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行星,為何很多星球都沒有大氣層?原來這是宇宙的恩惠

2020-12-27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在地球的外圍,存在著一層因為重力原因,而緊密圍繞著地球的混合氣體,它包圍著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這層混合氣體,就是我們熟悉的大氣層。不過,在地球上看起來很正常的事情,到了宇宙之中,就變得特別起來,這是因為大氣層並不是固態行星的專屬配置,那麼,為何很多固態行星上沒有大氣層呢?

為何很多行星上沒有大氣層?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大氣層是如何出現的。現代研究認為,大氣層的出現,大約和以下幾種原因有關:

第一種原因,固態行星在誕生的時候,在吸集、聚集的過程中,周圍的物質分解會產生很多的氣體,這些氣體聚集在行星的周圍,也就變成了大氣層。

第二種原因,在行星誕生後,行星上的地質活動是非常劇烈的,這個時候大面積的火山爆發,就會將行星內部的氣體不斷噴出,在行星周圍形成濃厚的大氣層,這個形成的過程可以參考金星上的大氣層,研究認為,金星上的大氣層形成,就與內部不斷的火山噴發活動有關。

第三種原因,行星誕生後,會不斷接收各類太空輻射,而在這個過程中,表面物質可能會發生某種化學反應,最終導致混合氣體的出現,變成大氣層聚集在行星周圍。

不過,即使一顆星球在誕生之初是擁有大氣層的,在它演化的過程中,也會因為一些原因失去大氣層。

比方說火星,因為沒有內稟磁場,所以火星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氣層就被太陽風等侵蝕一點點逃逸到太空之中,再加上內部活動不強烈,最終導致火星死寂一片。

此外還有水星,研究認為,水星誕生初期,也是擁有大氣層的,不過由於距離太陽太近了,所以在太陽的不斷炙烤和侵蝕下,最終水星的大氣層也消失了。

行星的大氣層有多重要?

一顆行星上的大氣層,究竟有多重要呢?其實我們從地球上就可以看出大氣層的重要性。地球在誕生後不久,就孕育出了生命,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大氣層的功勞。

大氣層就好像是行星的保護傘,幫助隔絕太空輻射,同時,也維持著星球的溫度穩定,再加上內稟磁場的相互作用,自然也就讓地球更加宜居了。

此外,研究者也表示,在地外行星的探索過程中,大氣層也是判斷一顆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的重要依據之一。

拿火星來說,火星的大氣層雖然稀薄,但是卻存在甲烷,這讓科學家們懷疑,火星上可能存在著微生物,此外,前段時間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同時也讓人懷疑金星的大氣宜居帶中存在著微生物。

