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礦難36天》備案通過,導演王良用實力詮釋「演而優則導」

2020-09-22 大嘴韶娛樂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但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依然會有很多災難出現。為了讓更多的觀眾直觀感知災難的危險,和人類面對突發災難的渺小,以及自強不息不被困難打倒的精神,銀屏上也湧現了各類災難題材的影片,但縱觀國內,現實災難影片較少,網絡電影中更是少之又少,而礦難題材的影片更是鳳毛麟角。

據統計全球每年因為礦難死亡的人數是1.2萬人,礦難發生的頻率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尤為突出。礦難很多是因為人為原因造成的,但也有很多是因為自然原因造成的。

基於此,導演王良將目光聚焦在礦難和礦工身上,通過電影《礦難36天》,將真實的礦難和礦工生活展現出來。據悉,該電影備案已通過,即將進入拍攝期。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用鏡頭感受生死大營救

電影《礦難36天》是根據2015年山東平邑礦難改編,這場礦難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地震引發 一石膏礦發生垮塌,其中的4名礦工在井下已經被困36天,而當年救援中採取的「地面大口徑鑽孔救人」是國內首例井上救援。也成為全球第三個國家使用大口徑救援成功的案例。

這是一次自然原因引發的礦難,這場礦難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但是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當死亡的利劍懸在頭頂,人性的善與惡都將爭相爆發,然而想生存下來靠的就是礦工堅定的信念和毅力,我們的國家也是做到生命重於一切,不惜財力物力極力救援,在這種情況下創造了被埋36天重新回到路面的生命奇蹟,在血與火的淬鍊中譜寫了一曲生命之歌。

這部電影不僅帶觀眾重新感受當年礦難的揪心,用鏡頭感受當年的生死大營救,讓人們看到國家以人為本,尊重生命,不拋棄、不言棄、不放棄的救援精神。更希望通過礦難能讓大家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

因為我們生活在很幸福的國度,我們擁有一個有溫度的國家。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生命,好好活好我們自己的每一天。相信這個救援故事,上映後一定會震撼人心。




製作團隊經驗豐富,導演王良詮釋「後浪」的力量

《礦難36天》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安迪影視製作(萊蕪)有限公司、 品像(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山東橙果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山東省廣播電視局、國家應急救援中心聯合攝製;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黨委副主任、臨沂礦難國家救援總指揮高廣偉擔任總顧問;青年導演、中國電視劇製作協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電影家協會會員王良執導。

王良畢業於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2010年就已經出演了個人首部電影《開心情緣》;憑藉個人出色的表演和創作才能以及對影片的敏銳,逐漸開始擔任電影《封門村》、《落跑新娘》的出品人和總製片,2015年開啟了導演生涯,執導並主演了耽美愛情題材電影《另類愛情》,憑藉這部電影獲得「首屆金網獎」最佳網絡人氣男演員獎。

2017年受邀參加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網影盛典入圍「年度十佳導演」,同年主演的電影《我的老兵爺爺》入圍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新片展映單元。執導的戲曲電影《沃土人心》入圍了第七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執導並主演的災難冒險電影《血鯊》正在優酷視頻同步熱議中,收穫了不少好評。

王良表示:《礦難36天》這個影片是非常有意義的,礦難題材在中國電影史上很少,希望這部片子能夠彌補這個空白。並將傾注全部的熱情和認真,盡他所能將該片展現的入情入理,震撼人心。


有經驗的製作團隊是影片精良的保證,再加上紮實的劇本、專業的主創人員,相信《礦難36天》會成為影視界一個全新的市場熱點,期待早日上映!

