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業資本江一:基本面比情緒面更重要

2020-12-2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 ToB行業頭條(ID:wwwqifu),作者丨江一 ,採訪 丨陳金、李曉松,編輯丨吳暄、Fu

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動蕩不安,很多行業都受到較大衝擊。特別是亟需融資的中小型創業公司,迎來了生死考驗。

2020,似乎從一開始便陷入深淵。不僅中小企業前行困難,很多投資機構也在困境之下,難以決定將資金投向哪裡。

如果可以重啟,數以萬計的人會選擇按下重啟鍵。可我們知道,一切無法回頭,渡過難關的唯一方式,就是直面困難、勇敢向前。

就像恆業資本董事總經理、慧辰資訊(HCR)董事江一說的那樣:「疫情影響的是情緒面,但我們更關注的則是基本面。

我們要分析情緒面起了多大作用,會影響多長時間。但從長期來看,寬鬆的貨幣、財政政策,會對二級市場以及企業服務類公司產生衍生機會。

這些衍生機會將是長期緩釋的機會,現在布局還來得及。重要的是有沒有Corporate level strategy的概念,如何在變量中積累你的概率優勢。」

2020年,靠熬是過不去的

【ToB行業頭條】當前經濟環境,是否會讓投資人的項目投資選擇更謹慎?

【江一】謹慎的原因無非是:基本面是「去槓桿」,自由現金流銳減;情緒面「避險」。而解答這個問題,可以先看一些數據。

2019年,VC/PE機構裁員65%,機構投資下降47%,機構募資下降90%,投出的10%。

進入下一輪融資的比例:天使 - A :95.5%;A - B:23.91% ;B - C:25.73% ,但馬太效應也顯著,拿A輪易,獲B輪難,C輪死的概率越來越大。

近3個月,融資事件數量同比下滑44%,融資金額同比下滑53%。2020年二季度,創業融資事件和融資金額均降至過去三年最低點。

GP募資斷崖式下跌,單筆基金規模下滑,PE機構二八效應凸顯、產業化轉型趨勢明顯。LP募資難,主要渠道受限,可融資規模不斷收縮。

頭部效應加劇、長尾小GP出局或轉型、美元定價權增強,美元項目估值調整滯後RMB、Down Rounds(估值下調)、偽獨角獸泡沫破滅(二級市場無法接盤、破發)等現象。

所以,2020年,靠熬是過不去的。

因為本來國內市場和項目就有一些泡沫,而反觀人類史,很多事情都是在泡沫生長和碎裂中前行的。所以底線是:只要碎過的沫比原來的泡大就行了。

疫情之下,資金來源穿透後,主要是二級市場、頭部GP和產業資本,要考慮的因素可能更多。

比如上市公司和產業資本的買進的標準是什麼?商譽如何?淨利的容錯率是什麼範圍?續約金額增長率是怎樣的?主要營收來源客戶受經濟下行影響如何?行業是否對經濟下行敏感度高?等等,諸如此類。

ToB行業頭條】是否會因為疫情,改變2020年的投資策略?

【江一不會,KEY POINT是,需要關注的是,長期趨勢與公司發展的邏輯是否一致。

面對大勢和變量,求存價值排序排第一。第二的話,我們更應著眼那些,唯備東風,萬事皆無的事。

怎麼說呢,這個不是讓你去送死的意思。舉個大家能理解的例子,釣魚。釣魚的第一條規則,在有魚的地方釣魚;第二條規則是,記住第一條規則。

目前的噪音太多,需要更清晰的識別信號和噪音,才能把握機會,脫穎而出。凡是看機會,當下情緒面影響的機會很清晰,就兩條。

對創業者:經濟危機的反周期、眾人都捂緊口袋的時刻,尋求商業合作的成本相對更低。對投資機構:資產有定價偏差。

【ToB行業頭條】這種投資策略下是否會延長決策周期?

【江一這個得分人。估計大部分會延長,因為部分投資人看不明白,水的不行。

【ToB行業頭條】投資人如何進行風險控制,評估投資的最佳時期?

