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醫院成功救治肺栓塞英國患者,病人送上英文錦旗

2020-12-22 瀟湘名醫

國內患者向醫生贈送錦旗表達感激之情並不新鮮,沒想到,一名外籍患者也給醫生送來錦旗。錦旗上頗有哲理的話是這名外籍患者自己想的。為此,他在病床上琢磨了兩天。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來自英國的患者克裡斯。出院當天,克裡斯在家人陪同下送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You see us at our worst,we see you at your best.」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陳巍翻譯為「你見我憐,我見你安。」

從細節迅速確診是肺栓塞

一周前,克裡斯問診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慶雲時,情況很糟,胸痛、低熱、咳嗽,氣不夠用,氧飽和度只有90%。他輾轉多家醫院半個多月,病情始終不見起色。

這病來得「蹊蹺」。7月初,在南京工作的克裡斯感到胸腔陣陣刺痛,做了檢查說是胸膜炎,吊了兩天鹽水便出院了,一切似乎很順利。不曾想,沒過幾天,胸痛似乎有所緩解,但拍胸部CT發現肺炎範圍擴大了。之後,克裡斯的情況越來越糟,病情似乎失控了。克裡斯的妻子小麗坐不住了,帶著丈夫趕到上海瑞金醫院求診。

李慶雲邊翻閱病歷資料,邊補充詢問病史。「這位患者以胸痛起病,伴發熱咳嗽,白細胞及其他炎症指標明顯升高。從表面上看,首先考慮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但經強有力的抗生素治療後,炎症指標及肺部影像卻仍沒好轉。」右下肺出現密度不均實變影,氧合欠佳未恢復,血液檢查中D-二聚體異常升高,根據觀察和自己的經驗,李慶雲判斷這可能不是普通的肺炎,極有可能是肺栓塞。

為此,李慶雲非常仔細地詢問克裡斯是不是有過長途旅行?是否有過骨折?是否有家族病史?疫情期間是否在家裡久坐等等。終於,在克裡斯的敘述中,他發現一個細節:患者在疫情期間有兩個月居家工作,缺少戶外活動,加之工作壓力大,無法好好休息。他高度懷疑是肺栓塞,這個病會致命,一刻都不能耽擱。

時間就是生命!李慶雲馬上開通肺栓塞綠色通道,將克裡斯收入重症監護病房,立即啟動抗凝治療,並囑咐儘快安排肺動脈CT造影(CTPA)檢查。CTPA的結果印證了李慶雲之前的推斷,克裡斯得的就是肺栓塞,如果再耽擱一兩天,後果不堪設想。

肺栓塞全稱急性肺動脈血栓栓塞,是最危險的急症之一,有些肺栓塞患者發病後根本來不及抵達醫院接受救治就已死亡。李慶雲說,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診治,肺動脈血管堵塞進一步加重,血流—氣體交換惡化,出現嚴重的低氧,全身各個臟器維持不了多久便會因缺氧衰竭,導致休克,最終死亡。

全英文交流拉近醫患距離

克裡斯做夢也沒想到,原以為的「肺炎」背後竟是如此兇險的疾病,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護團隊與時間賽跑,讓克裡斯的各項指標在短短一周內恢復正常。

脫離危險後,克裡斯對瑞金醫院醫生的「火眼金睛」讚嘆不已。除了精湛的醫術,醫生的高素養也讓他印象深刻。原來,在整個診治過程中,李慶雲及呼吸科醫療組與克裡斯全英文無障礙交流。李慶雲嫻熟的英語,拉近與患者的距離,讓克裡斯「愛」上這位幽默的李醫生。當他得知李慶雲剛從武漢抗疫前線凱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慶幸自己來對了醫院,找對了醫生。

「語言通了,患者就會覺得親切,有助於緩解焦慮,解除醫患間的隔膜。醫學人文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李慶雲說,在日常接診時,如果能給患者說上幾句他家鄉的方言,會使病人感到親切與信任。

