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 由導演王良執導,著名演員牟鳳彬、鞏漢林、王翔領銜主演,葉常清、孟魯川、龍博源、伊西向秋、羅翔、雷鵬宇、李長生、楊若雯、王曉峰、宋睿、劉書含主演,根據「1225」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題材電影《礦難36天》,於12月6日上午在山東濟南開機。
重現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救援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從立項之初,影片《礦難36天》便入圍第12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電影(劇本)創投大會,成為山東省重點網絡影視劇項目庫入選項目,被列入山東省重點網絡影視劇項目庫,在立項備案、創作指導、劇本扶持和協調拍攝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
該影片根據轟動全國的「12·25」平邑礦難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礦山救護隊隊長張毅(牟鳳彬飾)帶領救援隊營救被困井下礦工,與身在地底200米深的4名礦工通過對講遙相激勵,在長達36天的救援裡,以人民為中心,搶救生命、理解生命的感人故事。
「1225」平邑礦難的救援意義重大,是我國首個「大口徑鑽孔救援」成功案例,也是亞洲首次全球第三個使用該項救援技術成功救援的國家,創造了世界礦難救援的奇蹟。
礦難題材新突破 重現真實災難現場
國內拍攝現實災難的影片很少,《礦難36天》更是直接聚焦礦難題材,聚焦小人物,講述驚心動魄的救援故事。
根據導演王良介紹,影片《礦難36天》中不僅將重現「12·25」平邑礦難的真實災難現場,更將通過災難現場衝擊人心的視覺震撼力,展現人性光輝的正面能量。
打造獻禮精品 彰顯生命至上情感內核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礦難36天》電影顧問由「齊魯最美安全衛士」劉金輝擔任,劉金輝也是「1225」平邑礦難時第一個到礦下參與救援的救護大隊長。該救援隊自1955年建隊以來,秉承著一代代礦山救護隊人光榮的傳統,先後參與1700餘次捨生忘死的救援,搶救遇險人員2065人,挽回經濟損失數億元,使無數礦工重燃生命之光,將國家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劉金輝是礦山救援隊伍的帶頭人,也是劇中男一號的原型。
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電影也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創作優秀作品向建黨100周年獻禮,《礦難36天》承擔起新時代的新責任,以生命至上的情感內核,表現小人物在礦難救援中的不凡壯舉,向世界傳播正能量。
閃電新聞記者 王嶢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