【江一】我們的邏輯其實比較簡單,按二級市場流通的標準去看一級市場,流通性。

我一直覺得,積極的悲觀,比不思考的樂觀要好太多。疫情期間,To B線上辦公,這個事,我覺得目前大部分機構和企業,盲目樂觀,還處於看什麼都是機會的狀態。

所以我說,最好別太迷信數據,別太相信別人,也別太相信自己,凡事都是以概率的形式存在的。

我認為,只懂行業5%的人,看什麼都是機會;懂了20%的人看什麼全是坑;懂 50%就能做價值排序,分析哪些是坑、哪些是機會;懂80%以上可以把行業看得通透,甚至可以做一家上市公司。

最佳時期我覺得毫無疑問就是現在。因為對投資機構來說,資產有定價偏差。

基本面比情緒面更重要

ToB行業頭條】投資人如何判斷信號與噪聲?

【江一現在的很多投資人無法判斷信號與噪聲,所以這次拐點能清理出70%~80%不合格的GP,未來賽道不再擁擠。

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來源的動機:一位古羅馬哲學家的話:「說的人應該去做,做的人應該來說」。想要獲得真正的信息,你就不能揣著手站在岸上吆喝,而必須「入局」,做「實盤遊戲」,進行「切膚博弈」,也就是我一直在說的「利益攸關」。畢竟大部分信息是為了獲取關注、流量、點讚存在的。

2、信息的時效性:信息的流通需要時間,回顧歷史總比預測未來簡單100倍,畢竟歷史看數據、找資料,答案總是相對唯一的,但是預測未來從現在的時點上,永遠不會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我一般是只看內容,不看結論。

3、信息的趨同性:雖然商業趨勢,就是看大家的一致預期,但是如果你接收到信息都是單向的,和所有大眾一樣,你是不可能獲得超額收益的。你得抽離在外,才能在好項目裡發現風險,壞項目中發現機會。反向而為之,或者提前發現,路上就不擁擠。

4、信息的客觀性:舉例,我1—3月,看了N多份研報,券商的,幾乎很難看到有賣出、減持、迴避、甚至連中性的評級,根據Wind的不完全統計,研發評級95%都是推薦。

因為中國金融市場沒有完善的做空機制,券商研究所的盈利主要方式就是靠佣金分倉的。在這種只能吹不能貶,極力要求政治正確的大環境下,研報的質量和觀點的客觀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5、數據的可靠性:作為長期服務世界500強的全棧數據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我想說一句,大部分引用的數據,樣本量是不夠的,沒辦法支撐決策。

我2月份在一個公益直播裡說過,Muddy Waters做空瑞幸咖啡,報告裡大段內容都是統計學假設和說明,我就不贅述了。基本上就是說瑞幸咖啡就是一個通過高額折扣和免費贈送,向中國用戶灌輸喝咖啡文化的失敗生意。從IPO起,2019年Q3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已經演變成了一場騙局。

該公司的業務顯示,其業務出現了戲劇性的拐點,股價2個月上漲了160%,又募集了11億美金,操縱關鍵性指標來最大化投資者的信心。

兩部分,1、欺詐,2、業務瀕臨崩潰了。分別展示了如何偽造數據和為什麼其商業模式存在固有的缺陷,(取餐點上跳單,虛增106個訂單每天)分眾,誇大了150%,財務造假的老玩家了。

他不但自己造假,還幫其他小夥伴造假。隱藏門店真實虧損。瑞幸的平臺上充滿了沒有品牌忠誠度的機會主義顧客。

結果還是有幾個朋友中招爆倉了,還是我之前創業時的公司的老投資人,一線美元基金,的合伙人。關係太好了,我就不點名了,2個人。

系統動力學家德內拉·梅多斯,在她的成名作《增長的極限》裡說:

「真正深刻且不同尋常的洞察力,來自觀察『系統』如何決定自己的行為。」到底什麼是洞察力?所謂洞察力,就是透過表象,看清「系統」這個黑盒子裡,要素以及它們之間連接關係的能力。

其實就要獲取幾個因素:宏觀全局的要素、中觀產業賽道的要素,微觀個體公司的要素。

【ToB行業頭條】能否詳細分析下宏觀因素?

