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空虛即是人生的地獄

2021-03-05 心的平靜是健康

心靈的空虛即是人生的地獄

為道莫還鄉,還鄉道不成;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

——馬祖道一禪師

有個小和尚總埋怨生活太辛苦,每天燒水、做飯、打禪,瑣碎的事太多。有一次,他向禪師訴苦,禪師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個人死後,去了閻羅殿。他到了那裡,看到那裡生活非常安逸。這個人想:我活著的時候生活太辛苦了,現在我死了,終於可以享受了。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沒有別的事情,也不用每天辛苦地工作了,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太好了!這簡直就是天堂!

然後,他向負責人問道:「這裡是地獄嗎?我實在難以想像地獄居然是這樣好!」負責人說:「沒錯,這裡就是地獄!在這裡你什麼都不用做,好好享受吧!過一段時間你就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地獄。」

這個人心想:怎麼會呢!這裡天天山珍海味,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有舒適的床鋪,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從來沒有人管。早知道這樣,我早就不活了,活著還不如死掉呢!於是他就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快樂得像個神仙。

可是時間長了,他就覺得十分寂寞和空虛,於是他去找負責的人,說道:「我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和豬有什麼區別?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了,你還是給我找一份工作吧!辛苦點我也願意。」

負責人答道:「這裡從來就沒有工作,想要什麼只要一想,馬上就能得到,只有工作不能得到!」那個人沒有辦法只好回去了,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又去找那個負責人,說道:「我不想在這裡住了,這種生活實在是難以忍受,你還不如讓我下地獄!」

