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編在部隊打靶的時候,部隊對於打過後的彈殼都要求做到百分之百的回收。因此,在部隊的靶場上,你往往會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群群士兵拿著頭盔,在靶場上找彈殼!這是為什麼呢?裡面到底還有什麼講究呢?
通過觀看一些電影,我們往往都會看到這個鏡頭,很多的職業殺手,通過對彈殼的重新加工,安裝底火,製造彈頭後,這個彈殼就可以重新作為子彈來使用了。的確,製造出一發子彈,其實很簡單,而其困難的地方,只在於其彈殼的製造過程。也正是因此,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很多子彈都是通過撿來的彈殼重新製造出來的。不僅如此,利用彈殼製造子彈的工藝十分的簡單,所以說,如果彈殼被不法份子得到,那是相當可怕的。
在我國的上個世紀,曾經發生過震驚全國的殺人事件,那就是白寶山殺人事件,而這個事件就是因為沒有嚴格管理彈殼,最終吃了大虧。起初,白寶山通過襲擊部隊的崗哨,奪得了一把步槍,然而,他卻沒有足夠的子彈,這該怎麼辦呢?於是,他把目光,瞄向了部隊裡面的靶場。他發現,每次部隊打完靶後,都會剩下大量的彈殼,於是,他就打起了這些彈殼的注意。他利用從靶場裡撿回來的彈殼,對他們進行改裝,加裝了彈頭,安裝了底火,這樣一來,他也就有一百多發子彈了。於是,他利用這一百多發子彈,進行了多次的搶劫和殺人,其中,就有15人因此而死亡,有17個人被槍所打傷,真是可怕!當然了,回收彈殼也是從我國的資源的方面來考慮的,要知道,我國的金屬資源比較匱乏,製造槍彈的銅,就更少了,因此,我國的子彈只是在彈殼上鍍了一層銅。也正是由於我國的金屬資源比較短缺,回收這些彈殼,還可以進行回爐重造,二次利用,對我國來說也極大的節約了資源,避免了浪費。
其實不光是我國,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會對彈殼進行回收利用,因為一方面講,這樣可以減少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的機會,而且還能節省一大筆資源,對於國家來說,為什麼不去做呢?看來,回收彈殼這件事雖小,裡面的學問可真是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