【江一】這次疫情,僅考慮春節期間的損失,我們保守估計在2~3萬億,佔去年GDP總量的1%以內。對經濟的影響:二、三產業持續受衝擊最大。工業生產持續走弱,小規模企業現金流壓力更高。

宏觀的基本面:

目前的政策底線,是保障疫情不二次爆發,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在此基礎上,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目標,目前並沒有放棄經濟翻番的任務。為實現經濟翻番任務,後面三個季度的增速要在8%以上。預計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科技產業,都會有明顯發力。

宏觀主要是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持續寬鬆,財政政策有更大空間。

精簡概括預判則是:

政策:保持寬鬆,利率下行

經濟:經濟企穩,短期底部

股市:繼續上漲,大概率觸及3500點高位

房市:企穩上漲,分化加劇

債市:波動上漲,5%左右

中美:競爭摩擦,格局不變

影響:

比如,貨幣寬鬆繼續推升估值,政策幹預中期回暖,科創走勢就不錯,科創因為新開沒辦法做環比,只看創業版,換手率接近歷史高位,政策幹預及貨幣寬鬆及外資避險需求,驅動中期流動性及估值回暖。上市公司的買單能力強。

比如,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的機會。

而我們始終堅信,疫情不影響基本面,只影響情緒面。所以,當下要分析情緒面起了多大的作用,大概影響多長時間。

目前中國的環境是,金融市場市場強幹預不會垮的,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只要退出通道是清晰的,便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同志們不要慌。

【ToB行業頭條】行業受疫情影響,哪些行業將會迎來新的機遇?是否著手投資相關賽道?

【江一】我們關注的是不變的基本面,中間突然出現的機會可能就是情緒面影響。

例如,從疫情影響開始,南方60%~70%的小廠就轉型做口罩,口罩機及配件,額溫槍及配件,它不管是現在轉型,還是後續轉回來,都會耗費很多的財力、物力,最後還不一定趕趟兒,這就不是我們要投的。

投資方都至少要做一個中觀決策,如果全搞短期的話,獲取信息和決策的時間本來就是晚的。

大環境下,外需其實是萎縮了,而內需面對惡劣的國際形勢,中國肯定也沒辦法獨善其身,所以當下要以比較確定的戰略對抗不確定的時間。

中小型企業如何「渡劫」?

【ToB行業頭條】創業公司在此時需要做什麼?

【江一】穿越周期的三個建議:1、廣積糧 2、順大勢 3、高築牆(排名分先後)這分別對應著資本策略、宏觀策略、運營策略。

這個講不完,只說廣積糧吧。

第一,高度重視自己的現金流,特別是To B企業,我們觀察到今年不少出現應收帳款變成壞帳的情形。沒有公司是因為缺利潤死的,但很多公司是被現金流拖死的。

第二,對於那些必須要融資的公司來說,一定不要在乎估值,看看我們此前對於二級市場估值的分析,估值只是傳說而已。

第三,對於不缺錢的公司,強烈建議要做融資。因為在下行的市場裡面,融資一定是有馬太效應的。事實上,在上一個周期裡都是逆勢融到非常多的錢。我們相信頭部公司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定價。

對於頭部公司,現金儲備可以保證在下行的市場裡做更激進的投資,在逆勢中得到加速擴張。這是我們給創業者的建議。

希望大家在這個資本市場轉折的關鍵節點,在新舊產業動能轉換的危與機中,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穿越周期。

ToB行業頭條】我們關注到目前很多SaaS廠商的中小客戶太多了,幾乎都是沒有付費能力的客戶,受宏觀影響較大的公司要怎麼處理?