相關焦點

  • 傳真|電影《中國救援·礦難36天》殺青,生死36天再現真實礦難救援...
    電影前期布景搭建展現生死時刻的驚心動魄,重現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救援《中國救援·礦難36天》講述了礦山救護隊隊長張毅(牟鳳彬飾)帶領救援隊營救被困井下礦工,與身在地底200米深的4名礦工通過對講遙相激勵,在長達36天的救援裡,以人民為中心
  • 電影《礦難36天》開機 鞏漢林演繹36天生死救援
    《礦難36天》概念海報1905電影網訊 近日,由導演王良執導,牟鳳彬、鞏漢林等主演的災難題材電影《礦難36天》在山東濟南開機,影片根據「12·25」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真實事件改編。《礦難36天》曾入圍第12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電影(劇本)創投大會,成為山東省重點網絡影視劇項目庫入選項目,被列入山東省重點網絡影視劇項目庫,在立項備案、創作指導、劇本扶持和協調拍攝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
  • 電影《中國救援·礦難36天》殺青 生死36天再現真實礦難救援奇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在線記者溫維娜)12月27日,《中國救援·礦難36天》(擬定名)於山東濟南順利殺青。該片由王良執導,牟鳳彬、鞏漢林、王翔領銜主演,葉常清、孟魯川、龍博源、伊西向秋、羅翔、雷鵬宇、李長生、楊若雯、王曉峰、宋睿、劉書含等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礦山救護隊隊長張毅(牟鳳彬飾)帶領救援隊營救被困井下礦工,與身在地底200米深的4名礦工通過對講遙相激勵,在長達36天的救援裡,以人民為中心,搶救生命、理解生命的感人故事。
  • 國內首部礦難題材電影開機!牟鳳彬鞏漢林攜手演繹36天生死救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12月6日,根據「1225」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題材電影《礦難36天》在濟南開機。據了解,該影片是國內首部礦難題材的現實災難影片,著名演員牟鳳彬、鞏漢林攜手演繹36天生死救援。
  • ...電影《礦難36天》在濟開機 根據「12·25」平邑礦難真實事件改編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 由導演王良執導,著名演員牟鳳彬、鞏漢林、王翔領銜主演,葉常清、孟魯川、龍博源、伊西向秋、羅翔、雷鵬宇、李長生、楊若雯、王曉峰、宋睿、劉書含主演,根據「1225」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題材電影《礦難36天》,於12
  • 電影《中國救援·礦難36天》順利殺青,生死36天再現「12·25」平邑...
    電影《中國救援·礦難36天》順利殺青,生死36天再現「12·25」平邑礦難救援奇蹟        災難題材電影《中國救援·礦難36天》於12月27日在山東濟南完成拍攝順利殺青
  • 電影《礦難36天》開機 還原災難現場重現中國救援動人心魄的力量
    根據「12•25」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題材電影《礦難36天》,12月6日在山東濟南開機。據悉,該片由中國青年報社(含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山東橙果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聯合攝製,王良、張斌、孫嶽、鍾金江、高晗、劉剛擔任出品人,李達、黃嘉楠、劉書含擔任製片人,導演王良執導,著名演員牟鳳彬、鞏漢林、王翔領銜主演,展現生死時刻的驚心動魄,重現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救援。
  • 《中國救援·礦難36天》在濟開機 真實還原平邑"12·25"救援奇蹟
    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6日,根據「12·25」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題材電影《中國救援·礦難36天》,在濟南開機。  據了解,從立項之初,該片就入圍第12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電影(劇本)創投大會,成為山東省重點網絡影視劇項目庫入選項目,被列入山東省重點網絡影視劇項目庫。
  • 王良:從演員到導演 每一步都出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良:從演員到導演,每一步都出色 由王良執導,方力申、周韋彤領銜主演,沈孟生特別出演,文東   原標題:王良:從演員到導演,每一步都出色   由王良執導,方力申、周韋彤領銜主演,沈孟生特別出演,文東俊、王良、劉子晴、柯恬柔主演的驚悚災難電影