逃過一劫的克裡斯想著以怎樣的方式感謝救命恩人。和太太商量後,覺得送錦旗可能是最好的表示。克裡斯說,這次經歷徹底顛覆了他對中國醫生的認識,他們很有範兒!「希望世界能更多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看到以瑞金人為代表的中國醫生的形象。」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瑞金醫院收到一面「洋氣」的英文錦旗,外籍患者說:中國醫生有範兒
    圖說:來自英國的患者克裡斯送來了一面錦旗 來源/院方供圖(下同)幾天前,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外籍患者,出院當天,這位來自英國的患者克裡斯,在家人的陪同下,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You see us at our worst,We see you at your best。
  • 【暖心行動】泉州臺商區醫院:冷冽寒風有溫暖 患者感激送錦旗
    伴隨著冷颼颼的風、冷冰冰的空氣,有的故事已經落下帷幕,而有的故事正在上演,比如醫院,這個濃縮了人生百態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故事,醫生和患者通過一面面錦旗,演繹出一個個冬天裡那些溫暖的故事。近日,泉州臺商區醫院在行風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肛腸科、神經外科及中醫先後收到四位患者送來的六面錦旗,不同科室、不同的患者卻表達著同一種感激,表達著患者對醫護人員最真摯的感謝之情!
  • 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救治94歲心臟病患者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心臟中心通過微創手術,為一名94歲高齡患者進行了心臟瓣膜置換術。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老人闖過一道道難關,身體逐步恢復,於12月25日正式出院。中午十二點半,在東院綜合樓會議室,老人的家人將一面錦旗送給了副院長李永春、東院心內一科主任邵一兵、保健四科主任戴紅豔,感謝他們讓老人轉危為安。患者家屬劉女士說:「我父親患有心臟病已經很多年了,一直不好,近半年來反覆發作。以前他在家裡斜躺著,還能睡一點時間,到後來就發展到只能坐著,一躺下還不到二十分鐘就受不住了。」
  • 開顱手術救治後清醒,患者家屬送錦旗點讚鄭州市九院
    【豫網訊】1月19日,剛剛做過開顱手術恢復清醒的患者胡先生的兩個妹妹將一面寫有「醫德高尚 醫術精湛」的錦旗送至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感謝神經神經外科卞玉傑主任、 張洪博醫生及全體醫護人員認真負責,盡心盡力。
  • 外籍女子花生過敏吃餛飩險喪命 送醫院英文錦旗(圖)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獲悉,11月20日凌晨3點半左右,該院3名特保隊員正在醫院內部常規巡邏,忽然聽到遠處傳來呼救聲,他們立即四處搜尋,最終發現在醫院10號樓前,外籍女子Alexander昏厥不醒,而呼救聲來自她身旁的男友Ruff。  參與救助的特保隊員李斌回憶說,當時Alexander面色發白,已經失去意識。
  • 生死時速,瑞金醫院兩院區攜手成功搶救車禍特大脫套傷花季少女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12月7日,在瑞金醫院北部院區手術室門口,小鍾父母帶著還在恢復期的女兒,向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的醫務人員贈送錦旗,表達謝意。當時真是命懸一線,現在想到我都心跳加速參與救治的骨科醫生胡牧邊察看小鐘的恢復情況,邊感慨地說道。他的話把大家的記憶都拉到了8月21日那個驚心動魄的下午……16:30,隨著刺耳的救護車警笛和警車警笛聲交替響起,3名120急救人員抬著擔架衝進瑞金醫院北部院區急診搶救室。
  • 【「嘉寶杯」十佳護士】瑞金醫院北院手術室供應室護士長 楊利英
    2011年,她競聘瑞金醫院北院手術室供應室護士長崗位,來到了嘉定,參與瑞金醫院北院手術室的各項籌備工作,並紮根於北院。歲月憔悴了紅顏,也見證了楊利英的成長。在醫院籌備階段和醫院開辦前期,她事無巨細,精心擺放每一臺設備,詳盡制定每一項工作流程。在2012年12月醫院正式開院後,以三級醫院的標準,逐步完善和推進各項手術護理服務。
  • 2小時心肺復甦,高危肺栓塞病人從死亡線上搶回
    陳女士是高危肺栓塞,經過及時搶救及治療,陳女士最終幸運地被從鬼門關拉了回來。高危肺栓塞到底有多兇險?中山大學附屬六院ICU主任楊春華稱,特別是高危肺栓塞病死率極高,接近88%以上,如不能得到及時診治,不少患者在發病後1小時內死亡。
  • 地球可以流浪,肺栓塞一定要用心預防 ——大咖走進CCU系列之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柳志紅教授
    為提高重症肺栓塞疾病的臨床救治水平,2月26日,應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黨委委員、內科黨總支書記、心內肺血管病科主任柳志紅教授蒞臨我科指導工作。院內指導交流期間,柳志紅教授先後至院本部病區和阜外華中病區進行查房指導,並在河南省心臟重症學院(第19期)之聚焦肺栓塞學術論壇進行現場授課。
  • 市第一醫院普胸外科一小時收到三面錦旗 !
