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難題:披頭四的最後一張專輯究竟是……?

2021-01-09 騰訊網

讓我們開門見山:披頭四的告別之作究竟是哪一張:《艾比路(Abbey Road)》還是《順其自然(Let It Be)》?

如果你是披頭四的粉絲,那麼你至少有一次在酒後跟人爭論個面紅耳赤的經歷——反正我是這樣的。《艾比路》是他們錄製的最後一張專輯,而《順其自然》則是他們最後發行的一張專輯。

所以,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樂隊究竟是用《Her Majesty》還是《Get Back》來告別?披頭四的故事終結於保羅說的「有一天我會讓她屬於我」;還是約翰說的「我希望我通過了試音」?對於樂迷來說,這真的是一個了不得的問題,這種問題定義了你究竟是一個跟風狗,還是搖滾樂的狂熱粉絲——畢竟,這可是披頭四啊!

披頭四(The Beatls)

支持《順其自然》的話,主要理由是:它出現於1970年,也就是說1969年之後的那一年。

但是如果你支持《艾比路》的話,那麼理由如下:

1,總的來說,在《艾比路》開始錄製之前,《順其自然》裡的每一首都已經完成了。

2,《艾比路》聽起來才真正像是一張經典的披頭四專輯。

3,《I Want You (She’s So Heavy)》是所有的四個披頭四最後一次一起在錄音室裡演奏。

4,《艾比路》的最後一首歌叫做《The End》。

5,其實最後一首歌是24秒鐘的《Her Majesty》,不過那不重要。

6,錄《順其自然》錄到崩潰了是讓披頭四們重拾團魂,然後製作《艾比路》的原因。

7,《Her Majesty》真的挺棒的。

8,你來接著列吧……

Abbey Road

情感上來說,《艾比路》確實有優勢,但是如果非要摳細節的話,其實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

確實,四個披頭四小夥子們是在1969年的1月完成了《順其自然》的大部分工作,但是他們也確實在《艾比路》之後還進行了一些與《順其自然》有關的工作。

《滾石雜誌》的特約編輯大衛·布朗在他出色的作品《火與雨(Fire and Rain)》中指出,保羅、喬治和林戈曾經在1970年1月3日進入錄音室剪輯《I Me Mine》——這時候《艾比路》已經發行了好幾個月了。而直到1970年4月,林戈還在為《順其自然》錄製鼓組。

《火與雨(Fire and Rain)》

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順其自然》並不是一張專輯,而更像是一張電影原聲帶。它之所以被追認為是披頭四的官方錄音專輯只不過它恰恰好是披頭四解散之前的最後一張。

如果披頭四們在《艾比路》之前按照原定的計劃發行了《順其自然》,那麼後者的地位將類似於披頭四的那張《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的配樂專輯——同樣有一兩首天才的「真正的」披頭四歌曲,同樣附帶兩首電影相關的音樂:

《Two of Us》就像《It’s All Too Much》一樣偉大;《Dig A Pony》則很像是《Hey Bulldog》的等級,不是嗎?

Let it be- The Beatles

這麼說確實有點兒咬文嚼字,去較真的區分什麼才算是「正式的」披頭四專輯;而什麼只算是披頭四的「計劃項目(project)」。但是在1970年代是真的有很多樂迷在爭論《Hey Jude》和《Hollywood Bowl》算不算披頭四的正式專輯,不過現在這些都有公論了。

由於顯而易見的原因,國會唱片是願意把《順其自然》當做披頭四的一張正式專輯的,儘管在大部分時候他們在區分披頭四「正式」專輯的時候還算比較有腦子(比方他們知道《Magical Mystery Tour》是正式專輯,而《Reel Music》則顯然不算)。

《Magical Mystery Tour》

但是任何人都不得不認同的是,《順其自然》是一張處於灰色領域的專輯。如果讓我戴著粉絲的有色眼鏡來看的話,我願意把《順其自然》放到《Hey Jude》以及《黃色潛水艇》的一邊。

假如你認為披頭四一共發行了11張錄音室專輯,我表示理解;如果你想聲稱披頭四一共發行了13張專輯,算上《順其自然》和《黃色潛水艇》,我也可以理解。

甚至,哪怕你把《Hey Jude》都算上也行,那是1970年代初的時候國會唱片發行的一張大雜燴,不過這就意味著你認為披頭四一共發行了14張錄音室專輯。

《Magical Mystery Tour》同樣處於灰色領域,披頭四最開始在英國發行了一張只有6首歌的EP,但隨後在1967年的美國版本裡變成了全長的專輯,所以這有點兒像是《Hey Jude》會遇到的困境。

但是在《Magical Mystery Tour》的實際情況裡,你得考慮這張專輯的歌曲質量,我相信即使再嚴格的建構主義強硬派也不會缺心眼到聲稱EP版本更好——那意味著你要剔除《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任何有理智的正常人都幹不出來這種事兒。

所以如果有人試圖表述「披頭四只發行過10張專輯」的觀點,而把《Magical Mystery Tour》、《黃色潛水艇》和《順其自然》排除在外,我基本上會假設他是個白痴。

所以我們這麼說吧,《順其自然》是披頭四的最後一張專輯,而不是《艾比路》……但前提是認為《順其自然》確實是披頭四的正式錄音室專輯。如果它都不算是正式專輯的話,那「最後一張專輯」的說法也就無從談起了,是吧?

