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後養生飲食應忌生冷燥熱,可用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

2021-01-12 北晚新視覺網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中醫理論認為,此後陽氣潛藏,陰氣漸盛,天地閉塞,轉入嚴寒的冬天。因此,飲食上要忌生冷燥熱,減鹹增苦,葷素搭配的比例最好是1∶5。此外,經常用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可促進血液循環。

資料圖 新華社發 程頤 作

隨著天氣越來越乾燥,溫度越來越低,不宜吃生冷食物損傷陽氣,宜吃一些溫補食品,如羊肉、牛肉、雞肉等。但冬天陽氣潛於內,且北方常因供暖、保暖措施較好,導致人體內熱難散易生「內火」,故不宜進食燥熱之品滋生內熱,如麻辣香鍋、麻辣火鍋、乾鍋、燒烤、煎炸類食物,以免促發口鼻乾燥、口腔潰瘍、痤瘡等。

平時不要大量攝入肉食,葷素搭配的比例最好是1∶5,可多吃些清火滋潤的食物,如白蘿蔔、大白菜、菠菜、黑木耳、甘蔗、豆腐、山藥等。多飲水,以緩解冬季口乾咽燥、便秘、皮膚乾燥等不適。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可清熱利尿,梨水可潤肺止咳。

「小雪」之後,自然界真正進入到萬物收藏的階段,腎氣相對旺盛。鹹入腎,為防止腎水克心火,不利心陽升發,故應減鹹增苦,以保心腎相交,陰陽平衡。少吃鹹味食物,如螃蟹、動物血、墨魚、蛤蜊、文蛤等,適當多吃些苦味食物,如萵苣、芹菜、竹蓀、牛蒡、枸杞等。

「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大家要注意腳部保暖,經常用溫熱水泡腳、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源,按揉湧泉穴,自古就是補腎良方。湧泉穴很好找,把腳趾捲起來,足心前三分的凹陷中即是該穴位。

老年人在用熱水泡腳前,可先用手掌搓腳心至發熱,再用大拇指指肚點按、點揉湧泉穴,以感覺酸痛為度,兩腳交替進行。如此利於陽氣潛藏,陰精積蓄。另外,委中穴在膝窩後,膀胱經的溼熱水氣在此聚集,用空拳拍打膝窩處,每次5-10分鐘,一周2次,利於膀胱經排毒。

(原標題:小雪養生可按摩湧泉穴)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高暉(鼓樓中醫院內科醫師)

