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為了紀念《哪吒鬧海》創作35周年,Google工程師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合作,在Google首頁放出了動態版哪吒鬧海Doodle。
從梅蘭芳、豐子愷、李時珍、李小龍、孔子、魯迅,到春節、中秋、端午、七夕、重陽,再到《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出現在Google首頁上中國Doodle,還有多少可能性?
文/鄺新華 圖/由被訪者提供
《新周刊》第422期
為了趕在上映三十五周年的紀念日製作出《哪吒鬧海》Doodle,今年三月份,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陳志宏絞盡腦汁,要找到哪吒最具代表性的動作以及場景,把這個動畫片搬到Google首頁上:「《哪吒鬧海》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哪吒的形象一出來,馬上要把用戶帶回當年看電影的場景。」
這是陳志宏與Google的第二次合作,兩年前,陳志宏為Google製作了《大鬧天宮》的Doodle,以紀念中國動畫創始人萬籟鳴、萬古蟾兄弟112周年誕辰,順便為不久後上映的3D版《大鬧天宮》預熱。孫悟空、蟠桃、風火輪、帶尾巴的廟宇、如意金箍棒……
遵循著這樣方向,陳志宏提煉出哪吒與東海龍王、龜丞相、魚兵蝦將等角色一起出現在龍宮的場景,「手機晃動一下,它出來一個角色,龍宮晃動一下,龍王就會有反應。甚至我們為了哪吒是否穿衣服,要不要設計成光屁股的小孩,內部還討論了。」
因為是第二次合作,陳志宏本來以為輕車熟路,沒想到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在創意的切磋上,郵件反覆往來,創意經過反覆推敲、修改和反覆否定。陳志宏說,「實際上我們製作的時間很短,剩下的時間也就一兩周。很不巧,負責人中有兩個發燒了,大家加班加點,經常是徹夜工作,夜裡兩三點收到Google的郵件。」
第一個互動中國元素Doodle
這也是Google軟體工程師王詠剛第二次與陳志宏合作。2011年,王詠剛牽頭的Doodle北京小組剛剛成立,利用本土資源製作更多中國元素Doodle成為他的衝動。於是,動畫寶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為他必拜的碼頭。
第一個可交互中國元素Doodle《大鬧天宮》就是當時敲定的項目。「因為當時《大鬧天宮》的影片素材都在上海美影廠裡。下半年開始去他們廠跟他們聊方案,他們當時給了非常漂亮的重新繪製方案,每一幀圖象都是廠裡美術師精心繪製,完全依據當年的《大鬧天宮》電影。我們去上海才知道上海美影廠要做3D版的《大鬧天宮》。」
「第一次合作是碰巧。」陳志宏說:「《大鬧天宮》的創意是我提出來的,動畫中最有代表性的動作是拔一根汗毛可以變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出來。根據Google的要求,我們加了小互動,當光標點到某個道具時,那個道具會出現電影中的情節,金箍棒還可以跟隨光標在屏幕上舞動。」
「美影廠把原有素材變成我們需要的數位化圖片,然後我們再把這些圖片變成可以運行的代碼。 用滑鼠去滑動的時候,這個Doodle的每一個成分都是可以動的,同時還伴有聲音。」
陳志宏說:「製作時間上我感覺比《哪吒鬧海》要快,很順利第一次合作就完成了。」
「自從有了那次合作,我們就特別希望把更多小時候經典的動畫搬到我們的Google Doodle上來。」王詠剛說:「其實我們盯上了好幾個,《哪吒鬧海》是其中之一。」
Doodle的十二位畫家與北京小分隊
Doodle的創作每年超過300個,平均每天一個。」其中90%是靜態的,只畫一幅畫,這些都由美國的畫家去畫。其中10%的動態Doodle,大概有20%-30%是中國團隊參與的。」目前,在中國境內完成動畫製作的Doodle只有兩個——《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