未來,科學家們也將繼續通過對大氣層的探測和研究,揭開更多行星上面的謎團,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由此可見,在宇宙中地球這樣的行星根本就不算稀奇,我們沒有找到地外生命,或許真的只是因為我們的科技不夠發達,當然,也有可能我們從一開始探尋的方向就錯了。為何這麼說?多年來天文學家尋找地外生命,往往都是以地球為藍本,我們需要氧氣、水和適宜的溫度,於是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在宇宙中其它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或許也與地球一樣,具備同樣的宜居環境。
  • 太陽系中的宜居星球已找到,存在海洋和大氣層,或許有生命!
    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在科技的支持下,人類逐漸走出了地球,走出地球後,人類才意識到原來宇宙竟然是如此龐大,可是人類想要成功走出太陽系非常艱難,人類已經成功實現了走出地球。1657年的10月份,第1顆人造衛星進入到了外太空,打開了探索宇宙之路,人類真正走出了地球,才意識到原來兩者之間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別。
  • 宇宙中所有的恆星、行星、衛星,為何都是圓球體?這裡告訴你原因
    荒誕的地平說,至今還有人相信航天技術不僅讓我們看清了地球的全貌,也看清了宇宙其他星球的全貌,比如月球、木星、火星、太陽.....後來科學家經過總結,把宇宙中存在的天體從小到大歸為這幾類: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類別存在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比較小的天體,比如隕石、小行星、彗星等呈現的都是不規則的形狀,但是像一些比較大的天體比如衛星
  • 為什麼宇宙中所有星球都能「懸浮」在太空?原來是「它」在作怪
    平時我們看到的行星在太陽中靜止的「懸浮」在半空中,都是錯覺,只不過是為了方便了解宇宙星體的一種方式而已。同樣銀河系,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太陽系」,只不過銀河系中心不是太陽,而是一個質量比太陽質量大10萬倍的巨大黑洞。
  • 什麼星球才適合居住! 國外科學家提出新定義, 只有一顆行星符合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認為太陽系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僅僅因為這個恆星系內存在八大行星,還因為這八大行星中存在地球這樣的星球。然而前段時間國外研究指出,銀河系內或許遍布宜居行星,這意味著地球不再那麼獨特了。為此國外許多研究人員都開始研究系外宜居行星,那麼他們有什麼發現呢?
  • 這是太陽系內最像地球的星球,有水有大氣層,科學家卻毫無興趣
    很多喜歡天文的人都知道,每一顆星球都會有自己的姐妹星,簡單的說,就是在一個小星系中,有一個和自己十分相似的星球,就可以稱為是自己的姐妹星。雖然我們到現在都沒能看到太陽的姐妹星,但是網上一直流傳著這個傳說,而且還有很多人選擇相信。當然,除了太陽之外,也有人認為月球也有姐妹星。
  • 人類在其他七大行星上能活多久?火星時間最久,這顆星球無法存活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地球中,地球也是唯一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地球上不僅有豐富的氧氣、水資源,還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氣候,儘管人們一直想要將火星改造成「第2個家園」,但人們都非常清楚,在宇宙中人類很難再找到像地球一樣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了。
  • 宇宙中十大恐怖星球,克卜勒-78b是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
    宇宙中十大最恐怖星球 :克卜勒-78b、北落師門b行星、系外行星TrES-2b、55巨蟹座ê、CoRoT-2a行星、Gliese 1214b、HD189733b、Kepler-19b、鑽石行星、HD209458b一、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克卜勒-78b克卜勒-78b是一個與地球極為相似的星球,在最早發現的時候,還有科學家覺得這極有可能是第二顆地球
  • 宇宙中十大最恐怖星球, 克卜勒-78b是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
    ,光是銀河系中的星星都數不過來了,更何況是廣袤無垠的宇宙呢!原來這顆行星離中央的恆星實在是太近了,大約只有太陽系中水星距離太陽的四十分之一!它的表面溫度高於2000攝氏度,星球表面已經完全熔化,甚至可能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熔巖海洋了,真是不愧為宇宙中十大最恐怖星球中最恐怖的!二、北落師門b行星
  • 宇宙中除了神出鬼沒的「殭屍行星」,還有更多奇怪的星球存在