【江一】SaaS廠商要把現金流弄好,至少有一定的正向現金流的容錯率,特別是要去做客戶優化,在線辦公會把成本推高,收穫的人卻未必是自己。

兩點:

1、戰略性放棄非核心客戶,想清賺的是什麼錢,誰的錢。(我們現在看的一個核心指標:續約金額增長率。)

2、優先考慮合理的成本結構。

現在看公司未來會怎樣,主要還是得看長期趨勢和公司發展的邏輯是否一致。此外,還要看企業對宏觀經濟的敏感度。

比如提供原材料或者工業品行業,周期波動就比較大。消費品特別是非必需品,對宏觀經濟敏感度就比較低。處於中間地帶的企業就看看兩邊能不能直接對衝一下。

To B的未來格局是怎樣的?

【ToB行業頭條】現在看BAT格局,騰訊在搭建SaaS聯盟,阿里也搭了生態,一些中小廠商自己做不出生態的話,最後都會歸附到大平臺上嗎?如何判斷未來的To B格局。

【江一】這需要衡量,目前國內的中小企業,管理成熟度是不夠的。

主要有三個矛盾:1、價值創造 2、價值評價 3、價值分配。

企業服務的價值與低人力成本環境的不匹配,創造的價值不足以替代低人力成本的解決方案。國內企業的管理成熟度嚴重不足。本質上導致了支撐系統發揮效能的人力成本提升。

例如CSM在SaaS公司的投入就很大,國外已經實現了大規模自動化運維。產品的成本結構和市場價值的矛盾,這是因為國內的各種廠商不夠開放和共享。

再比如Salesforce.com的Lightning Platform,集合了數百個APP的應用,能迅速構建一個配適客戶應用場景的Solution,直接投射到端,有效重構了產品的成本結構。

在交易規模和數據沉澱的規模不斷增大,能產生更低的採購成本,整合更好的供應商網絡和供應鏈掌控能力;有更精準的匹配,更多的客戶積累,更完整的產業布局,更深的行業場景。現在的技術使數據可以更好的被採集,被融合,被使用並且賦能業務創造價值。

實際上,我們注意到現在50%的SaaS產品推向市場之後,證明是完全跑偏的。只有不到10%的SaaS產品能夠盈虧平衡。僅有3%。甚至1%、2%的產品能夠對應企業客戶,產生效果化的重大影響。

未來格局不太清楚,演進的變量太多,但是可以把不變的長線趨勢羅列出來。說一下我們對未來的幾個預判吧:

萬物皆數:數據即洞察,產業網際網路本質就是產業數位化,敏捷應對變量以客戶為核心。

價值創造:從工具到效果評價指標轉向規模收入和經營效率,所以大部分的SaaS公司,我想把他們改一下叫SaaV=Software as a Value。

主導者的更迭:BAT交棒產業,規模流量入口VS場景、數據、價值閉環,後被後者替代。

隔閡的消融:就是新經濟傳統經濟相融合,實業與網際網路互相成就,甚至公司與公司的邊界也在消融。

從競爭的邏輯轉為共生邏輯:向用戶和渠道要市場,變成向供給和同行要能力,連接可信開放協同是關鍵。

通用標品的消亡:有效率的方式去解決批量的問題?產品的形成-降低交付成本重構成本結構,優先標準化服務,其實成本結構更合理。

重新定義創新:創新,它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極大提升效率,第二個方向極大降低成本,第三個方向極大提升用戶體驗。

精益運營的肇始:以客戶為核心做全生命周期的運營。

深化邏輯:這是未來的主旋律,與行業應用場景深度結合,雲到端,與企業數據積累的時間結合,數據到智能,與企業應用部門的蔓延結合,服務到產品。

再就是長期主義:為什麼要強調十年,為什麼要強調不變?因為只有長期才會有確定性,短期是什麼?短期可以耍花招,長期不會。

長期看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不會變,所以不高估兩年,不低估十年,在不確定中確定唯有長期主義。

【ToB行業頭條】很多企業由於疫情期間停產停工,現金流遇到問題,這要如何解決呢?