流程編輯:u02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今日小雪,聊聊24節氣中,關於「小雪」的那些古詩詞和養生知識
    在小雪節氣,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小雪做好「兩清一補,來年身體壯如虎。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實不然。氣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為了防止溫熱過度產生「上火」,生蘿蔔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煮熟後的蘿蔔則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所以冬季補益的時候適量的吃些蘿蔔,脾胃虛寒的人不能吃生。另外,小雪後氣溫下降,人們便急著添衣進補,可能還來不及清瀉虛火,就將其包裹在體內了。
  • 小雪節氣養生小常識
    11月22日我們已經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小雪節氣,進入「小雪」也就意味著寒冷天氣開始了,小雪時節天氣寒冷,人容易感冒,日常應注意養成生活起居的好習慣,吃一些禦寒、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今天就請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在起居飲食上,小雪節氣應該注意哪些呢?
  • 小雪養生,講究這兩個字!(值得收藏)
    小雪時節,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小雪,十月中,雪還未盛。雨遇寒,將霰為雪。雨凝先為霰,霰成微粒,霰為霏,飛揚瀰漫為小雪。寒冷遇初雪,養生防病氣。小雪之後,養生應以「養藏」為原則,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小雪節氣有三候 -一候虹藏不見。
  • 回顧∣二十四節氣之小雪
    此時節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11月25日上午,我館公益講師李柳英老師為讀者朋友們帶來了一場關於二十四節氣之小雪的講座活動。接下來書香君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李老師帶來的精神食糧:精神食糧一:在我國古代的傳統曆法裡將一年按照不同的氣候特點將它們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小雪」節氣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
  • 二十四節氣——小雪
    二十四節氣--小雪「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的到來,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
  • 小雪節氣如何養生 小雪這樣養生就對了
    不知不覺,小雪節氣已經到了。由於冬季養生是黃金時節,因此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應該要知道一些小雪養生的常識,這樣才能健康過冬季。那麼你知道小雪節氣如何養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小雪節氣養生的小常識吧!小雪節氣如何養生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小雪節氣是冬季開始的標誌,同時也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
  • 小雪養生—一清一防一補一灸
    小雪,是24節氣的第20個節氣,是進入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此時雪還未盛。雨遇寒,將霰為雪。雨凝先為霰,霰成微粒,霰為霏,飛揚瀰漫為小雪。「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個節氣標誌著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低溫氣候。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 今日小雪|你應該知道的節氣養生秘訣
    小雪是冬季第二個節氣,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此時天氣已經漸漸寒冷,但也還未到嚴冬漫天飛雪時,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這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滋補益腎多吃黑小雪節氣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熱,最宜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腰果、山藥、芡實、核桃、花生等。
  • 「節氣養生」藏養開啟立冬後,小雪養生正當時
    11月22日,小雪。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它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群芳譜》云:「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 「地寒未甚」,雪下的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故稱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云:「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反映了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三候閉塞而成冬」。
  • 節氣養生丨小雪養生的重點就是:藏——藏好腎中的精氣
    文丨陳武山圖丨來源於網絡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節氣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
  • 小雪到,冬始俏
    小雪是入冬後的第二個節氣,反映了天氣轉冷的變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初下,北風蕭瑟,我們終於等來了真正的冬天。古代,人們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騰地降,三候閉塞成冬。
  • 小雪過後,重養生,飲食上多吃四物,生活上做好四事!
    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意思是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數少,雪不大,故稱為小雪。小雪過後,天氣越來越冷了,按照中醫理論講:「冬季主藏」,就是「養精蓄銳」的最佳時間,此時養生可為來年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那麼,小雪過後,我們該如何養生,怎麼做呢?
  • 今日小雪:雨凝為雪,地氣凍結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 今天是2020年11月22日,同時也是節氣中的小雪,真正的寒冬即將到來。小雪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具體的時間為11月22或23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40°。今天4時40分,小雪。
  • 小雪節氣後,日常飲食起居應如何順應時節?
    上周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小雪前,北京也迎來了入冬後的第一場雪。冬雪雪冬小大寒,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是寒冷開始的標誌。小雪節氣後將開啟入冬模式。在漫漫寒冬中如何順應時節特點,養精蓄銳,且看今天的小雪養生話題。
  • 小雪節氣,養生重點防感冒,9個常識保健康
    今年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將於11月22日(周日)4:39:38到來。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率較高的節氣,此時雪尚未盛開。雨過天晴,就會把霰變成雪。雨凝先成霰彈,霰彈成微粒,霰彈成霏,散落為小雪。「小雪滿天,必有豐年。」今冬來得晚了,此時,北方部分地區正下著大雪。
  • 丹江假日酒店:小雪到,冬始俏
    調節心態保持樂觀:小雪節氣中,天氣時常陰冷晦暗,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所以應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並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多聽音樂。清代醫學家吳尚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
  • 熱水泡腳是養生還是慢性自殺?
    足療是我國中醫的寶貴遺產,最古老的中醫經典,古時候人們在地上赤足跳舞后足底部發熱、發脹、舒服,既解除一天的疲勞,又能對身體加強抵抗力。在長壽之鄉廣西瑤族巴馬地區更是流傳一句民間諺語「三天吃只羊,不如泡腳再上床」之說。
  • 用醋泡腳養生?5類人泡腳需謹慎
    晚飯後的半個小時內不要泡腳,這是因為,飯後人體血液大部分流向消化系統,以幫助食物消化,此時泡腳,原本應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就會流向下肢,引起消化不良等問題。第二,水溫要因人而異。人體正常體溫是36℃~37℃,泡腳的溫度一般比正常體溫高出2℃~3℃,約為40℃。
  • 大雪節氣養生 冬季進補正當時
    12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之「大雪」。何謂大雪?南京的冬天愈發寒冷,氣溫接近零度,降雪的可能性也比小雪時節更大,故名大雪。大雪時節的到來,預示著正式進入了冬季最冷的時候,人們開始為了過冬儲備糧食,我們的身體也需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基礎上,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抗寒能力。
  • 二十四節氣養生:小雪節氣養生暖身滋補正當時
    全國各地也逐漸降至0℃以下,不少地區已有初雪來臨,此時飲食應以保證身體禦寒所需能量為基本原則。植株的根莖含有豐富的澱粉和各種微量元素,所以小雪季節是吃根菜的好時機。一、荸薺。菠蘿在土壤中生長,表面呈紫黑色,剝去外皮後,果肉呈現雪白,有「地下雪梨」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