    小時候在夜晚抬頭望夜空,眼裡都裝滿了星星,小小的腦袋裡做著如果有一天可以親自去到各個星星的身旁遊玩一番的夢,後來長大了才知道每顆星之間的距離遙遠,就連我們登上被視為嫦娥居住的「廣寒宮」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你有在腦海裡過濾一遍我們不曾到過的其他「星星」的模樣嗎?
  • 地球生命或來源於地外星球,人類或許不是地球土著!
    根據這些證據,科學家推測,地球早期的原始生命或者構成生命的基本要素,可能來自於星際塵埃或者外星球。地球初期前一篇文章講到,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來源於同一個祖先。如果生命起源於地外的星際塵埃或者星球,那麼為何沒有其他種類的生命出現呢?
  • 揭開宇宙的奧秘,這外太空中獨特的藍寶石星球,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我們的科學家正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也發現了幾個與地球類似的宜居的星球,但僅僅只是猜測。所以,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僅如此,地球還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
  • 一顆摧毀於金星與地球之間的星球——卓爾金星
    因此有人認為瑪雅人見到過現在人類所無法得見的星體,這顆星體就是「卓爾金星」。如果這顆星體真實存在的話?為何到目前為止人類找尋不到這顆260天繞太陽運行一周的行星,我們熟知的八大行星(目前冥王星已經不再被列入太陽系大行星體之中,因此九大行星改為八大行星)之中也根本沒有卓爾金星。人們只是預測到了「祝融星」和「X行星」。
  • 生物宜居星球,除了地球外,宇宙中還有其他星球嗎?
    你從地球來到這個天堂,一個位於類地球行星的前哨基地。你沿著低地的山丘徒步到水邊。當你凝視著地平線,你心裡暗暗告訴自己,明年,你將把全家帶到這個類地行星來,這樣他們可以享受的這特殊的顏色、熱和光。然後你意識到,明年只有37天了,在浩瀚的宇宙中,你會突然感到渺小。這可能是您未來的生活星球。
  • 宇宙中存在比地球上大得多的海洋!充滿水的宇宙為何還沒有發現其他...
    我們從來沒有在我們所知道的最大最深的水域航行過;這片水域沒有島嶼或海岸,沒有狂風巨浪,也沒有陽光照耀的銀色表面,這片黑暗的海洋在地球的任何地圖上都找不到——它在3億多英裡之外的木衛二上,木衛二是圍繞著木星運行的其中一顆衛星(木星至少有69顆衛星)。
  • 20個奇葩行星,去了基本活不過1分鐘,敢挑戰嗎?
    >這顆行星位於天秤座,距離地球20光年,由於它被它的恆星潮汐鎖定,所以一面總是很熱,另一面總是很冷。原來它的重力非常強大,從而可以將行星大氣中的微量水蒸氣保持在固體冰的形態。大氣層中發現有高度沉澱的氧化鋁(剛玉),包括紅寶石和藍寶石,因此人們可以推測這個星球的天氣為「下著紅寶石和藍寶石雨」。
  • 人類每天頂著10噸大氣壓,為什麼還沒有被壓扁?原來已經扁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同樣是坐在飛機上,當飛機升高後,我們通常會感覺到耳朵向外鼓,這就是因為氣壓降低導致的人體向外膨脹,如果持續降低氣壓,人就會繼續膨脹,直到把自己撐爆。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每個人在地面都已經是被壓扁的形態,而一旦氣壓降低,我們就會恢復本來面目,變成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大胖子。
  • 強烈安利紀錄片《行星》,BBC最新力作!
    對它出品的紀錄片,我們都可以如數家珍,從《地球脈動》到《藍色星球》。追逐這些鏡頭,我們發現世界原來不止有工作、房價、八卦、奶茶。還有遠處一眼望不到邊的山川、海峽、群鳥、夕陽……每個角落的生命,都用盡全力書寫自己的故事。世界遠比我們想像要大得多,也要精彩得多。而地上的故事看完之後,現在我們看看天上的故事,如何?
  • 外星行星告訴你,《星球大戰》裡都是真的!
    在目前科學家已經證實的大約2000顆太陽系外行星中,還沒有檢測到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因此我們不知道哪顆星球上生存著伍基人(Wookiee)或者邁諾克(mynock),也不知道哪顆星球上有著可以招待奇異外星人的酒吧(甚至連有沒有細菌都還弄不清楚)。
  • 科學家已經完全放棄登陸金星,那個星球上的一切都太可怕了
    筆者:三體-小遙 如果說地球是太陽系內獨一無二的行星,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裡獨特的自然條件以及孕育出了無數種生命。如果從天體性質等方面來分析,地球在太陽系內其實還有一顆「姐妹星」 ——金星。金星在很多方面都與地球有相似之處,尤其是在行星軌道剛剛穩定的時期,同處於宜居帶的金星和地球都有條件孕育生命,只是陰差陽錯下一些因素導致金星變得十分極端,從而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假如在太陽系內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金星雖然不是最方便的,卻是最驚險刺激的。因為我們不光會看到「壯觀」的數百座火山一起噴發,還會經歷重重考驗,稍有不慎就會命喪於此。