升級。而這檔電視劇中聚焦護理題材展現「白衣天使」的工作、心路歷程,上演著青春、勵志的故事。這部電視的播出希望能夠讓觀眾們了解到護士行業的真實生存狀態,增進醫患之間的包容。
  • 讓微笑常態 它能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讓微笑常態 它能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 從1948年起,世界精神衛生組織把每年的5月8日定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過微笑促進人類身心健康,同時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愉悅與友善,增進社會和諧. 確實,微笑是無聲的問候,它能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
  • 集思廣「疫」花椒說 | 微思:疫情之下,再看醫患關係
    四川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送阿婆出院時,想為她拍照留念,老人家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感謝,竟然直接跪下了。大家趕緊將老人扶起來,阿婆說:我要回來看你們的。阿婆跪謝醫護人員的視頻感動了無數人。  這才是良性醫患關係的思想基礎。即,不要認為醫生是你的服務者,因為醫生為的是病,不是你;不要認為患者是你手下的赦免者,因為患者為的也是病,不是你。  對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如今醫患矛盾,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患德」的患者要求醫生有「醫德」,而醫生又因為沒有「患德」的患者,要求患者有「患德」。  患者沒有患德,基本是大多數醫患矛盾例子的集合表現。
  • 市民來信讚揚:微信群線上問診拉近醫患距離
    ,敦化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早在2018年7月(那時筆者正在該科住院)創建了一個「敦化市糖尿病醫護患交流群」,不僅方便了患者就醫問診,同時也拉近了醫院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距離。一些患者把近期自己的病情及時發布到微信群裡,向醫護人員提出諮詢,都能及時得到群裡相關醫護人員的康復建議,解決了患者診治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需求和疑問,無須再東奔西走。醫護人員與患者在微信群裡,有問有答,彼此十分默契。同時,患者們藉助微信群相互交流,不僅互相分享了一些康復經驗,而且還「抱團取暖」,通過相互鼓勵提升戰勝病魔的信心。
  • 「微笑」禮讚白衣天使 「臍心」慶祝護士節
    當她們一襲白衣走近患者時,總帶著天使般的微笑,給病痛中的人們帶去溫暖和關愛。在這個護士節,由北京市臍血庫聯合北京仁澤公益基金會共同舉辦的「臍心行動,微笑病房」公益活動,來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兒童醫院、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首都兒研所三家醫院的病房。與醫院的小患者們一起為病房的白衣天使們慶祝了屬於她們自己的節日。
  • 仁心妙手救助患者,廣州最牛的「白衣天使」在這裡
    雖然,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攙扶的動作解決不了患者身體上的疼痛,但是,卻能迅速縮短護患距離,」吳妙珠說,護士的面部表情、儀容儀表、行為動作都是溝通的輔助法寶,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成就一次成功的溝通。「我認為,溝通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交流,它需要真誠與坦率」。
  • 「學好西班牙語,拉近中國與智利的距離」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 (趙健)日前,從地球另一邊發出的一封信被送到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小學實驗部學生們手中,這封遠方的來信讓孩子們激動壞了——因為給他們寫信的人是智利總統皮涅拉。「非常感謝你們在智利抗擊疫情的困難時刻寄來的令人欣喜的來信。
  • 江宇:那些抗疫的白衣天使,讓我想到了《英雄兒女》中的一句詞
    「新冠」疫情導致許多家庭天各一方、不能團聚,這時的醫務人員便充當起患者親人的角色。有的高齡患者,子女不在身邊,醫護人員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有的兒童患者,父母不在身邊,醫護人員就變成了家長和老師。武漢兒童醫院內科樓18樓新冠肺炎患兒確診病區,7名資深護士在照顧患兒同時,臨時充當起老師的角色,輔導他們寫作業、做遊戲。
  • 致敬最美白衣天使!即墨193名護士獲表彰