    一聲聲感謝,一面面錦旗,一個個故事……3月30日一大早,市第一醫院新門急診大樓14樓普胸外科接連收到三面錦旗,同一病區、不同的病人卻表達著他們對該院普胸外科醫護人員同一種真摯的感激之情張先生於也曾因手術風險極大,基礎病較多,建議病人轉上級醫院進行手術。因疫情封城,患者轉上級醫院困難,加上家屬堅決要求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
  • 他給救治他的全體醫護送上喜糖
    1月7日,王海濱專程來到上海瑞金醫院,為參與救治的全體醫護人員送上甜甜的喜糖。
  • 中山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救治煙霧病合併複雜...
    中山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救治煙霧病合併複雜高危冠心病患者 2020-10-26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結婚上熱搜後,救火英雄王海濱現身瑞金醫院發喜糖
    今天,海濱專程來到瑞金醫院,為參與救治的全體醫護送上甜甜的喜糖。6年前,閔行區華漕鎮諸新三村一居民樓突發大火。5樓住戶王海濱冒著濃煙和明火衝出門,從5樓到2樓挨家挨戶敲門叫醒鄰居並大聲呼救。消防趕到現場後,大火被撲滅。由於做好了安防準備,鄰居們均安然無恙,但王海濱自己卻因嚴重灼傷和吸入性傷命懸一線。他燒傷總面積88%,三度燒傷面積68%,病情極其嚴重。
  • 結婚上熱搜後,「中國好鄰居」王海濱現身瑞金醫院發喜糖,與搶救過...
    今天,海濱專程來到瑞金醫院,為參與救治的全體醫護送上甜甜的喜糖。6年前,閔行區華漕鎮諸新三村一居民樓突發大火。5樓住戶王海濱冒著濃煙和明火衝出門,從5樓到2樓挨家挨戶敲門叫醒鄰居並大聲呼救。消防趕到現場後,大火被撲滅。由於做好了安防準備,鄰居們均安然無恙,但王海濱自己卻因嚴重灼傷和吸入性傷命懸一線。他燒傷總面積88%,三度燒傷面積68%,病情極其嚴重。
  • 貴醫附院成功救治深度肝昏迷患者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佳栩)近日,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護團隊的努力下,成功為一例深度肝昏迷長達5天的男性患者實施了肝移植手術。目前,病人已經度過危險期,各項指標正在逐漸恢復。據貴醫附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朱海濤介紹,患者今年55歲,患有慢性B肝,由於連日勞累,出現了腹脹、渾身無力等症狀,在外院檢查時體內轉氨酶高達2000多,相當於正常人的50倍。「在外院治療時情況不理想,出現了嗜睡、昏迷等情況。」4月13日晚,病人進入貴醫附院接受治療。「進入我院的第二天病人氧分壓下降,出現了肝肺症候群等,情況急轉直下,立即轉入ICU進行治療。」
  • 血漿置換17次,淄博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見病患者
    近日,56歲方女士因頭痛、腹脹、乏力就診於淄博市中心醫院。本病往往病因不明、起病急、進展迅速,是一種高致死、高風險的臨床急症,早期診斷及包括血漿置換在內的足夠強度的治療對挽救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入院後,患者病情危重由血液科轉入東院重症醫學科搶救治療。轉入ICU後,患者因血小板過低、穿刺出血風險高,立即行超聲引導下精準留置中心靜脈透析導管行血漿置換治療,當夜置換新鮮冰凍血漿2000ml。
  • 上海瑞金醫院院長寧光:最終的勝利,將是科學的勝利
    今年1月8日和1月19日,瑞金醫院臨床病毒學家張欣欣與呼吸科專家周敏兩度踏上前往武漢的行程,成為第一批走進武漢病毒研究所和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上海專家。面對當時還未命名的新發呼吸道傳染病,他們與瑞金醫院後方的研究團隊在72小時內,協助張定宇院長完成了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流行病學特徵的總結。1月29日,這篇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的《柳葉刀》雜誌上。
  • 連日裡多名危重病人接踵而來!「極寒」天氣身體千萬別逞強
    危急時刻,重症監護室(ICU)「葉克膜」(英文縮寫ECMO,俗稱人工心肺機)團隊10多名醫護在眾多學科配合及兄弟醫院支持下,竭盡全力,初戰告捷,爆發性心肌炎病人心臟「休息」5天後已恢復自主跳動,其他幾位危重病人目前情況穩定。
  • 北京醫院拒接急診患者將降級:不能容忍推諉病人
    他說,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病人最多的時候,醫護人員搶救只能側身擠過去,「(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接危重症,如何能確保有效的救治?」  【官方回應】  按意願送急救擬籤同意書  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說,一些急診患者或家屬要求救護車送病人去大醫院,我們調查發現,這些患者大多數是非急危重症病人。  我們在考慮出臺院前急救「知情同意」制度。
  • 申城迎來盛夏高溫,醫院急診:輕症病人少了,重症病人多了
    如何確保防疫沒有疏漏,為急診患者提供周到的診療服務?記者昨天前往幾家醫院實地體驗。急診醫生呼籲:市民規律作息可預防疾病,一旦身體不適前往醫院,請配合流調及核酸檢測程序,醫患共同營造和諧就診環境。  急診救治因防疫而「加碼」  昨天10時許,記者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