Google內部有十二個全職畫Doodle的畫家,「他們只畫Doodle」。另加四個全職的工程師,組成Google的Doodle團隊。Doodle設計師Jennifer Hom就是十二人之一這位紐約長島長大的藝術家自小就喜歡畫獨角獸和花朵。當她在羅德島設計學院大四那天看到Google來學校招聘時很是不解,「當時我覺得他們沒搞清楚狀況或者沒意識到我們是所藝術學校。」
▲上圖:2011年9月25日,Google Doodle推出魯迅誕辰130周年紀念之作,隱喻「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下圖:2013年七夕,Google把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的相會做成了一個暗藏3道關卡的Doodle小遊戲。
此外,Doodle還有一個小分隊,就是以王詠剛牽頭的四個「20%」北京工程師。」我們只花大概20%的時間在這件事上,我們還有別的項目。這四個人有兩個在做index,我是在knowledge graph(知識圖譜)工作,還有一個人做安卓輸入法技術。」王詠剛說:「很多時候都是周末做事情,再就是發布的時候我們都是要通宵的,因為大部分Doodle發布的時候都是北京時間夜裡12點,上線後有各種事情。」
Doodle的發布是分區域的,「有些是全球發布,有些是專門為法國或者巴西發布的。」王詠剛說:「《哪吒鬧海》是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當時《大鬧天宮》的發布範圍更廣,還包括澳大利亞、日本和東南亞地區。」
被否決的中國元素
選擇一個主題來創作Doodle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遊戲、科學家、畫家、藝術家,甚至外星人這樣子虛烏有的事件,我們也去紀念。沒有一定的原則,美國團隊一直告訴我們,選擇最好玩的東西,大家看著有趣,選題就成功。」王詠剛說:「每年300個Doodle,但創意點子要幾倍於這個數。」
「絕大多數創意來自全球各地的Google市場人員。此外,還有少部分來自用戶的反饋和郵件的提議。」王詠剛說:「每周Google總部都有一個評審會議,選出可以做Doodle的,適合做成動態Doodle的,以及要推延到明年或後年做的。」
「曾經有幾百名西班牙詩人聚集在一起要求給他們做Doodle,並且連續幾個月給我們發電子郵件。」Jennifer說:「我們最後做了這個Doodle,但沒用他們的照片。很高興看到用戶對我們這麼熱情。」
2010年5月紀念吃豆人遊戲的Doodle是持續熱門程度最高的,這款擁有256關的交互式小遊戲,「至今每天仍有幾十萬的用戶在玩。」王詠剛說:「有一個吉他Doodle是有史以來當日訪問量最高的,平均每個用戶在這個Doodle上花了大概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彈奏各種音樂並將其錄音。」
中國元素的Doodle,一般是紀念古人。「應該說只紀念蓋棺定論的人,像梅蘭芳、豐子愷、李時珍、李小龍、孔子、魯迅等名人,都用Doodle紀念過。」王詠剛說,「還有各種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端午、重陽等。」
去年七夕,Google把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的相會做成一個暗藏3道關卡的Doodle小遊戲。當時的執畫筆者Jennifer並不了解中國的情人節,她只好請教中國的同事,然後去讀歷史,「他們是兩顆星星的化身,每年在鵲橋重逢。」
「在中國選擇Doodle有特定的困難。比如四大名著的作者是可以紀念的,但很難考證他們的生日。假設去做《聊齋志異》的Doodle,是做那種鬼怪故事很嚇人的好呢,還是其他形式?我們肯定不會選擇很嚇人的,所以在有一個很好玩的點子去做《聊齋志異》之前,也許不會開始聊齋這個題目。」王詠剛說,有很多「很詭異的點子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辦法上線」,「我們特別想做圍棋,但圍棋很小眾,棋迷和大眾的口味不一定搭界。我們做了很多方案,但最後都沒有通過我們內部非常嚴格的review流程。既要符合Google的文化,也要符合大眾的接受程度,又不能局限在很小的圈子內,直到現在也沒有特別完美的方案。」