【江一】所有的經濟危機都伴隨著流動性的枯竭,盤點做活你的信用、產品、客戶、渠道、人力,去挖掘流動性。

分析真正有價值的信息羅列更多的選項,驅動最優解達成概率。當把選項全部羅列後,去做價值排序,把時間做一個比較準確的分配。

【ToB行業頭條】我們近期也聯繫了不少投資人,得到的反饋是很多人也不清楚2020年具體要投哪些方向,您是如何看待這種情況的呢?

【江一】在大部分人對市場預判如此模糊的情況下,能夠獨善其身就不錯了。要去做預判,核心還是要看信息層有多寬,能不能準確分析和區分信號與噪音。

穩定心態,有幾個點的考慮(不過我估計大概率大多數可能會踩坑)。

1、目標與能力的平衡。

2、完美和閉環的平衡。

3、風險和收益的平衡。

其實戰略的定義是目標和能力的平衡。簡單兩點:

1、行業選擇,算終局勝利後收穫如何的帳。

2、商業模式選擇,具備什麼能力來確保勝利的可能性。

優秀的公司是核心驅動指標帶動公司增長,預估每個指標的天花板,在現有指標動力衰竭之前,找到新的增長接力指標。

商業價值評判,最終目標都有三層:

1.賺錢2.持續地賺錢3.選擇賺持續的錢

好的商業模式應該是簡單的重複消費的,可多角度挖掘客戶價值的。很多人覺得,能夠為用戶提供需要的東西就能賺錢,事實上,掌握稀缺資源才能賺錢。

那賺錢和持續賺錢的區別是什麼呢?持續掌握稀缺資源,持續構築有效壁壘,攻有資源,守有壁壘的前提下,再從兩點突圍:

1.可延展,邊際效應

2.可壟斷,溢價。

所以,需要從宏觀判斷,新的供求關係和稀缺資源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戰略前瞻性。

賺持續的錢,而不是持續地賺錢。在持續的錢中選擇那些效用最低的錢,解決了就可以幫助企業形成隱形壁壘,而隱形壁壘與收入/利潤的加速度有關。

科技最準確的定義,Technology increasesaccess to what scarce。科技為人們提供了接近稀缺事物的途徑。所以科技的反稀缺性是從稀缺開始的,任何不基於稀缺的科技延展,都是資源的極大浪費,是提高效率與降低成本的雙輸局。