負責的人說:「已經告訴過你了,這裡本來就是地獄,你還以為這裡是天堂呢?實在是太笨了!這才是真正的地獄。」

故事講完了,禪師問小和尚:「現在你還覺得生活太辛苦嗎?」

小和尚答道:「弟子明白了。」

清淨禪語

世人都像小和尚一樣抱怨生活太辛苦,殊不知,有事可做就是一種幸福。

相關焦點

  • 移民紐西蘭看似悠閒,如一周工作四天,可在這生活心靈是空虛的!
    因為移民紐西蘭看似悠閒,如一周工作四天,可在這生活心靈是空虛的!甚至有大多數移居紐西蘭後都稱紐西蘭是人間地獄。紐西蘭對於移民的政策可以說是十分福利性的,其中有一條新政策規定了移民在紐西蘭一周只用工作四天,這簡直就是許多中國上班族奢望的上班周期,可以說是非常有誘惑力了。新政策讓許多人嚮往著去紐西蘭的生活,可老移民對此政策的興奮值卻不大。
  • 心靈空虛的句子25句
    學美文網公眾號ID:ixuemeiwen1、人不可能小時都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因此回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心靈家園便是每個偽裝的人所渴望的
  • 讓·保羅·薩特:「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是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1905-1980)在其戲劇《間隔》(又稱《禁閉》)中的一句臺詞。
  • 【佳片在線】《心靈捕手》----走出心靈地獄!
    是心靈受過創傷的人的一種過度防衛,是心靈的迷障,思想的誤區。而要撥開這些迷障,開啟受傷的心靈唯有取得這位天才的信任,舍此沒有他途。取得一個聰慧過人,自以為是的天才的信任,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前赴者已經倒下了五個,這個後繼的桑恩。能否讓這位天才走出心靈的地獄,重新擁抱生命呢?
  • 觀眾短評 | 究竟他人即地獄,還是人生即他人?
    仲夏之門:不僅反婚姻更是反社會,Albee筆下這幫脫線的人物演活了生活原初亂糟糟、血淋淋的面目,有如狂風驟雨般的臺詞迸發著黑色的機靈勁兒,結尾戰場撤去後的悲涼令人心有戚戚,雖然劇作有overdramatize之嫌,卻讓人在情感的廢墟中戰慄著深思,究竟他人即地獄,還是人生即他人?青鬱在:與婚姻毫無關係的互相傷害和互相依賴。自稱現實主義的荒謬。無法概括總結的三個小時。
  • 目光奴役: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目光奴役:美杜莎的目光所及皆會被石化——觀察導致波函數坍縮:從如去如來的無相混沌態緣起為單一確定的經典態——萬法唯識:「坍縮發生在被意識接受的時刻」——睽睽眾目下,誰還是真己?怎樣是實相?——「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
  • 他人即地獄,取悅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作者丨紐橙西來源丨思想精髓(ID:sixiangjingsui)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在他的著名戲劇《禁閉》中寫道:「他人即地獄。」 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他人與自我之間不可避免的矛盾衝突——如果你不能正確對待他人對你的評價,那麼他人將變成你的地獄。
  • 薩特名劇《禁閉》深度解讀「他人即地獄」
    在薩特精心安排的地獄中,看不到但丁在《神曲》中所描繪的那種煉獄景象,這裡既無刑具也無劊子手。然而這裡確實有酷刑——精神與心靈上的酷刑;也確實有劊子手,那就是存在著的他人。因此,當我們聽到加爾森最後聲稱「他人即地獄」時,也就沒有什麼可以感到奇怪的了。
  • 他人即地獄?
    她只是說「人生太苦,活自己吧」。         他人,即地獄。 我還記得曾經的喬任梁,他出事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新媒體編輯。那天,我正在為當天的稿子發愁,他的死亡忽然像一個炸彈一樣投到了我的面前。任何一個新媒體工作者都會瞬間敏銳起來:熱點!
  • 《地獄變》:地獄在人間,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在閱讀《地獄變》這篇作品時,很多人會把注意力放在良秀的身上,誠然,作為故事的主人公,他的確是不得不重視的角色。然而除了良秀,其實崛川大公這個角色,也值得分析,因為崛川大公對促成這個悲劇的故事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如何面對人生的空虛感?
    空虛到底是什麼?空虛是指一個人的精神空白,沒有信仰,醉生夢死,如同行屍走肉。精神空虛,已是社會的一種常見病態。空虛與絕望不同。空虛是對人生產生了相對質疑,更多是階段性的現象。絕望是對人生失去了所有指望,更多是總結式的導向。如果說空虛是腫瘤,那麼絕望則是癌症。腫瘤還可以切除,癌症卻面臨心死。興許當下,你正面臨痛苦、沮喪或空虛。不論是失戀、失職,失親等等。
  • 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是韓國OCN電視臺於2019年8月31日起播出的驚悚懸疑劇,由李昌熙執導、鄭義道編劇,任時完、李棟旭、李姃垠、樸鍾煥、李仲玉主演。「他人即地獄」這句話來自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的一部戲劇中,名叫《禁閉》。薩特說,他人即地獄,其實並不意味著身邊所有的人對你而言即是地獄,而是當你和周遭的人相處不愉快,難以調和之時,他人對你而言就只能是地獄了。
  • 《他人即地獄》他人即地獄
    關於,他人即地獄(重新把我從薩瓦迪卡拉到了思密達[抱拳])一開始尹宗佑說尹甸是地獄,後來他說他周圍的人才是他的地獄。房東阿姨是考試院裡地位最高的人,雙胞胎和徐文祖都是她培養的,考試院也是屬於她的。她是一切源頭。可最終極的boss是徐文祖,考試院裡權力最大的男人。所有人都害怕他,包括房東阿姨,因為他無所畏懼,他是真正的魔鬼。
  • 他人即地獄?錯了,想奪回被綁架的人生,藉助他人的力量才是答案
    01 「 他人即地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現在一提起「他人即地獄」,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那部同名高分韓劇。其實,這句話最早出自於法國著名的哲學家薩特的哲理劇《禁閉》,三個罪惡的靈魂,被投進地獄。
  • 地獄究竟從何而來,破地獄是在地府搞破壞嗎?
    道教認為,人生在世,所作所為,動合乎理,死後就沒有罪,也就沒有地獄。地獄出現是因為「世人心術顛迷,六塵俱染,至於誣毀聖真,背叛君父。殺生偷盜,負命欠財。一生昧心,奸欺肆縱」,以至於死後其魂,墮入地獄。《九幽地獄救苦法》還指出,愚人勞心損志,日間神亂,夜臥魂飛,隨事作用,現諸惡境,及其睡覺,方知妄夢。所謂地獄,其實和這種妄夢是一樣的。
  • 《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是韓國OCN電視臺於2019年8月31日起播出的驚悚懸疑劇,由李昌熙執導、鄭義道編劇,任時完、李棟旭、李姃垠、樸鍾煥
  • 道教的地獄究竟從何而來,破地獄是在地府搞破壞嗎?
    道教認為,人生在世,所作所為,動合乎理,死後就沒有罪,也就沒有地獄。地獄出現是因為「世人心術顛迷,六塵俱染,至於誣毀聖真,背叛君父。殺生偷盜,負命欠財。一生昧心,奸欺肆縱」,以至於死後其魂,墮入地獄。《九幽地獄救苦法》還指出,愚人勞心損志,日間神亂,夜臥魂飛,隨事作用,現諸惡境,及其睡覺,方知妄夢。所謂地獄,其實和這種妄夢是一樣的。
  • 他人即地獄 - 角色分析(四)
    編劇放大了人生中的一些劣跡,讓大家都看到了所謂的「地獄」究竟是多可怕,我猜這是更改級別的其中一個考慮吧。他人即地獄,這句話是警示,也是人生縮寫眾生相。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從這句話中看到自己的人生,也能從這句話中思考到自己的現狀。佛說地獄不可怕,可怕不在地獄。
  • 他人即地獄 Hell is other people|薩特
    薩特說,他人即地獄,其實並不意味著身邊所有的人對你而言即是地獄,而是當你和周遭的人相處不愉快,難以調和之時,他人對你而言就只能是地獄了
  • 劇說 |《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假若不經意間墮入地獄,就會發現有人「一直在等著你」。《他人即地獄》是韓國OCN電視臺於2019年8月31日起播出的驚悚懸疑劇,該劇改編自韓國點擊量高達8億次的金容基原著網漫《驚悚考試院》,由李昌熙執導,鄭義道編劇,任時完、李棟旭、李靜恩、樸鍾煥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