對於我自己來說,我得說我更喜歡《艾比路》,我依然認為它才是披頭四職業生涯的真正終點——即使《順其自然》才是披頭四的最後一張「專輯」。當然如果你覺得你可以改變我的看法的話,我也期待聽聽你是怎麼看的(微笑臉)。

文:楊子虛

相關焦點

  • 新品黑膠 丨 The Beatles 披頭四 專輯多種
    1 是披頭四樂隊的一張非常著名的精選集,於2000年發行,是樂隊解散的第三十個年頭。
  • 披頭四專輯導購
    在這個大家對幾年前的東西都不一定感興趣的時代,推一支幾十年前的樂隊,從歷史的雜貨堆裡撣去灰塵,掏出一張張唱片給別人聽,總是顯得過時又迂腐的。但要知道有些東西,是時間也不能讓它的光輝暗淡,將它的痕跡消磨掉的。在當代,就是連搖滾青年都不一定會去聽披頭四啦。
  • Rubber Soul :披頭四過渡期專輯
    的背面單曲I'm Down的時候說這首歌是一首「塑料靈魂樂」,幾個月後,他們決定做一張叫「橡膠靈魂樂」的專輯。這張專輯中除了靈魂樂,還混合了民謠、流行和搖滾,是樂隊在美國之行中吸收了包括民謠搖滾和Motown等黑人音樂的精華後的作品。專輯是繼1964年的A Hard Day's Night之後,第二張純原創專輯。
  • 享歌 | 認真聽一張披頭四的專輯(下)
    從專輯同名曲宏偉的黃銅管配樂和模糊的吉他聲,到《A Day in the Life》(生命中的一天)的結尾部分管弦樂隊痙攣般的鳴奏和震耳欲聾的鋼琴和聲,《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的13首歌可以稱得上是披頭四錄音生涯成就的頂點。
  • 【漲姿勢】披頭四的專輯封面是這樣的
    專輯封面是整個專輯設計的一部分,許多仍在收藏購買實體唱片的人都有著封面情結。專輯封面可以影響銷量,也可以讓一張專輯被封殺,可以成為藝術品,也可以本身就是藝術品。這是他在Bournemouth酒店裡的Palace Court中為披頭四的第二張藝術性專輯拍攝的色彩鮮明的黑白照片。他對此說道:「我並沒有把他們排列成一條直線,而是將Ringo放在了右下角,因為他是最後一個加入的,同時也是最矮的。」
  • 披頭四專輯封面賞:它們是如何誕生的?
    專輯封面可以影響銷量,也可以讓一張專輯被封殺,可以成就藝術品,也可以本身就是藝術品。這次從 NME 雜誌帶來披頭四專輯封面製作背後的故事,都來看看大牌是怎麼做封面的。拍攝於曼徹斯特廣場的 EMI 辦公室裡的樓梯井,超現實主義攝影師 Angus McBean 扔給了我們一個並不超現實甚至有些隨意的作品。
  • 保羅·麥卡特尼新專輯收錄披頭四製作人未發歌曲
    新京報訊 北京時間12月18日,英國傳奇音樂家、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全新原創專輯《McCartney III》發布,這份高質量專輯的低調上線讓歌迷激動不已。據悉,《McCartney III》是以「麥卡特尼」命名的第三張專輯,歌迷等了整整40年。前兩張專輯分別是1970年發行的《McCartney》和1980年發行的《McCartney II》。新專輯《McCartney III》封面及宣傳圖。
  • 保羅·麥卡特尼新專輯收錄披頭四製作人未發歌曲
    新京報訊 北京時間12月18日,英國傳奇音樂家、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全新原創專輯《McCartney III》發布,這份高質量專輯的低調上線讓歌迷激動不已。據悉,《McCartney III》是以「麥卡特尼」命名的第三張專輯,歌迷等了整整40年。
  • 以貌取樂:淺談披頭四的專輯封面
    然而要是放在以前,你去逛音像市場,又不是張張碟片都給試聽,這個時候專輯封面的作用就大派用場了。一張前衛有趣的專輯封面可以立即吸引你的眼球,有時甚至能夠做到過目不忘。文:一塵編:狗子我就先挖個坑,然後看情況慢慢把它填起來好了。在這個原創系列裡面,咱們不聊音樂,改聊專輯封面。
  • 披頭四專輯封面攝影師羅伯特·弗裡曼逝世
    20世紀60年代,他為披頭四早期的五張專輯拍攝了封面照片,包括《With The Beatles》《Rubber Soul》《A Hard Day’s Night》等重要專輯,幫助定義了披頭四的形象,這也使他獲得了巨大的聲譽。
  • 英國傳奇搖滾樂隊披頭四8張經典數字專輯上線蝦米音樂