最近不是流行類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詩嗎?也送大家一句吧,

相關焦點

  • 光大證券:港股市場基本面、資金面、情緒面積極 具備逐步走牛堅實...
    要聞 光大證券:港股市場基本面、資金面、情緒面積極 具備逐步走牛堅實基礎 2021年1月11日 11:33:35 光大證券 本文源自
  • 寶盈基金張志梅:堅守價值投資 基本面比估值更重要
    孫超:基本面好與便宜,哪一個更重要?如何看待當前「成長價值」的說法?張志梅:我認為基本面更重要。成長和價值從來就是統一的,不應該存在所謂的「成長價值」或者「價值成長」的區分。我們買成長是因為有價值,不會為了算不清楚價值而去追求所謂的成長。也沒有一個量化的公式去衡量什麼叫做成長價值,什麼叫價值成長。
  • 粵開策略:在基本面和政策面利好的共振之下,跨年行情有望逐級展開
    粵開證券最新策略報告認為,儘管短期指數依舊存在震蕩的可能,但下方空間較為有限,從基本面來看,下周即將公布11月經濟數據,經濟大概率延續較強復甦,進一步夯實市場的上漲基礎;政策面來看,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財政和貨幣政策大概率回歸常態、穩中有退,財政政策注重穩健
  • 實戰老江訪談精彩回答:如何從技術面與基本面進行短、中、長線有效...
    本期嘉賓實戰老江在5月8日的股吧訪談中為如何從技術面與基本面進行短、中、長線有效選股。那麼有哪些精彩觀點呢?實戰中千理論,萬實戰,最後九九歸一到選股層面,選股如同足球競技中的臨門一腳,特別是新手上路,選股過程中,對技術面與基本面分析,總是顧此失彼,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所以今天重點向大家介紹,本人在實戰中,如何對技術面與基本面進行有機結合,進行短、中、長線有效選股的。【以下為訪談精彩觀點】l 如何從技術面進行短、中、長線有效選股?
  • 已進入調整中後期,仍需等待基本面、技術面共振
    每一次波段行情尤其力度大的行情的產生,必須出現基本面、技術面的共振。基本面要等待螞蟻集團本周四申購完成、以及11月某個時間上市、隨後股價平穩;技術面要等待滬指、創業板完成對半年線的觸摸和跌破。  當然,還有一種最壞走勢,就是基本面螞蟻集團上市後一段時間,如1個月甚至幾個月,股價才平穩,滬指、創業板技術面觸摸和跌破半年線還不夠,需要觸摸或跌破更大周期的均線年線,這種也是可以接受的,同樣符合基本面、技術面共振。
  • 今天該選擇方向了,不要怕,穩住,再去看看基本面資金面
    &nbsp&nbsp心態提示: 寂寞的時候,很多人通常只是感受到當時的難受,而忘卻了其他所有,當難受浮躁的情緒沾滿了整個腦袋,勸告也會變得蒼白。。&nbsp&nbsp今天該選擇方向了,不要怕,穩住,再去看看基本面資金面,資金流向有問題了?
  • 鵬華基金以「基本面投資內核」賦能市場穩定發展——攻堅戰「疫...
    素有「基本面投資專家」之稱的鵬華基金,堅持研究發現價值,堅持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堅持獨立的價值判斷。在多年的投研實踐中,鵬華基金逐漸形成了可持續的基本面投研實力,尋找符合產業和社會發展方向,且具備持續競爭優勢和良好盈利能力的最優投資標的,努力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
  • 海通策略:宏觀流動性拐點逐漸到來 明年牛市由基本面+情緒面驅動
    來源:金融界網站核心結論:①回顧過往牛市,宏觀流動性收緊後股市繼續上漲,直到基本面高點,這次宏觀流動性拐點漸近,但牛市格局未變。②這是因為:一是這次基本面回升要持續到明年Q3-4,二是牛市後期情緒高漲,目前情緒指標才位於牛市高點的60%。③中短期關注後周期的大金融,中長期牛市主線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
  • 《失業生》修復上映失利,成名《戰狼》的恆業影業或又賭錯了
    在當時,這故事很反映現實、勵志,然在如今,它早已爛俗——當然,把這部搬至熒幕的發行公司恆業影業也不會再去主打故事劇情,而是走情感營銷,聚焦在「緬懷」「經典歌曲」以及「張國榮、陳百強、趙雅芝等主演的元素上。營銷手法很傳統,甚至沒有激發起大眾的情緒,以至於這部十城聯營的修復影片在周末最佳時期僅卻出現急速下滑的趨勢。
  • 「聲」動恆業,影綻新塘,禮獻鳳凰古站!
    經過精心籌備,恆業影業主要事業部恆業影格影院管理公司旗下影城,恆業國際影城(廣州增城店),於2020年12月19日正式營業。恆業影格總經理宋雅雲,福建中興院線董事長曾海東,恆業籤約藝人王水林及長峰實業董事長陳錦權等出席現場,為影城開業剪彩致賀。還有各大直播平臺KOL驚喜降臨,與增城的影迷朋友們共襄盛舉。
  • 恆業12部新片發布 《中國桌球》《誤殺2》曝劇情