如何製作一個Doodle
Jennifer總結了創作Doodle的6個步驟。創意、調研、草圖、反饋、交互——工程設計和用戶測試、最終發布和用戶反饋。
「製作一個Doodle需要的時間,靜態Doodle需要4周,互動Doodle一般需要4-6個月。一些比較緊急的Doodle只需要2-4小時,這類通常與科學相關,比如在月球上發現水和火星探測器的Doodle。」調研也是件重要的事,Jennifer也因為出現常識性錯誤而收到科學家和歷史學家的電子郵件,「我們會做更多功課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Google Doodle上的四大發明、蛇年春節、梅蘭芳誕辰和《大鬧天宮》。
大部分的Doodle都會有一幅實際尺寸的畫放在辦公室裡,有時是用手機照張相,就完成了Doodle。但有些Doodle就沒這麼簡單了,在做地球日的Doodle時,團隊決定什麼都不畫,而是在花園種下字母形狀的樹。Jennifer回憶起來,「簡直是場噩夢,因為這需要很大的花園,而在辦公室放置一個塑料棚都可能違反健康規定,所以我們放棄了這個想法。我們放了一小塊地皮,連續澆灌兩個星期,每五分鐘照一次相,截止到它最茂盛的時候。」
王詠剛也參與過這類真人秀Doodle製作。美國的小孩過生日會做一個遊戲,蒙眼睛拿棒子打糖果包。去年製作Google生日的Doodle時,王詠剛正好在美國,於是被同事蒙了眼睛,「他們做了一個紙娃娃,裡面放了很多巧克力和糖,讓我蒙起眼睛把它打爛,看我需要多長時間。把我當時打的動作錄下來。」
總有一些Doodle是遺憾的
今年三月,陳志宏滿心歡喜要把《哪吒鬧海》製作成類似於凡爾納《海底兩萬裡》的海底互動Doodle,「既有哪吒在海面上鬧海的鏡頭,也有哪吒在海底漫遊,看到龍宮,看到蝦兵蟹將……晃動手機和iPad就會形成翻波或者龍宮的搖動。」
王詠剛讚嘆地說:「他們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動畫電影,相當於重新拍了一個。那個電影比後來在Doodle上看到的片子要長一倍多,美國的doodle團隊也非常喜歡這個方案,而且他們當時想做出一些和原來《海底兩萬裡》不一樣的效果。但這些最終都被否決了。」
「主要是技術限制和時間限制。」王詠剛說:「這是一個flash的動畫,而Doodle是不用flash的,因為所有智慧型手機都不支持flash,我們要求Doodle在所有的主流設備上都可以運行。」
「雖然有flash電影,但我們不能直接播放出來,而是要用HTML5的技術把它展現出來。用一般的動畫技術,存儲量怎麼也得在一兆或兩兆以上,但用HTML5技術去run時,所有的加載量才兩百多K,這是我們的硬性技術要求——任何一次在Google主頁上加載一個Doodle一定要小於三百K。」王詠剛說:「否則的話再給半個多月的時間,大家就可以看到這個全版。但Doodle是一個有時間限制的項目,而當年上海美影廠上映《哪吒鬧海》的時間就是五月份。」
五月份,龍宮創意被否決以後,哪吒只能站在海面上玩耍風火輪,陳志宏把哪吒飄逸的混天綾設計成Google字樣,獲得王詠剛的大讚。經過三周的密集趕工,陳志宏團隊最終在Google要求的時間之前完成了《哪吒鬧海》Doodle。「現在看來,網上和我周圍人的反映都很好,我的朋友和同行都打電話問這件事。」事後一個月,陳志宏說:「所以我們也很高興。」
關注我們
微博:@新周刊
微信:new-weekly
官方客戶端:在各應用市場下載
☆查看購買方式:回復「訂閱」
☆查看往期消息: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查看歷史消息】
☆分享文章: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or【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