    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又名甲殼蟲樂隊),史上最暢銷的英國搖滾樂隊,被廣譽為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最具影響力的樂隊,其28張音樂專輯作品今天(3月22日)正式登陸中國。  「蝦米大半夜搞事情,真的我都要激動得哭了。我的披頭四終於回歸了,雖然每首歌我都有,還是想一張一張地買下來。」有用戶留言。
  • 趣談丨經典背後的故事:披頭四的專輯封面是這樣設計出來的
    許多仍在收藏、購買實體唱片的人都有著封面情結,這是因為,專輯封面既可以成為一個單獨存在的藝術品,也可以因設計不佳而使得一張專輯被冷藏。下面,「影音新生活」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傳奇樂隊The Beatles(披頭四)專輯封面製作背後的故事,一同重溫經典。
  • 馬世芳丨披頭四的最後時光
    48年前的今天The Beatles發行了他們的最後一張專輯
  • 紀念披頭四專輯封面拍攝50周年!萬千粉絲聚集在這條斑馬線上
    據《每日郵報》8月8日報導,日前,成千上萬的披頭四粉絲聚集在倫敦一處標誌性的斑馬線前,以紀念披頭四專輯《Abbey Road》的封面照拍攝50周年。麥克米倫只拍攝了樂隊的六張專輯,第五張用作樂隊1969年9月26日發行的第11張錄音室專輯《Abbey Road》的封面。這張照片顯示列儂穿著白色西裝領著一群人穿過馬路。斯塔爾穿著黑色西裝,而麥卡特尼光著腳,走錯了步子,手裡拿著一根香菸。哈裡森穿著藍色的牛仔褲。一輛大眾甲殼蟲停在後面。8月8日,他們的忠實粉絲擠滿了聖約翰伍德的道路,也叫嚷著要做同樣的事情。
  • 英國傳奇搖滾樂隊披頭四作品登陸中國!28張經典數字專輯上線蝦米音樂
    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又名甲殼蟲樂隊),史上最暢銷的英國搖滾樂隊,被廣譽為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最具影響力的樂隊,其28張音樂專輯作品今天(3月22日)正式登陸中國。  「蝦米大半夜搞事情,真的我都要激動得哭了。
  • 披頭四終於「來了」!
    《Please Please Me》披頭四樂隊首張錄音室專輯。在2012年滾石雜誌評選的500張史上最偉大的專輯中排名第39位。《Meet the Beatles!》披頭四在美國發行的第二張專輯,當年2月15日登頂美國Billboard排行榜,並連續11周位列第一。
  • 所謂最後的披頭四其實早就死了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其實披頭四最後一個在世成員Sir Paul McCartney (以下譯為保羅麥卡特尼)其實早已不在人世,現在大家看到的保羅老師其實是一個叫謝比利的朋友強勢扮演的。
  • 披頭四前成員新專輯瀰漫懷舊感
    早報見習記者 杜方舒 「披頭四」前成員,70歲的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在2月7日發行他最新的個人專輯《Kisses on the Bottom》,這是他的第16張個人專輯,其中的歌曲大部分是保羅·麥卡特尼孩提時代在家裡聽父親彈唱的流行歌謠,70歲的保羅·麥卡特尼用他寶刀未老的清澈嗓音翻唱了這12首父輩時代的流行歌曲,還有2首是他最近創作的新歌。
  • 甲殼蟲樂隊The Beatles(披頭四)專輯合集16CD珍藏版
    著名的披頭四樂隊作為風靡全球半世紀的輕搖滾樂隊,幾乎每一張唱片都是閃著金光的存在,毫無疑問是流行音樂界歷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最為成功的樂隊。
  • 一張50年前的音樂專輯,憑啥連勞斯萊斯都要紀念它?
    50年前,一張名字又長又古怪的專輯橫空出世。它在英國發行第一周便登上排行榜冠軍寶座。在美國則雄踞排行榜首位15周。《紐約時報書評》驚嘆:「一個嶄新的歌曲界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由此開創。50年後的今天,《佩珀中士的孤心俱樂部樂隊》(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紀念版發行並再次登頂英國流行音樂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