    恆業12部新片發布 《中國桌球》《誤殺2》曝劇情 時間:2020.11.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Bucky
  • 福建恆業3億保底《夢想合伙人》收8000萬,劇角映畫連續三部保底失敗,為何仍堅持保底?
    這部聚集了姚晨、郭富城以及韓國《來自星星的你》導演等一眾明星的影片,自五一上映9天以來,票房不足8000萬。按照3億保底計算,意味著福建恆業這次虧損大概在7000萬左右。雖然成立時間已經很久,但福建恆業應該是這幾年通過發行驚悚片真正走上前臺的發行「新貴」。就在不久前,這家公司正在進行新三板上市之前的定增,包括北京文投集團在內的幾家基金都將成為恆業的新股東。
  • 恆業影業發布片單推介14個重點項目
    時光網訊 11月26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盛會期間,恆業影業在福建廈門舉辦了「持恆心·立恆業」—— 2021年度主題戰略發布會。恆業影業董事長陳輝宣布集團正式落戶廈門思明區,未來將立足廈門進行系列「影視+」產業生態布局和建設,聯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廈門出品」影視精品。
  • 最新《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近七成投資者認為A股會上漲
    中國財富網(雨天)最新發布的《長江商學院投資者情緒問卷調查(CKISS)》顯示,投資者情緒繼續回暖,總體呈現樂觀偏保守。該報告主要針對中國資本市場投資人情緒和預期,基於中國13個重要城市的大樣本抽樣調查。
  • 券商策略:調整便是布局良機 明年牛市由基本面+情緒面驅動
    華泰策略:社融頂部≠順周期估值頂部 維持12月大金融配置建議金融數據方面,11月社融和貸款存量的同比增速或已至拐點,從歷史看,拐點出現後貨幣下沉導致M1同比、M1-M2增速差回升,並帶動PPI加速上行,對應上遊原材料盈利有望進一步改善;宏觀政策方面,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需求側改革,意味著傳統加槓桿的投資發展路徑或發生改變,長期來看有利於資本市場風險溢價率下降
  • 張曉燕:關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個人投資者,這五個問題很重要
    12月19日,清華五道口雲課堂「在線大講堂」邀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鑫苑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以「中國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的自我修養」為主題做線上分享。本文是根據本次講座的文字實錄,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進行的整理和編輯。今天,我是帶著過去一年我們團隊所做的研究報告,來講一講個人投資者的自我修養問題;講一講中國資本市場裡的個人投資者,表現究竟如何?
  • ​ 江嘉敏馮盈盈姊妹情疑起暗湧 江嘉敏公開炮轟:知人口面不知心
    事後,馮盈盈表示當日派對是江嘉敏提出邀請,此言一出,江嘉敏在IG借玩Wakesurf語帶雙閞暗指「被拖落水」。6月8日,江嘉敏在IG的發文更是充滿火藥味。江嘉敏在寫道:「生活根本就係一場狼人殺。你根本唔知邊個講緊真話邊個講緊大話,亦都唔知邊個係狼人邊個先係村民。」外界推測,江嘉敏與馮盈盈因早前的遊艇派對事件反目,所以有此發文。
  • 恆業影業廈門落戶,首部影片《掃黑·決戰》即將上映
    今年在廈門金雞電影節上,恆業影業宣布集團正式落戶廈門。而落戶廈門後,第一部「廈門出品」的影片《掃黑·決戰》就要上映,動作之快,讓人點讚。
  • 商品期貨基本面追蹤4.28|庫存|焦炭|菜油|鋼廠|基本面
    滬鎳(基本面中性)國內鎳礦港口庫存延續下降趨勢,原料供應緊張局面持續,導致冶煉廠減停產增加,對鎳價形成支撐。不過菲律賓鎳礦出口有逐漸恢復預期,印尼計劃5月調低鎳礦底價,將導致低價進口貨源對價格施加壓力;以及海外訂單下滑,需求壓力加大。現貨方面,金川鎳由於廠家在上海地區無貨,詢盤及成交情況同樣不佳。
  • 半天內億萬資金抬轎上證綜指,基本面尚未證偽牛市卻來了?
    在當時宏觀層面上,2006年1月前後基本面企穩回升,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從2006年1月的12.6%上升至2007年3月的18.3%。而PMI指數也由2006年1月的52.1升至2007年3月的56.1。微觀層面上,上市公司盈利也從2006年1季度的-20.9%上升至2007年1季度的87.2%,同期EPS(TTM)由0.24上升至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