  • 小鋼炮的導而優則演,和那些走進銀幕的導演們
    當然,還有《老井》裡的張藝謀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不過張藝謀是先演了《老井》,才導演了處女作《紅高粱》。有些導演最多只是玩票性質的在自己的電影裡小露一面。希區柯克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幾乎每一部電影都會客串路人甲,而且主要是在電影開場不久露面,用他的話講因為他一出現,觀眾會分神,所以只能安排在電影開場——劇情還在鋪墊階段。
  • 電影《礦難36天》開機,鞏漢林化身救援總指揮彰顯生命至上的正能量
    根據「12•25」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題材電影《礦難36天》,12月6日在山東濟南開機。《礦難36天》根據轟動全國的「12·25」平邑礦難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礦山救護隊隊長張毅(牟鳳彬飾)帶領救援隊營救被困井下礦工,與身在地底200米深的4名礦工通過對講遙相激勵,在長達36
  • 演而優則導的眾生相
    編者按:繼徐崢王寶強後,黃渤也進入導演行列。近年來, 「演而優則導」成為潮流,展現出新一代導演的眾生相,其中有起有落,有得有失。8月10日,黃渤的處女座電影《一齣好戲》上映,6天6.74億票房,豆瓣評分7.3,將同期的愛情公寓大電影徹底擊敗,成功為黃渤進軍導演領域打開大門。
  • 演而優則導不是原罪,演而優卻導不好才是
    但從事這方面的導演數量,仍然是九牛一毛。於是,就有了很多知名演員直接自己扛大旗,自導自演一條龍,商業利益排第一。而且演員大多都是吃個青春飯,老戲骨們不是天天都能有片約的,還是基於利益考慮,能為自己的未來謀個出路,何樂而不為呢?
  • 演而優則導,是炮灰還是救命稻草?
    幾位「演而優則導」的跨界導演為近期頗為沉寂的華語電影貢獻了些許話題。 北京國際電影節剛結束,陳建斌執導的第二個「西北故事」《第十一回》得了最佳編劇和最佳女配角兩個獎。 短短一兩周內,便有如此多從演員跨行的導演紛紛亮劍。「演而優則導」早已不是一年內冒出幾個跨界導演的一種個別現象,它已然成了導演體系內的一種常態,雖然所收穫的褒貶不一。
  • 「演而優則導」 淺談國內新生代導演的現狀
    在文藝界自古以來都流傳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演而優則唱。
  • 黃渤、小瀋陽、劉若英……2018繼續「演而優則導」
    「演而優則導」是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一個十分熱門的現象。2017年,演員做導演推出的作品就有十多部,雖然爆款不多,但熱度不減。2018年,這股勢頭依舊火熱,且不斷地有「新導演」加入進來。 這些跨界導演執導的影片因導演本人名氣而備受關注,因此有些導演更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勇於將新片投放至熱門檔期搏一搏。  本周五,演員張歆藝導演處女作《泡芙小姐》即將上映。電影《泡芙小姐》講述一個勇敢愛的故事。留學歸來的泡芙在一次聚會中邂逅了勤工儉學的大學生顧上。兩人在幾次短暫接觸後秘密閃婚,展開一場甜蜜瘋狂的愛情冒險遊戲。作為張歆藝的首部導演作品,她將全部心血傾注於上。
  • 劉仁英演而優則導 執導影片獲得韓國金攝影獎
    劉仁英演而優則導 執導影片獲得韓國金攝影獎 劉仁英    電影網訊(編譯/Ben)據韓國媒體報導,劉仁英日前通過自己的導演處女作證實了她優秀的執導能力。
  • 演而優則導,是炮灰還是救命稻草?| 相對論
    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點燃四月最後一周的電影狂歡之前,幾位「演而優則導」的跨界導演倒是為近期頗為沉寂的華語電影貢獻了些許話題。 上周末北京國際電影節剛結束,陳建斌執導的第二個「西北故事」《第十一回》得了最佳編劇和最佳女配角兩個獎。
  • 「後來的我們」也要演而優則導?
    張成「演而優則導」蔚為大觀,仿佛肇始於7年前,徐崢在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辦公室的那個日子。據傳聞,徐崢在王長田的辦公室裡手舞足蹈,講解並表演著《泰囧》,最後成功地讓王長田同意投資。江湖傳聞就是江湖傳聞,且不去考證其真實性,但從傳播學的視域來審視這個段子,可以發現,當時即使是著名演員想「尬錢」來拍一部電影也並非易事,仍需「手舞足蹈」賣力地讓老闆相信自己的眼光和能力。之後的結果大家看到了,《泰囧》成為「爆款」,並且打開了「演而優則導」的「潘多拉魔盒」。
  • 電影人物 | 演而優則導——嚴俊
    中國早期著名電影演員、導演。自1939年從影30多年來,約略統計,先後拍攝了100多部影片。飾演過古、今、正、反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自導演首部影片《巫山盟》(1953年)始,到他退出影壇為止,前後共導演了40部影片。他精湛的演技與卓越的藝術才華,使他在香港被評為十大明星之一。嚴俊7歲那年進入北京師大附小,小學畢業後先進入青島鐵路中學,不久就轉到北京扶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