    致敬最美白衣天使! 即墨區193名護士獲表彰從即墨區衛生健康局獲悉,5月12日護士節當天,即墨衛健局公布了「關於表彰 『優秀護士』的決定」,張波等193名護士被授予「優秀護士」榮譽稱號。
  • 瑞金醫院成功救治肺栓塞英國患者,病人送上英文錦旗
    國內患者向醫生贈送錦旗表達感激之情並不新鮮,沒想到,一名外籍患者也給醫生送來錦旗。錦旗上頗有哲理的話是這名外籍患者自己想的。為此,他在病床上琢磨了兩天。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來自英國的患者克裡斯。
  • 劉德華周杰倫林俊傑等王炸陣容開唱致敬白衣天使
    一個個紅色的手印,一封封請戰書,4.2萬名醫護工作人員,在武漢前線度過了他們人生中最難忘的3個月,在奮戰之後,我們迎來了一直在內心堅信的光明。在致敬白衣天使公益雲演唱會的開場,黃雅莉[微博]帶來的第一首《我的光》就是最初奔赴戰場的醫護人員內心的願望,帶著自己的一束光去照亮患者們的世界。「希望每一個時刻都是好時光。」
  • 疫情下的國際護士節:致敬最美的白衣天使
    ---情出自願,事過無悔,不負遇見,不談虧欠------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護士節主題為「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2.86萬名護士挺身而出,逆行出徵,奔向武漢,馳援湖北,日夜奮戰在護理患者第一線。
  • 優質服務暖人心 透析患者送錦旗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李麗馨)近日,遂平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科上演了溫馨的一幕,一位透析患者家屬為感謝透析科醫務人員,特意從上海回來送兩面錦旗,以表達對透析科醫務人員的感謝。一面鮮紅的錦旗,一句暖心的話語,讓在場的醫護人員備受感動,簡短的話語,拉近了醫患和護患間的心靈距離,表達出彌足珍貴的互信之情。據了解,患者是一名84歲老太太,身患尿毒症,今年七月份以來一直在遂平縣人民醫院透析科做透析。
  • 插管3天昏迷數日,一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應城治癒
    面對前來採訪的電視臺記者,楊先生說:「今天,我是帶著感恩的心情,感謝應城市人民醫院專家教授、醫務人員給予了我第二次生命,他們就像生命中的燈塔,照耀著我的生命之路!」2月3日下午,患者出現呼吸困難,醫務人員立即先後給予上給氧面罩、無創呼吸機等措施幫助改善呼吸,但呼吸42次/分,血氧飽和度75%,效果仍不理想。晚7點,患者面色發青,各項生命體徵急劇下降,瀕臨死亡邊緣!
  • ...醫患關係更和諧——保險「第三方」成為醫生的好幫手患者的好朋友
    如何在出現意外風險時儘可能避免發生醫療糾紛、如何合理預防和調解醫療糾紛、如何保障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合法權益,北京宜保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保險「第三方」,打開了「隔心門」、架起了「連心橋」。科學傳遞關愛 共識凝聚合力現實中,醫患雙方在經濟利益上存在對立,在醫學知識認知上存在差異,疾病好轉前醫患之間的信任感明顯不足。
  • 《機智的醫生生活》:白衣天使光環下的人生百態
    :苦讀十餘載而又忙碌高壓的醫生、因病致貧走投無路的患者、急火攻心不明就裡的家屬、捕風捉影憑空捏造的媒體、錯綜複雜撲朔迷離的人際交往……但這些棘手的醫患關系所折射出的社會、人性、道德、法律等層面的問題卻能直擊觀眾需求痛點、引人深思。
  • 國產醫療劇如何才能更好地講述白衣天使的故事?
    原標題:因為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護人員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的凡人英雄。              一批醫療劇隨之受到關注,也引發思考——              國產劇如何更好地講述白衣天使的故事?
  • 第122次公眾開放日丨白衣天使感受陽光司法 提升法治思維促進和諧...
    第122次公眾開放日丨白衣天使感受陽光司法 提升法治思維促進和諧醫患關係 2020-12-24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拒收患者微信紅包 桐鄉這位醫生對「感謝禮金」說不
    隨著微信紅包使用人群的不斷壯大,加上微信紅包的隱蔽性,利用微信紅包來表達希望醫生用心為患者治療和服務意願的患者及家屬也越來越多,也讓醫務人員堅守醫德醫風面臨新的考驗。 3月14日傍晚,桐鄉市第二人民醫院內二科主任沈榮興醫生就收到了一位剛出院病人的「感謝禮金」,這位病人是一位心律失常患者,年齡並不大,住院期間受到了沈醫生和其他醫生以及護士的精心照顧,希望以後能更方便地尋求沈醫生的幫助,便在微信上給沈醫生發了800元紅包。面對這一特殊的紅包,沈醫生婉言謝絕,並告訴他今後如果身體上遇到什麼不適,會繼續給予他精心治療和悉心照顧的,請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